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他能叫动万年县的县丞,有底蕴。
“若是万年令李元纮亲自过来,我还能跟他说说话,这个什么姓关的县丞,我没时间,忙!”
“易弟,易弟你在吗?我进来一次太不容易了,说是与你商量好的,关于采茶的事情,才把我放进来。”
院子外面传来喊声,听声音主人说的内容,显然是在抱怨。
“裴兄何必如此,谁还能不让你进。”李易对外喊,顺便与杨环晋和黄贤荣两个人点下头。
起身去接,二人跟着走。
到门口,两个人看到了站在那里的人,心沉到了谷底。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此庄联合不能压
杨环晋跟黄贤荣看到人了,长安令裴耀卿
再想想裴耀卿刚刚喊话时的称呼和内容,二人发现万年县的县丞确实不够用。
长安令进庄子,一样要被拦?
他管李易叫易弟?李易称呼裴耀卿为裴兄?
裴兄进易弟的庄子,有千牛卫的人阻拦?
里面关系好复杂,庄子太神秘了。
“赵冠他们说出来的仅仅是一部分。”杨环晋对黄贤荣小声说。
黄贤荣点头,同乡没欺骗他们,更未说大话。
一切都是真的,却有没说的内容。
但警告过,惹谁都可以,大不了大家联合起来,一起跟对方干仗或商量。
不过千万别主动找灞水李家庄子的麻烦,那里邪门。
现在知道了,不,之前就应该明白,过桥过不来的时候。
“易李东主,关于采茶的事情,本府已协调好部分百姓,只是许多百姓没采过茶,你所要求的茶与往常不同,本府前来问问。”
裴耀卿刚要喊易弟,看到外人,立即改口。
他对易弟的称呼有执念,只要没别人,他就要喊,陛下那天警告,也喊。
“告明府知晓,此二人乃蜀商,前来商议胡豆与蜀椒、芥菜疙瘩之事。”李易说一下情况。
杨环晋和黄贤荣想纠正,我们不想卖什么东西,我们想要人。
李易转过头,对杨环晋两个说:“不如这样,二位回去再想想,若图纸的事情可行,其他的买卖还能作。”
“如此我等先回。”杨环晋和黄贤荣同时抱拳,又与裴耀卿施礼,看上去不是很高兴地离开。
“易弟,他们是来要人?”等二人走了,裴耀卿对李易说。
“是啊,不知道怎么想的,要带人回去挖盐井,把主意打我身上来了,庄子上的工匠不能借别人。”
李易摊手,说实话。
庄子上的秘密太多,包括火药。
没看外面那么多朝廷的军队拦截?周围一圈,没有地方能过来。
官员也不行,天知道你是否被人收买了,包括面前的裴耀卿。
“确实不行。易弟你招待他们是?”裴耀卿对烟花了解很多,属于危险品。
“就如突厥那边的甜瓜和葡萄,与别处不同,蜀的一些个土产,同样更好。我想做吃的东西。”
李易想做榨菜和豆瓣酱,没有辣椒用藤椒大红袍制作的豆瓣酱。
四川那里的蚕豆和各种蜀椒比寻常的地方好。
花椒种类多,大红袍,李易觉得最适合。
先做出来蚕豆酱和花椒酱,二者再放到一起发酵。
裴耀卿不知道具体,他只晓得李易做出来的东西保证好吃。
“易弟,既然如此,何必非找他们,蜀商有许多,那里繁华,出来运货的人多。”裴耀卿提议找别人。
“原本没想过,正好他们来了,去年的蚕豆不适合制作东西,但我要给出一个可以做的样子。
然后那些蚕豆拿过来,我就做成茴香豆,孩子吃,大人当零嘴和小酒菜,顺便卖出去一些。”
李易解释一番,说起茴香豆,他就想到了玉带豆,馋了。
“易弟说说茶要什么样子,采的时候是不是就要分品?”
裴耀卿不关心过程,他等着做好了要去吃吃即可。
“采芽,越嫩越好,然后会继续长,不要采得太狠了,有那没出芽的别动。
当天采完当天拿过来,我给一次一结算。等后续叶子多,也采。
现在看到叶子别采,采完就不长了,没有光合作用。
若是有人与我争,给更高的价钱,就”
“不可能,没人可以与易弟争,有人看易弟你收嫩茶,觉得有利可图,要从中间拦一道,为兄这里处理。”
裴耀卿不等李易把话说完,直接给出保证。
他是为了很多百姓,别人插手,收了以后,李易不收了,那些人能继续收?一直收?
行的话就签文契,不签你敢收,官府有一百种办法收拾你。
“既然如此,我写一套关于选茶、采茶的东西。有一窑陶器要出来了,裴兄帮着照名册给大家送过去。”
李易说起交换陶器的事情,烧好了就给人家提供泥坯的百姓。
其实他可以拖延,先卖,然后慢慢给,百姓即使心中不高兴,也没什么好办法。
然后他寿命就收不上来。
打着利民的幌子给自己大量牟利,叫民众又怨言,系统能给寿命才怪呢。
裴耀卿颔首:“为兄会送。说起来,庄子为何不烧瓷?”
“暂时没用,陶就够生活中所需了,烧词比烧陶工序多,还要额外调釉。
多功能窑,过些日子改改,就专门烧水泥了,铺水泥地,同时留出来土路,给没钱为牲畜钉掌的人准备。”
李易摆下手,不烧瓷,庄子用陶器足够了,而且还不用担心孩子摔坏了打孩子。
换成瓷器,比陶贵多了,材料选择、工序、窑的温度控制。
他记得他以前小时候,瓷器的盘子什么的,还有陶器的大缸,坏了后,如果没有变碎,还有专门的一个锯的手艺活儿。
半个时辰过去,李易简单地写出来他要的茶怎么采和保存,准备送回去的陶器也纷纷装车。
然后然后裴耀卿不走,非要留下来吃一顿午饭。
当然,他没说出来,只是表达出了意思。
今天中午的主打菜的食材是泥鳅,深秋的时候清理河道时抓起来养的泥鳅。
昨天晚上便从池塘中取出来一些放到清水中加点盐让吐泥。
主打菜自然是泥鳅炖豆腐,泥鳅先杀死,清理好了切段,先炒后放水,加上豆腐。
李易知道慢慢加温水,然后放进去凉的豆腐,泥鳅会往里钻,变成泥鳅钻豆腐。
不过他没说出来,就是杀完炖,秉承可杀不可虐的行事方针。
正如他杀青蛙都采取双毁髓方法处理一样。
他知道有一个国家有一种吃青蛙的方法,生吃,然后青蛙还活着,脑袋放在那里睁着眼睛看别人吃它的身体的肉。
最后才会把这个头和其他的骨头做成汤。
他也能做到这个地步,包括做鱼的时候,鱼头还是活的,鱼身子已经熟了的那种。
外科刀快一点,保留神经存活而已。
可是为什么要那样?又不是医学动物活体实验。
第二百九十章 老夫不满去找他
已经离开的蜀商们却没吃饭,吃不下,在一个酒楼,要了单独的房间,大家坐着商议事情。
“不怕诸位笑话,我进去后一直到出来,是强撑着,说话的时候硬挺,太吓人了。”
黄贤荣与其他的商人说,他觉得自己在那里脑袋中一片空白。
杨环晋于旁边喝酒压惊,他觉得那个场合,能把话说出来,就是成功。
黄贤荣继续说:“四个漂亮的宫女,四个看着就伶俐的太监,把所谓的方位都站好。
少年东主李易给煮的,不,是用热水泡的茶,跟跳舞似的,从未见过。
我一直在暗自告诉自己,别怕,就当都是假的,然后说话的时候还是心虚。
后来拿出关县丞的给开的文书,想要当个依靠,结果李易不承认,说万年令李元纮亲自,他才给面子。
再然后,长安令裴耀卿你们看到了吧?在外面不知道有我二人,直接喊李易为易弟。”
黄贤荣讲着经历,后怕中又带着一丝自豪,自己进去了,还喝了李易亲自泡的茶。
“工匠就借不出来了?”有蜀商对此结果并不满意。
“把天上人间的会员卡拿出来,请关县丞吃个饭,问问。”有人提议。
大家觉得可行,先有人跑去天上人间问二楼自助餐有没有位置,结果注定,没有。
又问三楼,居然有一个,可以坐十个人,赶紧定下来。
回来联系关柏关县丞,关县丞正好没吃,忙,忙着统计穷人的身份,好配合能上蹿下跳的裴耀卿去采茶。
天上人间在东市,正好是万年县管辖范围。
关柏答应了,他没有天上人间的会员卡,别人不给他。
也不是不给,愿意给他一百缗的那个,他嫌丢人,不要,一千缗的,他一个县丞,谁给呀?
京城一个区的副手中的一个,一百万就够了,一千万,别人才不答应呢。
于是他带了一个他平日里最看得上眼的文书跟随,主要是这个当文书的家里有当官的。
县丞两个人,商人自然是六个。
十人的桌子,留出两个位置,一个是松快,另一个是万一县丞想起了谁要叫过来呢。
商人选出来代表,其他人点个外面,还是自取的那种。
在别的地方包一个大的房间,边吃边等。
点菜,赠送的凉盘先上,酒同时送来,让人先喝着。
“长安果然不同,今年更胜往昔,当是关少府的功德。”有商人开始按照程序吹捧。
关柏没觉得这个话,他确实很努力,配合着不属于自己县的长安令裴耀卿忙碌。
好处自然也得到了,据说陛下那里十分满意。
百姓同样安稳起来,都有收入了,干坏事的少了,衙门所忙之事便不多。
“少府,小民有一事不知,长安两县共治,听闻去岁总是长安令裴明府在安排?李明府难道心甘情愿?”
有商人开始挑事,我为你们打抱不平。
关柏看对方一眼,笑了:“呵呵,都是为陛下作事,只要百姓过得好,谁出主意不是主意?”
他知道对方什么想法,他最初同样不舒服,凭什么你长安令来回折腾?
后来得到实际好处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尤其是百姓,开了宵禁不闹,比前几年安稳多了。
平康坊地下的势力,现在一样老实,过年和正月十五,听话的地下组织就赚了许多钱。
不听话的硬撑着,手下拿到的好处少,有的就跑了,不跟你混了。
“少府所言极是,不过今日遇到个叫人窝心的事情,少府可记得给个征调工匠的文书?”
黄贤荣自己喝了一大口酒,看上去心情确实不好。
“有过,但不是县丞行文,是我私下之事。”关柏先道明情况,同时也有些自得,自己说话管用。
“有人说你不行,过去没工夫搭理你,一个有庄子的人。”黄贤荣继续说,告状。
关柏知道,对方就是想让自己出头,同样他还生气,我说话不好使是不?
杨环晋在旁道:“他还称呼工部魏尚书老魏,宰相老卢、老姚、老张。”
“是哪个庄子?本府或许是没有照看好,以后定然要多多关照那里。”关柏话中带着杀气。
“关柏你要怎么关照?”这时旁边一个隔间中传出声音。
“谁?”关柏怒问。
唰三道屏风拉开,露出那边的人。
四个,三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显然是他拉的屏风。
其他人不认识,一个老头。
关柏却哗啦下子站起来,被他带来的文书差不多时间起身、低头。
“卢相、姚相、张相、魏尚书,我不知道你们在。”
关柏没明白怎么回事呢,赶紧先道歉,声音太大,打扰人家吃饭了。
哗啦哗啦,一片凌乱的声音中,另外六个商人站起来。
三相一尚书在旁边吃饭呢?
“老夫问你,你要怎么关照?”卢怀慎又提刚才的话。
“我哪个庄子?”关柏又不傻,听出来卢相语气不对,转头问商人们。
“灞水东边的那个”一个商人说。
他还未说完,关柏直接问:“李家庄子?李易李东主?”
“对,就是他,他对你不敬,对三个宰辅和魏尚书不敬。”又一个商人点头。
关柏深呼吸,想哭,他哪知道这群人拿着他自己写的文书去李易那里呀。
“老姚,李易那小子管你叫老姚,你收拾他不?”卢怀慎笑着扭头问。
姚崇跟着笑:“这小子,对我还如此亲切啊,是不是老魏?老张?”
“我可不老,回头我就去问问他,凭什么要这样叫我,至少再他庄子吃三顿饭才行。”张说一副不愤怒的样子说。
魏知古叹口气:“我觉得我也还年轻,我与道济一起去说理,老卢你呢?”
“老夫年岁大了,老卢就老卢。说起来还要感谢关少府啊,帮我等去关照”卢怀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