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太过兴奋,身体没恢复过来,叫起来,无精打采,吃饭吃不好,还是困。
总是睡不好,身高要矮,或者缺钙,对发育没有任何好处。
他们不愿意上学,说明教育出了问题,我得改变一下,以兴趣为引导。”
李易自我批评,他一说放假,孩子高兴,证明教育方面没有作好。
学习这个事情,上学的时候不爱学,等毕业了发现很愿意学一些,兴趣和专业需求。
为什么非要等毕业之后?谁说小孩子没有需求?
李成器认真听,他家中有孩子,兄弟家里亦有孩子。
“易弟有好办法?”李成器不懂就问。
“明日试着作一下,看看成与不成。”李易点头,准备改变教学。
现在孩子们学三字经、千字文,主要是写字,还有汉语拼音。
谁愿意练字啊?自己若不是以前想跟大客户保持同样的兴趣,自己也不会练书法。
至于音乐,家长逼着学的,一弹钢琴就困,等长大了才发现,这东西吃饭是甭指望了,但能用来装逼。
“成,易弟你试好了告诉为兄一声。”李成器想要看看效果。
吃完饭,李易写好怎么养珍珠的册子,李成器带走。
李易开始调整教学内容,明天给孩子们用。
上午十点的时候,孩子们才陆续起来,一个个睡足了,揉着眼屎去洗澡。
等着洗漱好了,把中午饭当早饭吃。
刚开始吃的时候还是一副吃不下去的样子,吃了几口,身体恢复正常状态,都精神起来,使劲吃。
李易坐在不远处看,考虑着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明天开心地学习。
第二百六十四章 地方官学事难陈
不用上课,孩子们吃了饭跑出去玩。
有的去玩具室,有的在庄子上四处溜达,看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长安城中的孩子则是在要求家长给买东西。
魔方,在大唐人口中叫九宫块。
昨天晚上买,二十文一个,就没一个人能够免费拿到手,并且得一百钱的。
今天有卖的了,凡是卖烤牡蛎的摊子都卖。
一个六文钱,这些零售的地方是五十二钱十个拿的货。
卖出一个赚零点八文,整个长安统一价格,不准高,低可以。
有人直接卖,有的则是顾客买多少个烤牡蛎就送一个。
至于大酒楼,进去吃饭就给一个。
李成器忙着租铺子,谈好了价钱,租一年。
来年若是大唐年景不好的话不准涨价,年景好,最多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这些租来的铺子一个是卖工匠制作出来的东西,每一样东西上俱有工匠的编号和姓名。
若是某一个工匠做出来的同样东西维修率高,这个工匠或者是降低酬劳比例,或者是离开联盟。
同样租下来的铺子帮忙维修一些器具。
带保修的器具免费维修,前提是不能人为损坏。
李成器觉得这个办法好,以后大家都愿意来自己的联盟买东西,有保修。
而且铺子就在那里,又跑不了。
果然,孩子们买到了九宫块,不往城外跑了,一般是在各坊中,和其他伙伴比。
当然,更多人家的孩子还是要帮着揉泥巴,好换取钱财和陶器。
不仅孩子玩,大人一样玩。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把九宫块给转回成六个面,曙光在眼前,就差一点点。
普通的百姓倒是没什么,回不来就慢慢玩,对上一个面也挺有意思。
宫里的国子监惨了。
李易对此说过,属于算学问题。
国子监里有算学,包含两个博士,一个助教。
学的书籍有海岛、五经算、缀数、三等算等等。
既然是算学问题,魔方扔给他们,一个学生一个,朝廷出钱,给转回来,六个面,算一算,怎么回事。
这东西若是李易来算,他都跪。
他只是会六步还原法,有公式的,记下来就行,越练越熟练。
若是把三阶魔方按照计算的方式一格格转回去,那个变化规则计算量
国子监的人就很懵,不止是算学的人。
其他的学科觉得自己应该比算学厉害,咱们来,咱不算,咱就给转回去六个面。
“不玩了,闹心。”王皇后把一个魔方扔到旁边,脑袋疼。
其他的宫女太监如蒙大赦,收起自己手里的魔方,他们为了配合皇后,都在努力。
李隆基就比较聪明,他根本不碰,他在批下面的上书。
一个六面都对好的魔方摆在桌子上,看着挺漂亮。
看到了下面州府提到的办学的事情,官学现在难办。
有本事的地方大族,教的东西和地方官学不一样。
地方官学现在叫经学和医学。
医学自然是学医,大唐很重视,所以李隆基才看重李易写的医书。
李易写出来的医书,由太医署的人和现在的医书进行对比,发现李易写得更完善。
经学现在沿袭的是五经,加上孝经与论语。
李隆基自己都不知道,以后他为了对抗儒家,在地方官学又开了一个崇玄学。
崇玄学是道家,针对佛教与儒教,要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未来的那个时候他很努力,发现问题了,要改变。
可惜,受他从小到大的教育思维局限性,崇玄学也救不了大唐。
然后就是安史之乱,到后面的皇帝,把公羊传都拿出来教学了。
讲究大一统、阶级分类、意识形态。
同时号召士子不忘国仇,里面有一句很经典: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李隆基看不到未来,他现在愁的是,家族教孩子都是族利为先,国为后,有家才有国,家天下。
“怎么这个改呢?地方家族有族学,不可轻举妄动。”李隆基拿着笔,迟迟不落。
地方有的官学要求并族学于官学,意思是把族学给取缔了,一起来官学。
地方有能人,明白,长此以往,国之不国。
“唉!”李隆基叹口气,把这个放到一边,不批。
他知道自己对付不了天下家族,之前禁军都掌握在兄弟们手里,别人不放心。
地方上的军权,自然就是其他家族的子弟手中。
即便是最初没有家族的将领,到了地方,也会有家族送好处、送女人、送
“若都如易弟那般就好了,教人先忠君、后爱国,帮忙出钱建朕的私兵羽林飞骑,又亲自教导。”
越是有对比,李隆基越想念李易。
至于有的人心中把李易比作王莽,李隆基不认同。
王莽也是有家族的,他当初可没有抛弃家族,教别人忠君,不然他还能篡?
如此一看,李易根本没想过谁干下去,自己当皇帝。
“高力士,你看一遍,不重要的就批了。”李隆基放下笔,心思飘到了庄子那里。
高力士早看过了,只是不出声,拿走,到旁边坐着批。
别看他受贿,奏章却不徇私,想收拾谁,他直接就侧面提了。
李隆基想去找武婕妤,即未来的武惠妃。
武惠妃漂亮,而且还懂事,总是能讨人欢心。
李隆基信步走着,走啊走,看到了王皇后,呀,走错地方了。
“三郎朝上的事情做好了?”王皇后腆个肚子,手上拿一个喇叭,充电的那种。
李易给李成器的,李成器说用完还给李易,结果到了王皇后手上。
王皇后在听音乐,佛家禅唱,本来胎教是让别人唱,有了新工具,录下来。
“怎么自己拿着,沉。”李隆基自然不能说我想去找别的女人,迷迷糊糊地就来到了你这里。
不过一看到王皇后,他心安了。
“锻炼身体,叔叔说不能一直慵懒,对宝宝不好。”王皇后把声关了,笑着说。
旁边的宫女接过喇叭,随在附近。
李隆基和王皇后进去,有宫女送来温热的西瓜汁。
“把豆豉和黄瓜拿来,我吃两口,要用葱花和油炒过的那种豆豉酱。”
王皇后不想喝西瓜汁,觉得嘴里没有味道,选择黄瓜蘸酱。
“今日早些歇息,明天一早去庄子。”李隆基想要出去,别处也没什么好玩的,找李易吧。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宫之位不可更
当李隆基夫妻二人一大早赶到庄子准备吃早饭的时候,李易刚从工坊回来。
“三哥、嫂嫂,还未吃吧?正好一起。”李易打招呼。
一行人进单间。
宫女、太监各自选食物。
王皇后要吃鸡蛋羹,打卤儿。
主食吃蛋糕,配小菜。
李易喝鸭架汤,昨天晚上开始制作的烤鸭,今天中午准备吃。
不需要现场切肉的仪式感,连着皮的肉片先切出来,鸭架做成了萝卜鸭架汤。
撒一把葱花,主食换成发面饼。
李隆基没喝过鸭架汤,没人敢给他做。
看到李易喝,跟着盛一碗。
“鸭架汤和鸡架汤有什么区别?”李隆基筷子伸向小菜时问。
“鸭蛋和鸡蛋的区别,腥,做好了就鲜,晌午吃烤鸭,鸭子养得比较肥,用咸酱抹,卷烫面小饼,并黄瓜丝与葱丝。”
李易介绍起晌午饭。
他不喜欢吃甜面酱,虽说红焖肉品的时候应该放甜面酱,但蘸着吃不行。
咸酱、酸酱、臭酱是一类,发酵过程没处理好,味道就不同,都是豆子所做。
甜面酱是拿面做的,两回事儿。
当然,他以前的甜面酱也有用豆酱做,然后加糖。
也不晓得那些人咋想的,甜就是糖么?面呢?面是口感?人家的面是指材料。
“叔叔我能吃吗?”王皇后小心翼翼地问,紧怕得到一个否定的回答。
“能,嫂嫂放心,不过葱不能吃太多。”李易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不吃很多葱,鸭子肉不腥么?”王皇后还有问题。
“先是煮,调料味道煮进去,再熏,腥味被压制。”
李易耐心解释,人家是孕妇,多问两句没问题。
别的别人他一样回耐心,以前遇到过,而且还很多。
生病的人先上网查和问,自己确定了一下情况,再到医院。
怕医生给瞎开检查多花钱,叫过度检查。于是问题就多,对医生持有戒心。
这是从医院自负盈亏的政策出来后开始出现的,确实有医生那个
再加上一些那个南边的那个什么地方出来的一群进入此行业各种骗的情况。
医院的信誉下来了,下来容易,想回去难。
有的医生遇到这样的就医者,耐心,多说几句话而已,解释清楚就行了。
有的年轻医生傲气,觉得你不行,我才专业,我说什么你听着就行,让我解释?你算个甚。
然后患者被判刑。
李易胆子小,可不敢傲,主要是专业水平也不行。
习惯一直保留着,到大唐,面对患者依旧如此。
给人一种盛夏般的热情,而不是春天的温暖,春天不温暖,料峭春寒,春风透骨。
北方春天是这么冷,南方的春天也有回南天,潮湿可厉害了,屋子的墙壁都长绿毛。
李易的心思李隆基和王皇后不知道,他俩愿意和李易呆在一起。
“易弟,听说你又升官了?”李隆基问。
“感谢陛下开恩,明明知道我逼宫,还给我升了一小品,我也就放心了。”
李易承认自己所作所为有逼宫之嫌。
节目里强调了,帝王,还说珍惜眼前人。
这要换到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年代,就被收拾了。
或者是再往后一些的那个朝代,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不也是被
“叔叔,王皇后那么重要么?”王皇后一直不明白,现在问出来。
“嫂嫂,这么跟你说,有王皇后在,大唐就少许多乱子,若没了她,唉!”
李易一声叹息。
李隆基心一揪揪,脸色都变了,再看王皇后,突然发现,这个媳妇儿咋那么漂亮呢。
王皇后笑出来两个酒涡:“叔叔你跟我说说,王皇后怎么好?”
“好和不好是相对,最主要的是,王皇后在,后宫稳。陛下遇到困难,王皇后会冲上去帮着干,其他人不行。
其他人就是长得漂亮,会献媚,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整日里想着自己和族人的好处,不考虑陛下。
王皇后的心牵在陛下身上,有人若刺杀,王皇后能提刀与陛下并肩而战,其他女人只能躲在陛下身后。
至于王皇后长相没见过,想来不会差吧,至少活泼、端庄,相貌方面,差了陛下不能要,听闻她总跟后宫的踢毽子玩。”
李易说着情况,真心话,他可不想换后宫,太乱了,自己发展大唐社会,还要跟后宫斗?
“嗯嗯!三郎你说呢?王皇后好看不?”王皇后问李隆基。
“好,这我知道,我见到过几次。”李隆基笃定道,现在他感动着。
回想过往,自己这个媳妇儿确实一直冲在前面。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