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老人、孩子、妇女,他们跑的速度慢,体力差。
刚收获的玉米不需要用水泡,未经晾晒,本身有水分。
煮的时候香,煮熟了硬,本地人吃习惯了,倒是无所谓。
一群怀孕和哺乳期的女子被单独安排,孩子看年岁,不吃奶又无法吃硬东西的聚拢到一起。
掉了压的老人与这样的孩子相同,老实地配合。
分开的时候哭声响成一片,男人尽量往自己女人前面挪,奶孩子的女子抬头用哀求的目光看胜利者。
饭菜做好,天还没黑。
身体好的人得到了煮玉米和熟的咸鱼干,用竹筒装煮玉米的水吃。
特殊要照顾的人有玉米面鱼肉浓粥,同样竹筒装,随便喝,喝饱为止。
俘虏们情绪瞬间稳定,不懂事儿的小孩子露出笑容,哎呀!比自己平时吃的好。
孕妇和哺乳的女子额外得到了当季的果子,又没奶吃,牙未长全的孩子喝到冷榨的鲜果汁。
吃晚饭天黑下来,俘虏被安排着休息,睡在金字塔一层层的平台上,点蚊香。
一人发两张草编的席子,一张硬的,一张软的,硬的铺》
火堆烧着照亮,顺便吸引蚊虫。
半夜的时候传来女子的喊叫声,同一个金字塔,其他人听到动静,有人攥拳头,有人咬着牙捂耳朵。
紧跟着灯光闪烁,一辆车冲过去,之前车在四处走,有人生病了救护车要帮忙看。
现在专门安置孕妇的金字塔同时三个孕妇要生产,叫喊啊!
当新生儿啼哭声传出时,许多附近生气而不敢动的俘虏露出疑惑的表情。
感觉不是自己一方的女人被欺负了,那里似乎都是孕妇,欺负孕妇不如找别处的女子。
天蒙蒙亮,战争推进继续,昨天晚上有人连夜背东西跑,天亮跑不动,被追上投降。
他们没有独轮车,人能背多少东西?走路越多越沉。
被逮到后先给他们竹筒玉米粥喝,有咸菜,别死了。
产妇这边多了三個新生儿,母亲抱着喂奶。
飞艇过来给送衣服,纯棉的,包括所有宝宝的尿布。
三个新坐月子和原来坐月子期的女子吃到了家禽的蛋,不能孵化的那种,白水煮的。
鹅蛋给两个,或鸭蛋、鸡蛋一样给两个,其他奶孩子的则是鹅蛋给一个,鸡蛋鸭蛋各给一个,要么鸡蛋给两个不给鸭蛋,鸭蛋没了。
昨天晚上听到动静的俘虏见没人管,跑过来看,想确定一下。
等看到人家有蛋吃,觉得其实给一些女人同样的蛋,女人不会挣扎。
尤其是女奴隶,给她吃饱,她就愿意,很主动的那种。
这回奴隶彻底安心,等着自己的饭,身体好的一天两顿饭,告诉他们了。
特殊人群一天三顿,真给,感觉当俘虏比原来的日子好。
“干活,收玉米,玉米秧子一起扛回来烧火。”
身体正常的俘虏被吆喝着去工作,都不怕他们跑。
他们什么都没有了,跑掉后去哪?追上那边跑的人,然后没饭吃?
还不如在这呆着,尤其是有女人、父母和孩子一同当奴隶的,总不能自己跑。
那三个新产妇的男人来了,被允许一个小时的接触时间,然后收玉米。
一群宝宝换下来的尿布被安排好的人带到河边清洗,给肥皂,洗干净挂起来晾晒,等着替换。
三个男人看到自己呼呼睡的孩子,露出笑容,不用一个小时,跟妻子说两句话,转身就去收苞米。
他们要用实际行动换妻子和孩子的平安,能活着就好。
收玉米女俘虏负责掰苞米,男俘虏得到一把锋利的镰刀,有人教他们怎样割玉米秧。
男俘虏有的拿到镰刀,看胜利者,胜利者点头笑笑,又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一下:“一下我就死。”
男俘虏弯腰干活,开什么玩笑?我杀了你我也死,我家人在。
又是傍晚,战争推进停止,新的俘虏出现,大量的粮食也有了。
之前的俘虏回来交上镰刀,有家人的被安排到一起。
正常的人继续吃煮苞米和咸鱼、辣椒酱。
孕妇产妇和牙没长齐的孩子群体,飞艇给送来石斑鱼炖豆腐。
稍微大点的孩子也有额外的菜,辣炒的田鼠,剥皮去头尾,切成段炒。
再看胜利者,同样吃煮苞米和咸鱼。
好多俘虏瞬间破防,想哭,好委屈。
早知道是这个待遇,我早带家人过去了,哪还用你们来打?
头一次吃到豆腐的特殊群体,妻子用匙子舀块豆腐给丈夫,丈夫使劲摇头,不是给我的。
大孩子和老人都不吃,给谁就是谁的饭菜。
鱼都是鱼块,一点刺儿都没有,汤是奶白色的,上面漂一点泡发好的干葱花和香菜。
从小到大吃过的鱼,屈指可数。
没想到当上俘虏,生孩子、奶孩子不用干活了。
从昨天到现在,吃的东西太好了,这哪里是敌人?分明是亲人啊!
俘虏不知道大唐战争的目的,李易担心孕妇和哺乳期的女子情绪不好,影响孩子和奶水产生。
故此给好东西,以后都是大唐百姓,战争不以杀戮为宣泄。
现在吃好东西的孩子,会永远记得这一天,自己被大唐抓住,从此过上好日子,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仁义之师啊!我大唐乃仁义之师。”姚崇看着大屏幕感慨。
众人不出声,你不打人家岂不是更仁义?
“隆择你怎样看?”未得到回应的姚崇问毕构。
“仁义!仁义之财,全是钱,硬往里砸,大唐就是有钱。”毕构给面子。
“哈哈哈哈……”李隆基大笑,歪头看李易。
“马上就好了,最后一道程序。”
在制作家常豆腐的李易调汁,把炸好的豆腐块扔进去翻两下即可。
今天蔬菜多,本地进如干季,空气干燥,要补充水分,又不能使劲喝水。
他做了小白菜汆鱼肉丸、黄瓜酿、家常豆腐、虾仁松子玉米、蘑菇烧鱼块、蒜黄鸡蛋、牛肉荸荠、干煸绿‘果’胸鳝、干锅土豆片。
算是八个菜一个汤,汆丸子归在汤里了。
今天高兴,李易就多做了菜,一大锅又一大锅。
第两千七百九十章 英雄不在落幕迟
船队靠岸后,该养殖就养殖、该种植即种植,现在已经能够大批量采摘。
包括最先接触建根据地的那里,一种一大堆。
按照现在的情况,可以随时弄出来上百道菜,看大家是否想吃
明朝的远洋船队的船上能养猪、种菜。
现在的大唐比明朝时候的厉害,一样养殖种植。
菜摆上来,分餐制,包括老国王等人在内一起吃。
主菜八菜一汤,围碟十八个,一个碟子里就放一口能吃掉的量。
想再吃,可以要求继续上。
大家高兴,战争取得进展,俘虏亦有归属感,多做菜。
“这么多?”老国王由衷感慨,他活这么大岁数没吃过。
“还行。”李旦这边接话,双方年岁不同,地位……也不同。
李旦年岁大老国王不少呢,说老国王是儿子也不过分,当地平均寿命短。
“有更好的?比船上吃得还好的?”
女祭司知道这个少了,在船上主菜多。
永穆公主出声:“有,就吃过两次,一百零八道主菜。”
她说的是满汉全席,李家庄子做过两回,道道是精品,吃三天。
吃过这个之后,发现所有的菜只要适口就行,再无更多的追求。
大王子看看李易,有一丝无奈的样子:“有三个我的手下,他们说自己的人全跑了。”
“对呀!我出手。让修路他们不修,让修渠他们不修。
说白了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服气,不愿意承认现在的政治格局。
另一个小心思多,想跟我谈,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行。
今天你开口,我给你一个面子,五十万钱,买他们的地方。”
李易道明情况,五百缗,去闻恬兰香阁能够买点东西了。
大王子犹豫,那三个贵族拥护他,他不可以随便抛弃,于是他问:“还能再给我点钱吗?”
“给他们的一人五十万钱给你,你可以给他们二三十万钱,不给与我也无关。”
李易理解,不随便抛弃,生而为人,怎可轻易牺牲拥护自己的人?必须在抛弃前赚一笔。
“回头我就叫他们卖了,不能因为他们一个小地方,而影响咱们大唐全局发展。”
大王子觉得可以,拥护自己的人就要有奉献的觉悟,不枉自己看重他们。
李易端杯,大王子端杯,二人相视一笑。
政客,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出卖的,包括灵魂。
所以李易绝对不会给大王子任何实权,今天你把你的人给卖了,明天你就一定会卖大唐。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针对托玛瑞弟托城的战争还未结束,另一场利益交换的斗争已经落幕。
小机器人们跟李隆基等人和大臣们汇报,我家东主干了什么。
大家听完后,继续吃喝,不需要多考虑,此乃常规操作。
易弟、小易只有在对大唐内部的时候才会一次次妥协,对外不可能吃亏。
……
“咱们大唐小雪了,北方地区的小茄子和小黄瓜估计很甜。”
今天大唐霜降,李旦回忆,去年这个时候,李易还洗了很多小茄子让大家当水果吃。
那茄子一寸到两寸,不做成菜,也不蘸酱,直接把上面把给掰了,洗一洗,大家拿着吃。
李家庄子葡萄园的一部分葡萄不采,室内的会自然成干,室外的等着再冷一冷就冰冻了。
冰冻后的葡萄剥去皮,酿造葡萄酒时稍微调整下工艺就是白葡萄酒。
李旦想到了故乡,那里很冷了,而这边就像大唐的琼州、振州所在,依旧那么温暖。
李易在旁边呢,他过来送皮冻儿。
“喝点黄酒吧,那里的北方都冻上了,哪里还有霜降罢园后的甜不甜呢,就葡萄酒行,要么冻秋梨。”
李易说是黄酒,其实是蒸的螃蟹。
“渤海那里差不多结束吧!”李旦起身帮着放东西,李易推餐车过来的。
“今年冬天完事儿,他们不行了,人口流失才是最可怕的,原来的产业链彻底断掉。
吃不饱、穿不暖,内部定然分崩离析,更多的人为活命,要远走他乡。”
根据情报反馈,整个东北除大唐占的地方,其他位置加起来的人口已不足三十万。
他们跑到大唐,部分人留在安东都护府,更多的人乘船到沧州,即天津港。
那里有海河,大唐叫潭水,有铁路往南。
属于河北道,河北土地多,人口少。
给他们发工具、粮食、种子、生活物品,他们种地,种麦子,再接着种一茬玉米。
更远的地方怕赶路时死在路上,坐飞艇走,大部分东西丢下,来大唐拿补偿。
今天小雪,公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北方地区很冷很冷。
飞艇依旧往那飞,找人问走不走?房子已经盖好了,家什一应俱全。
别人帮忙运了煤和垒的柴火垛,火炕盘得可漂亮了,一点不盗烟。
每人准备两床新被褥,枕头有麸子瓤的和稻壳瓤的,拎包入住。
东北地区的人还不会盘火炕呢,一律烧火盆,会焖木炭的弄个简易的地方烧,不会的拿东西跟别人换。
与李易初到大唐时长安一般,冬日的早上日头升起,通常伴随着哭声,有人冻死了。
跟富裕关系不大,除非自己有奴隶看火盆。
有人家中养了马,问马怎么办?
飞艇的人指指吊舱,运走,还是你家的。
赶紧的吧!过两日再下雪,风大咱们飞艇来不了了。
一户户人家被劝走,他们走了,走时把不能带的东西全给邻居。
邻居麻烦了,说好的相互守望呢?我也走,我把东西给其他人。
家中的小男孩儿高兴,爹,还和他家当邻居,说好的我要娶杏妹妹,看杏妹妹都高兴得哭了。
女孩子摇头,误会了,我本以为能躲开你,结果你还缠着我。
李旦不晓得别人搬家的具体过程,他只觉得大势已成。
“后突厥过来的事情商议妥当?”李旦分解螃蟹,用匙子和快子,武吃,不拿其他工具。
“老弱妇孺到大唐了,空运,年轻力壮的要等一等,等小海冰封后捕捞足够多的鱼再来。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
李易回答,后突厥的人在看过大唐军队乘飞艇过去进行的军事演习后,表示可以并入大唐。
自动步枪、手榴弹、迫击炮、空中飞艇飞行速度那么快……
给他们个面子,说他们到大唐就是大唐百姓,与大唐共治地方,不属于他们投降。
他们想最后捞上来一批鱼,运到河北道,表示自己确实能够生存得不错。
妇孺们先过来,少遭罪,谁冬天愿意在那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