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个贵族发现旁边的贵族没来得及回撤和组织军队,他打过去,抢人家东西。
对方有人跑了,就说谁谁谁打我们的。
这个人就说,我没打你,是国王托利乞,他们的人装成我的人打的你,我也挨打了,我以为过来的是自己人呢。
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自己内部联盟互相算计,谁对谁都不信任。
一个文明的灭亡从来都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自己的伙伴和盟友。
最坚固的城池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从没有例外。
历史上被无数次使用的离间计,到任何一个朝代结果都好用。
第两千八百零五章 取民用民自所同
“黑面包好吃哦!”翌日的中午,小丫头亲自给孩子们发大面包。
用北面地区种植的小麦部分粗面粉混合大量玉米面制作的面包,和面时里面加了海鱼脂肪油。
有了脂肪介入,人体会增加消化吸收率。
没有脂肪参与,人吃的很多食物不被消化,直接就排了。
不吸收,吃的大量东西浪费,还是饿,吃很多,甚至干燥后依旧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养分。
捉蚂蚱的孩子选平民家庭,奴隶不用,奴隶干活得吃食,生病和残疾,朝廷养。
平民有自己的资产,跟大唐那边有差别,他们仅仅能得到很少的补贴。
有人长期营养不良,还未恢复过来,干不动重活。
有人残疾,抬石头的时候被砸到胳膊腿,砸腰和脑袋上的基本没有活下来的。
被砸了的没死,工作效率降低,朝廷为他们安排手工活儿,他们学习适应。
他们的孩子拿回家食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熟练手工,一般为编织。
孩子们捕捉蝗虫李易等人不想吃了,基本上给海军和羽林飞骑,补充蛋白质。
小丫头吃一片黑面包,觉得口感和味道都不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中有困难的孩子再傻也知道自己捉的蝗虫换不到这么多的食物。
一个大面包,节省着吃,够一家人吃两天,切成片,端碗到外面提供免费汤的地方装汤回来。
如果会用筷子的话,还可以夹一点咸菜,不会用就不给咸菜,所以大家都会。
二王子跟李易接触的时间短,他心中存在许多疑惑。
正如姚崇、毕构等人轮番上李家庄子问事情一样,持续好几年,最后才自己学明白。
大唐重臣在传统道德理念上与李易不冲突,有悲田坊,尊老爱幼,地方建官学……
大臣主要问技术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即便如此,学了五年。
二王子在理念上本跟大唐有差别,他不懂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你应该是用别人干活的收入拿出一些给其他人,我是干活的人,我不高兴。”二王子直白地说。
“你是王子时,干活的人给你东西,他们高兴吗?你带领他们种地和祭祀,这是他们的付出。
现在别的没有改变,无非是你把你的东西分给了其他人,跟你自己用了有什么区别?
干活的人看受伤的人要饿死,而你会救,他们会想等他们受伤时,你也救。”
李易更直白,他不想给对方讲孟子和荀子,太累,对方未必能理解。
二王子想想,是这个道理,他还有不明白的:“其他孩子捉蝗虫过来,你给不给东西?”
“不给,我只雇佣一部分,不是交换商品。
等以后朝廷会卖便宜的黑面包,短时间内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但不多。
长期与成本持平或高于成本,在咱大唐那边……”
李易边吃边跟二王子介绍,曾经大唐黑面包成本在三钱一个,卖百姓一钱。
连一钱也拿不出的百姓,到驿站可以吃到黑面包片,够吃一顿,下顿再给。
后来黑面包成本低于一钱,百姓买个黑面包还是划算,比吃其他的便宜。
这时,百姓到驿站没吃的,驿站就发给百姓一个完整的黑面包,百姓留籍贯、按手印。
如此不会出现特殊情况,埃及大饼的那种,百姓买来回家喂牲口,比饲料贱。
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卖饼的有朝廷补贴,每天能卖很多给喂牲口的人。
喂牲口的人把这個当成饲料来源,没钱的人指望这个朝廷补贴的大饼度日,他们的钱宁肯用在别处。
当朝廷补贴不起,想涨价时,所有人都反对,利益被触犯了。
故此驿站不卖黑面包,只给,限制数量,卖黑面包的朝廷无补贴。
免费汤你敢推着大桶过来装上回家喂牲口?免费汤成本很低很低,百姓接受传统教育,会采野菜给驿站。
一个简单的黑面包和免费汤,涉及到社会关系学、经济学、政治学、行为心理学、教育哲学等多种学科。
二王子忘了吃饭,一直在听和想。
孩子们已经吃完饭,带上一个煮熟的咸鹅蛋和黑面包回学堂。
走的时候有孩子看到这边的宫女太监会弯腰表示恭敬,也学着鞠躬感谢,其他的孩子遍纷纷效仿。
一个鞠躬的行为,包含了行为心理学、社会关系学和教育哲学内容。
李易也不吃,耐心地讲,两个人面前的冷面已经被拿走,别人吃掉。
不然无法吃,坨了,就是泡完粘在一起成一坨。
零三三小机器人让宫女给烤了肉串,带啤酒过来,顶在头上。
李易顺手拿到桌子上,示意二王子吃,这个不耽误聊天。
其他大臣一听内容,没兴趣,回去午休。
老国王他们想听,又觉得这是李易在传授厉害的本事,不敢听,也找地方休息。
李易讲着偶尔夹带私货,给二王子灌输忠君爱国思想,君,自然是自己的三哥老丈人,国乃大唐。
吃完饭的宫女太监在旁边用笔记录,万一有人弹劾李易勾结外国,这个就是证据,证明清白。
即便理论上不存在这等可能,如今谁敢弹劾李易?欲离间君臣、翁婿关系否?颠覆大唐李氏国统?
这等大帽子谁敢往自己脑袋上戴?一族就没了。
小丫头不走,在旁边听,听呀听的就躺在给她准备的吊床上,有人摇晃着,她呼呼睡。
李易看小丫头一眼,露出羡慕的神色,无忧无虑的多好哇!
二王子无心理会自己的闺女,他不时问一句,又认真听。
偶尔他也会反抗一下,转移话题,说起天文方面的事情,这是他能拿得出手的最强专业,结果被无情碾压。
他感觉身边是一坐大山,巍峨不可撼。
等下午三点二十,小丫头吧嗒着嘴儿睡醒儿,蹙着小眉头在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李易才结束对话。
“今日到此吧!我与都护所学甚多,要好好思量,待他时再向都护求教。”
李易要带小丫头去玩耍,小丫头午睡后难受,有种空虚和失落感,所有小孩子午睡醒来都如此。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小动物或蚂蚁什么的,孩子恢复速度快,再喝点饮料,又活蹦乱跳起来。
第两千八百零六章 教育体重水汽浓
“爹,我和李易哥哥去玩了哦!”
小丫头被李易抱着,睁着惺忪的睡眼扭头跟父亲打招呼。
转过头去突然兴奋起来:“李易哥哥咱俩去哪?”
二王子:“……”
“有时习惯就好,不要太纠结。”李隆基出现在二王子身后。
“陛下,你习惯?”二王子行礼。
“朕对此无所谓,从不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伤感和失落。”李隆基颔首。
“父皇,你在这啊!我和小兰去找李郎玩儿,你多喝水哦!”
永穆公主的声音传来,她拉着小兰跑去追李易,脚步都未停顿一下,留下个背影,渐去渐远。
李隆基紧抿着嘴:“……”
三个小机器人被女子护卫队抬着跑,在他身边一闪而过。
“没事没事,别难过。”李隆基对二王子说。
“我没难过。”二王子回。
“我也是。”李隆基转身向别处去。
那边李易把小丫头放下来,拉着手找蚂蚁洞。
平时不找的时候,总能看到,想找时,蚂蚁哪去了?
小丫头不在乎有没有蚂蚁,有人陪她玩就好。
刚睡醒时,她听别人说话的动静都是慢镜头那种声音,神经系统未就位,迷信说法叫没回魂儿。
周围没人的话,空虚感会存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个别孩子会莫名其妙地暴躁、哭泣。
小丫头不是襁褓中的宝宝,不会突然就哭啊哭。
“李易哥哥,我有点不舒服。”小丫头被牵着手走,仰头说。
李易蹲下抱起来:“现在呢?”
“嗯!”小丫头笑了。
“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水平,表现在方方面面……”
李易看一眼跟来的宫女太监,放慢脚步。
宫女太监拿出来本子。记录。
李易边走边说,国民教育的根本是让人懂得理论,以及再学习能力。
越是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孩子哭泣的概率越高,同样体现在经济收入方面。
一个村子的人都受教育,并且收入比旁边存在高出来几倍。
那么两个存在的孩子去进行数据收集,会发现从婴儿阶段到上小学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哭的次数相差百倍。
受教育程度高、经济好的村子知道孩子因为什么难受,马上调整,宝宝刚哭两声就舒服了。
另一个村子不知道,同时也提供不了物质上的辅助,人都忙着赚钱吃饭呢,哪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李易说着,他对此感触很深。
曾经坐公交车,很多宝宝会哭,后来宝宝没少,坐车的人总是大眼睛看着周围,却不哭。
小学知识都没有的家长如何去学习育儿知识?不存在网络。
大学毕业的即便不会,他们能学。
另外居民素质不同,以前坐车大家使劲吵嚷,吸烟很正常,宝宝听着动静,又闻着烟味,他能好受才怪呢。
而在公交车上吵嚷与吸烟,正是国民教育中的一部分。
故此发现很多老人素质低,倚老卖老、蛮不讲理什么的。
这样的老人,通常基础教育方面出问题,是朝廷的原因,不能只归咎于个体。
大唐的老人们其实不错,即便没有学问,他们有道德和公德。
只有社会动荡后,那一代变老的人才不同。
一个十年所留下的遗毒是深远的,毁掉了道德和公理时,那些承受的人偏偏没有文化。
有文化的哪去了?那个有去处,牛棚了什么的……
李易边想边说,大唐不能那样了,现在就很好,稳定住,贯彻下去,不忘初心。
“鱼,鱼!”小丫头听不懂李易说的话,她只要被抱着,听到声音就好。
突然她指着河喊,有鱼,从水面跳出来了。
“鱼!”李易根本没看到鱼,他还是配合着喊。
“鱼呀!”小丫头高兴,自己看到的,李易哥哥也看到了。
李易刚才若说哪有鱼啊,没有,是河,小丫头就会很难过,明明就有。
又一条鱼跳出来,两个人一起喊:“鱼!”
小丫头那叫一个开心啊!跟大人一同分享了自己的所见,孩子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那里也有鱼。”李易指着另一个方向,跳起来好几条鱼。
小丫头:“嗯嗯!大鱼。”
“蚂蚁,这里有蚂蚁,排成排了,在运输东西?搬家,这个是蚂蚁搬家,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
李易在配合着小丫头,大人要在这个时候把自己变成孩子,看到什么都一副稀奇的样子,这样孩子才高兴。
配合着李易就愣了,是呀!鱼跳出水面,蚂蚁搬家,为什么?
他深呼吸,感受空气中的气压和湿度,再看草叶和水上的波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总觉得气压低了。
“气压。”李易喊。
“九九五,咱回去吧!还在下降,很快的,九九四了。”
零三三不用李易点名,自己就知道东主问谁呢。
“走,要下大暴雨,哗啦哗啦的大雨,咱们躲起来。”
李易不能带小丫头看蚂蚁了,蚂蚁忙着搬家呢。
队伍往回跑,不玩儿了,命令通过零三三传回去,那边组织人手撤离河边农田的人。
无人机升空收集数据,飞艇降落卸货,然后放气,反正都是氢气,不值钱,换成惰性的,那也不用担心被雷噼。
氧气袋准备妥当,随时给人用上,免费汤的棚子撤了,冰屋……只好放弃,可惜了,要是不下雨还能坚持好多天。
屋子放弃,大家把冰往金字塔里运,这个能够冰镇东西。
油锯、大锤子配合,把冰屋拆掉。
上面的大块冰落到草席子上,碎了也不怕,兜起来运上去。
能修金字塔的人就能运冰块,这个难度比修金字塔低多了。
太碎的冰铁锹撮起来放进筐里用扁担挑上去,这个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