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不知道,甚至说是我不需要知道。
这涉及儿童心理学的一部分,家长要是把这个情况处理好了,孩子会开心好多天的。
宝宝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是的,宝宝也需要被尊重。
“真美呀!今天晚上咱们也放,明天白天也放,空气湿度有变化了,咱们下场雨吧!”
李易看着大唐孩子们放烟花,很想过去陪着一起玩耍。
比如弄个铁管子,上面钻个孔,把二踢脚的引信地方留出来。
然后扛着点火,感觉很厉害。
危地马拉的午后依旧那么炎热,大屏幕上的大唐重要地方的夜晚烟花璀璨。
然后本地的国王、二王子等人兴奋了,以后咱们也可以这样吧?
李隆基、姚崇、毕构、宋璟……等人沉默着。
他们知道情况,这些个镜头都是洛阳和长安的,烟花漂亮,代表不了大唐。
除非整个大唐的所有地区的百姓在今天这个日子都能放烟花,不然何以为盛世?
……
大唐的春节过了,等待春雨降临,而李隆基这里,还是干季。
不能要求四季所有的地方都等同,更无法挽留所有的人和笑容。
年过完了,李隆基等人开始回程,留下一部分人治理地方。
好多百姓知道消息,住的近的,远的信息传递不过去。
他们本来是不想的,不要让人走,后来一听说官员都留下,就又情绪复杂地去送行。
于是当队伍下了这个特殊的金字塔,往海边行进的时候,无数的百姓跟在后面。
谁好谁不好,百姓自己知道的。
“易弟,今如是,民心可用否?”李隆基在气垫船上看外面。
“这个其实是两方面,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
你比如说我是蓟州那里的官员,我拿了钱,蓟州就是渤海湾那里的。
人家地方势力大呀!杀人都不犯法的,地方保着。
不过呢,咱们如果出手,就是另一种情况,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出手,同时也是当地百姓在外敌入侵时会不会跟你同仇敌忾。
很复杂的,就像你想收拾卢怀慎,你敢灭他九族吗?”
李易像聊家常一样把一种恶劣的情况说出来,即: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官匪一家……
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北地百姓情更重
在岸上一片告别声中,船队向北航行而去。
那里堆放着大量的橡胶,以后往来的船只同样会带一些回大唐。
“将来船只远航时,船上的补给物资必须占多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食物与澹水按照三倍的量装。”
李易用望远镜看别的船上的海军兴奋的模样,担心他们太自大,为了运输货物,疯狂减少补给。
“写进律法与军规中,不只海军,大唐商船亦如此。”
李隆基根本不找大臣商议,少运货便少运货,人的安全为第一位。
宋璟感受着海风:“海帆船应淘汰掉,不够方便又危险,运载量低。租蒸汽机船给他们,他们的帆船……”
“卖给夷商,夷商需要。”苏颋出主意,帆船毁了怪可惜的。
“易弟?”李隆基这个时候问别人。
“不止卖掉原有的海帆船,更该组织人手在港口旁边专门为夷商造帆船。
凭借夷商的技术,他们制造一艘帆船的成本远高于我们制造。
我们的帆船技术,他们不会,把帆船卖给他们,他们要研究我们的帆船技术自己造。
我们为他们提供成品,他们自己造显然不划算。想来以后要开海战了。”
李易怕别人自己学技术彷造,现在只有大唐的帆船最厉害,倭国根本不行,都是小船。
夷商那里更差,倭马亚王朝的技术算先进的了,过个直布罗陀海峡都那么费劲。
等大家船多起来,原本陆地上的战斗必然进入到海洋,趁你运兵、运粮的时候打你。
罗马火就是用来烧船的,不过船都小,大唐海运的帆船大,里面有钉子,不全是榫卯结构。
“甚好!”李隆基这次颔首,应该造船卖。
“卖价几何?”苏颋追问。
“造价四倍。”李易竖起四个指头,百分之三百的利润。
当下可不是他那时的散货船利润低,百分之四点多到百分之六之间。
此刻的大唐帆船相当于那时的军舰、液化气船,高附加值的东西。
“他们觉得贵可以不买,甚至买一艘回去拆了学着造,看看得多少钱?”
李易有把握,船,不是那么好造的,拆完了看看能装回去不?
关键船上的部分榫卯结构最后锁死,并非活的,换的时候整个一套往下换。
加上帆船的帆布、绳子,不知道处理工艺,质量保证不一样。
即便如此,还得尽量保密,莫叫人学去后发展壮大。
“造一艘船用钱几许?”姚崇专门学了农事,船舶制造业的没学。
“看造什么船,造多少艘,船大自然贵,造得多便宜,大家分工操作,流水加工,一个人只负责造一个位置,尺寸定好。
庄子上的蒸汽机越来越便宜,大唐的蒸汽机船跟着降成本,目前的一艘蒸汽机船不及第一艘的三分之一。
哎呀!应该好好建几个造船厂,在广州、泉州、海州,造帆船。
跟造蒸汽机船一样,组合门式吊车,成本更低,建造速度快。
从国外运木头,大唐木头尽量少砍伐,保水土,经济树多种。”
李易说着想要大量卖船,自己大唐的海运的运力还是不够。
外面的好东西那么多,需要别人给送来,顺便收税。
“刚柔,江河上帆船依旧存在?”
张九龄想到珠江、长江、黄河,每年都有操船翻了死去的人和丢的货物。
“呃……”李易犹豫:“有人干了一辈子船工,突然换蒸汽机船,适应不了,就得被淘汰。”
“给他们找简单的工作,总好过干一辈子最后死在这上面。”张九龄坚持。
“成,往后大唐除了小河摆渡船和渔船,一律改成蒸汽机船。
招工,配合制造蒸汽机,把一些技术要求低的分出去,不然人不够。
庄子里的人手还要造内燃机,内燃机比蒸汽机体积小,适用性强。”
李易眉头蹙起来,给下岗的船工找啥工作呢?
……
四天过后,船队抵达北面的位置,当地人已经知道队伍要走,更知道有人留下来帮忙指挥。
一块块的橡胶片堆在岸边用苦布遮挡住,避免阳光照射。
李隆基下船给此地的百姓见面,百姓们脸上堆满笑容,大唐的陛下亲自来了。
“生活还好吗?有什么问题?”李隆基关切地询问。
首领连连点头:“好,好着呢,我们这里什么都有,先来的船除了往那边运的东西,别的没有事情做。
我们整天跟着捕鱼、建保存的木头房子,不能潮湿。
看上去鱼够我们吃三年,天天吃、顿顿吃、使劲吃。
我们准备拿去跟别人换东西,我们自己造了船,能捕捞,平时够吃。
我们现在不愿意打他们,以前他们就打不过我们。”
首领说着回身看到个人,从他手上拿过来一把大刀,唐横刀,转身又到李隆基面前。
别人想上前,李隆基抬下手阻止。
“这个刀厉害,砍人一下一个,我们不怕野兽了,有弓箭和刀、长矛。”
说着他把刀递给李隆基,估计反应过来自己不应该拿武器。
李隆基接到手掂量掂量,扭头问:“不怕被砍脑袋?”
“陛下,敌人没有同等的武器,够用,打造速度快,坏了不心疼。”
旁边一个李家庄子的工匠出声,他带人在这里打造的,海军再厉害,也不会锻造啊!凑合用吧!
在大唐制造横刀这个前后轻重配比和质量,直接拉出来试刀。
“陛下,不能砍,周大师跟我们说了,不如咱们军队的好刀,我看过,确实军队的好。
用这个我们都愿意,打造快,我们帮忙鼓风,人手一把,还有多余的,我们留着,不换给别人。
又给我们留了铁条,我们自己会尝试着做工具。
周大师说了,别人不教,不放心,我们最早加入大唐,因为忠心才告诉我们。”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首领以为李隆基要砍周大师脑袋,连忙阻止,顺便把人家给卖了。
“你给讲情,朕饶他一命。”
李隆基把人情送出去,不然他也不会杀李家庄子的人。
李家庄子的工匠宝贝着呢,只不过做的刀,就没看出来哪里有技术含量,证是买的吧?
“谢陛下不杀之恩。”周工匠配合,又朝首领感激地笑笑。
第两千八百三十二章 技术难授蜜蜂情
李隆基继续逛,看当地的房屋、农田、家禽和牲畜养殖。
这次后来的船队给带了牛羊,没给那边,放在这里养,等养多了再运过去,或者之后来的运。
留下的人高兴,告诉本地人过段时间会有羊奶和牛奶喝,得照料好。
那个牛,一头一天能耕两亩左右的地,比人强多了。
换成当兵有力气的玩命耕,八人拉一犁,一人扶,一天能耕出来九亩,却不能天天这样耕。
牛吃草,干活的时候给点玉米做的青贮,牛就知道耕地有好吃的。
首领听完,大手一挥,把牛羊保护起来,原来这玩意儿吃草就干活?好养活。
李隆基转悠,周围一群人跟着。
“瞧着民风确实不同,这是石头的屋子,这是木头的,架起来了,怕雨季水过多冲了房子。”
李隆基看到两种房子,当地火山岩多,就用火山岩修房子,有的东西要保存在木屋里,之前砍的木头都能用了,也盖房子。
有人在门口的位置造船,船摆在地上,有的架起来,可不是把一根木头中间掏空的船。
他们用上铁钉以及树胶黏合剂,橡胶不行,除非特殊处理,那个需要技术支撑。
一座座小山一样的煤炭堆,挖了很多大坑,坑不深,煤炭运过来后倒进去,引水灌入,他们在那里洗煤。
用筛子捞出来煤块,再分拣矸子,里面的就是煤泥,掏出来打成煤坯他们在外面烧火做饭。
水洗完的煤自然给大唐的蒸汽机船使用,他们自己舍不得。
“能教的技术教一些。”李隆基拉住一个孩子的手,看指甲缝隙里的煤黑色。
“橡胶手套的技术教不了,大唐李家庄子没问题,需要用上其他东西,像汽油,庄子里在制作,运过来给他们行。
至于其他技术,同样需要基础,尤其是工业设备,容易出事故。
教他们……养蜜蜂吧!把咱们的蜜蜂带过来给他们养。
这边当地有蜂子,不过不好养,有的甚至不就是攻击别的生物,甚至吃肉。
咱们的中华蜜蜂过来能够抵挡,不像另一边的挨着南极的蜜蜂那么不好防御。”
李易想了很多,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养中华大蜜蜂,这里正好种向日葵。
有葵花籽,温度适宜,养蜜蜂可以收集蜂蜜,一举多得。
“成,待回家后,用一艘航母舰队过来送,看还需要送什么。”
李隆基认可,给帮助就好,不然自己话说出来,旁边的本地人听着呢,没有办法,丢人。
“李东主,你说的蜜蜂让咱们种向日葵,向日葵会被吃没不?”
首领担心,以为以后要送来的蜜蜂会吃向日葵。
“蜜蜂越多,向日葵长得越好,咱们大唐另一边的蜜蜂蛰人危害小,不像这里的,会蛰死人。”
李易摆摆手,莫担心,蜜蜂不吃葵花籽,只会采蜜授粉,毒性小。
中华大蜜蜂很可爱的,不主动招惹的话,人家不攻击,一只只长得胖乎乎的。
去农村买蛋糕、切的糖、瓜果什么的,就会遇到很多蜜蜂在那飞呀飞,落下去吃,证明这家的东西好。
关键跟苍蝇不一样,苍蝇叮了东西就不想买,蜜蜂随便。
“我们要怎么做?”首领笑了。
“回头让人教你们,要先做蜂箱,到时候大家有蜂蜜吃,还能治病。”
李易说着馋了,看一眼零三三。
“干啥?”零三三不会读心术。
“让船上送蜂蜜过来,大家尝尝。”李易吩咐。
“好哒!船上的蜂蜜多,喝蜂蜜水还是可以的。”
小机器人灯光闪烁,证明它传消息了。
蜂蜜送过来,其他的百姓只能喝蜂蜜冲的水,小孩子和首领等重要人物,尝到了蜂蜜。
蜂蜜他们吃过,冒着危险去跟从野蜂家里抢,被蛰后吃蜂蜜就是痛苦中的甜蜜,让人难以忘怀。
“这种蜜的蜜蜂基本上不蛰人,蛰的话……要拔掉蜂针,再用肥皂水洗。”
李易边说边看别人吃,他不想吃,天热。
百姓们其实也不在乎吃不吃,他们在高兴,只有小孩子盯着吃的东西,兜里装上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