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
  李易那时涨水,有人用大钩子刨鱼,鱼刨上,身体被带着一歪,水一冲,人在下游被打捞上来。
  这边捞淡水鱼,那边海鱼的鱼干不停地用飞艇运输。
  一时间杜斯·彼拉斯城邦的人发现玉米够吃,可以轻松坚持到明年湿季再种植。
  每天吃肉,吃一点点玉米而已。
  原来咱们大唐如此牛逼呀!当大唐的百姓好。
  百姓找到好的果子,跑来跪在李隆基等人所在的金字塔sp;       “赏!”李隆基高兴坏了,看看朕,到个陌生的地方,百姓认可。
  “送二两海虾的虾仁。”李易刚炸完丸子,知道消息给出赏赐。
  他怕李隆基一高兴赏一堆东西,大家都来送果子,你给不给?
  百姓便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现在的行为差不多,只不过不是远人来,而是来远人之所处,既来之,则安之。
  李隆基听到李易就给二两虾仁,感觉拿不出手,咬咬牙,又送一斤大粒盐,一同放到陶碗中给送下去。
  “又多给了盐。”毕构提醒李易。
  “我知道,陛下也是个好吃之人啊,教对方做盐焗干虾仁。”
  李易帮李隆基找个理由,看,咱们陛下多聪明。
  “盐焗大虾老夫吃过,干虾仁还如何焗?”毕构挑毛病。
  李易夹起個丸子:“这话说的,干海参你直接嚼着吃,先泡发干虾仁,再给焗成干的。尝尝丸子。”
  “休要用丸子堵老夫的嘴,嗯!好吃,就是盐放少了,有点淡。”
  毕构说着张嘴,边嚼边称赞。
  “给孕妇和产妇吃,产妇奶孩子,盐多奶水少,大量的水要参与新陈代谢把盐给代出去。
  再多喝水,增加心脏和代谢器官的负担,身体体液中电解质又少了。
  单亲的母亲和父亲养婴儿难,朝廷出手解决困难,父母会教孩子忠心大唐。”
  李易说着把炖鱼的锅盖打开,用勺子弄点鱼肉下来,带一些汤汁,尝尝,开始撤火。
  烧灶的火柴火掏出来,灶里的温度逐渐降低。
  他不把锅搬下来,因为搬不动,光是这口锅空着,他都要立起来骨碌着移动。
  毕构自己又拿过筷子夹五个丸子放手心里,放下筷子用手捏着吃:“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也不好。”
  “对,关键她们缺油水。老毕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
  李易感觉不对,你跑这里跟我抬杠有意思?
  “没……没有……也没啥大事儿。”毕构回应。
  “说说小事儿也好啊,闲聊。”李易给面子。
  “老夫大妹家中的儿子看上个女子,结果双方都说好了,那边有人横插一杠,也要娶那女子。
  对方是卢叔矩的曾孙,家中钱财多,就打动了女子的父母,期间估计也有威胁什么的。
  昨天发消息说的,事情卡住,我大妹和二妹年岁小,娘死得早……”
  “行了,老毕,你别说了,我出手,我管了,来,吃丸子,就是盐少。”
  李易明白了,老毕的妹妹,就是继母所生,继母结果又很早死了,他就养大两个妹妹。
  对方是范阳卢氏的后代,好多代了,但人家还是有钱,同时因为七姓十家不能通婚,更显身份尊崇。
  老毕身为宰辅,他自己可以解决,当宰相是摆设?
  但这不够,宰辅出面,会落人话柄,毕构不想史书上记这么一笔。
  最后说着都卖惨了,玩悲情,那就自己负责,何至于如此?
  毕构瞬间恢复状态:“这丸子吧,第一个吃着感觉淡,然,盐身体吸收是累计的,再吃一个就不淡了,吃到现在,正合适。”
  李易扭头看小机器人:“此事……”
  “我办,我告诉庄子里的人,顺便重点查一查,是否又有人像佛道找咱们敬爱的毕宰辅的麻烦。”
  零三三头上灯光闪烁,懂呢!你放心吧!事情给你办得漂漂亮亮滴。
  “老毕呀!我突然想起个税,土地税和房产税,土地超过多少亩,房产面积多大后,得征重税。
  像我李家庄子,我一年若交不上来一千万缗的房产税和土地税,就应该抓我。
  你先找人研究研究,多少面积开始征合适,超过多少就多征的比例也琢磨琢磨。
  等咱们把这里的事情解决完回去,开始在大唐征收。”
  李易发现可以了,倒时旁边吐蕃、后突厥、奚族、契丹、渤海、新罗等地方拿下。
  地方大家族还有什么依仗?有本事就造反。
  “这是大事啊!”毕构发现情况严重了。
  “不这样土地兼并还要继续,朝廷无法控制土地不就完了嘛!快晌午了,你想吃啥?别盯着丸子吃了。”
  李易把放丸子的大盆往旁边挪挪,你吃这些吃多了不行。
  里面的豆渣多,你年岁大,吃完又得给你弄别的药吃。
  “天儿又不下雨了,小葱拌豆腐?”
  毕构暂时压下大的事情,看看天儿。
  李易伸手搭毕构的手腕:“行!多放点葱白,酱呢我给炒一下,凉拌鸡丝、蒜泥黄瓜,我用菊芋切片做了泡菜,伱尝尝,吃大米水饭,不吃高粱米的。”
  “听你的,都听小易你的。”
  毕构被搭上脉,一动不敢动。
  李易和青黛小丫头只要伸手搭脉,所有人都是这个状态。
  水平不够的医者把脉要有脉枕,坐好了才行。
  李易以前也是如此,最厉害的就是小丫头,刚见面时,她不在乎别人的姿态,伸手就抓腕子。
  如今李易也会了,这就跟写书法是纸铺在那里架腕写、悬腕写,和单独一张纸用手虚托写的难度一样。


第两千七百七十八章 百姓朴素航线稠
  “菊芋好,如今大唐全在种,比螺丝菜好照看。”
  毕构放下心,老夫身体没问题,看看饭菜即知晓。
  螺丝菜他爱吃,船上有,虾油小菜里保证放,大唐种植就是为了腌咸菜。
  后来小易从这边带回去一种姜,跟姜长得像,却没有姜的辛辣味道。
  这个腌咸菜同样好,关键对生长环境要求地,天冷天热的地方都能种。
  种一次之后,刨的时候不要全给刨出来,留下一些小的,大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可以活着,来年还发。
  百姓按照报纸上所写,愿意种的人就在院子的角落种,选跟邻居栅栏的临街位置。
  邻里中间的栅栏一般不到一米高,都是细小的棍子插在那里,想过去怎么都能过去,小孩子都可以撞过去。
  双方却没有过去的时候,想去,从大门走,哪怕栅栏有的地方被风吹倒,也不能跨。
  菊芋能蹿根,会长到邻居家,邻居不种的看到后,当作不知道。
  等秋天能收获时,就挖,双方很有默契,然后邻居家如果有果树,比如杏树、山里红、李子、沙果,保证给送来,说让孩子吃。
  大唐各地全种,鬼子姜繁殖速度太快了,除了野草,就没见过这么个疯狂生长的东西。
  别的外来物种或许是危害,鬼子姜大家不嫌多,做咸菜拿什么做不是做?
  有的人家河边有沙土地,种别的东西产量太低了,就种鬼子姜,种完不管。
  不需要帮助除草,野草干不过它,干旱无所谓,雨水多也可以。
  零上三十度、零下三度,对它来讲不是问题,能活着,放心吧!
  秋天一收获,洗干净,用坛子放盐腌制,扔酱缸里更好。
  自己家保证吃不完,有送人的,有拿去卖的,很便宜。
  送人的基本上要放酱缸里,每家做酱的味道都不一样,跟蜀地泡菜似的,家家做,家家不同。
  送别人酱缸的鬼子姜,得是自己家大酱获得认可,否则拿不出手。
  长安百姓家中谁的酱好,会制作许多,邻居过去要。
  带上东西去,聊天,聊着就说自己家的酱里蛆太多了,最近要挑挑蛆,孩子又想吃酱,闹啊!
  邻居明白了,我给你一大碗酱,对方马上说,你家的酱,我都不敢要,孩子就爱吃你家的,吃习惯了我还做不出来。
  邻居高兴了:孩子有时候就是挑,想吃过两天我再给送,别总说孩子不好,吃个酱而已。
  不过现在的这里没有菊芋,离得近也没种。
  毕构就想到这个问题:“菊芋不错,老夫发现他们腌菜少,要推广。”
  “是,他们是新石器时代,不仅仅是工具的问题,是技术,接技术则,没工具怎么去发展?”
  李易强调对方的社会发展阶段,自己到大唐时,大唐很多百姓还用臼和舂呢。
  石磨是有钱人家,或者一个富裕的村子里才弄個。
  直到自己把土砻弄出来,接着水力跟上,后来的手动、脚踏磨面机。
  原来本地吃玉米就是煮、烤,要不用石头砸,砸就是看要砸到多细了,最好的是砸完后的粉末。
  用干玉米砸一斤的玉米面要多长时间?没看给他们吃的大颗粒不够细的玉米面窝头他们都很开心嘛!
  吃个发面的大包子,白面馒头,都觉得是神赏赐的。
  “走走,吃饭,东西给他们送去。”
  毕构推上自己的小机器人,他的小机器人权限低,不能命令李家庄子。
  不过可以给他及时传递消息,行政的数据只要录入,小机器人给出各种数据图形。
  平日里跟他聊天,谈文学、说音乐、讲书法、言绘画。
  毕构不想说话的时候,小机器人轻轻哼哼歌。
  更关键的是,小机器人脑袋上有把手枪,手枪子弹的杀伤距离是二百多米,手枪正常有效射程为五十米。
  小机器人操作枪,第一枪如果没打中,就属于校准了,然后第二枪的命中率提高,第三枪更高。
  这个是指二百米距离时,五十米,小机器人打不死你。
  李易小机器人的身上有灰尘,毕构的小机器人身上没有,他总擦,用鹿皮。
  他夫人跟在一起,就是那什么的次数少了。
  有时想了,小机器人还负责帮着播放小电影,没有治安部门的人员来抓。
  炖的鱼和炸的丸子送出去,这边一大群人还是分餐制。
  有的人正常吃饭,过水的大米饭和凉菜。
  李易烤肉串,一捆子上百串翻来翻去,跟扇子似的。
  船上冻的羊肉和牛肉,照这么吃,再有三个月就吃没了。
  不过用不到那么长时间,大唐的补给会到来,另一批蒸汽机船早已出发。
  飞艇不会进行这么远距离的飞行,天上的气流影响太大,在陆地上发现情况不好,可以降落,海上往哪落?
  船只就好办许多,曾经美洲被外来殖民者占领的时候用的都是‘破’船。
  他们过来用帆船,不是蒸汽机船,包括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时候都是帆船。
  那个时候他们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派人到这边进行殖民,大西洋跨过来,和太平洋跨过来,差不多。
  从大西洋对岸到此地,直接到的那种,缩短三分之一距离。
  大家都是有相互补给点的,大唐补给的位置全弄好了。
  帆船要看风向的,蒸汽机船不用理会,哪怕船上也有帆,那是顺风和侧风时用的,逆风不用,不走‘之’字。
  大唐船队出发后,一边往这里走,一边给路上的岛子进行补给交换和放东西。
  有的船扔下东西就回去,中途伴随着贸易与物资流动。
  不是专门为了给李易这里打辅助,一路上一支船队跑啊跑。
  实际上在打通便利航线,大唐是a点,危地马拉是z点,二十六个字母,中间有二十四个。
  这二十六个点互相之间都有航线,连接a点的不一定都是b点,也有c点、d点……
  箭头画的时候更不会是单程箭头,乃双向。
  整个布局是个网状,中途、短途、长途不一,等那边的船队过来,就是网铺完了。
  李易这边的队伍也不全是盯着此处,也往回进行铺海路,比如夏威夷群岛等。
  两次李易队伍过来没去过的岛屿,有队伍专门过去,如此网络才更丰富。


第两千七百七十九章 民生温饱好时候
  “这个腰子好吃,一点不腥臊。”
  李隆基吃一口烤的羊腰子,夸赞。
  “都是低温冷冻,没有造假。”李易跟着说。
  现在羊腰子全是真的,大家正常吃。
  在大唐制假,逮到处罚很重。
  老国王他们一人一串儿,一个切成两半算一串儿。
  贵族与祭司家的孕妇、产妇吃李易给做的两道菜, 主食也是过水饭。
  小丫头学着弄,蒸好或煮好的大米饭放到盆中,加凉的井水,用笊篱捞。
  一次过完不够凉,倒掉水再重新加水,如是几次凉了。
  倒掉的水中有不少营养,浇花不错, 包括大米蒸煮之前的洗米水。
  “你们赶上了好时候,直接吃饱饭。”
  李旦看大屏幕中直播的一个劳动点儿的人轮换着吃饭,工地不能停,都凑过来吃饭,排不上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