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咱们坐这辆车去李家庄子?”
余岽挚看向要卖人参的,换辆车,这个看着比马车快。
“好啊!不用发报了,我相信他们不会抢我人参。”
此人对亭长说,他终于知道对方的实力了。
“按规矩办,不能因为有辆车就放心。”亭长又偏偏坚持上了。
羊汤喝完,三个人上车,车开走了。
另一个原来在车上的人接手马车,他不急,他在这里喝羊汤。
“这带子挡在身前难受。”卖人参的讨厌安全带。
“不能拿下来,李东主交代的。”司机看一眼镜子。
余岽挚倒是安稳,李易让干啥就干啥,绝对错不了。
不一会儿到了另一个驿站,司机放慢速度,松油门,离合半联动,右脚放在刹车踏板上。
“怎么慢了?跟走路似的。”卖人参的又问。
“前面驿站,有可能会出现人突然横穿道路,我需要准备随时制动。”司机回答。
“按喇叭,你刚才不是按喇叭让咱们听了么?”卖人参的问题就是多。
“非特殊情况不允许按喇叭,吓到人了,人家会说余家德行差。”
司机说着刹车和离合同时踩下,前面果然有个孩子跑过去,估计他想到那边看看这辆车。
孩子母亲跑过来,对着孩子屁股就打巴掌,孩子哇哇哭。
余岽挚喊:“别打,没事儿,早有准备,不会撞了,来,吃糖。”
他下车,掏出来一把包着糖纸的冰糖给孩子。
小孩子瞬间止住哭声,抹把眼泪看母亲。
“不吃,他不吃,这车真好!”孩子母亲拒绝。
“李东主给家父的车,我姓余,家父讳名怀德。”
余岽挚拉过孩子的手,硬把糖塞上去。
“呦!余大善人家的,还不谢谢叔叔,看以后还敢瞎跑不?”
孩子母亲这回不拒绝了,余怀德也总捐钱。
她家还养猪,跟协会一起的那种。
“谢谢叔叔,这车好看。”孩子高兴了。
“上来坐坐,带你去前面转一下再回来。”
余岽挚说着抱起孩子放到副驾驶位置,自己在车下等。
司机带孩子慢慢开出去,两分钟后又回来。
孩子满意,余岽挚上车继续赶路。
“你有钱,你厉害,他们不应该让着你吗?”
卖人参的按照自己那里的情况说,强者为尊。
“因为有人比我更强大,他说不行,我便不敢,我能欺负别人,他就能欺负我。”
余岽挚凭良心说话,我装也得装好了,不然后果很严重。
四十里地,汽车用不上多长时间便到达李家庄子。
余怀德等人都在李家庄子住,他们担心家中长辈身体健康。
庄子没有门,也没有围墙、栅栏,只有地上画的两条线,两线之间一步宽。
正门内外各一对华表,李隆基住这,才立不长时间。
百姓有事情求到庄子上,也要走正门,旁边的线不会去跨。
车子到门前,余岽挚对这里庄户说:“有一个从安东都护府来的人,想卖人参。”
“进去检查。”守门的人点点头。
车子开进去,停到专门停各种车的位置上。
有人过来搜身、查看包裹,里面有三根人参,用麻布一层层包裹,须子卷起来的。
庄户看一下人参头,不敢拆,天知道须子是干的还是湿的,干的碎了怎么办?
他们呼叫,呼叫青黛,过来瞅瞅,怎么处理?
十来分钟,三辆车过来,碰碰车,用蓄电池的。
他们把小机器人抱下来,挺沉呢!
“看看,里面什么情况?”青黛推小机器人到人参包裹前面。
“喷水,喷水,然后再慢慢剪开麻布,最小的都有四百年,甚至更久。”
小机器人透视扫描,灯光闪烁。
“天啊!就这么拿过来了?安排一下此人休息,我们送师父那里去。”
青黛都不敢碰了,四百年,多少代人都没了,人参顽强地活下来。
一直聊天喝羊汤的李易见到了三根人参,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喷雾才取出来。
“没有进贡的几根好,却也不易得。人请过来,问问要什么。”
李易把人参梳理好,用玻璃罩子盖上,
人参分别重八百二十一克、八百零一克、七百八十一克,须子一堆,最长的超过两米。
这不是最好的,有人进贡和李家庄子到东北那里买,就弄到了比这还好的人参。
然后就放着了,一时间并不会入药。
倒是几十年和百年的,看情况给人吃。
最漂亮的是一根超过一千年的人参,跟大萝卜似的,真的是人形,一个屋子单独放它,须子多又长。
二十分钟后,卖人参的人来了,换身新衣服,头发瞧着还未干透。
此人姓孙,叫孙鹿,契丹人,庄子电报刚刚发过去了,那边知道这个人,主要是这个人家族有名气,去世的父亲最有名,采人参厉害。
采人参厉害,不代表对付野兽也厉害,一次去赶山时被老虎抓咬伤,一同去的人给抬回家,挺了二十天,吃人参也没挨过去。
那只老虎后来也死了,死在他前面,老虎又抓又咬的,弄死四个人。
勇士们进山,按照雪地痕迹追踪,老虎有领地范围,一般不会离开。
就这样老虎被杀掉,浑身都是宝。
孙鹿的姓还是李世民赐的,他家世代采人参厉害,才有个赐姓。
“李东主你好!”孙鹿见到李易,鞠躬问候。
其他人不出声,李易也不介绍。
只不过了解个情况而已,若非众人想听,李易会直接带孙鹿去别处谈。
第两千九百零一章 养肥则杀器材兑
孙鹿略显拘谨,与河南府、京兆府百姓看李易时的状态不同。
两府百姓看见到李易反而放松,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眼下你那里天也热了吧?”李易聊家常般。
“热,没这里热,差一点,许是来时没到伏天。”
孙鹿回忆,一时间无法确定究竟何处更热。
“家里人都还好?冬天时可冷?”李易接着问。
“冬天冷,冷就冷,习惯了,家里附近有露天煤矿,无人管,背筐过去刨,只好好煤块。
家中日子行的,赶山捉棒槌,比旁人多赚,遇到不好时候会死人。
十年前爹被大虫咬了,唉!走路还能摔死人呢。
这两年花钱多,我有个四岁的娃儿,到两岁头上不会说话,本以为学话晚。
找人看了后,天聋地哑,整日里找神医,钱花得差不多了。
不能都给他花,他还有三个姐姐,这三个棒槌想卖,他们给的价钱低,我琢磨着……”
孙鹿说起家中的事情情绪低落,四个孩子,三个女娃儿,一个男娃儿,男娃儿听不到动静、说不了话。
“收人参的给几许?你欲卖何价?”苏颋忍不住了。
“二百缗三根,哪有这么给的?欺负人,所有人联合起来欺负我家,知道我家……”
孙鹿眼泪掉下来,显然他还懂行情,就是没办法。
他用手背蹭一下眼睛,起身:“我……”
“别跪,孩子带来,我给看,一家人全来,顺便我的人过去,收山货。跪下我就不管了。”
李易知道对方想什么,人的正常思维。
遇到神医,卖人参给神医,再花钱让神医给看病?
“哦哦!他们说你是神医,何况这里太医多,我儿子能好,人参都给你,好不了……给你两根。”
孙鹿又把心里话说出来,他不信李易,李易年轻啊!
“人参无所谓,正好趁着天热,把你腿的痹症调理一番,瞧着不严重,赶山趟雪冻的。”
李易示意对方坐下,对方走路过来时,偶尔一步左腿有不自然的停顿。
走几步停一下,无规律,方才站起来又顿。
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若是重的话,就不这么简单了。
“你能看出来?你比我家那里的神医们厉害,得我告诉他们,他们才知道。”
孙鹿有信心了,这个年轻的神医,估计不是假的。
“哼!”姚崇不高兴:“有何怀疑?我等朝廷重臣,住李家庄子只为生病离小易近,来得及救治。”
“你去泡温泉,在那里休息,我派人接你家人。若气候好,明日晚上过来。”
李易不清楚对方孩子具体情况,他也不能打保票,但他能教会对方哑语。
人最怕的乃无法交流,盲聋哑可以生活。
“小易,你庄子收东北的东西,吃不少亏呀!”
毕构等孙鹿离开,想起二百缗买三根人参的情况。
庄子里去收,价钱都不错,一收一批,当地有人负责提供。
“那个时候指望着中间商、地头蛇稳定当地情况,他们只有拿到足够的好处,才愿意通风报信和组织人手。”
李易说话时着重强调‘那个时候’四字。
“当下呢?”毕构问。
“现在要平息民怨,本地百姓苦地头蛇久矣!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百姓会知道朝廷的好。”
李易语气轻松,不就抓人杀人嘛!顺便赚一笔,赚到的钱分百姓一些。
故此四十艘飞艇松开绳子,庄户跟羽林飞骑出动,石瞎子同样带队跟随。
庄户被临时任命为巡查使,负责审判,羽林飞骑动手。
对方有跑进山的,看丛林中能否躲过羽林飞骑和猎户、守山犬不?
三伏的第三天早上,飞艇才赶回来两艘,又有飞艇带东西前往。
两艘回来的飞艇上有当地的货物,百姓卖给李家庄子,在打听着庄子有什么,价钱多少,买。
曾经地头蛇控制,羽林飞骑过去对照着名单开抓,早知道谁是谁,跟到洛阳动手时一样。
一大批货算李隆基所给,送过去与百姓说,陛下才知道你们生活多么艰难,是朝廷做得不够好……
这些东西的钱,那不是从地头蛇手上收了嘛!拿一部分够用。
剩下的李易和老丈人二一添作五,不给朝廷。
孙鹿一家六口到来,一个媳妇儿,四个孩子,加一个老母亲。
另一家也跟来,九口人,与孙鹿邻居,又是亲家。
孙鹿的大女儿今年虚岁十五,明年要嫁邻居的孩子。
两家人很害怕,孙鹿自己来的,来时家中正常。
两家人来之前羽林飞骑动手,好凶的。
一丈高的墙说翻就翻,矮的土墙和栅栏,跟平地没区别。
众人先去洗澡换衣服,都没吃饭喝水,正好检查身体。
“这三根人参值钱喽!”李易检查完小孩子,叹口气。
能治好,耳朵的问题,听不到声音,又没有人叫用手摸对方喉咙、嘴角等部分模拟发声,就成了哑巴。
耳朵治好,就能说话,而这个耳朵能治,需要辅助工具,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与钱无关,三百根人参在别处也换不到。
“大家一起学习,换一个。将来你可得努力学习,对大唐社会贡献大,这样我还能赚回来。”
李易对睁着大眼睛的小男孩儿说,对方眼中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等手术作完,你要开始像婴儿一样学习说话。
你说给所有像你一样的孩子换人工耳蜗,他们以后促进社会发展,我是不是不赔?
不然我不会给使劲换,这玩意儿是寿命,对不?”
李易跟小男孩儿说话,小男孩儿就看着他。
“我先试几个,价钱不算贵,比直升机、游艇、游轮便宜多了。后天手术哦!很快的。”
李易决定尝试一番,万一行呢!
他知道最好的方法是继续提高庄子的科技水平和护士的医疗水平,也没有什么弯路,都是拿着资料就往上冲。
电子、生物等科技,每一项研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费用高。
他不需要,庄户们学会了,就能做,无须给专利费,也用不上临床时间,全是成熟的技术。
孩子休息两天,团队就位,给孩子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第两千九百零二章 十年恍惚几所谓
“麻~马~鸭~~”八月十四,明日中秋。
人工耳蜗手术一个多月后,小男孩儿焦急地听着别人说话。
他知道搓绳子的麻,也知道拉车的马,鸭子家里有养,现在就放在他面前。
“啊~~哈~~啊啊啊~~~”孩子喊起来,学不会。
“带他去外面卖麻花的地方,很好,他在努力。”
李易见到孩子焦虑,对方听不到,说不了的时候,不影响跟着别人走和学用筷子。
他还懂得帮大人烧灶,抱柴火,现在听到了,不知道什么意思,要模仿又模仿不出来。
这个情况必须把他安排在周围人说话多的环境下,卖麻花的那里便不错。
人家喊:麻花麻花,现炸的大麻花,芝麻大麻花,现炸芝麻大麻花……
对于练开口音最管用了,马家大闺女马大花炸的麻花,可以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