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俩的时候给列出来八个字,比如安、谈、关、番、含、峦、山、湾。
  然后赋得七律朝霞,考试的人必须写一首内容有朝霞的七言律诗,而使用的韵,就那八个字里选。
  如果是首句入韵,需要找出来五个字,首句不入韵,四个字。
  考生写吧,记得三句和四句要对仗,五句和六句要对仗,不然直接零分。
  好多考生现在还绞尽脑汁研究会出什么韵。
  李家庄子上的学子已经把对韵背完了,而且不仅仅是背的笠翁对韵,还有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有一些与笠翁对韵差不多。
  也分韵,一东:天转北,日升东。东风淡淡,晓日蒙蒙。野桥霜正滑,江路雪初融。报国忠臣心秉赤,伤春美女脸消红
  这就是作弊,所有韵全有,到时候找出来,往上再排的时候比别人容易好多倍。
  如果说这些够了?不,还有。
  还有声律启蒙,和上两个相差不大。
  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李易是使上劲了,凡是他能拿出来打辅助的全给。
  考诗的时候出题、出韵吧,俺们庄子行的。
  工具书这么给,要是还写不出来,笨死算啦!
  知道多少大家族求一本而不可得吗?
  而真正考的其实不是这个,诗写得好,仅仅是娱乐,策论才是重点。
  策论是陛下问政,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四十二个学子明白,长安一大群学子如无头苍蝇般乱转。
  平康坊一到晚上必然爆满,不是寻欢,是学子们花钱过来问情况。
  “你们还不回去?”李易晚饭的时候问馨研等人,好几天了,躲差不多了吧?
  “不急呢李郎,李郎可是厌烦我等?”马上有美女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声音糯糯地说。
  “说对了,快走快走,烦了。”李易点头承认,咋滴?
  “才不呢,就留下。”对方突然又露出顽皮的样子。
  其他女子笑起来,她们很愿意跟李易闹。
  “再有四天,科举,不趁着机会多赚家资丰厚的学子们钱?在这,我又不给你们钱。”
  李易劝,回去吧,回去有钱赚,反正你们跟其他女子不一样,不用非得陪人就寝。
  “李郎,如此我等更不能回去,不然叫人看了还以为是图钱财,等他们考完,庄子四十二个学子全考上。
  你说我们再回去,会不会有人认为是我们辅导的功劳?到时候再想跟我喝茶,可就不是一回五十缗了。”
  有大家给李易分析。
  所谓喝茶,是指一盏差的时间,长不过一个时辰,短则半个时辰不到。
  就是喝着茶水聊天,四书五经什么的,还有以前人写的诗赋,她们全会,而且理解透彻。
  学子找她们喝茶,属于单独上小课。
  包括佛道两教的东西,她们同样懂,以前每旬要到寺、庙、观与僧、士论教的。
  李易竖大拇指,表示佩服,连自己都给利用上了,四十二个学子考上,跟她们有一毛钱关系吗?
  可是人家就算计到了,躲着的时候弄到词曲,等考完,别人一看,哇!她们给学子们提供额外帮助啦。
  “佩服,喝多了我都不扶墙,我就服你们。”李易说句俏皮话。
  她们微微一愣,随即娇笑不已。
  李易跟着笑两声,他知道,这些女子就是没办法,从小就学,跟其他人竞争。
  然后现在又不流行女子当官了,不像武则天时期,女官多。
  最关键是女子当县令,不管是县中的其他男官员,还是百姓,一律不认同。
  历史上后面孟郊孟东野,四十多岁终于考上科举,中了进士,进士不是状元,前三都是进士。
  以前他穷,去平康坊才华和德行又不入大家们的眼,多受冷遇。
  所以考上了,一甲头名都没吱声呢,他就觉得自己牛逼了。
  写出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三月,哪有什么花?他说的花是美女,他不服气,你们平康坊的女子看不起我?忘没忘?
  我现在考上了,我厉害了、牛逼了。
  其实当时的平康坊南曲的大家们,依旧没看上他,一个进士就把你给美疯了?知道多少状元是从平康坊出去的吗?
  你写几首诗好又如何?当我们没见过?
  我们早知道了,你无治世之才。
  李白狂不狂?然后呢?
  然后果然,觉得自己考上进士的孟郊就是自己说一说而已,还看尽长安花,人家长安花依旧不搭理他。
  他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就是写诗、再写诗。
  这些平康坊南曲的大家们眼睛毒着呢,不止看诗才,也看人其他方面的才华。
  正如李易所想,馨研等人看他也不是看词曲,她们承认词曲好,动人心。
  但更看重的是他把庄子打理成现在的样子,以及几千外来的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同时不停地往外放利农的技术。
  一个少年,给无数人撑起了一片天。
  庄子还不允许男人打婆娘,那首笑红尘,更知道他懂女人。
  外面吹捧的一个个大才子,也就是吹捧罢了。


第三百零七章 求遍神佛问自己
  二月十六日,长安的气氛愈发紧张。
  尤其是寺、庙、观里上香的人变多,大部分是求考试顺利。
  连摆摊算命的都多了起来,大家求签、添灯油钱。
  据说灵验的寺里,大家族带着今年应试的子弟过去,一下子就买好多香,享有钱的绢帛用车拉。
  管事宋德带着四十二个学子也出发了,一车车的刚蒸好的饺子、干饼、炒面、酱菜。
  车队中的车一辆接一辆,依旧那般壮观。
  到了城门口,先送守门军士饺子和兑好的酱油醋蒜泥香油蘸料,然后才进去,直奔城西悲田坊。
  要考试了,明天要在家呆着,洗澡、好好休息。
  今天是最后一天能活动的日子。
  别人去寺庙道观,李易让学子们给悲田坊的人送吃食。
  学子们明白李易的意思,以后当了官,别整天想着求这个求那个,百姓才重要。
  若是治下百姓过不好日子,仙佛保佑不了你们。
  学子们信,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李易集庄子、皇庄、张家村子、务工者聚居区的万民,可以直接闯宫弹劾。
  文散官超过五品了,有资格入朝。
  带着一份真正的万民书,弹劾谁,谁就得请假,要规避。
  万民之意不可挡。
  惹急了,召集众人往外城的一个城门口一站,别管李易最后会不会倒霉,被弹劾的人先要被拿下。
  这是万民之势,怎么来的?当然是给了好日子过。
  悲田坊的人眼下日子好过了许多,有活儿干,总能多些收入。
  衙门给的吃食还不错,可以果腹,不过是没有什么肉和蔬菜,野菜没出来,挖不到。
  太医署的人总来看病,其实是医博士带着学生来练手,并且送药。
  有的人生病是老病,根本治不好,只能缓解。
  还有盲聋哑的人,以及没人照顾的孩子。
  凡是能干活但没地方住,暂时在悲田坊的借宿的,有了活干,也给一点钱。
  衙门不可能给他们卖肉吃,若买了,更多的人会挤进来,没病装病。
  吃的饭是陈年稻子和谷子,然后是咸菜。
  这样才能保证悲田坊里的人利益,别人不与他们争。
  每旬李家庄子会送些吃食过来,能吃个两天,等到了夏日天热,估计只能吃一天。
  今天庄子送的东西多,除了饺子之外,其他的东西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因为干旱,天热得早,悲田坊该洗的被褥要洗,房子里面要晾一晾。
  坊中的人需要转移出去一段时间,给他们把吃食备上,万一到了新的地方,官府的人照顾不到,也好多坚持几天。
  李易要走了,考试完就走,他不在,就不放心。
  学子们到了,悲田坊的老人和孩子最为开心。
  小孩子帮忙打来水,给同坊活动不方便的人洗手,自己也把小手洗一洗,准备吃好吃的。
  有的老人动起来很苦难,就趟在李易庄子给打造的床上侧个身,看着学子们。
  这个高度
  噗嗵一个学子跪到床边,用筷子夹着饺子喂。
  其他学子找差不多的人学着喂,至于小娃娃,蹲着就行,或者抱在怀里。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谁觉得不对。
  坊外过来几个人,看了看,又一起离开。
  “老夫即便不想让李易的庄子出头,怕压制朝堂,这四十二个人,老夫却觉得可录。”
  车上,姚崇对着另外三个人说。
  魏知古不想来,他看到姚崇就别扭,姚崇想让他来,张说帮忙给拉着。
  李易庄子每次车队出行,他们都会有人汇报,然后想着要干什么。
  以前送东西,是找帮闲,用其他的车就送了,这回是豪华四轮马车车队。
  估计陛下那里也知道了,说不定已经派人到此打探。
  李家庄子豪华车队一动,必然有事。
  果然,四十二个内定的学子到来。
  旁的考生在烧香、求签,庄子的考生给悲田坊送温暖。
  当看到学子很自然地跪在那里给老人喂饭时,姚崇心中有一万个要压制庄子的想法,也愿意给四十二个人放行。
  “姚相不觉得他们是作样子?”魏知古找事儿。
  “作一辈子样子,老夫认。”姚崇不在乎称呼,反正大家还要一起在宫里共事。
  他没指望魏知古对他有什么恭敬,工部送文书,魏知古从没送过一次。
  “明年可是二百二十个。”卢怀慎提醒,人太多,怎么办?
  “增加科举录取人数而已,到时外放为官,定要仔细考评。”姚崇说此话的时候心虚。
  他知道李易庄子上的学子考上,哪一个敢害民,不用朝廷考评,李易就先动手了。
  李易会用什么手段,天晓得!
  姚崇甚至相信,哪一个庄子出来的官员违背了当时的承诺,李易动手,自己想保,李易会连自己一起算计。
  “但有富贵日,莫忘苦寒人。李易不会是说着玩儿。”张说在旁边出声。
  他已经感受到了少年东主的意志,看看武功县窑的情况,便明了。
  当时只有一个口头约定,武功县窑耍小聪明,百姓一肚子委屈。
  然后那些百姓现在开心了,别的窑给补偿。
  而李易不止一次对学子们说过但有富贵日,莫忘苦寒人。
  若这个还不够明显,看看羽林飞骑,有一句当时他们哄笑的话,现在他们听到为什么哆嗦?
  那句怎么说来着,哦我叫李易,本庄的东主,陛下叫我带你们玩。
  “老夫想明白,李易在庄子里好好呆着,怎么还能折腾出这许多事情?”
  姚崇不避讳,说出自己的郁闷。
  他看出来了,李易不愿意主动出手针对谁,然后别人就被连累了。
  包括蒙学教育,他在庄子里闲着无聊,扔个什么东西出来,长安震动。
  “回吧,没什么可看的,李易没来,没事。”
  魏知古着急回去,马上要公开招标,然后推动干旱时期的打井运动。
  最近没下雨,从太行山东边各地区送来的快报显示,那里的干旱更厉害。
  冬天有一些雪,化了,现在那里的百姓倒是很高兴。
  因为种麦子多,不希望雨水太大,现在就够用了。
  照此情况下去,冬小麦有个好收成。
  百姓缺心眼,不,是不懂许多事情。
  官府一但到了春耕的时候,还要专门举办个活动,告诉百姓要开始耕种了。
  比如说鞭春牛,就是用鞭子打假的牛,南方地区一些县里开始打了。
  百姓一看,啊,到种田的时候了,赶紧的,忙起来。
  现在的那边百姓就知道去年的雪水够,然后不下雨才好,有一点水,麦子增产。


第三百零八章 科举到来出行忙
  二月十八,天气不错,没有几朵云,适合考试。
  考生多,本来要连续考几日,今年放到了禁苑,一起考。
  两天,不管考什么科,都能考出来。
  李易亲自带队,送四十二个考生过来,然后他就要随着漕运的船走了,到地方先安排。
  禁苑这里有一块区域安放了地暖,羽林飞骑轮换着守门的区域。
  羽林飞骑不需要地暖,他们自己有帐篷,平日里时刻作好战斗的准备。
  以前学子们需要自己带饭菜,也没有什么热的地方,就吃凉的,或自己带个小的炭盆也没问题。
  今年不用,有尚食局的人负责给做大锅饭,居然有白菜、萝卜,肉更不缺。
  彰显了大唐对人才的重视。
  不过李家庄子过来的四十二个学子却自己带着炉灶,小的,烧酒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