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抠牡蛎的太监旁边摆上酱油和蒜末,别吃太多就行,否则胃肠道不舒服,谁吃一肚子生牡蛎不难受?
第两千九百一十二章 几多往事岁月稠
宫女们跟着偷吃,她们单独有几处炉具,饿了过来吃两口,走的时候顺便把肉片放上去烤。
后来的过来翻一翻,熟了吃下去,再放生肉片。
显得热闹,有人情味,吃点东西并不耽误事情。
“谁是关怃善主簿?你夫人要生了,你过去看看不?”
一个小机器人出溜过来,找人。
“我是,我这就去,陛下,我去看我媳妇儿了。”
有个官员站起来,他是户部的主簿,户部一堆主簿,人少了忙不过来。
李隆基起身,看月亮:“今晚不错,定然平安,如这月圆。”
“谢陛下!”关怃善深鞠一躬,感动不已。
“青黛、灼灼,你俩去看看。”李易跟着吩咐徒弟。
“多谢李东主。”关怃善快哭了,这个才是最大的支持。
他走的一路上别人都祝福母子平安,他年轻,第一个孩子,希望是个男娃儿。
其实就是个男娃儿,别的官员不清楚,他看过,现在要看是顺产还是剖。
他比较迷信,有陛下祝福,还有李东主祝福,加上青黛和灼灼,没问题的。
包括李隆基一样迷信,历史上毕构生病,他连忙给换工作,说户部凶恶之地,并亲自抄药方,他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
而官员的家属生病,女眷希望青黛和灼灼去看,男的无所谓三个孩子谁去看。
在他们心中三个孩子属于神仙转世,为何遇到李易?李易仙位更高啊!
谁敢说他不是神仙?变出来的航空母舰没看见?
他下凡辅佐陛下,陛下真命天子,瞧瞧辅佐成什么样?朝廷钱多得到了不敢花的程度。
一个小时过去,关怃善飘着回来的,脚尖点地,一蹿一蹿的。
青黛和灼灼换了身衣服,显然她俩参与接生了。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关怃善傻笑。
“关兄你怎回来了?不在那帮忙,照看嫂嫂啊!”旁边的同僚知道结果不错。
“帮不上,帮倒忙,被赶出来的,青黛给施的针,我进去看的,有点……不跟你说,女人生孩子确实不容易。”
关怃善想说那个过程有多脏,就是埋汰,发现大家在吃饭,不提了。
倒是他自己吃饭不耽误,心情好,皱巴巴的一个男孩儿,跟小猴子似的。
“你要给青黛和灼灼包红包,其他参与的人一个不能少,莫给忘了。”
另一个同僚提醒,在李家庄子看病、生孩子不花钱,接生的喜庆钱儿必须给。
请稳婆在家生,母子平安,不给钱是诅咒家人?
“明日的,一共十个人,一人给十缗。”关怃善点头。
“不过日子了?一人给十钱。”
小机器人的身上传出李易的声音,他主要通过小机器人看关怃善的表情。
男人看女人生孩子,有的会出现心理障碍,没了性趣,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太少了吧?”关怃善认为拿不出手。
“一个祝福而已,他们有钱。记得明天早上十点左右再打电话给爹娘报喜。”
李易话音落,小机器人转身离开。
护士们有补贴和奖励,李家庄子医院不盈利,天天亏钱。
护士们的医术在疯狂提升,很累的,又要接诊,又得学习。
培养人才,李易舍得给钱,接生一次,八个护士参与,官员的媳妇儿和孩子,重视一下。
等全处理完,一个护士最少拿两缗,青黛负责扎的针灸助产,理论上她能拿到二十缗。
但不给她的,她用不到钱,等她想花钱时,直接在庄子里支取,不限额。
关怃善又傻笑几声,打消立即给家里打电话的心思。
他家在城南住,就是官员的那片房子,有好几部电话。
品级高的家中就有单独的电话,他品级低,一圈有一台电话,打过去后有人帮忙叫人。
现在天晚,别人睡觉,一个电话过去,再一说母子平安,完了,救护车出动吧。
而早上十点,一般生活规律的人身体状况最好。
早上七点吃的饭,到十点的时候胃没清空,胃酸分泌正常,太阳高升,气压稳定。
一个电话能承受得起,突然间抽过去的概率很小。
别的官员跟着开心,又一个平安了。
自己家中有待产到差不多时候也要送到庄子里住,给的福利,让自己安心工作。
如关怃善,他每日须处理大量的数据、图表,媳妇儿在城南的家中待产,他的心就在城南。
媳妇儿到了李家庄子,他的心则放在户部工作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演出的节目歌伴舞,唱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李易曾经抄的。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年年上元有此词。
今日再听,曾经参与过的人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今生相伴前世尘,忘川河畔话成真。无论帝王与杂役,请君珍惜眼前人。”
姚崇突然说了一段话,他记得清楚,当时他还是宰辅。
他感谢李易,李易在那个时候就为后来的蝗灾做打算,而且支持王皇后。
东宫稳则帝心安,满朝顺延。
“那时没有现在的技术,打个追光很费劲,得用打火机点灯笼。
现在有电视,电子打火,追光的灯是组阵,先进多喽!
可我还是喜欢那一晚,曾经的小孩子们长大了,帮着李家庄子和大唐撑起一片天。”
张说跟着说,恍若昨日,表演节目的宝宝们,如今一个个进士在身,管起庄子里的大小事务。
走路顺拐,总跟别人不一样,左脚绊右脚把自己给绊倒的,现在居然教庄子的护卫队列阵。
说话保证口吃的那丫头,如今哇啦哇啦演讲,激励大家干活。
“易弟,饮盛!”李隆基端一杯啤酒向李易示意。
李易刚喝一大口,见老丈人端杯,连忙把自己的杯又重新满上,端起来先干为敬。
“呃~~”李易打个酒嗝。
“吃口腰子。”永穆公主递上烤羊腰子。
“呃!”李隆基故意使劲顶出来一个嗝。
“慢点喝,看把我家李郎给灌的。”永穆公主告诉李隆基。
李隆基:“……”
“咯咯咯……”王皇后拿起来一串腰子给李隆基:“快吃!找错人了。”
“唉!女大不中留哇!”李隆基接过羊腰子。
第两千九百一十三章 废物利用同赚钱
长夜终归要过去,凌晨两点的时候李隆基等人纷纷离开。
歌舞表演未结束,会一直到天明。
不少官员自己慢慢吃喝,不愿意去休息,他们家不在庄子里,天太晚又不能回家。
他们跟着唱和跳,这下就能喝更多的啤酒了。
跟李易时候喝酒都喝不下去了,然后去歌厅唱歌,唱完后,啤酒不够用,怎么喝都没问题一般。
他们也知道,若想喝酒就少吃菜,若是多吃菜,赶紧加个主食,回房间休息。
留下的官员把火熄掉,就喝酒,明天不上班,带炉具回家,还有食材。
……
早上十点,李易醒来,上厕所收拾一番,休息十分钟,开始热身,跑到户外。
跑半个小时,跳进冰被取出的游泳池里疯狂游十五分钟,上来哆哆嗦嗦地找地方暖和。
正月十六是阳历的二月十九,长安的气温中午都在零下二十度。
进水里不怕,冰水混合物一比一也无非零度,没有冰,零上几度的水温。
一出来则不同,太冷了,要命喽!
羽林飞骑、十六卫、募兵、西南兵、铁勒十姓等朝廷和李家庄子的精锐军队,在河里呢。
一批批进去,一般要游十分钟,常规训练,李易都坚持十五分钟哦!
吃饭的时候,算中午饭,李易吃面包圈和胡辣汤,发呆。
“李郎,想什么呢?”永穆公主担忧。
“开春后的水真凉啊!透骨,明天雨水。”
李易显然是被冻麻了,没感冒就不错了,要不然他咋选胡辣汤?
“你喝口藿香正气水啊?”永穆公主明白了。
“李郎你吃这个小咸菜。”小兰跑回来,小碗里装着酱油泡葱段。
李易夹葱叶和葱白,塞嘴里一嚼,果然舒服了,太冲了。
“这是今年留着打种的葱啊!辣!好!”
这不是大棚里的葱,是放了好几个月过了冬的,再栽下去就可以有种子了,那个辣呀!
“今年咱们太忙了,都没卖烤地瓜和烤玉米,百姓们在卖,用的咱们装油的油桶,里面抹上耐火泥。
比全泥的轻便,烧焦碳,不烧木炭,上面加盖能焖。
李郎,咱们怎么装完油的大铁皮油桶不回收再装油呢?”
永穆公主说起来娱乐活动,卖东西,赚多少钱不在乎,她就想做了东西卖给百姓。
遇到小孩子,免费送也行,开心便好!
“因为无法判断那个油桶是否变形和漏孔儿,食用油的那个压力抽油的大桶可以。
汽油、柴油、煤油的不行,在你进行检测的时候,你可以造出来更多的桶。
故此庄子里用完的空桶会卖给别人,测漏、测压的过程中,桶壁上有油。
测漏你得加水,但有时候一个小眼儿,有油的情况下,水未必就能流出来,除非是底部,受压力影响。
测压是加压,加压便升温,一旦测压过程中有封闭不好的情况,油气出来了。
与其花费这些工序和时间,不如造新的,从无油状态下检测。
空油桶不能随便切割,会爆炸的,尤其是用火焊,一百个油桶炸一个,百姓都无法承受,那是生命。
只能用锯条浇水慢慢锯,里面最好灌满水,把上面的一层锯掉,才能松口气。
百姓拿去抹一层耐火泥,当炉子用,咱们要支持,不然咱们回收处理起来的费用高。
一个工业废品,百姓拿来当成生活用品,它的价值超过了它本身。”
李易知道原因,庄子不愿意回收空的铁皮大油桶。
里面装的是易燃易爆物,大的铁皮桶内部有一层东西,比如马口铁,镀锡。
就算大的罐头,有回收后洗一洗再次装东西加盖做新罐头的吗?
铁皮桶倒出来柴油汽油,灌的时候清洗不?用水洗?得用洗涤剂。
你知道里面有没有沙子、棉絮等东西落进去?外面有凹陷,容量受影响,又怕凹陷的地方漏。
故此铁皮大油桶都是一次性的,回收的成本高于再造一个新的出来。
就给百姓用,铁皮桶其实很厚,不是易拉罐。
李易那时就有人非要用火焊来割,割一百个都成功了,第一百零一个的时候,轰隆!
角磨机的同样冒火花,轰隆……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锯,不停地加水降温,哪怕锯一天,不死人,这个东西可以用,值得。
外面可以穿孔进签子,里面用耐火泥抹上,做吊炉饼、叫花鸡、烤地瓜。
比原来的纯泥的轻便三分之二,关键结实。
永穆公主和小兰又学到了,她俩没关心过这个废旧的东西,关心不过来,不像李易,什么都得考虑好。
“那咱们还卖烤地瓜不?土豆呢?得有两个多月才真正暖和,夏天了,穿短裤、裙子什么的。”
小兰支持永穆公主,公主想卖东西,行不行?
“土豆绝对不可以,有的土豆开始发芽,变颜色了。
炒土豆丝买回家能够在削皮的时候看,炒的过程中加醋。
地瓜呢……挑小的烤,顺便烤蛋,不烤生的,在吊炉里烤生的会爆。
咱们烤茶叶蛋、毛蛋、照蛋,都是先煮熟了再烤。
报纸上宣传,电视台录制咱们的处理过程,播放出去。
把温度与时间讲清楚,最好是增加一点,这样百姓做出来的保证没问题。
我主讲和制作,你俩当副手,直播。”
李易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借着有电视的机会,亲手教百姓。
午后摊子摆起来,在灞桥那边的市场,设备架好,边卖边直播。
小机器人在旁边架起枪,羽林飞骑、十六卫、西南的兵、铁勒十姓的,他们开始人盯人。
如以前一般,百姓们自动看左近的人,别掏‘武器’,比如冰糖葫芦。
“你们的烤地瓜卖多少钱?”李易不了解行情,问同行。
“卖多少钱东主你卖他们也买你的。”卖烤地瓜的人无奈地回答。
“问你多少钱。”小机器人出声。
“一元二角钱一斤,进价多买四毛六一斤,加上焦碳,成本要七毛。”
旁边同样卖烤地瓜的人回话,他们价格统一,卖便宜了不行,坏规矩。
“不少挣啊!你们一天能卖二百多斤,赚一百钱?”
有百姓算出来卖烤地瓜人的每日总收入,平均卖二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