傍晚的时候热气球携带士兵到山谷两边埋伏,多运送几次。
等后面的中军以为前锋清理好埋伏通过的时候,突然攻击,打敌人中军一个措手不及。
平时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大臣,在热气球出来后,各种阴谋诡计全想到了。
李隆基让人仔细记下,别管现在看着有没有用,也是个思路啊。
到时候给羽林飞骑,叫他们灵活运用。
大家出主意的时候,张说喊起来:“回来了,热气球回来了。”
“快,派人到外面,若是又跑到大街上空,喊着叫他们降下来,我们接应。”李隆基吩咐。
他怕路线没调整好,热气球又一次跑了,并且留下一句我们一会儿就回来的话。
大家抬头看,一刻钟后,估计是熟练了,热气球从旁边顺着风调整高度,飞过来。
这次没有突然出现的斜风,两个人居然把位置给调正了,太不容易了。
眼看要到含元殿的时候,上面的老六抖手把一小部分绳子扔下,喊:“抓住绳子,天上太冷了,啊嘁!”
大卢把火调到很小,不敢熄灭了,怕降落的时候速度太快。
下面的千牛卫冲过去一群,抓住绳子,跟拔河似的。
热气球上酒精喷灯火苗忽大忽小,被绳子稳住后,撑住了。
然后人给拉下去,气球还是充盈着的。
嘭的一声,热气球平稳着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勇武之躯壮志酬
“去,告诉外面百姓一声。”李隆基吩咐,同时走向热气球。
有千牛卫跑到皇城临朱雀大街的城墙上,对外喊:“回来了,羽林飞骑回来了,一点事情都没有,就是说天上冷。”
“哦”百姓再一次欢呼,他们牵挂着羽林飞骑。
羽林飞骑的名声传开了,那是一支大唐最能打的部队,是最和百姓贴心的部队,是最值得信赖的部队。
“正好就落下去了?有没有摔到?”有大嗓门的百姓对城墙上的人喊。
“落含元殿了,之前就在含元殿飞起来,可准了,慢慢落下的。”千牛卫回喊。
百姓开心了,互相说着此事中自己的见解。
外邦的人窝心了,飞那么高、那么快的球子,还能准确降下来。
显然,第一次是意外绳子断了,球子飞了,之后又想办法转回来,没控制好,又飞了。
球子的事情刚出来,训练还不够,就能在第二次稳稳找到地方降落。
等以后用得熟悉了,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不需要刻意问,能带人飞的球子就是放到军中。
欢呼的百姓心有多热,他们的心就有多凉。
含元殿,李隆基走到热气球旁边,老六和大卢从篮子里跨出来。
李隆基站到二人面前。
两个人同时一个立正,喊:“陛下!”
他俩冻得脸色苍白,没恢复过来呢,立正站在那里,却纹丝不动。
“好,你们两个好,是朕的好兵,上热茶。”李隆基拍拍两个人的肩膀。
高力士端个托盘过来,李隆基亲自倒了两杯茶,用手试试茶杯的温度,端一杯给老六。
老六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双手接了,仰头喝尽。
李隆基再给大卢端,大卢也是如此,不在乎热不热,就算是开水他也喝进去。
“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去李家庄子,让李易给你们看看,别冻病了。”
李隆基笑了,声音柔和地说道。
“是!”二人再次默契地回应。
大臣们看两个人,带着欣赏的目光,好兵。
面对突发情况,不但不认命,反而想办法飞了回来。
第一次没成功,上天转一圈又回来。
太顽强了,即便在绝境中也不曾放弃。
只是这兵是陛下的私军,用来干什么的?当然是谁不听话就收拾谁了。
大臣们想着,凑上前观看热气球,酒精喷灯没熄灭,还在那里喷火,气球就撑着。
姚崇围着转两圈:“等带老夫上去几十丈么?”
两个羽林飞骑没答理他,看李隆基。
李隆基略作犹豫,点头,问两个人:“还能飞?”
“能!”二人还是那么齐。
“上去一个带姚相看看,下面的抓住绳子,再断了,风一直往李家庄子吹,落李家庄子吧,记得换个姓名。呵呵!”
李隆基说着,自己笑出声。
姚崇郁闷,被扶着翻进去,老六进去,大卢没动。
“刚刚不是这位控制么?”张说问。
李隆基看两个人。
“报告陛下,大卢在高空一直控制着设备,手冻了,后来我接替一下,等高度降低,微调整的时候才又换上大卢。”
老六在里面立正,回答。
“我看看。”李隆基抬起大卢的右手,果然通红,而且肿了起来。
他双手一上一下把大卢的手捂住:“到庄子叫朕的易弟给好好治,不要留下病根。”
“谢陛下。”大卢眼圈红了。
“来,你站朕旁边,朕给你多捂一会儿。”李隆基知道此刻自己应该怎么做。
他带着大卢让到旁边。
老六小心地调整和火苗,对周围的人点点头,大家送手抓住绳子。
热气球升起来,姚崇深吸口气,蹲下,双手抓住吊篮边缘的扶手。
热气球升空,随着绳子放长,高度增加。
十丈的时候停下,姚崇摆摆手,继续放绳子。
二十丈,姚崇摆手,放。
三十丈,姚崇不动了,于是停到这个高度。
姚崇望下看,好晕啊。
跟站在山上往下看,根本不一样。
吊篮还晃动着呢,风一吹摇晃幅度就大。
“刚才你俩不怕么?”姚崇转移注意力,跟老六说话。
“怕呀,可我们接受过残酷的训练,在危机时刻会保持冷静,我们想起了聊过的事情和东主教的。
不同的高度气流会改变,当发现升到某一个高度时风的方向是自己需要,就停在那个位置。”
老六给姚崇讲原理,他们坚韧着呢。
姚崇知道残酷的训练是什么,一种无力感出现,他手上比划了两下。
地面上的人拽绳子,老六减缓供热。
不长时间,落地。
姚崇尽量控制着自己发抖的腿,表情沉稳地翻出来。
其他的官员胆子大的纷纷上前,要求飞一下。
一飞就飞过了晌午,这个热气球留在宫中。
李隆基让两个人先走,他随后乘车去李家庄子,下午不上班了。
他到的时候大卢在接受治疗,用艾蒿的水泡手。
“没事,冻得时间不长,你这个今天泡完了,晚上能消肿,不会复发。”李易对大卢说话。
“东主我俩之前吓坏了,都想找个地方落下去,又不甘心。”大卢与李易说情况。
“刚才我看到了,都想飞上去问问情况,结果你俩又给拉起来了。
我看你俩在寻找风向,就没管,酒精很多,够你俩飞上半天了。”
李易点头说他的反应。
又祝贺:“恭喜你们两个,以后你们二人带其他人去适应高度和风向,穿棉衣、戴氧气袋。
同时我给你们设计了降落伞,高度够的话,发现情况不妙,跳伞,我教你们怎么跳。
不过先要把制作出来的降落伞用重物坠着试伞,这个跳伞我会。”
其他的羽林飞骑围在旁边,他们也看到了,热气球往这边飘,东主站到了飞行器上。
然后热气球突然拉升,东主就没动。
现在他们知道了,两个兄弟转了两圈才落回去。
看样子果然是高度寻找风向,然后利用。
“易弟,那个热气球被陛下留下了。”李隆基跟着听,再和李易说。
“本就是给军队所用,羽林飞骑,陛下愿意留就留,酒精不够了,等高将军再来,让他带回去。”
李易一副我不关心陛下留不留的态度。
他接着说:“庄子会抓紧制作酒精喷灯,其他的东西,其实应该让将作监和少府来完成。
天上人间的钱在我这,我提供材料,由他们去制作,节省时间,我庄户很忙。”
“为兄上书。”李隆基觉得有道理,关键的东西庄子做,其他的用不着。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中暑预防想法出
天,越来越热了。
即便是黄昏的时候也不见温度下降,反而给人一种更加闷热的感觉。
知了的叫声乍听起来使人觉得吵闹,等听得多了,逐渐变成背景音乐。
庄子里的一只只狗懒散地趴在那里,听到有人走近说话,会支起耳朵、微微睁眼,随后再次闭上眼睛继续趴。
小孩子们换上新的夏装,男娃儿穿背心裤头、女娃儿有漂亮的裙子,脚上是用猪皮制作的凉鞋。
晚上的饭多了过水饭以及更多的凉菜,尤其是用鸡爪子、猪皮猪蹄、鱼,分别制作的冻儿。
过水饭可是好东西,蒸好或煮的小米、黄米、高粱米、大米,用刚打出来的井水一遍遍浸泡和捞取。
当吃的时候就着小咸菜,平时能吃两碗的吃,吃下去三碗都轻松。
只不过正常的四碗饭滔洗完,也就剩了三碗。
寻常的人家想吃是不敢吃的,太过费米。
除了过水饭,庄户们对炸酱面也喜爱起来。
煮出来的面过凉水,舀一勺子酱,吸溜吸溜就进去了。
当然,少不了大蒜。
李易一直觉得他那时北方地区喜欢吃炸酱面的时候啃生蒜,就是唐朝时候流传下去的。
只不过大唐时候南北全吃,形成了一股吃大蒜的潮流。
所以今天的晚饭他吃火锅。
他不想吃主食,过水饭也吃不下,吃火锅再喝点酒,可以睡个好觉。
大卢和老六那边聚集着的没站岗的羽林飞骑,边吃边问二人在天上的时候是啥感受。
他俩被允许喝酒,泡的药酒,在天上冻到了,活活血。
王皇后没出来,呆在自己轮换住的房间里,与豆卢贵妃一起照看孩子。
“易弟,你庄子冬天储备的冰,是打算拿出去卖?”赶到庄子的李成器陪着一同吃火锅。
“不卖,从明天开始,庄子里有冷饮吃。天热了,预防中暑。”李易摇下头。
当说起中暑的时候,他眉头挑了一下:“中暍之症,金匮要略采用的辨证有热治,以毒攻毒。
发之于内,内热难出的时候,喝姜水和附子水,与咱们今天晚上吃火锅一样。
外面热,寒气内逼,吃火锅热呀,把身体中的热顺寒排出去。
有人也会喝羊汤、喝热茶,出一身汗,觉得凉爽解暑。”
李易介绍中暑的一种类型应对,就跟阴虚和阳虚一样。
李隆基和李成器听,觉得有道理,对,正是如此。
“但是。”李易的转折来了。
“并非所有人酷热难耐的时候喝热水都好,有的喝了直接就倒了。
所以能不用热的就不用热的,凉水还是很管用,井水便不错,地下不热,井水凉。
回头我专门写一个百姓一听就明白的预防中暑的方法,传出去。”
李易知道,有人喝着羊汤解暑,结果中暑了。
本来身体就热,又有更多的热进去,排的速度没有堆积的速度快,倒了。
尤其是喝羊汤的时候喜欢多放羊油和辣椒油的那些人。
二人听着点头,反正听不懂。
“别处的地方为兄鞭长莫及,打井队可着旱的地方打,抽不出来。
长安的码头处,可专门打井,井水凉,给码头干活的人喝。
顺便补盐,不然照往年看,年年有干活时突然晕倒的人。”
李成器知道码头上的人喜欢喝河水,方便取用。
如今有了汤,会喝汤,汤有热有凉,喝完了不够舒爽。
正巧长安的留守打井队没出去,顺便在每处码头给钻一口井。
井水一打上来,凉,一口灌下去,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如此好,无须担心他们喝水多了水中毒,他们搬运,汗不停地出。”
李易赞成,他决定写预防中暑的方法时写干活的多喝水。
至于在阴凉处干活的人,平时注意补水即可,喝热茶水没问题。
凉的不推荐喝,喝多了水中毒。
而像藿香正气水、冰糖绿豆水、酸梅汤,给富人用。
没钱的若是跟他们说这个,会被骂死。
“回头我让宋德把最差的茶叶沫子下调价格,一斤一文钱。
尤其是现在陆续送来的茶,变成了大叶子,制作茶叶的时候碎沫子增多。
不如给需要的百姓拿去喝,顺便能补充一下维生素和茶碱。”
李易决定帮京兆府的寻常百姓防中暑。
太远的地方他没办法,他目前管不得天下人。
即便有能力管,也是通过官方和组织,比如各种盟。
李隆基听到价钱,轻轻摇下头:“敞开卖不可,应有限制,以免有人囤积。”
“三哥说得对,我登记,一户人家一旬只可买一斤,即便有所疏漏,也无所谓了。
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