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上降价的酱油、腐乳、臭豆腐和蜡烛,庄子平均一天百缗收入。
  还有竹编,为天上人间供应蔬菜的收益。
  张家村子大棚旅游项目的收入。
  倒是灯泡没有人来买,显然是觉得不好用,总坏,传过话来说,等能多用上些时间的灯泡做出来再买。
  这些看着不是很多,庄子要养的人也多。
  不过李易还没认真去赚钱,需要陶器将要被卖出去、造出来的纸堆了一仓库又一仓库。
  打火机就要感谢高力士,他拿走不少,每次来都拿,有人舍不得用,以为放着什么时候想用就都能点燃。
  实际上庄子没那个制造工艺,过一段时间,酒精自己就挥发了。
  “李东主,臭豆腐多来两坛子,最近宫中管咱家要的人多,一坛子打开,一天不到分没了。”
  高力士单独要臭豆腐。
  宫中各个宫的、殿的人太监会找他讨要,增进感情,顺便问问他有什么吩咐。
  宫里的女人们,吃臭豆腐吃上瘾了。
  还有腐乳也是,他们发现吃了臭豆腐和腐乳,有时候胃胀气都能变好。
  “臭豆腐多了,宫中味道不大?”李易为皇宫担忧。
  “那么大个皇城,些许味道不足为虑。”高力士摆下手。
  不长时间,给高力士的礼物先送过来。
  打火机五十个,让他继续送人,送得多,等用的人多起来,发现没有酒精,会有一大笔收入,持续性的。
  然后是十坛子腐乳和十坛子臭豆腐,加上一小缸的卤味。
  没有蔬菜,宫中不缺。
  “李东主,咱家问个事情,天会越来越热,身上痒痒,出汗多,来不及洗澡,花露水有时候味道能遮盖住,但”
  高力士没把话说完,意思却表达明白。
  “珍珠粉太贵了是吧?”李易问。
  高力士点头:“确实。”
  “河北道北部的松树的花粉,干了以后就很好,不然是另一种,现在也有人用,滑石粉,滑石粉用多了,对人不好,尤其是女娃娃。”
  李易给介绍一下,滑石粉他不想拿出来用,眼看着春天了,有松树的地方要开花,包括福建浙江那边。
  从那边买可以,但东北多呀,东北松树那么多,跟契丹换。
  高力士明白了:“找契丹,换那个松树的花?用肥皂可否?”
  “可,我提供肥皂,高将军去换,回来我制作,咱们一人一半。”李易提议。
  “成,回头咱家就找人去问,到时从你这取肥皂。”高力士答应。


第二百七十章 东市观察细琢磨
  “再见,再见,高将军再见,记得快点安排,别去晚了没花了。”
  李易站在灞水桥这边与上了桥的高力士一行人挥手作别。
  “今晚就找人问。”高力士同样着急,答应着。
  看着队伍消失在视野,李易对宫女和太监们说:“记得明早提醒我一声,要作一个东北,哦,契丹攻略。”
  “知道了东主,听说契丹人不好说话,可凶了。”桃红出声。
  “凶?被大唐和突厥压着打,今天靠拢这边,明天靠拢回去,哪里凶。受气候和纬度影响,那里的好东西多。”
  李易不在乎契丹怎么想,他有办法让对方跟着大唐展开大量贸易。
  除了大哥那里,再多一条高力士的线。
  高力士这边匆匆赶回宫里,直接找李隆基汇报。
  “是呀,开春了,既然他惦记那边的东西,你便组织人手去作。”李隆基放权。
  高力士领命,准备找专门的人来负责,顺便还能从契丹打探情报。
  春天确实来了,长安城的晚上开始变黑,冰灯被挪走,不然化一堆水。
  蜡烛装在了灯笼里,没有那么多的折射后,便显得不够亮。
  前往东西两市过夜生活的人依旧不见少,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自然是不睡觉就揉泥。
  说好了的,到了二月,李家庄子不会再收,其他的窑也纷纷传来差不多的消息。
  趁着还有十来天,百姓加班加点,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后一次赚钱的机会了。
  晚上的东西市,卖吃食的最多,其次是一些面人、泥人等小物件。
  也有新的说书人在茶摊的位置上给人说书,摊主雇佣,有时能得赏钱。
  至于卖奢侈品的则没有,估计是天黑怕被抢。
  卖牲畜和家禽的也见不到。
  烧烤、煎炸、蒸煮各种食物味道在飘散。
  李成器带着媳妇儿,眼前的宋王妃元氏乘车来到东市,没进天上人间,直接往后走。
  元氏很开心,家中钱多了,还有小镜子、香皂等日用品也增加,她拿到的可是一整个化妆盒。
  冬天里的黄瓜原本也能吃到,却不能顿顿吃,寒瓜是想都不要想的。
  自从自己的男人跟那个很神奇的少年认识后,五个王府都变了样。
  不过自己家的宋王府才最好,一有新东西,必然先拿过来。
  “大郎今日是过来吃东西么?”元氏问。
  “不吃,外面哪有府中的好吃,若想吃,转完去天上人间,叫他们单独给做。”
  李成器说着拿出来笔和纸,车厢中有电灯,烧坏了就换一个,快要没有了,去李易那里取。
  “我要记一下东市的人都喜欢买什么吃食,牡蛎卖没了,再从海边进货就是其他海产品。
  虾仁、海米,干的现在就有,看看价钱和买的人多不多。
  这等海产品,冷水海域的其他海域的好,比如尔雅中所记载的贻贝,神农本草经里说的文蛤。
  最好的地方是现在契丹占着的位置,其次是河南道的莱州、登州等地。”
  李成器对元氏说。
  元氏满眼小星星,自家的男人太有才了,一说就是尔雅、神农本草。
  “是要交换吗?”元氏知道一些事情,大郎要组织队伍跟契丹换东西。
  “不换,直接到那边的海里去捞,契丹的也没什么像样的水军,只要我们不上岸,他们拿我们没办法。”
  李成器对别人的海军看不上眼,别说是契丹,其他国家的战舰一样大,大唐海军强着呢。
  照他的想法,调一些海军过去捞,然后与三弟分红,海军给好处。
  捞点海产品,契丹还敢挑衅?信不信本王从易弟那里拿大的窜天猴轰你们?
  “对,窜天猴打海战更犀利,我得找易弟说说。”
  想到窜天猴,李成器觉得自己发现了大秘密。
  元氏笑着问:“窜天猴是点燃后嗖一声飞出去炸开的那个小玩意?”
  “咱们燃放的小,易弟那里有大个的,能飞很远,炸起来轰隆轰隆的,地都给炸出坑了。”
  李成器比划着几下。
  “能从庄子飞到皇城?”元氏又问。
  “嘘!别想这个。”李成器吓一跳。
  压低声音:“太远,飞不到,三弟去问过,不过若是运进城,在皇城周围一起发射,估计能轰掉很多地方。”
  “那么危险,放在李易手中,岂不是”元氏就是担心李易造反。
  “放他手里才最好,他没那个野心,一有厉害的东西,会告诉我们。
  不然为何千牛卫要安排过去,就怕有人抢,庄子一百多个人手,万一没挡住,又要易弟拿寿命换东西了。”
  李成器跟李隆基、王皇后一样,琢磨着李易疯狂一下,绝对能有很大的战斗力。
  里面的设备,哪一样都不是凡间应该有的。
  既然能换救人的东西,想来杀人的一样可换。
  但不能因为有人去抢就让李易换,换死了怎么办?
  “哦”元氏点头,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是不是说,李易想的话,现在就能从庄子有什么东西打到皇城?”
  “不晓得。”李成器摇头,他没问过,也不想问。
  此时车停下,旁边是卖海货的地方。
  李成器手上没有牡蛎卖了,剩下的一点冻起来自己慢慢吃。
  其他人手上同样冻了一些,现在价钱就高了。
  大点的虾仁被串起来,放到油锅里炸,或者是炭火上烤。
  文蛤和贻贝同样被泡发,油炸之后,放到盘子里抹上酱或芥末吃。
  还有的和葱一起炒,这个有葱加入,价钱要高出一截,越到了这个时候,保留下来的葱越少。
  车子往旁边让一让,不能挡了别人家的买卖。
  李成器就透过车窗看,他的车同样是全套防护。
  元氏跟着瞅瞅,道:“买的人很多呢,能赚钱。”
  “现在是按照大小卖,也不分冷水海域还是温水海域,我得问问易弟,怎么让别人区分一下。”
  李成器现在心思多了,知道要跟别人的东西不一样才赚钱。
  元氏点头,对此表示支持,对,咱家要有很多钱,虽然没什么用,有的还要给百姓。
  不然留那么多的钱财,又用不完,难道是想


第二百七十一章 海鲜如何吃活物
  正月二十日,天阴沉沉的,不知道是不是要下雪,或者是下雨?
  长安城的商户们得到消息,从二月开始,要收什么卫生管理费。
  “说是一个月一交,不多,只收店铺的钱,摆摊和挑着卖东西的不收。”有人找到旁边的商家说。
  “是扫街?不是一直就扫么,为什么就要收钱?”更多的商人聚集过来,表示不理解。
  “不一样,原来是规定时候运垃圾,现在一天运好几次,随时能扔,还给个垃圾桶。”
  “有何区别?”
  “天热了,垃圾对方时间长有味道。”
  “我家卖布,没有垃圾。”
  “可是外面有尘土,他们扫过后帮着洒水。”
  “怎么算钱?”
  “量店铺的尺寸,你家店铺有我家的两个大,我交一百钱的话,你交二百钱。”
  “二百钱倒是不多,只怕到时候不是这个数。”
  开铺子的人在议论,满朝的官员却沉默,当作不知道,谁都不劝谏。
  开放宵禁,他们知道有多赚钱,做买卖的还愿意交,只要能允许晚上卖东西。
  现在说是要增加扫街的人和洒水的人,给钱。
  各坊是居住区,有的在寺庙那里或道观那里会做点小买卖,其他的没有。
  收的卫生费,感觉要是给整个长安雇佣更多的人,似乎赚不到钱,就是用商家养着别人,然后街道更干净。
  这也没什么可劝的,冬天都吃了不少蔬菜,陛下给的。
  等朝会开完,姚崇单独找到李隆基这里。
  “陛下,收卫生费,给整个长安增加清扫次数,能赚来钱?”姚崇就好奇呀。
  按照他的想法,李易若出个主意,不可能如此简单。
  “朕不欲于民争利。”李隆基说道。
  姚崇:“”
  他深吸一口气,表示信了,又问:“那卫生费所收钱财可够雇人清扫?”
  “应是够吧。”李隆基不是很确定的样子说道。
  “陛下,臣一心为陛下”
  “先让百姓习惯,尤其是商人。”李隆基一看姚崇要抱屈,赶紧解释。
  “然后呢?”姚崇达到目的了。
  “然后还有商人要进城,他们也得交卫生费呀,一次少交一点,空车就不收了。”
  李隆基终于说出赚钱最多的地方,流动的车辆。
  若是推个小车,或者挑个扁担,就不收钱了。
  走水路进来的,自然也收,如此算下来,一天的钱并不少。
  关键是商人们习惯了交一些钱,以后再收税抵触就不是那么大。
  “臣知道了,谢陛下指点。”姚崇服了,离开兴庆殿,抬头看看天,觉得愈发的阴沉了。
  “就知道李易出主意不会那般简单。”姚崇摇了下头,深呼吸,回政事堂。
  “易弟,看着天的样子,是要下雪?”李成器今天找过来,一起吃午饭。
  天阴着,给人一种压抑感,又刮了小风,让人喘气都不舒服。
  吃饭的人没什么食欲,有庄户轮休,拿本用来识字的书,坐在餐桌前发呆,一口一口喝汤。
  李易身体好,对此反应不大,不过他给庄子里的年岁大的人送去了氧气袋。
  谁若觉得难受,就吸两口,以避免倒下后他还要抢救。
  他有制氧机,用点电就行,抢救要用药,差别大了。
  “大哥,走的时候你带几瓶氧气,我给你减压器和氧气袋,氧气瓶那里能看出来还有多少氧气,没有了就送回瓶子,重新拿。”
  李易没回答下不下雪的问题,他也不懂。
  但他懂这个天气出现疾病的概率大,别人他帮不上,大哥几个人,还有估计他们能想办法送进宫里。
  “好!”李成器答应,他想到了父亲,年岁大了,正好预备一个。
  他吃一口菜,道:“我去看过东市的海产品,想去你说的海域去捞,冷水,怎么能跟其他的分开?价钱不应该一样。”
  “能尝出来,冷水海域的海鲜由于生长慢,肉更紧密,同时泥沙少。
  捞上来以后,不要直接晾晒,贝类应该放点盐,用竹篮子装,在清水中,它们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