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种辣炒的贝便不适合吃主食,土豆属于主食,正好一起当菜吃,结果主食也有了。
今日惊蛰,明天八九,北方地区再有半个月左右,开始大量翻耕。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得正是黄河以北更北一点,南边不用。”
李易边说边往大盘子里盛,方便吃。
“嗯!”李隆基颔首又到北方春耕,今天渤海要大量种水稻,粳米好吃。
他这帮着搬一下,别人接手他落座:“易弟,小兰何日封公主?”
帮忙干活的小兰停下动作,眨着眼睛看李易。
“叫钦天监算日子,他们厉害。”李易也不知道哪天好。
“钦天监如今看你脸色行事,你说好就是好。”
毕构鄙视,还钦天监?钦天监被你吓怕了。
好不容易测算出来本月无雨或雨少,旱,结果一堆火箭弹飞上去……
关内道,就是适合种西瓜和姜的京兆府北面,钦天监又努力测算出来,会下冰雹,于是又一堆火箭弹飞上去……
你说发大水,保证发大水,你说兴道坊地陷,那个陷的只能重新打地基,填进去好多石子和沙子。
李易想一想:“不是有台历嘛!哪天日子好,查一查,庄子每年印一批,卖给百姓,家家都有。”
“对,上面还标了拼音呢!百姓们拿铅笔在空白的地方记账,收入与支出。”
毕构承认,有,一本台历三钱,用一年,台子用木头、竹子都能做。
第两千九百一十八章 交接完成数据揽
炒贝盛好,众人喝黄酒,过滤后的,并非浊酒,这种黄酒酒精度在十一到十三度左右。
喝的时候口感像干红,回味不一样。
喝干红喝多了胃酸,喝黄酒胃暖,当然真喝多了都吐。
“易弟遥领通州刺史,又当通川县公,当地的军权要不?”
李成器夹个小仁仙,说着抠出来肉。
“军权?当地……哦!对,要有驻军,主要目的为了抢险救灾,辐射周边。”
李易刚想说当地用不找军队,随即反应过来,万一受灾了呢?
地方是自己,必须留兵驻扎。
“吃菜,惊蛰好!”李隆基端碗。
……
通州所在,倒不是很冷,不过潮湿。
百姓们忙疯了,把老人送到悲田坊,孩子扔学堂,自己跟着干活。
蒸汽机的、汽油机的、柴油机的翻耕设备齐上阵。
挖人工河流的地方有勾机、推土机、斗车……
就像以后一些年代挖巴拿马运河时的样子,当时有蒸汽机的勾机。
当时没有液压技术,采用齿轮和皮带的传动模式。
李家庄子倒是能做出来液压系统,不过用在飞机和大唐自己的航母上了。
工程建设方面需求量大,庄子工匠人手不足,就不造液压的。
即便如此,百姓们依旧疯狂,干活速度太快了。
挖土,一下子挖出来的就得推几十车。
眼看着给动物和保持水土保留的森林规划出来,其他地方的树木成片往下倒。
有的地方以后种果树,有的种生长速度快的树和竹子,通州即李易时的达州,有竹海公园。
李易不可能放弃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不利用,能种竹子,以后经济发展更快。
整个州到处都是穿大唐军装的人,他们用柴油锯锯树,接着把树根起出来,扔到空地上晒。
树木的枝杈都是柴火,主干看品种、粗细,再考虑如何使用。
好的木头,又粗的,会留给当地人做棺材。
能做棺材的木头都是好木头,剥了皮之后放在外面经受风吹雨淋日晒。
许多人一准备就是十几二十年,指望着死了后有个好‘家’。
若是发水给冲没了,或者走水烧了,那个人通常活不了太久,精神状态废了。
有六七十岁的老人,算长寿,每天会看看自己的‘材’,下地干活什么的都没问题。
突然间某天走水,材被烧了,当晚都可能过不去,人就没了。
不处在那个环境和历史因素下,就无法理解那些人的心思。
李易那时谁愿意提前给自己准备棺材?准备好了等死?
跟一个老人说:这木头好,送你了,给你打一口好棺材。
对方用铁锹拍死你一点都不冤枉,诅咒别人死呢?
换到大唐,老人高兴,这孩子明事理,木头确实不错,好材!
飞艇每日陆续飞来送东西,主要是粮食,二十万人的生产建设军团,指望当地提供饭菜?
军队穿的一律迷彩服,打绑腿或长筒靴。
看作业环境,进山的长筒靴,不进的绑腿,长筒靴太沉。
百姓们主要任务是盖房子,盖三层楼,不过地基打下去的结构支撑,能够盖六层,以后看需求是否增加。
一个县一个火力发电厂,架电线和铺暖气管道,预留出来燃气管道位置。
暖气与燃气都是放在外面,方便维修,砌在楼里,检测和维护可麻烦喽!
而电线有专门的管道,这个抽线和穿线就行,相对简单。
通州的冬天特别令人难受,零下二三度到零上七八度。
要么你像振州,冬天零上二十度,要么像渤海,冬天零下三十度。
像长安也行,零下二三十度,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水汽少,有水汽就冻了。
要么北方怎么讨厌春天呢,春天的时候潮气大,关节都疼。
百姓们挖地基,住楼房,三层,自己家的地。
等新房子盖好,老房子拆除。或者让老房子变成仓房,那还是拆了好,往下挖,修固定窖。
有人被组织着去河边捞沙子和鹅卵石,飞艇送来钢筋。
铁路必须修,甚至还有个飞机场。
周围的百姓在不需要干农活的时候都跑过来赚钱,他们没有地,到这里一天拿二十钱。
长安、洛阳平均日收入为三十钱,遥远的通州二十钱算是多的了。
每个地方的经济程度不同,有的地方一个月赚一万,勉强活着,有的地方一个月赚五千,周围人都羡慕。
通州比不得长安、洛阳。
永穆县和新宁县之前百姓收入高过其他县,永穆公主和小兰投资。
结果通川县明明是州治所,百姓收入反而没有另外两个县高。
整个州,有的县里的百姓一辈子没出过县,在村子里去县城的时候都少,几年去一次。
如今世道变了,出村和出县都不是问题。
“以后要有公交车?还有铁路?铁路的一站和公交车的一站差不多吧?”
中午休息,本地百姓过来吃饭,给他们工钱,还有免费的饭菜。
李易不计成本,赶紧把整个通州弄好,我要成亲。
两个公主都在通州,自己只好也过去,三个人以同州县里的名为称号,结果当地百姓不富裕,这不扯淡呢吗?
当地的百姓还不晓得以后的情况,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朝廷不隐瞒,直接把通州刺史调走,各县的县令、主簿、县丞、县尉挪地方。
李家庄子的庄户过来,李易挂名刺史。
州府里的各参军都变了,相当于一个大的市整体轮换主要职能部门人员。
之前半个月的时间交接,那些人换到其他地方当官。
主要是账目和查库房,都得弄清楚了。
当地没问题,库房的东西甚至还多出来点呢。
怎么多的?理论上多了和少了都是问题,少了可能是账目有缺漏,多了显然你作假账了。
实际不是,大唐四拨巡查队伍明查暗访,地方官员根本不敢动。
库房的东西多了,是因为之前发放的工具有人偿还,明明不要的,给百姓用,拿走就行。
百姓淳朴啊!他们会送一些青草、干草回来,还有药材。
这里的水多,鱼虾和河螺等乱七八糟的也多,百姓同样送。
记账的时候存在偏差,入账你说百姓送鱼十斤,鱼会烂、会脱水,需要加入一个补偿公式。
结果百姓送的东西除了鲜的,还有干制的。
数据浮动,没有任何一个行政机构可以把这个数据给随时更新的,李易的时候也不存在。
于是就多了,李家庄子接手的人和地方官员都挺无奈的。
第两千九百一十九章 喜事知晓又拖延
“又是红烧兔肉和炖鱼?吃得我们都害怕了。”
百姓看着饭菜,担忧,吃得这么好,李东主会不会赔?
他们眼中只看到了肉菜,其他的蔬菜反而差一些。
开春后本地有野菜,春笋也冒出头。
“干力气活要多吃肉,两个月之内,通州所有县都要与通川县通火车,到时候公交车也有了。”
李家庄子的六管事李振常对心疼东主的百姓说,动员了整整二十万军队过来建设。
周围其他州家中有空闲的百姓也纷纷跑来拿工钱,别处一天多的赚十钱,不提供食宿。
这里一天二十钱,包食宿,工具现成的,额外发衣服、鞋子。
每段工程一结束,给大红包,百姓们干活卖力气,何况还是给李东主干的。
“六管事,为个什么?”百姓吃下去一大块红烧兔肉炖土豆,辣得吐吐舌头。
这里是李易时候的达州,很能吃辣的,而且吃油也多,口味重,感觉跟东北似的。
灯影牛肉便产自李易要当县公的通川县,目前没有,牛少,李家庄子倒是做出来吃。
周围其他百姓纷纷停下筷子,等待答案,李东主对我们太好了。
“我家东主要成亲,永穆公主的称号永穆县,小兰小娘将来在新宁县,东主当通川县公。”
李振常不隐瞒,还有两个月,新房装修中。
“啊!”好几个人同时惊讶。
“怪不得呢!老天爷呀!你太眷顾我们了。咱们得做新衣服,通川县是婆家,永穆公主与新宁县是娘家。”
“我三岗县咋成外人了?我们离通川最近。”
“我石鼓县也不远。”
“东乡县可以乘车想来很快就到地方。”
“宣汉县到永穆公主中间有不少小河,凿开连上,去永穆公主坐船嗖地漂下去。”
其他地方的百姓不答应,什么就你们婆家、娘家?不把我们当自己人?
“都是,莫争,将来你们可以打电话到长安、洛阳,有电话线拉到长安,东主会经常指导通州的事务。”
李振常连忙劝,别打起来了。
电话线正架着,从通川县一直到长安,两地直线距离三百六十公里。
通川到洛阳的直线距离六百公里,就不单独扯线。
到长安后,长安有电话线沿铁路通洛阳。
到时通州往渝州连电话线,巴线,重庆市。
顺长江往别处架线更方便,给官服和商人准备的,寻常百姓打什么电话?
通州一个村子里有两部电话就够用,扯双线。
如大唐所有电话的地方一样,怕意外情况造成某一条线出问题。
“我想给李东主打电话,行不?”刚才的百姓试探。
“不~行~!”一群百姓同时否决。
“你打过去也不是东主接,有事情你跟庄子接电话的人反映。”
李振常说实话,东主一般不亲自接电话,关键没人找。
能找的人会通过小机器人呼叫,甚至直接过去。
“能打庄子就好,哪个官员要是……官员换成你们了?那不用了。”
这个人说着突然想到整个通州的官员被换一遍,李家庄子的庄户当官。
庄户没问题,放心,他们不会贪墨钱财,也不敢欺男霸女,李东主打不死他们。
“我吃完了,没吃太饱,我干活去了。”
有人不愿意浪费时间,看别人还在那说,放下筷子,说一句,跑了。
他们不收拾餐盘,耽误工作,有妇人负责。
一时间大家安静下来,低头吃饭。
……
惊蛰一过完,大唐科举考试又开始。
如前两年一般,背诵的内容圈定在一本书中……《大学》。
时务策四十道,医学题和计算题同样增加。
考试的题并非为了拉开差距,全能答对,全是甲第,看内容和书法再分名次。
大唐缺官员,外面那么大一片地方等着别人上岗。
李家庄子今年一大群女子参加,男的没时间,工作忙。
允许后突厥、吐蕃、渤海、新罗等地方的人一同考,只要考上就给官。
西南来的少数民族与铁勒十姓还有人来长安,考试地点看李隆基在何处。
考十天,新修的屋子,放在灞水旁边,不在庄子中,对岸,西边是长安城。
等他们考完,这里又可以给别的人提供住宿、进餐。
像有的商人走水运,正好在码头。
若是火车呢,走几步路到这里睡觉,别处客栈价钱贵,这里相对便宜。
至于安全……什么地方都安全。
官府管用,谁先挑衅挨了打,官府会抓挑衅的人。
有女子被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