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纯暴力破解,但里面有规律和公式啊!
  若加密真那么牛逼,大家何必去研究量子纠缠加密技术?
  就是说大武艺那里的所有利用大唐电报加密的手段,李易这边都能破掉。
  反而大唐一律明码发报,别人没有同样的设备。
  “哪里是送东西,分明是妥协,谈条件,与玛雅那里的托玛瑞弟托城邦国王托利乞一样的心思。”
  姚崇在吃银耳山楂罐头中的山楂,银耳再好,他也不想吃,他知道这东西李家庄子在好几个地方大量种植,跟木耳、猴头菇一样。
  还有其他的蘑菇,李家庄子全能种,现在吃的就是种的,唯一不能种的是血红铆钉菇。
  另外一种是松露,但可以半人工种植。
  人参珍贵不?李家庄子已经在进行大批量种植,以后会越来越多,三十年后,就是无数三十年龄的人参出产。
  感觉岁月很漫长,但这玩意儿到一定年限后,比如五年,种完了就不用管了,它自己慢慢长。
  “许他好处,待大祚荣过来后说清楚,那里是大唐的,保其一家延续五代富贵。”
  这个李隆基不用听别人的,自己便有决定。
  五代百年而已,等对方过来后,五代自己传承不了,或者犯法了,那就没办法了。
  失去了统治力的五代,估计三代就落寞了,怎会延续五代?都少世家大族皆如是啊!
  说白了就是空头支票,而对方也明白,保住自己一代和儿孙一代,其他的顾不得了。


第两千八百五十五章 渤海归降彩礼问
  换成以前,渤海国愿意归顺大唐讲条件,满朝文武会欢心雀跃。
  现在则是平静,当成理所当然,你们渤海必须这样做,不然我们下一步打你们了。
  剩十万人口,可战之人有几许?让你全民皆兵,能出五万人?
  “那里现在何等情形?”李隆基问自己的小机器人。
  “情报传回来,又下雪了,倒春寒,河水明明已经解冻,突然一场大雪落下。”
  小机器人分析当地给回来信息,告诉李隆基。
  “影响几许?”张九龄家在南方,他只知道回南天,对倒春寒的认识较少。
  他印象中就是冷,倒春寒,春天寒冷。
  “河水解冻,下雪的雪会很快融化,坚持不住,雪融化要释放热量。
  释放热量的过程中潮气加重,渤海那里不怕酷暑、不怕严寒,就怕这种魔法攻击。
  这相当于南方的回南天,零下十多度的回南天,你的家乡敢碰一下不?
  这等冷透骨,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承受不了,还有风湿,风湿性心脏病的,哮喘,以及痛风的人,每一分钟都在煎熬。”
  小机器人告诉张九龄,东北的倒春寒比南方的回南天还厉害。
  “三哥,让他们快点过来,那里空着都无所谓,等天再暖和一些,咱们有人愿意过去。”
  李易针对这个季节的情况给出办法,他知道东北现在多难熬。
  冬天储备的萝卜不行了,糠了。
  冬天保存的大葱,烂了、发芽了。
  冬天留下的蚕茧,就是不小心掉到房子角落里的,眼见会变成扑棱蛾子。
  不长时间,大祚荣和大门艺求见,两个人一直在跟着队伍溜达,包括去玛雅那里。
  他俩知道情况,大唐太强了,渤海根本顶不住。
  今天又观看了大唐四架战斗机表演,这东西怎么可以出现在人世间?
  “宣!”李隆基坐端正。
  不到两分钟,父子二人过来,就在另一艘游艇上,过個跳板而已。
  两个人先见礼,大祚荣犹豫下:“陛下,我们愿意归附大唐。”
  他就这一句话,不讲条件,也不拽文。
  “好!许五世荣华富贵。”李隆基同样直接。
  “臣请回电。”大祚荣十分平静,他不遗憾,大唐武力太厉害了。
  “许!”李隆基颔首。
  实力到一定程度了,就这么点事儿。
  大祚荣带着儿子退下,去给另一个儿子发电报。
  李隆基转头看李易:“你想娶的好人家闺女,抓紧啊!你说你能拿出多少彩礼?”
  李易:“……”
  当初说好的,北方评定他成亲,人家永穆公主都等好久了。
  “三哥,你帮我参谋参谋,两个庄子扔出来当彩礼够不够?”
  李易也不知道怎么给,你们一直住在我家,我有多少家当你们知道,你们看着拿吧!要啥?
  李隆基:“……”
  他也茫然了,老丈人管女婿要彩礼正常,然后闺女出嫁给嫁妆,一般是对等的。
  两个庄子价值高不?还用说嘛!没看天上的飞机?
  但这个给和不给有啥区别?李家庄子就是大唐最紧要的地方。
  至于说嫁妆,自己闺女的闻恬兰香阁一天赚多少钱?
  闺女赚到的钱都捐给大唐将士们了,闺女不需要钱,人家男人就两个女人。
  “元之,换你当如何?”李隆基求助大臣,先找姚崇。
  “臣无解。”姚崇摊手了,彩礼没法要啊!
  没有小易的李家庄子还是李家庄子吗?你拿走了,两个大地方,然后呢?
  小易啥都没有了,他自己去荒山野岭开几亩地,带着永穆公主和小兰过日子,你怕不怕?
  更可怕的是他弄艘小木头船,载着永穆公主与小兰去海外求活。
  要彩礼?多少都给,你要什么?
  其他大臣也麻,头一次发现嫁闺女无法要彩礼的情况。
  要钱?多少钱?要东西?多少东西?李家庄子摆出来让你挑。
  最宝贵的是李家庄子的财富?不,是李易。
  李隆基愣一下,哈哈大笑:“头一次发现,嫁闺女要无可要,是幸福还是痛苦?”
  “有个千万缗,臣以为可。”毕构说个钱数,一千万缗,一百亿钱。
  “太少了,显示不出诚意,关键钱没什么用。”
  李易自己拒绝,我这么有钱,彩礼一千万缗?瞧不起谁呢?
  大家一听,发现没毛病,给陛下一千万缗,陛下能干啥?陛下自己的钱多到花不完。
  “我发明点东西吧,至少让长安和洛阳宫的百姓看到我成亲时候的场面,有点难度,却能够克服。”
  李易准备发力,多在工坊里呆着。
  “有好东西?”苏颋满脸期待。
  “有,飞机上的仪表都全着的,再做点东西也容易。柴油机和汽油机有,制冷的东西就有,就是以前没把技术侧重在这方面。”
  李易点点头,有好几样好东西呢!
  偏远的地方没办法,长安、洛阳,有钱的百姓可以买,终身保修。
  眼下该是往前迈一大步的时候了,先从重点城市和人口开始。
  节目继续表演,李易往外打印图纸,这个不能让人抄。
  收音机的、电视机的、火力发电厂的、空气压缩机的、信号发射塔的……
  一样东西一摞图纸,工匠们保证很开心。
  “咋不用水利发电厂?”零三三跟在旁边看。
  “水上要行船,壶口瀑布那里倒是行,反正船是拽上去的,修水电站就有闸口,用来升降。”
  李易不想碰洛水、黄河、渭水等河流,百姓依靠河流运输。
  唯独壶口瀑布,船不能太大,否则拽不上去,落差高。
  “壶口瀑布的景观就没有了,还不如烧煤呢,把火电厂放在将来规划的地方不涉及到的位置。”
  小机器人反对,壶口瀑布好看,冬天也好看,是景区。
  水电站带来的电力利润能抵得上将来景区赚的钱?后代想看瀑布看不到了。
  “火电厂刚开始小,往后发展需要时,别处建大的,现在的拆除,不影响。
  偏一点倒是没错,有空气污染,选煤为重点,含硫高的煤不烧。
  我拿不出来除硫设备,它二十四小时运转,百姓烧火的量远远比不上火电厂。”
  李易考虑污染问题,百姓身体健康重要。
  “冬天暖气解决了。”小机器人补充。


第两千八百五十六章 技术进步君莫攀
  李易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对,有火电厂就能烧暖气,按照原来定下的暖气费收个本钱。
  跟火电厂连上,之前的本钱有利润,锅炉不一样。
  一度电收多少钱合适?要制作电表,电厂必须配套用点工业。”
  李易说着,发现麻烦的事情挺多。
  冰箱必须二十四小时用电,电灯晚上睡觉就关了,电视也不看了。
  发电厂不能停,冬天给别人供暖,半夜的时候可以稍微冷一点,太热睡不着觉,凌晨的时候再热。
  没有配套的工业,发电就为了点灯、冰箱和看电视?
  “电解铝。”小机器人说三个字。
  “你为什么总这么聪明?你说一個铝做的杯子卖到欧洲能换多少黄金?
  有电就有电动机,机床方便用,收获了谷子不用再拿人力去脱壳。
  只要给上电动机,感觉能干不少事情,电的用途挺多哈!”
  李易发现好东西了,电解铝,铝这个东西在没有电解之前,想弄出来非常非常非常费劲。
  一些电器元件需要铝,当然,能用铜代替的就用铜,铝现在比金子还昂贵。
  “是东主教导有方。”零三三回应。
  “好,下次你继续往死里作,我还能原谅你。”李易拍拍小机器人的脑袋。
  “谢东主,东主到时候在长安、洛阳城和外面路好的地方加充电桩,咱们还能组队出去转转。”
  零三三提要求,它出不了庄子,除非李易出去带着它。
  等别处有充电位置,它们几个一起能溜达,谁不小心绊倒了,别‘人’还能帮忙扶起来。
  一个人到外面危险,被远程武器给放倒怎么办?人多自己带武器,互相照应。
  “成。”李易高兴。
  天渐渐黑下来,水幕升上,这个东西最初为了送人家宝宝回家用的,后来又额外兑换。
  “确实需要发电厂,总烧油太过浪费。”
  李易心疼柴油和汽油,拿来发电不如用在车和船上,煤油用途同样多。
  考生们看得如痴如醉,可惜不能把之前聊得不错的平康坊、思恭坊的女子带在身边。
  长安平康坊的一些女子跑过来,这边科举,一群学子。
  尤其是李白这个团队,整天写诗,专门给自己写一个,自己身份就提高一大截。
  今天她们不能参与,是原来跟随队伍走的那些人表演。
  没资格跟队伍的人以为自己刻苦努力,又找到厉害的学子,之后能够跟走的人竞争。
  结果队伍一回来,她们发现差距更大了。
  远航的人在外面见识多,那大海波澜壮阔,岛屿上的人,玛雅文明的东西……
  相当于一次采风,学习、融汇,平日里舞蹈、乐器、歌唱不可能停下,吃饭的手艺。
  关键有小机器人,有的小机器人自己呆着无聊,她们就找过来说说话。
  小机器人给她们讲音乐和舞蹈的知识,比如西方的宫廷音乐、教堂音乐,这才是最厉害的。
  世界各地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相同触动人心的内涵,巴西的、西班牙的、阿拉伯的、印度的……
  每个地方都有区别,古典、民谣等等。
  李易和她们接触的时间少,不可能系统地为她们讲解,有的李易自己都不会。
  出去一趟,除了自己练习就是听课,这些人一回来,看曾经自己平康坊、思恭坊的同僚们,有种特殊的优越感。
  梨园去的人跟同样梨园没去的人倒是少了一丝隔阂,讲在外面的情况,分享学到的知识。
  梨园是个整体,李隆基弄出来的。
  出去的人水平拔高,没去的人跟不上,到时候一表演中间出问题,大家谁都别想好。
  李隆基保证生气,你们跟着,小机器人怎么教的你们?你们就不能教别人?
  那么易弟把医术传下去,学的人就不教其他人,朕的大唐明明有医术能治病,偏偏大家都不传,最后百姓病死?
  “今日看来,他们进步很多啊!易弟,易弟?”
  李隆基发现歌舞表演不同了,包括演奏乐器的人技法。
  他习惯性地扭头跟李易说话,发现李易不在。
  “这呢,刚弄完。”李易推一辆车过来,车上堆着图纸。
  车上的图纸半米多宽,一米多高,一米多长。
  李隆基起身过去帮忙:“易弟,什么东西?”
  “图纸,今天飞的飞机,就很多图纸。现在只有一部分,先用着,之后的再打出来。”
  李易有点迷糊,选工艺不能直接跳到他那时,以现有的基础才可以。
  火电厂的、电解铝厂的、电视机厂……
  画个外观图能建成吗?里面涉及到的技术多着呢。
  “还好你庄子工匠多。”李隆基不想看内容,只感慨。
  “是呀!一个人短时间内学不完,需要组队和分队。”李易也是这么考虑的。
  他想起来以前从老毛子那里国家弄的图纸,一车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