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人出去,王皇后已在单间里坐着了,今天中午吃鸭子。
  一片片的鸭肉摆上来,还是鸭架汤,然后黄瓜条、葱丝,还有卤的和炒的鸭内脏。
  李易不是很愿意吃,鸭子养得肥,油乎乎的。
  小孩子们倒是爱吃,洗干净小手,在那里把鸭肉、葱丝等东西卷进烫面烙出来的小薄饼中。
  小口咬着吃,吃舒服了就抿嘴眯眼睛笑。
  大人们也是如此,一个个慢慢来,吃得精细。
  “脑袋、脖子、翅膀和爪子哪去了?”
  王皇后看看汤里的鸭架,又瞧瞧桌子上的鸭肉,发现少东西。
  “当零嘴和小酒菜,庄子上大人也爱吃零食,不止是小家伙们。”
  李易说着看一眼青松,青松离开位置出去。
  片刻后端过来一个盘子,盘子中就是王皇后没看到的东西。
  “对,我也喜欢吃。”王皇后伸手抓起个鸭头,开始啃,不用宫女帮忙。
  李隆基嘴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停住,喝口汤。
  “三哥弟馋酒了,不若三哥陪弟喝两盅?”李易出声。
  “好!”李隆基在李易话音刚落的时候便答应了。
  他就想要喝酒,又觉得下午还要回去办事,忍一忍。
  “取泡的白酒,三两的束子。”李易让桃红去。
  李隆基点头,一人一两半,不多。
  若是喝葡萄酒,与菜不合。
  若是黄酒,一大碗喝下去,喝不了汤了。
  白酒正好。
  王皇后啃了半个鸭头,放在碟子里,拿起一张毛边纸擦手:“叔叔把猪毛、鸭毛、鸡毛都扔哪了?”
  她想起庄子天天吃好东西,那些家禽和牲畜的毛去了何处?
  “猪毛做刷子了,鸭毛单独放,取绒冬天做衣服和被褥,鸡毛和选下来的鸭毛也做衣服,不过庄户不穿。”
  李易给出答案,鸭毛制作羽绒服,外面的布不好选,容易漏毛。
  不好的鸭毛和鸡毛不适合制作羽绒服,但装衣服里也行,比穿夹衣要好过。
  漏毛就漏毛,漏差不多时,冬天就过去了。
  “不好的卖?”李隆基问。
  “送悲田坊,供其他人穿。”李易要捐东西,捐的东西不能太好,万一被人截留了呢。
  李隆基颔首,没说什么,不用再夸了。
  酒烫好了,李隆基喝一口,说道:“地方族学这次可就要从官学里拿书了,三十六计那么好”
  李隆基说着,突然犹豫了。
  三十六计好啊,听了两个就觉得不错,还有三十四个,那给别人学
  一时间他舍不得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朕看你们很轻松
  李隆基觉得这么好的书,应该自己家留着。
  他摇下头,吃卤鸭肝,放弃了留下的打算。
  自己身为皇帝都不想把好东西传教天下,与其他的家族有什么区别?
  传吧,让官学和族学差距不那么大。
  “三郎,什么三十六计?”王皇后问。
  “第一计,瞒天过海”李隆基记忆力不错,边吃边给王皇后讲,大概都说出来了。
  “好玩诶,第二计呢?”王皇后也有同样的毛病。
  “易弟还未想出来。”李隆基更干脆,直接就没了。
  一顿烤鸭,李隆基二人吃得很好,稍微歇息,告辞离去。
  “庄子上教孩子们边玩边学的办法好,回到宫里,照着做。”王皇后在车中与李隆基说。
  她此刻表现得大方,只要能生一个儿子,其他人不是威胁。
  因为为来的太子有个好老师,别人只能找大儒,大儒有什么用?
  她现在看那些教宫里孩子的人,都觉得是渣渣。
  “甚好。”李隆基有同样打算,回去拿出来。
  好叫那些整天给孩子讲道理要好好读书的先生们看看。
  “三十六计是易弟专门用来破族学所出,等写完,要印刷成书,发往各地官学。”
  李隆基此行满意,不止得到了应对族学的一个思路,还学到了教孩子。
  “远的州府不好操作,可先在长安城中的蒙学试行,针对小孩子。大了的国子监等学子自然不用,那些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李隆基要安排一下。
  “叔叔庄子那里大的孩子就懂事,尤其是女娃儿。还有十六岁往上的少年,干活的时候也不忘了读书。”
  王皇后说起庄户的大孩子,很欣慰。
  “他那庄子大人还要上夜校呢,过个几年再看,庄户们了不得喽!”李隆基感慨。
  “确实,人人识文断字,叔叔有许多技术,平常总是给图和说明,工匠要能看懂。”
  王皇后跟着说,顺便把自己的零食打开,从中取出来一个鸭脖子,开啃。
  李隆基看一眼,轻轻摇头,拉两下车里的绳子,外面响起铃铛声,车速放慢。
  他说道:“眼下官场官员,是许多曾经官员的子弟,普通人家出来的太少。”
  “嗯嗯!”王皇后嚼着食物回应。
  “回去让他们编书,不要都是儒学的书。”李隆基发现之前的那些书有些不够用。
  尤其是经济之道,赚钱才重要,有了钱,想做的事情就能去做。
  没钱打仗都打不起,打一次,抚恤加上粮草,好多就没了。
  “若说大唐有钱吧,每年就那些,增也增不了几许。若说没钱,天上人间即便抢不到位置,千缗的会员卡依旧天天有人办。”
  李隆基说道,他恨不能去抢。
  平康坊,天未黑的时候,一匹匹绫罗绸缎送进去,铜钱用箱子运。
  钱都在谁手里?
  “嗯!”王皇后又回应一声。
  等她啃完一段鸭脖子,擦擦手,喝口温水:“鸭脖子不能吃太多,舌头疼。”
  “鸭爪子也是。”李隆基笑着说。
  车提速,回宫,二人分开。
  李隆基找人,三个宰相加上工部尚书魏知古过来。
  看到魏知古,姚崇别扭,但还要点下头。
  “昨日姚卿送上来的地方关于官学与族学的奏章,诸卿想是知道,有何办法?”
  李隆基叫人给送来茶水,说正题。
  四个人互相看看,魏知古表示我不知道,我工部,你们能把东西传到我那去?
  “是官学不如族学,科举地方所遴选生徒不如贡生。”张说解释给魏知古听。
  “生徒亦有不错者。”魏知古说道。
  “那是族学的人见举荐名额不够,到遴选时参与官学遴选,挤占官学名额。”卢怀慎出声。
  “哦!”魏知古想一想,表示明白。
  四个人又互相看看,姚崇先开口:“陛下,可是刚从庄子回来?”
  庄子如今特指,就那一个地方。
  “去问了一下如何蒙学教娃娃,庄子的人很有办法,边玩边学,稍候朕说与你等听,家中若有孩童不愿学者,可试试。”
  李隆基承认去了,但只说另一件事情。
  姚崇看李隆基,用眼睛说话:陛下你别骗我,你过去会不顺口问一下族学、官学之争的事情?
  李隆基平静地看回去:朕现在问你们有没有办法。
  姚崇:明白了,你都问好了是吧?那你何必为难我等。
  “陛下,臣以为,当大力赏赐擢升地方官学教学有力之官员。”
  姚崇说出来已经有的方法,只不过是要加强一下。
  张说跟着说:“臣以为,当派巡查人员到各地察看,凡不合乎者,当严惩。”
  他也说了一个已经有的事情,纯属废话。
  “不许贡生挤占生徒名额。”卢怀慎说了跟没说一样。
  魏知古深吸口气,说道:“臣以为,当放宽名额限制。”
  说完他低头看鞋面,很认真的那种。
  李隆基目光依旧平静,谁说话的时候便看向谁。
  等四个人一人一句说完,李隆基缓缓点头:“诸卿能想到此些,已是不错了。”
  四个人却知道,根本不是什么夸奖,陛下似乎在说:我知道你们就这能耐,没指望你们拿出好主意。
  “陛下,太中大夫可是有另计?”姚崇带着一丝希望问,他希望李易同样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加课本,加一些有用的课本,教给官学的生员,拉近和族学的差距。”李隆基轻飘飘地说道。
  四个人第三次互相看,点点头。
  “陛下太中大夫的法子确实还可,只是书,谁来编?”姚崇问出关键问题。
  “朕来编书。”李隆基说。
  “陛下你有时间?”张说问。
  “不然朕指望谁?满朝文武皆不可,自然是朕来了。”李隆基的话还是那么轻飘飘。
  “臣有罪。”姚崇赶紧认错。
  “臣等有罪。”另外三个人跟着说。
  “那就商议一下,看看写什么书,怎么写,谁来写。过几天朕这里有一本书,三十六计,先给你们讲个第一计,瞒天过海”
  李隆基开始讲,他自己又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叫故事生动一些。
  姚崇四人听得如痴如醉、目瞪口呆。
  一计讲完,张说急忙道:“第二计。”
  “想新书吧。”李隆基才不给第二计呢,一共就两个,他要留一手。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契丹那里好物多
  三个宰相加一个尚书从殿里出来,魏知古抱拳,先行快步离开,回自己工部。
  剩下姚崇三位,他仨儿左右瞅瞅,无言以对。
  “太中大夫李易,此人还是比较不错的。”卢怀慎先说一声。
  张说送去一个鄙视的眼神,你当然觉得他不错,你家正在修着,你租住的地方就在对面,单独院落。
  有本事你弹劾他,我张说承认你有风骨。
  卢怀慎当作未察觉,反正家那里的房子上下都六层,据说还能向上盖。
  姚崇同样鄙视一下,说道:“怀慎,既然说好的你十缗入股,有半成利,你应该去查账,最近买的天天排队。”
  “元之,某可是惹到你了?”卢怀慎质问。
  “玩笑而已。呵呵!”姚崇笑出声。
  又道:“李易着实了得呀。他很少出来,每次出来都搞事。在庄子里,怎就能通晓这许多事理?十七岁。”
  姚崇说完,腰都弯了,低个头走。
  张说看着姚崇的样子,有一丝可怜,虽说二人以前斗得你死我活了,现在有感到是同仇敌忾。
  “元之,不要灰心,李易在一些方面不足,心软,比如对穷苦人。”张说想办法安慰。
  “我等又不是穷苦人,你得罪他一下试试?让他对你心软一次。”姚崇不接受这等安慰。
  “唉!”卢怀慎叹气,一个少年,竟然逼得两个宰相团结了。
  姚崇看卢怀慎一眼:“李易最厉害的并非是制作出新的利农之具,再好,赏赐一番也就罢了。
  也不是求财之道,给庄户好处多,庄户拥护,同样是一纸嘉奖。
  他最可怕的地方是奏对,面对问政的时候,你我都拿出过为难的事情,觉得不可解。
  到他面前,他云淡风轻就给出好办法,冬日茅厕结冰,他都给直接解决了。”
  卢怀慎和张说一下头,对,你说得对,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陛下今天问我们族学和官学的事情,我们咋就没想到新编一些好用的书给生员们去学?
  那李易更牛逼的是,出完主意,直接给一本书。
  你难道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不然怎么可能。
  三人郁闷地回到政事堂,然后开始写信,给自己认识的好友及族里写信。
  把之后陛下说出的怎么在蒙学让孩子增加学习兴趣的方法写出来。
  卢怀慎没写族学和官学的问题,很快要揭晓,说不说都一样。
  斗争必然要出现,地方各族的胜算不大,因为有李易在。
  最终大家经过一些年,年轻子弟与寒门公平竞争。
  族中的优势是势力庞大,多有官职的人是族里的,能够得到一定的关照。
  劣势是陛下到时必然会重寒门而轻世族,双方还要继续斗。
  跟大体老师学习完毕,准备吃晚饭的李易迎来了到此取螃蟹的高力士。
  “李东主,宫中有人想吃螃蟹,你这里还有么?”高力士还是那么直接。
  “有,听嫂嫂说,皇后有了身孕,她不能吃。”李易未拒绝,却强调一下。
  “是啊?”高力士笑容僵了一下,暗自给皇后点个赞,这就先给个安心丸于李易了。
  不然的话,看李易的样子,还会想办法继续助攻。
  徒耗人力、物力。
  “嗯!”李易笃定,转身让人去给高力士准备礼物。
  每次高力士过来,李易都要单独送一些东西。
  现在就总有人过来灌酒精,灌一次一缗,能用个十来天。
  有的两三天会来一次,他们把打火机当玩具,四处显摆。
  打火机并未对外销售,都是从宫里和李成器那边传出去的。
  加上灌花露水和甘油的人,庄子平均每天便能得到二十多缗。
  加上降价的酱油、腐乳、臭豆腐和蜡烛,庄子平均一天百缗收入。
  还有竹编,为天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