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
  他重新把头发绑了一下,长发,快到肩膀了。
  噗嗵!张家村的村正张肖来到李易面前,直接跪下。
  “张村正你这是作甚,快起来。”李易向旁让一步,伸手去扶。
  张肖跟着转动,继续跪着:“李东主,你说你要什么?但凡我张家村能拿出来的东西,都给你。”
  “唉!我什么都不要,一会儿你们叫人来学。”李易说着再次去扶。
  张肖愣了,直到被扶起来,还用不敢置信的眼神盯着李易看。
  李易转过头,对李成器和李隆基说:“大哥、三哥,还请帮忙把此物推广出去。”
  “易弟,你不要好处?”李隆基凝视。
  “要啊,怎会不要。”李易说。
  之后又道:“我要的好处是心情好。大唐遍地无苦寒,广厦连绵千万间。夏得清凉冬有暖。老能所养童笑颜。”
  “好,好,易弟,三哥信。”李隆基一下一下拍着李易的肩膀。
  李成器在旁点头,认可。
  换个人说此话,他能一巴掌扇过去,你怎么那么伟大?
  但易弟说,必然不错。
  因为易弟说这话之前,做到了。
  看易弟的庄子,养着读书人,顿顿给庄户吃肉,孩子做漂亮的衣服和书包,一起念书。
  生病了易弟亲自出手。
  旁人来庄子卖东西,每每庄子给的价钱都很高。
  易弟各种好技术往外拿,从没说过什么回报。
  “李,李东主,你,你说白,白给我们?”村正张肖终于缓过来了。
  他脸色苍白,虚汗直冒,用不确定的语气问。
  李易心说,怎么可能白给,大家都用了,我就可以增加很多寿命。
  他想归想,说出来的却是:“张村正,有一文钱吗?”
  “啊?有。”张肖不知道李易什么意思,掏出来一文钱。
  李易拿到手中:“一文钱,这法子卖你们村了。”
  张肖又愣,后深施一礼:“李东主,日后但有所命,张家村莫敢不从。”
  其他过来准备扑买酱油的商人们纷纷动心,好东西啊。
  这是什么玩意儿,给麦子脱粒跟飞似的。
  麦子行,稻子更没问题。
  有此宝贝,好要什么石碾子、梿枷。
  用脚一踩,哗啦哗啦,一大把麦子脱下来了。
  节省了多少人工?不用再那么耗时耗力。
  余下的时日可做其他活计。
  比起梿枷,此神物,一人抵百人。
  而石碾子,不用畜力,人自己拉,简直是要命。
  驾牲畜拉碾,牲畜累,吃得就多。
  若是村边有河,架一水车,整个村子的人都能用。
  众人看着脱粒机,比李易曾经地方的人第一次见到联合收割机时还震撼。
  水车悠悠转,十五个水力脱粒机不停地打下来麦粒。
  庄子的人干活都觉得神气无比,干出优越感来了。
  另外两个脚踩的脱粒机,也有庄户过来一下一下踩着用。
  其他人搬运麦秆过来,再把打下来的运走去清理扬场。
  这个只有一些小的碎沫,比压的和梿枷打的好扬多了。
  别人看着眼热,纷纷等待李易把制作方法拿出来。
  书生学子们同样看热闹,看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转过头开始琢磨怎么写文章称赞,因为要有更多的白面吃了。
  夏收,庄子又不会卖粮,自然是大家吃。
  而且已经定下来了,种完麦子翻耕,再种稻子。
  稻子收获,是白米饭。
  所以必须夸,要把东主夸上天,人尽皆知,不然对不起白住的房子和白吃的饭。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可不能寒了东主的心。


第二十五章 皇帝你变了
  水车依旧在转,李易听着脱粒机和打粒的声音,嫌吵杂。
  但同样的动静听在其他人耳中,却是那般的美妙。
  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神器的作用有多大。
  往日里一家人耕种,从年头到年尾,根本不得闲。
  翻地累倒的有之、收割累倒的有之、收完脱粒一病不起的,有之。
  然,现在不同了。
  有了很多好东西,翻地有新的曲辕犁,只需一头牛,一个人,一日便可耕出三到四亩地。
  收麦用那个大簸箕,唰唰就扫出来。
  如今居然还有这等不应该出现在人世间的逆天之物。
  救了多少人啊。
  不用再担心来不及收割和脱粒时下雨淋坏了麦子和稻子,更不怕干着干着人先倒下。
  “此物因木头所制,磨损过大,必须多配更换所用的部件。”
  李易大声喊,让自己的声音压过现场的噪音。
  他说出缺点,使用杠杆齿轮联动差速原理,没有金属轴承,木头器件很容易磨坏。
  众人听了,根本不在乎。
  水车难道不是木头所做?车轮不是木头?
  多做一些,哪里坏了,拆下来换,总比用碾子和链枷强。
  李易看大家的表情,没人觉得东西不好。
  又喊:“庄子近处的地方,收了麦子可过来脱粒,不收钱。”
  哗!议论声响起。
  庄子上的人在心疼,凭什么我们的东西叫别人免费用?
  借磨是要给粮的,借牛也要给谷子,还得喂好了牛。
  我们庄子上的水车和脱粒机也应该收一点钱才对。
  旁的人不似庄户那么想。
  一听不要钱,张家庄子的人最为动心。
  自己造费劲,造水车更麻烦。
  两边挨着,运过来脱下粒再拿回去,又不费什么力气。
  皇庄的管事太监看看皇上、皇后、宋王,盘算着要不要等皇庄收麦子的时候过来用。
  太监的想法刚冒出来,就听到李隆基说话。
  “易弟当真是德善之人,上面的皇庄若是也能造水车与脱粒机,供邻里使用就好了。”
  太监悟了,顿悟。
  自己不但不能白用李易的东西,还得做出来给别人白用。
  李成器附和:“三弟所言极是,皆是庄子,易弟的庄子养了许多人,还赚钱,皇庄”
  说着他摇摇头。
  太监的心瞬间凉了。
  宋王,我得罪你了?你要把我往死里坑?
  李易的庄子是厉害,那你们不是跟他称兄道弟么?我一个太监,你拿我跟他比?
  我要不要再跟宰相姚崇论个高下?
  哪有这样欺负人的?
  然后太监看到皇上在那沉思,整个人都不好了。
  皇上,陛下,你不会是想玩真的吧?
  李易有酱油卖,我没有,要不你把我给榨了油吧。
  关键时刻,太监急中生智。
  他两步迈到李易近前:“李东主,不若皇庄和李家庄子合作?”
  唰,李易用最快的速度退出去五步,警惕地看向太监。
  他是拒绝的,跟太监合作?被坑死上哪说理去?
  李易知道皇庄里的猫腻,给宫里赚钱,然后皇庄里的人,稍微有点权便贪墨。
  合作之后,自己的庄子能跑掉?
  “李东主这是何意?”太监惊了,我好不容易想到个办法,你躲那么远作甚?
  “哦,庄上太忙,实在顾不得其他,还请监事海涵。”李易拱手。
  太监顿时一脸幽怨,像被无情抛弃了一般。
  “易弟,联合之事不忙,我要带走两个脱粒机,三弟以为可?”
  李成器接过话,欲拿一个水力驱动,一个脚踏驱动的脱粒机,但要问皇上。
  “可!”李隆基颔首,拿回去拆了,叫人学着造,然后先在京兆府用。
  待别处知道几样东西好用,自然会学。
  “宋德,把准备好的两个运过来。”李易吩咐管事。
  管事吆喝一嗓子,那边有人推车过来,平板车,木头轱辘,顺着水泥路就来了。
  庄子上的主路到灞水边是水泥路,一直连到操场。
  往来运输方便,不怕泥泞。
  冬日里下雪,清扫也容易。
  若非冶炼技术和制造工艺不过关,李易甚至想造个蹬的三轮车了。
  平板车上是两台设备,一台设备上放有一摞纸。
  李易拿起来,递给李成器:“大哥,这是图纸。”
  李成器双手接过,想了下,又递给李隆基:“三弟,你保管。”
  李隆基满意了,好东西必须放我手里。
  “大哥、三哥、嫂嫂,不若进庄,吃过晌午饭再走。”李易邀请。
  “不吃了,现在就回去找人做。”李隆基拒绝,他朝堂不能扔。
  一群人抬着设备离去。
  过来买酱油、百煮浑圆蛋的众人也领到一份图纸,他们自己商量怎么办。
  皇庄太监继续幽怨,拿着他的一份图纸小跑回皇庄。
  张家村的村正张肖没要图纸,他说村里的匠人看不懂,因为他翻了几下,就没明白。
  他要求简单,村里人过来脱粒,等收割都结束,没人用了,他一样拿回去一个拆。
  庄子上的人搬运小麦、脱粒。
  宋德进行扑卖,一只只赶来的猪被圈起来,哪家的猪圈在一块儿。
  村子里不收鸡鸭了,太多,一直在买糠和草。
  穷苦人家是没有糠的,都被吃了,即便如此,有时还不够吃。
  富贵人家地多的那些,家中有,用来喂牲口,也给下人吃。
  李易庄子收,价钱高出一成,富人便卖过来。
  穷人趁着有草,采集后拿到庄子换粮。
  李易的寿命会增加个一、二,交换属于贸易。
  庄子上得了草喂鸡鸭,别人得了粮食日子好熬一些。
  现在换成猪,给打八五折,单买百煮浑圆蛋换猪是八折。
  八折一个五香茶叶蛋也是四百钱,比一斗米还贵,鸭蛋腌着呢,暂时没煮。
  眼见夏粮收获,粮食价格会有一个回落。
  糠也多了,正好喂猪。
  为冬天的沼气池储备大量粪便和麦秆。
  扑卖开始,李易背个手,溜达着回院子。
  李隆基带着东西匆忙赶回皇城。
  李成器去自己王府,王皇后进后宫,与宫女太监讲今天遇到的事情。
  李隆基没进紫宸殿,错过可开会的时间。
  他让人抬东西来到兴庆殿,重要大臣有事会在此跟李隆基见面。
  此刻大臣们在办公,皇上没早朝,大臣们心情不好。
  哪有皇上没事往外跑的?还带上皇后一起跑。
  陛下你变了,当初的你
  “把三卿找来,哦,工部尚书,少府监少监也来。”李隆基对高力士说。
  高力士的眼睛一直放在两个没见过的东西上,听陛下吩咐,赶紧去喊人。
  片刻后,五个人到了。
  姚崇、张说、卢怀慎,三个宰相走在前面。
  刚刚被从宰相位置挪到工部尚书位置的魏知古低个头在后面。
  最后的是少府监少监源乾曜。
  五个人先拱手跟李隆基见个礼,转头目光便放到了两个东西上。


第二十六章 神器,又见神器
  “陛下,此乃何物?”姚崇先说话,这里除了皇帝他最大。
  张说一副心情不怎么好的样子。
  比他心情更差的是魏知古,谁被降职都不会高兴。
  卢怀慎无所谓,反正姚崇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源乾曜感兴趣,估计少府监又有活干了。
  之前就帮着司农寺造了许多曲辕犁和割麦神器,眼前的东西一看就是什么工具。
  于是他上前,看到一个地方觉得挺有意思,就用脚踩了一下。
  咔嚓咔嚓动了,大家被吓一跳。
  姚崇似乎找到窍门了,把源乾曜扒拉到一边去,自己踩。
  咔嚓咔嚓,轰隆轰隆,筒子转起来。
  众人看到了,却并不知是作什么的。
  一同望向李隆基。
  李隆基面带笑容,问:“诸卿可知麦子、稻子如何从秆上脱落?”
  五个人面面相觑,怎么掉下来的?用手揪?
  见五个人的表情,李隆基暗自叹息。
  原觉得都很不错的大臣,怎么一比起易弟就差那么多呢。
  给谷子脱个粒而已,竟然不知。
  不要求你们把吐蕃、突厥的上层人物挨个拿出来分析。
  也不用你们知道怎么练骑兵和弓兵。
  更无须你们拿出来一样又一样的利民好东西。
  至于像杨修一样揣摩上心,有一个易弟就够了。
  哎呀,想想这个揣摩心思就头疼。
  易弟怎么就知道自己想要一支强兵,而且是弓骑呢。
  这些都不说,谷子脱粒你们也不知道?
  “高力士。”李隆基直接点名。
  高力士答:“把带秆的麦子放在地上用磙子,或晾晒后使链枷打。”
  他回答正确,最近他刻意学习农事。
  包括怎么养鸡、放鸭、喂猪,全学。
  就为了这一刻,陛下问起来,不能不知道。
  五个人听了,露出恍然的神色。原来不是用手揪,看这事闹的,误会了。
  姚崇不用皇上再问,直接说:“定是很辛苦。”
  “然!”李隆基轻轻点下头:“而此物,便是脱!粒!神!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