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采一天,多半天,再赶回来,把茶芽卖给庄子。
  不过庄子答应,会给他们一些差些的茶喝。
  补充下维生素什么的,顺便清理肠胃,有不适合喝茶的就别喝了。
  张家村子的人没动,他们收拾地,今年要种棉花。
  阴历是二月,阳历是四月,要种了。
  不止是村子,庄子同样种很多。
  张家村子的人与李易庄子上合作种棉花,庄子出种子和技术,村民们负责干活。
  庄子给村子出一个租赁土地的钱,再给一个雇工的钱。
  相当于村子的人多赚了一份工钱,他们的旅游业还要继续搞。
  包括养殖蛤蟆和种水田,水田里养螃蟹。
  相当于先富起来的李家庄子带动地方后致富。
  北面的皇庄亦如此,大家等着今年继续赚钱,然后盖新房子。
  二月二十八,科举考完后的第十天,李易站在船头看着漕船缓缓靠岸。
  船工们说十天就是十天,果然准。
  洛阳码头,现在是河南府,河南府的最高长官是河南尹。
  河南牧是遥领,有个亲王说是河南牧,但根本不管任何事情。
  眼下河南尹叫毕构,今年六十五岁了。
  按照资料显示,他今年会回到长安,当户部尚书,然后明年生病,没好过来,就挂了。
  李易知道这人,蝗灾处理不好的一些原因就在于他。
  估计是他年岁大,老臣,硬顶着姚崇不收拾蝗虫,所以李隆基给他调回去。
  正常来说,今年姚崇在蝗灾上干着急,使不上劲,明年少了个关键人物,就敢下死命令。
  这个叫毕构的给孩子起名都是按照五行来的,他字的名也有个木字旁。
  还跟一群人被称为方外人士,你一个朝廷命官,你方外好吗?
  至于河南府的其他官员,李易没查到资料,乱七八糟的,都是史上无名之辈,不用理会。
  李易看着、想着,船停稳,跳板搭上。
  船工们帮着往下搬运东西,把人送走,要洗刷船只,顺便问问还有没有谁要运货,拿钱就给运。
  李易不干活,他下船,在码头上看,洛阳的阳历四月上旬的最后一天,天很热,黄河水明显变浅。
  码头的草丛中的草上面偏黄,一只只蚂蚱在那蹦达。


第三百二十章 土地租赁不言说
  别人忙着搬运,还有去找码头上帮工过来帮忙。
  李易观察蚂蚱,此时的蚂蚱应该是青绿色或深绿色,面前的大蚂蚱开始转灰色。
  等干旱到一定程度,一片地方的蚂蚱开始聚集,全是灰色,还有的身上有斑点。
  咕咕咕、咕咕咕。被搬动的鸡在笼子里看到蚂蚱了,叫着,脑袋探出来,脖子使劲伸。
  笼子中的鸭子同样骚乱起来,它们想吃。
  庄户们谈好价钱,找来帮工和车,把鸡、鸭、小猪放上去。
  码头上的人没有活的为了赚工钱过来抬,同时好奇地问来问去。
  “从哪来的?咋运这些个鸡鸭,怕不是有上万只吧。”他们问庄户。
  “大家小心,别摔到地上开了笼子,抓起来费劲。”庄户不回答,在旁提醒。
  羽林飞骑牵马下来,马一站到实地上,鼻子里喷着气撒欢,在船上太难受了。
  一匹匹军马站好,士兵们搬运草料,一匹马加两个鸭蛋和一把胡椒粒。
  蛋打开,蛋液放在手心上,马高兴地舔,舔完再舔胡椒粒,最后才吃草。
  其他庄户边盯着干活的人,边把鸡蛋鸭蛋分好,说的时候说了,不给现钱和布,给蛋。
  一路上,一万只鸡和三万两千只鸭子,十天中可没少下蛋。
  对着阳光看,能孵化出小鸡小鸭的单独放,孵化不出来的放另一堆。
  到了洛阳当钱用,可以多给个。
  干活的人转手卖了,也能多赚。
  此处码头位于洛阳城西,东边是洛阳城,西边有空地。
  水路可以直接把船给送到洛阳城里面。
  李易为了养鸡鸭,不方便带进去,没地方。
  城外有村落,还有山、其他河流,除了黄河,最大的河是穿城而过的洛水。
  船能直接进去,就走洛水,停到哪个坊,便在哪个地方装卸货物。
  游船亦在河上转来转去,繁华程度比之长安并不差。
  至于更东边的开封,现在还不行。
  李易要找一个有山的空地,城周围的近处的山,必然属于有主之地,租下来。
  这等事情不用他亲自操心,有庄户去办,进城找牙人询问,给钱,牙人就办了。
  “大家的车帮着运到地方,要在那边租个山,放心,工钱给足了,愿意要蛋的人,一人多给五个。”
  庄户对着干活和提供租车服务的人群喊。
  被雇佣的人其实属于提心吊胆状态,鸡鸭和小猪多,还属于正常。
  军马那么多,还有军士跟着听从调度,这是什么人?
  没见过的弩、弓、刀、盔、甲、清一色的服装和皮靴。
  再看身体的强壮程度,后脖子上的肉隆起来。
  连喝水的水囊与别处都不同,还多了一个是铲子的东西不?
  一人三骑,这支军队属于哪?
  等着樊凡照顾好马,把旗帜挑起来。
  周围的人喧哗了,一个大大的羽字,一个大大飞字。
  “从长安那里传过来的专门护卫陛下的羽林飞骑?”
  “瞧着便是能打的样子,一套军械,加上马,要多少钱?”
  “刚刚还给马喂鸭蛋和胡椒吃。”
  “他们护卫的人是谁?”
  “不知道,漕运三十艘大船,明目张胆送东西。”
  “他们听那个少年的话,少年身边的人穿的衣服不便宜呢。”
  “定然是哪个王,闲着无聊运鸡鸭。”
  “从长安来的,不晓得要作甚。”
  “拿钱干活,不理会那许多。”
  百姓知道来人不是强盗,放下心,羽林飞骑又不杀平民。
  等着走在路上,牙人那里给联系好,那个山确实有主,归河南府洛阳县。
  找官方就行,官方派过来一个主簿,姓杨,单名一个礼。
  “那里是一片桑林,五百四十亩,李掌柜的欲出价几何?先说好了,只租不卖。”
  杨礼找正主李易,看了下队伍的规模,露出严肃的表情。
  “我这不熟悉当地地价,不若杨主簿告之一二。另外有些东西想卖,同样不知道该多少钱合适。”
  李易笑着问对方,同时拿过来一个盒子,打开。
  取出打火机打几下,再拿花露水倒一点给对方闻,加上香皂、甘油,一套新釉瓷器。
  杨礼看到东西愣了,他知道,从长安那里传过来的,可惜没有。
  “这个”杨礼想价钱。
  “杨主簿,一时你估计想不好,带回去细细琢磨。”李易对杨礼说。
  “啊?带回去?这好吗?”杨礼似乎明白了什么。
  “杨主簿,一定要定个好价钱,往后再有不知道价的,还得多劳烦,我这小民,就指望官上的人帮忙。”
  李易给对方一个鼓励的神色,拿着吧,以后还有。
  他双手托着东西递给杨礼。
  杨礼手哆嗦着接,接到手,想一想,放到脚边,看一眼跟来的两个衙役。
  两个衙役扭头,什么都不知道,没看见。
  “来来来,二位兄长,平日里你们多在坊间接触各类人等,也拿回去帮着问问。”
  李易招手,后面的送上来两个小的盒子,他给衙役。
  “一定一定。”一个衙役高兴地接过。
  “谢谢,谢谢,哦,不,我是说不用谢。”另一个衙役语无伦次。
  旁边站着的牙人不用李易亲自给,已经有庄户送上一个袋子,里面是十块肥皂。
  牙人打开看一眼,满意,这个不少了,肥皂在洛阳是有钱难求。
  “李掌柜,你说多少钱合适?”杨礼问李易那块地的价钱。
  “不能为难了县里的人,杨主簿出来,自然有个底价,底价加半成。”
  李易给出答案,底价都不要,给你们利,我多说半成,你们面子上好看。
  “赁一年,说是要拿一亩三十钱,五百四十亩,十六缗二百钱,可免二百钱。桑树多,可养蚕。
  不如这样,你给二十缗一年,我把周围的二百六七十亩给你划进去,八百亩地。”
  杨礼帮忙想办法了,可以多划,双方有好处。
  关键是自己有好处,租金一年一万缗自己能拿多少?
  现在认识个给好东西的人,以后还能有啊。
  公家的好处和自己的好处不一样。
  “杨主簿,还有一事要劳烦,鸡鸭在船上,下了许多蛋,有那么一千个吃不完,眼看要坏掉。
  不如杨主簿带回去,看看其他人愿意吃不?若愿意,以后再有这等要坏的蛋,就送过去。”
  李易说起另一件事,不能只给一个人好处,送一千个蛋吧,以后再看到不能孵化的,继续送。
  把你们都喂好了,你们别给我捣乱。
  “易弟呀,我长不了你几岁,别那么生分,叫杨兄。”杨礼立即拉关系。
  “杨兄所言极是,那一千个蛋,就拜托给杨兄了。”李易顺着说。
  价钱谈好了,牙人写契,主簿拿了印,盖上,一式四份,县里两份,一份是公证、一份是出地方、牙人那里一份,最后一份李易拿着。
  李易也拿出来印,盖上,印上写:太中大夫李易印。
  杨礼猛然抬头,惊愕道:“易弟,不,李太中,你”
  “杨兄见外了不是,这下我就安心了。”李易笑着说道。


第三百二十一章 但求事功不张扬
  杨礼等人离开的时候脚步有些飘,人有些茫然。
  他们受到的冲击太大了,害怕。
  走了一段路,杨礼长叹一声:“唉此子将来不可想啊。”
  两个衙役和一个牙人点头,表示赞同。
  那少年一见年,各种给好处,主动最底线的租地价格,还帮着考虑其他人,给一千个蛋。
  等着签契落印的时候,却是一枚太中大夫印。
  从四品下的太中大夫,由长安到洛阳,不显露丝毫官员的以上压下态度。
  洛阳县的主簿是附郭县,归河南府,河南府属于都畿道,也就是说,他这个主簿是畿县的主簿,正九品上。
  正九品上距离从四品下有多远?
  主簿是实权官,太中大夫是文散官,看上去散官不如实权,可是得看那少年多大。
  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凭什么有从四品下的文散官?
  文散官想要弄一个实权的同品文官很容易,尤其是三品下的。
  比如陛下心情好,安排给侍郎,由于本身就是四品,侍郎可以。
  看样子羽林飞骑确实是为了保护他,保护陛下的羽林飞骑保护一个太中大夫。
  换个少年还不飞起来呀。
  再看李易,多么平和的人,懂事。
  “主簿,往后那地方要照看好了。”一个衙役出声。
  另一个附和:“不然出事儿,李易很可能会”
  “本官知道。”杨礼深吸口气。
  他懂,李易看着好说话,实际上是把事情办明白了。
  后面若出了问题,他报复起来,不要怪他。
  李易这边放下心,他不需要显摆什么,他过来的目的单纯,把事情办好是正经。
  但求事功,不事张扬。
  不然上来摆身份,别人明面上恭敬,暗中使坏。
  关键是他安排完要离开,无法守在这里。
  需要给留守的人把之后的事情安排妥当,以免吃亏。
  现在租赁的土地变成了八百亩,连着一个小山和周围的地方,有两条小河流过,再打几口井。
  “东主,有桑树,咱们养蚕吗?”庄户凑到李易身边高兴地问。
  “等蝗虫多了,哪还有树叶?但有桑葚,过些日子会成熟,你们吃吧,顺便雇人摘下来酿酒,晒干也行。”
  李易不觉得桑叶还能留多久,桑葚会成熟。
  “东主不用雇人。”庄户舍不得钱。
  “你们一百个管着四万多家禽和五千口小猪,哪能照顾好其他事情。养鸡养鸭和养猪不用你们。
  派你们来,是为了让你们学会管理。我想赚钱,需要从你们身上节省?
  回头写个册子,你们看着学,怎么找人干活,如何安抚干活的人。
  要让他们互相之间有竞争,但不要有那种背后互相使坏的矛盾”
  李易坐在车上对庄户们说,过来干活的帮工也听着。
  越听越惊讶,有的甚至觉得自己会了。
  “以后让你们去与其他村子接触,或许还要坐镇村子,趁有现在的机会,多学,不怕做错了,有我担着。
  吃亏无所谓,你们却要知道这个亏是怎么吃的,下次注意。
  记住我的话,人活着,其他的是次要的,即便被骗了,也不要寻死寻活的,回头我给你们找补回来。”
  庄户们纷纷点头,其他人则羡慕不已。
  自己怎么就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头儿呢?在码头帮工,也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