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黛带着师弟、师妹,可以撑起医学一片天。
  医学可不仅仅是学操作,还有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跟着。
  李隆基看向青黛三人:“不知孩子没了童年的玩耍,是否遗憾。”
  “童年指一個时期的人所接触的世界及理解能力,别人的童年在玩沙子,他们不会别的。
  给青黛他们玩沙子他们才不玩儿呢,他们玩具是医疗器材和实验材料。
  洛阳宫寻常人家的男孩子会自己制作简单的弓箭,一段树枝、一根绳子,再用直的树枝当箭。
  草原游牧民族的孩子直接就是小的真正弓箭,杀伤力强。
  有人骑竹马,骑着根竹竿当马,有人骑真马,很小的时候能在马背上翻腾。
  这不都是玩具嘛!玩沙子的孩子难道不想看显微镜?”
  李易把概念纠正一下,不是一群笨孩子童年玩的东西才是童年。
  你童年折纸飞机,别人童年有遥控无人机,你能说别人的童年不完整?
  一般的孩子不爱学习,总是要背很多内容。
  青黛他们,你不让他们学,他们闹心,给一套书,我们看看,就一本?半个时辰翻没了,不够。
  “有道理。”李隆基端酒碗,示意一圈,其他人纷纷端碗。
  那个小丫头也把自己的果汁杯子举起来配合,喝!
  王皇后擦擦嘴,在人家小丫头脸上使劲亲一口:“想要什么东西?”
  “我……我想让其他跟我一样的人都能像我这样有布娃娃、吃蛋糕。”
  小丫头回答,她就这么想的。
  “跟我家闺女差不多大,要是有两个一般大小的女儿该多好。”
  王皇后看自己的丫头,丫头守着永穆公主,还有其他的皇室孩子。
  本地的王室人员没听懂,只以为王皇后说一句。
  皇嫡子小家伙着急了,对小丫头说:“来来来,跟我学,快跪下,叫母后,磕头。”
  他拉着小丫头跑到桌案前面,跪下喊。
  小丫头懵懂地被带着,一套简单的礼节完成。
  “好好好,快起来!之后补上礼,这个礼不够。”
  王皇后绕过桌子把儿子先拎起来,再抱起新认的女儿。
  转回来,把女儿放在腿上,拉着小手:“得有块手表看时间,不然玩久总忘。”
  “我去取。”桃红一号跑了。
  表有,周围的人都有手表,就李易没有。
  别人的表哪个都不能给,青黛他们是师父给的,永穆公主和小兰与李易不戴的属于情侣表。
  桃红、青松等人的表大,群臣的表是男士表。
  皇室成员孩子的手表按照各自手腕设计的,只能去拿通用的,大小都有,先弄一个,之后再单独做。
  不到三分钟,桃红拿个小箱子跑回来。
  里面有一堆表,还有没做好的表带半成品。
  “倒是我疏忽了,忘记给诸位配计时工具,我来。”
  李易接手,他要剪皮子的表带,顺便打孔儿。
  先给小丫头做,量好,掐出来,打上孔儿,一戴。
  其他人继续过去给量,金属弹簧表链也能做,总是夹汗毛,就不准备。
  那种的好处是通用,大一点小一点都行。
  半个小时,能在此吃饭的人,一人一块手表,李易随便给自己弄一块戴上。
  玛雅文明的人能够把一年的天数给计算出来,自然懂得手表的指针意义。
  稍微讲解,他们视若珍宝,好有这么好的东西?
  小丫头有了新的身份,公主。
  二王子的正妻遗憾,她有儿子,王皇后不要义子。
  王皇后身份特殊,义女可以认,义子不行,不然小家伙怎么办?
  双方的关系随着王皇后的操作,一下子近了,还不影响正常政治行为,却留了一个后手。
  如果二王子的国王都护府都护干不好,随时能用小丫头取代,小丫头年岁小,别人摄政。
  小丫头长大可以是小家伙的妃子,二王子的儿子若当义子,摄政后长大还政不?
  这是真正的王皇后,大唐可爱的小丫头多了,她咋不认成义女?
  灼灼小丫头漂亮又恬静,能力超强,都不行,她是李易的徒弟。
  王皇后的操作,大唐这边的人就是小家伙都明白了,他就学这个的。
  老国王一方的人还以为王皇后真的喜欢小女孩儿,再看看自己戴的表,挺好。
  “朕多了个义女,高兴,给百姓发放东西,以告天下。”
  李隆基明白自己正宫的算计和心思,给东西,反正不是他操心。
  李易立即负责安排,找人吩咐,能给百姓什么东西。
  他觉得应该把老丈人送走,不然自己也会像二王子那样累成阳虚。
  你说给东西就给东西,你问过我吗?我一天天的还要时刻记住后勤物资种类、数量。
  老国王这些人又一次感受到大唐的强大,大唐这个势力属于外来者对不对?
  为什么一过来后,后勤组织这么厉害?陛下随时说句给东西,就保证有东西给。
  二王子有一点点心虚:“李易,你们……咱们陛下说送东西,你安排,有东西吗?”
  “我是李家庄子,配合上其他作战单位就成了灞水军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早准备妥当了,我就知道会遇到这个情况,再来一次都无所谓的。
  更北面的那个地方是我们的,日夜生产工具,大量的工具航运到海边。
  现在就是用飞艇再送一下,考虑不到这些,我李家庄子如何敢称第一后勤?”
  李易骄傲了,后勤谁敢跟我争。


第两千七百七十六章 钱财铺砸捕大鱼
  李隆基一句话,李易去办,这里的百姓在晚上的时候拿到了东西。
  对于目前本城邦影响范围内的百姓,最好的东西是工具。
  李易时候墨西哥那边在大量生产铁器,技术不给。
  曾经历史上西方殖民者给了印第安人冶炼技术后,飞斧和马战让殖民者吃尽苦头。
  之后出悬赏,用印第安人的头皮来换奖励。
  跟李易时候除四害时以老鼠尾巴来换工分一样,用石灰腌制保存。
  西方殖民者悬赏,杀一个印第安人多少钱。
  历史的对错李易无所谓,但他要在一定范畴内吸取教训。
  他不想屠杀别人,印第安人跟大唐人长得差不多,关键那些出土的文物,对比自己国家出土的文物,发现有很多共同点。
  即便活着的后代,皮肤颜色、脸型、眼睛,都非常像。
  李易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杀人,猴子都不想杀。
  他曾经去过非洲,烤猴子,他看到了就躲远,猴子跟人长得差不多。
  把一只活的猴子按在火上烤,猴子不停地叫和挣扎。
  李易不会去阻止,人家就这么吃,你以为你的思想就是正确的?可他会选择远离。
  医学实验的时候,有猴子,他能下去手,给人家猴子注射病毒,再用各种计量的药物,观察。
  很矛盾,人家为了生存吃猴子你反感,你为了研究就那么对待猴子?
  矛盾就矛盾吧,反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眼下不提供给对方更多的技术支持,只是用对方的劳动力,是李易的选择。
  一把剪刀、一把镰刀、一柄菜刀、一把木锯、一盒大孔的铁针、一柄斧头,暂时不给另一端可以起铁钉的榔头,因为没有铁钉。
  斧头这个设计的时候是一边斧头,一边锤子。
  大唐陛下说话了,李易就一户给一套,奴隶都买下来了,剩下的是平民。
  祭司和贵族额外有东西,祭司多一套尺子,直尺、直角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
  贵族除尺子外,另给面小镜子。
  贵族都懂得祭司的那些本事,第一祭司,即大祭司,其实本身就是贵族。
  像天竺,人家姓氏高的自身也可以是宗教身份高的。
  礼物每个人都满意,若不满意证明你野心太大。
  平民拿到东西,男人和女人的喜欢不同。
  女人喜欢剪刀、菜刀、针,男人喜欢斧头与锯子,能砍、能砸、能锯。
  女人是生活细节,男人则是考虑砍树,拿斧头和锯子,比以前强几十倍。
  目前他们拿到工具,还未想过钝了后如何处理。
  磨剪子、戗菜刀,锯子呢,它的处理方式叫伐,很多李易时候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就跟陶瓷器皿的锔一般。
  剪刀、菜刀、锯子的处理,一般都是走街串项的,不是大厂员工。
  人家手法好的直接做,能做的人还不能处理?
  做这个的人不知道怎么弄?那他怎么弄出来的啊?
  很多时候吧,百姓其实挺聪明的。
  剪刀钝了怎么磨?刃口角度才是最大的问题。
  李易小时候总看母亲用剪刀剪锡纸,这就是磨,后来还是钝,爷爷把剪刀拿过去,打开,单独磨。
  之后用铆钉给重新钉上,这样剪刀就好用了。
  那么针呢,不想发现扎进去的时候费劲,就会把针在头发上来回磨。
  锯子就没办法了,需要用手锉来一个個刃伐,锯子的刃是一左一右的,保持角度,还要伐出来刃口很难。
  现在李易给了工具,顺便会安排人学习如何磨剪子……
  这不就是增加了就业岗位嘛!比修金字塔强多了,修一大堆的塔有啥用?
  观测天象,有一部分即可。
  就是不同的金字塔相互之间距离远一点,看星空变幻就不同,有差距,计算这个。
  像天文望远镜一般,不是某一个‘镜子’就能观测遥远的星空,是一个组群。
  金字塔组群太密集了,总看星星没用,解决温饱才重要。
  拿到工具的人,被安排着干活,之前环剥完树皮等着慢慢死的大树就不等了,带锯子和斧头过去放倒拽回来。
  镐头与铁锹由于数量少,目前无法给到每一户人家,暂时五户用一套,等过些日子有新的再补。
  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着,民众工具趁手、吃得好,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指导下割草晒干编草鞋,李易买下发给大家,用大唐纸币买。
  纸币能够买东西,玉米饴糖、熟的干贝、大米、小麦粉、玉米油,只要钱够多,铁锅也能买。
  想买大粒盐和精盐亦可,商品种类多。
  “真乃一派繁华之景啊!可惜用钱砸出来的。”
  毕构看大屏幕空中拍摄的直播画面,头一句还像要吟诗,后一句味道改变。
  这么往里扔东西,倒哪都繁华。
  “非要在我旁边感慨,我这里热,你别中暑了。”
  李易面前两口大铁锅,一锅里炖着淡水石斑鱼,一锅里放油。
  炖的鱼不需要总翻,他制作丸子,油炸的。
  做完豆腐剩的豆渣,混合上部分面粉,加虾皮子,即从大唐带来的毛虾干,这个比大虾仁营养高。
  同样带来的萝卜干、胡萝卜干泡好绞成大颗粒馅,再放一点点盐和其他的调味品。
  李易戴口罩,非一次性,纱布做的,一手匙子,一手手术手套,在那里挤丸子。
  “两个灶,何来中暑一说?老夫主要想看你干活。”
  毕构不走,他最愿意瞅李易做饭,有种美感,手上利索。
  “有挤丸子的工具,一次挤出来几十个,食堂用,我给贵族和祭司的家人做,还是亲自操作比较好。”
  李易手上动作不停,言及情况。
  炖的鱼和炸的丸子给他们的孕妇、产妇吃,外面更多的人他无法自己做,也有大锅炖的鱼。
  附近有大河,没河无法生活,文明都在河流旁边。
  玛雅人捕鱼用矛,在河边浅水区一下下扎。
  现在两条船挂网,得留很大的网孔,逆流稍微走出去十几米便划不动,立即收网,满满一大网鱼。
  岸上守着的人网船上扔绳子,系好后拽过去。
  看到一条条大鱼活蹦乱跳的,有人哭出声。
  这样的属于曾经家人长期吃不饱饭饿死的,要是能一下子抓一大堆鱼,又怎么会挨饿?


第两千七百七十七章 鱼获丰收税重收
  其他人跟着伤感片刻,劝一劝,该干活了,还要下网,收拾鱼,内脏中的鱼肠、鱼鳔留下,其他的扔河里喂鱼。
  抓一条大石斑鱼,肠子就扔了,鱼鳔要。
  一大群石斑鱼,其实能吃的地方多了,李易嫌麻烦,故只要两样内脏。
  收拾好的鱼装进树枝编的筐里抬到路上,那里有人负责用手推车运走。
  整条大河六处地方在捕鱼,一处安排几十个人,包括收拾好运输走。
  每一处捕鱼所在一天捕的鱼,比本城邦一千人到河边扎一个月鱼的数量还多。
  大河的水最深处超过二十米,河边没有人工做的堤坝缓坡。
  玛雅人总不能游着抓大石斑鱼吧?岸边的水一但没过腰,用矛扎鱼就使不上力气,劲大会被带到水里,看水性好不好了。
  李易那时涨水,有人用大钩子刨鱼,鱼刨上,身体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