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把大唐字投影的时候,
老国王他们看懂了文字,却茫然于大唐群臣的意思,你们想的是啥?小孩子怎么当国王?
关键你们一个个想到一起去了,你们大唐都是小孩子当国王的?
二王子把闺女不小心夹着掉到地上的一个小包子捡起来吹吹灰,又用手擦一下塞嘴里。
问李易:“他们怎么都想让孩子接替王位?”
“所以他们才有资格跟我坐在一起吃饭,不然要他们何用?”李易大声说。
群臣听到,不但不生气,反而露出笑容,好骄傲的样子。
第两千七百九十九章 围城断水无可破
“因为小孩子最听话。”小丫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一瞬间,包括李易在内,都吓一跳,你……
“我说错了?他们都是大人,打来打去的,让他们不打,他们不答应,跟我说不打,我就不打了。”
小丫头好紧张,我没错啊,动画片里就是这么说滴,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李易:“……”
“对对对,来,吃包子,中午想吃什么?”李易笑着问。
小丫头吧嗒吧嗒嘴儿,看着小包子:“还想吃包子。”
“好,中午我给你煎包子吃,就现在蒸的,用油煎,不做水煎包。”
李易答应,到时候让小丫头慢慢咬,别把上颚碰破了。
大家继续吃,当作方才什么事情都未发生。
百姓们吃饱了,无须别人吩咐,自己转身下地干活,战争与他们无关。
在他们眼中每天能够吃饱饭,又种着以后会收获的粮食,是最快乐的时光。
目前属于大锅饭模式,众人一同工作,海军记工分,与战场上记军功一般。
军功看杀人数量,亦考虑辅助的工作效率,挺复杂的。
像篮球、足球,得分、助攻、篮板、防守、组织,不进球的不代表没功劳。
许多优秀的球员自己得不到分,他却牵扯着对方更多的球员来防守。
更厉害的是那种吸引对方球员防守还能自己突破得分的,基本属于天赋,别人一样努力训练。
下田做事情的百姓效率有差异,得到的工分不等。
海军要公平,必须服众,即便知道谁家有生病的人,效率低,工分还是少。
家中生病的人,给额外的补贴,不用在工分上。
像这种翻出来垄沟种植的情况,再额外施肥,用留下的好种子,亩产比本地人种出的要增加百分之五十多。
工作效率方面,如原来一人能负责十亩地,现在可以管三十亩。
以前本地百姓手工拔草,拔一次弯一下腰。
如今有锄头和镢头,镢头用来开垄沟,锄头除草,镢头除草没问题,刨根,累,那铁锹也可以除草。
之前补种的玉米又收获时,有镰刀,长柄的,跟割稻子和麦子的不一样。
一个人能够抵上曾经三个人,关键地足够多。
自然休耕的地,已经全部开出来,先不休,想休的时候最后种一茬大豆,收了豆子豆秧留下。
做完豆腐的豆渣发酵,跟农家肥混合一起扔地里,养一年,湿季下雨一泡再翻耕。
贵族和祭司在学习先进的耕作技术,不准随地大小便,挖茅厕,等大的陶缸烧出来把缸埋进去。
自从李易打出来井,大唐说什么百姓都认为对,比祭司厉害。
李易喝完酒,又给大唐和这边的护士们讲课。
“小易,没有煮花生?”课刚结束,李易休息时宋璟找过来。
“十五分钟,老宋你要是有急事问完就走,我就不安排人去煮了。”
李易看对方,起身帮着拉凳子。
“估计十五分钟不够用,煮一点吧,中午我跟你喝啤酒。”宋璟点下头。
“他们这种程度的战争,打上半年,咱们怎么办?陪着?”
宋璟说着要吃煮花生,提前做好的茴香豆他也抓。
“干季,固守不可久而围攻可持,他们金字塔里无水源。”
李易此刻丝毫不困,刚才上课时,有人作手术,他远程执导,很兴奋,手术成功。
宋璟眯眼睛思忖一番:“故此你让人把长安城和洛阳宫的城墙全给拆了。”
“拆城墙为了交通方便,与防守又何关系?谁还能打到长安和洛阳?
你们又不住在长安皇城与洛阳宫的紫薇城,住我庄子,别人造反不攻破庄子有何用?
他们的金字塔最怕被围困,距离一千米围起来,金字塔地形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又没有水源。
子仪,换成你守金字塔,你怎么打?”
李易说着看到郭子仪走过来,顺口问。
郭子仪皱眉摇头:“打不了,只能跑一部分人。”
宋璟看郭子仪:“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何如?”
“被围着怎么背水一战?前面的人冲锋,我大不了给你让开一个缺口。
前面的队伍冲杀,后面的我给你阻断了,前面的人让你跑,后面的人始终跟着前面跑,没有直接面临最前线。
一断就乱,好不容易组织起来,我再放你这个组织起来的前锋走,继续断伱。
突围总不能是全方位反杀,突围出去的人,我派兵追杀,他们好不容易跑了,哪还有死战之志?
突围你带粮食不?粮食重量不?我喊着投降不杀,你有坚持住?
你粮食扔掉,轻军突围,我放了,回头我收你的粮食,一部分人追你,你结阵我也结阵,我有粮你没有。”
郭子仪以自己跟敌人相同的军队素养讲,断水则废。
刚被围的时候有据险而守的心理,等敌人断水,发现口渴,身体机能不行的时候,再突围就晚了。
渴你一天,你突围,我让你跑,你那么渴了你还能跑多远?去几里外的河边喝水?
你一部分人跑那么累,拥挤着喝水,队伍更完,一追杀全溃。
“若羽林飞骑被围于金字塔?”宋璟想到另一种情况。
“若围敌者乃羽林飞骑?”郭子仪反驳。
你拿羽林飞骑跟别人比?你咋不说围攻的是羽林飞骑?
本身战斗素养不一样,羽林飞骑会让你给围上?
我指挥羽林飞骑往没有水源的金字塔上跑,叫敌人给围住,我再想办法突围杀敌,反败为胜?我有那么傻吗?
“哦!”宋璟想想,发现没毛病,确实哈!断水断个两天,心存必死志,没用了,没有力气,快渴死了。
至于羽林飞骑,兵种战斗力和素养不一样,伪命题。
不然咋不说把小易给围金字塔上?那不是围过嘛!六千人给轰趴下了。
“现在谁带着粮食在野外,谁有优势,干季雨水很少,今年湿季都没下几次。”
李易指出来战争的要点,金字塔没用。
大唐长安和洛阳不缺水,就怕敌人围城断水,结果该破还是破。
“他们想来应该知道吧?”宋璟觉得如此简单的道理,正在战争中的人俱明了。
“管他们知道与否,传個消息给国王,他们队伍多,围一处总觉得围不住,有援军。里应外合。”
李易倒啤酒,示意站在那里依旧想着怎样布局、如何破局的郭子仪坐下。
第两千八百章 己处干季民在冬
半个小时左右,吃晌午饭,众人寻过来,这里又搭上棚子,遮挡阳光,天热。
干活的百姓吃过冷水的汤子面条,炖的淡水石斑鱼,蒜茄子和拍黄瓜。
主食始终是玉米,没有别的东西,能吃饱好追求啥?
百姓倒是开心,又有肉吃了,干季吃蔬菜咸菜。
李易等人吃烤肉串儿,烤架拿到下风头。
小丫头面前一碗冷面,水果罐头放在冷面上,旁边摆着冰镇的牛肉罐头,从大唐带来的。
女眷吃的跟她相同,切大量的黄瓜丝和胡萝卜丝,保证营养均衡。
“嗯!”小丫头夹一切两半的茶叶蛋放嘴里咬,好吃。
二王子正巧看过来,小丫头的筷子一松,半个茶叶蛋被咬一口就掉下去,她夹起另外半个向父亲比划。
二王子摇头,摆手示意女儿自己吃,心中比喝一大口冰镇冷面汤都舒爽。
大屏幕上放着直播画面,不是托玛瑞弟托城邦战斗的了,总在吃饭的时候看别人厮杀,影响情绪。
大唐天黑,本地中午十一点四十,大唐十九点四十,即下午七点四十。
冬天的时候天黑得早,眼下长安和洛阳都是夜晚。
夜晚不代表人都回家呆着,百姓有夜生活。
长安城南地区最为热闹,周围点着冰灯,百姓们穿上兔皮的衣服、或者军大衣、鸭绒、羊绒等服装逛街。
街边大排档,众人吃着烤串儿、火锅、涮串儿、炒菜……
小孩子手上拿着冰糖葫芦,表演幻戏的人在那里划出片地方……
镜头突然一个特写,有个人身上穿的是细麻布的衣服,脚上猪皮鞋,他往人群里凑。
凑着凑着,镜头中有两個人双手搭上了他的两个肩膀,第三个人过来一碰,一个小皮包掉到地上。
第三个人拍拍前面站着的人的肩膀,指指地上,意思是你东西掉了。
对方捡起来道谢,第三个人摇头,示意对方打开看有没有少东西,对方看看,摇头。
“闻恬姐姐,那个包是那个人从那个人的兜里掏出来的。”小丫头看到整个过程。
“对呀,偷钱的,从外地过来,胆子大,两都无盗贼,还有人不信邪。”
永穆公主笑着说,京兆府与河南府的小偷都成官方人了。
人家整天的任务就是到外面逛市场,看到谁的东西容易掉下来,提醒一下,发现小偷,出手。
被抓的那个老实地挨押走,回头要教育,不是剁手指头,让他正常工作,先打他一顿。
“他们怎么穿得那么厚?”小丫头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关注点放在服装上。
“那里冷,呃……”永穆公主发愁,怎么告诉你零下二十五度是什么感受呢?把你装进冰柜里?
像跟三沙市没出去过的百姓讲北方的冷一样,说冬天很冷,对方说对,我们这冬天也冷。
可不是一种冷,你们冬天零上十多度的潮湿冷,与北方的干冷是两个概念。
北方感受过潮湿冷,你没体会过干冷。
“李郎,我说不出来那里的冷究竟是啥样。”永穆公主求助。
“吩咐下去,那边在船上造大冰块,用飞艇送过来,这边搭木头屋子,外面保温,建个冰室,大一点的。”
李易同样不想用语言来描述,干脆直接点。
“好哒!”零三三应下,又继续说:“证明东主你的文字把握能力不行,你得练。”
“文字功底低不会死,情商低,绝对会。”李易语重心长地告诉零三三。
“没听明白,我哪有啥情商?我就是东主的小机器人,东主说让我生,我就生,东主叫我死,我愿意死。”零三三瞬间情商在线。
“哈哈哈哈~~~”刘幽求忍不住了,他就想不明白,零三三为何整天在生死边缘徘徊,还乐此不疲。
二王子和老国王等人的心思不在冷不冷和零三三作死与否的事情上。
他们看大唐的繁华,二王子看过白天的那种宣传介绍,包括铁路,晚上的夜市未了解过。
二王子看到有个孩子吃完烤肉串儿给的钱不一样,别人都是一种,他是另一种。
“李易,那个孩子他少花钱了,他的钱的花纹是……”二王子关注细节,却说不出来。
“学习好的孩子,从花纹上看,京兆府月考第四,他的一钱抵别人六钱到十钱不等,看商铺的规则。”
李易一眼就知道什么情况,现在大部分全是大唐纸币了,李家庄子的在慢慢退掉。
不退的是李家庄子的学堂奖励券,甚至印出来更多。
“他这样的多吗?”
“十万个人中有一个,整个周围的人,加在一起六百万,孩子学生五十余万。
像他这种,不但花钱少,额外还要给他东西,他的钱朝廷奖励,我李家庄子背书。
其实他免费吃都可以,我养得起,更愿意养,因为他德行首先要没问题。”
李易眼睛看着画面,记下这个孩子的模样。
二王子咽咽口水,大唐果然人杰地灵啊,十万中一个的被自己看到了。
转而他好心地跟李易说:“你应该把这样的人带在身边培养,当成徒弟,太少了。”
他说着就不自觉地看向青黛那里,三个孩子也吃肉串儿呢。
他的理解是如此聪慧的孩子,不管是贵族还是祭司,都愿意要。
李易笑了笑:“青黛、归藏和灼灼三个人不同,我这人挑徒弟特别严格。”
“这个孩子可是你那里的排名第四。”二王子强调。
“对呀!才第四,灼灼,连续好几年第一。咱们大唐有个科举,分成好多科,然后他们三个……”
李易觉得还执白点吧,否则你不清楚情况。
二王子:“……”
他重新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