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火柴供应不停,并且出口,可贵了,收百分之八十的税之后,还得收百分之二百的关税。
李家庄子的火柴价格也猛翻几十倍,奢侈品税李家庄子交,关税可不交,那是别人付的。
看到毕构掏火柴,大家纷纷伸手进袖子,他们现在有衣服兜,包括内怀左右两边的。
火柴却都是放在袖子兜中,方便掏,习惯在袖子取东西。
李隆基看自己的火柴盒,玉的:“就这么个东西,谁能想到工艺有多复杂?易弟你的呢?”
李易看看别人,手揣进白大褂的兜里,拿出来最便宜的火柴。
“易弟,伱的为何是这个?”李成器也是玉的火柴盒。
“因为轻,我揣木头的也沉,玉的更重。”
李易鄙视别人的火柴盒,给你们做,你们就随身携带?
第两千七百二十二章 生火如初起兵戈
“我等的防潮比你的好,你那个破盒子很容易湿。”
李日知知道自己被鄙视了,找个理由。
“是呀!故此我用玻璃做了一个打火机,看。”
李易又掏出来一個能生火的东西,电子打火机。
‘啪!’火苗蹿上来。
“酒精打火机?”李日知感觉熟悉。
其他人点头,对,酒精打火机就这样,有的放汽油、煤油。
“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技术,酒精蒸馏再加上硫酸能够提纯,弄点棉花和火石就行。
上次说罗马火,那个属于石脑油,当地的轻质石油经过一次蒸馏后得到的东西,特别好用。
我一看有石脑油,那么就用它来提取丁烷,再制作陶瓷,压电陶瓷。
塑料这东西,我不觉得成本高,换成玻璃的,就有了这个打火机。
自己不会挥发,密封好,也不担心受潮,一按就冒火。”
李易说着又按两下,然后打火机在手上旋转,玩出了花儿,扔起来食指和大拇指夹住,旋转半圈,小拇指侧压,啪,火苗又出来了。
“其实用火石这么玩儿更高,现在小拇指累,我主要是把压电陶瓷弄出来。
它以后会用在其他领域中,哦,汽油机的火花塞不是,理论上可以用,就是没必要。
得增加额外的设备,比较危险,用了不如不用。”
李易科普,庄子里的技术持续更新,工匠们都魔怔了。
看着理论知识手痒痒,心更痒痒,不停地作试验。
材料消耗多,橡胶属于其中的一部分,这不出来就为了带橡胶回去嘛!
有人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爹娘让考好的地方,不学不行,学习是个负担。
有人学习为了好的出入,管学的东西能不能用上呢,先考一个好的地方,毕业后找工作容易。
李家庄子的庄户学习是兴趣、执著与精神支柱。
他们原来就厉害,多多学,保持自己的厉害,然后痴迷进去。
当某样东西在自己手上被做出来后,那种成就感比吸毒还令其兴奋。
不管哪个领域,做出了成绩,成功的一刻,都有多巴胺出现。
最直接能出现的,像带有特殊项目的足疗行业,或者是洗头……
毕构看看手上的阴沉木火柴盒,又瞅瞅李易手上的电子打火机:“小易,你给老夫看看,用火石的那种呢?”
他伸手,给我,我就瞧瞧,真的。
李易给他:“你留着吧,那种也有,现在航母上的工匠能直接做,都做出来,大家人手一套。”
‘啪!啪!’毕构按着打火机:“好似老夫欲占你东西一般,老夫是那等人吗?”
说完他直接揣进袖子兜里,目光望向别处。
“做更好一点的哦!”李成器不抢,还有呢,你做吧。
“他们要吃上饭了。”李旦想要打火机,却发现人家那里烧上了。
“省了,叫他们吃,刚吃完饭血液向胃部集中,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同时困倦。”
李易不急,伱们先吃着,咱们的人等会儿吃,不给你们做饭了哦!
郭子仪叹口气:“太落后了,五里的距离,他们居然敢长途跋涉跑过来强行军后做饭吃,没有任何营寨搭建。”
他有一点生气,总跟臭棋篓子下棋,最后自己水平都会下降。
若吐蕃和后突厥跟你们一样该多好?傻乐吧唧的。
后突厥马上民族,来去如风,问他们敢不敢跑几百里后,剩几十里来个强行军,然后在五里外埋灶做饭?
我冲不死他们,莫说五里,五十里草原上都是斥候在缠斗。
后面的人暂时休息,边吃边替换前面的斥候。
其他人只负责喂马,根本不敢动,随时准备接战。
那么远的距离,双方斥候谁都无法遮蔽战场,只能试探试探再试探,某一方一旦被试探出来,就废了。
“羽林飞骑骑马出去一趟吧,围上他们就降了,有首领敢反抗的,干掉首领。”
李隆基下令,他还记得别人看到骑兵后的反应。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战也!
“是!”郭子仪不说臣领命,人家李东主不知道三哥是陛下,对不?说出来了不就知道了?
骑兵出动,一共就五百骑,没有太多的马,人好办,马怎么在船上长时间养?
过来的时候是六百匹马,现在……估计能有六百二十匹。
有的母马跟公马在海上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也有了爱情的结晶,等着到日子就有小马了。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它引导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纯纯的正能量啊!
吃饭的人不晓得正能量的威力,他们惦记着宝物,唯一茫然的是其他人呢?
大家说好的到这里,然后一起,莫非别人提前去弄好处了?
自己得快点吃,吃完了跟上去,慢了可吃亏哦!
有的人已经吃上了,有的人还等着煮熟。
轰隆轰隆的声音先传过来,不长时间,地面颤抖。
他们瞬间慌了,他们这里有火山,有时候小火山还会引起地震。
黑曜石不是凭空出现的,火山爆发后,大量的黑曜石留下。
船队之前到的夏威夷地区,黑曜石有很多。
现在的玛雅人把黑曜石与燧石当成武器来用,同样当成商品与其他部落交换。
包括盐,他们没有特殊的手段提纯盐,反正是盐能吃就行,苦不苦的习惯便好。
他们以为地震了,一个个站起来,茫然不知所措。
地震怎么躲?已经在空地上了。
骑兵进行包围,两翼前出,中间的减缓速度。
五百骑兵围五千多人,包围。
当这个城邦过来的人发现地面震动停止,出现吓人的东西和人时,又一次发呆。
这个是什么?干啥来了?
郭子仪拿起喇叭:“投降不杀,我们是兰朵莎伊祭司的人,你们前面的人全被我们杀了、抓了,投降不杀。”
他就会这一句,学的,他没有语言天赋,几天学会一种语言。
“我不信!”一个人大喊着拿起武器。
‘砰’‘噗嗵!’郭子仪听不懂,不用懂,对方拿武器了,他手上是水连珠。
抬枪就勾动扳机,省略了瞄准的过程,下一发子弹就位。
“杀呀~~~”属于这个贵族的一片人有人叫喊,其他人跟着拿武器要冲锋。
‘突突突、突突突……’羽林飞骑们开火,自动步枪。
一片人纷纷倒下,有人身上好几个弹孔。
第两千七百二十三章 贵族矫情现实嘲
“吃饭了,吃饭了。”干活的俘虏听到了美妙的声音。
他们有午餐,不是一天两顿饭,两顿饭不足支撑他们身体的消耗,影响寿命。
玉米面的大饼子和早上做的炖沙丁鱼,还是用匙子吃,有筷子放在旁边,自愿学。
不学的话没问题,保证有能够让人手抓或匙子舀着吃的东西。
等吃李易时候东北玉米面酸汤子,他们就无法吃,蒸的窝头没问题,拿手抓着吃。
饼子类的、包子类的食物,其实都是用手抓的,无非是后来有的人觉得不卫生,吃个馒头都得用筷子插。
当然不卫生了,吃饭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洗手?
尤其在小店里吃,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吃,李易保证会问哪里能洗手,小厨房会给他提供。
不能提供的,他得买瓶水,用水洗一洗,习惯了啊!
甚至他的兜里随时揣酒精凝胶或小瓶的酒精消毒液,给自己搓搓手。
没有疫情的时候他就这么干,别人见了觉得这个人咋那么能装?还戴口罩。
哎呀!不洗个手能毒死你?不戴口罩你呼吸的空气就差了?
俘虏吃大饼子,洗手,用肥皂洗,你们刚摆弄完鱼,内脏什么的,寄生虫、细菌……
一個个的都是好劳力啊!一旦生病,又得治疗。
就跟自行车一样,坏了得修,能用呢还。
有人比较聪明,学着用筷子,难度不大。
两根筷子并在一起,也能吃炖好有鱼冻的鱼,吃的时候尝试着指头控制筷子,夹一夹,旁边有人夹了。
等一口带着冻儿的鱼肉进嘴儿,俘虏们满意了,好吃,比自己煮的鱼好吃。
有调料,盐也不是他们吃的那种苦盐。
大唐山西那里的盐湖出来的就是苦盐,百姓们也买,井盐不那么苦,盐井难打。
要不就是海边煮盐,放黄泥过滤,价钱太高了。
说苦的盐含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多,没办法,能有得吃就不错了。
正常的人是有智慧的个体,感情丰富。
俘虏们吃到这样的食物时,通过自己的理解,判断出来自己不会死。
如果要死了,别人何必给你吃这么好的东西?
这鱼是咋做的,吃起来那么香,大饼子也不磨嘴,面是如何磨的?
还有酱油泡的大葱,可好吃了,酱油怎么做的不知道。
原来的贵族和祭司同样吃傻了,他们通过食物来判断对方的文明程度,高,比自己高。
兰朵莎伊女祭司也在吃,她的饭菜跟俘虏不同,她用筷子熟练了。
“大萝卜皮和猪皮冻儿、黄瓜丁拌的三丁。
要不然是胡萝卜代替猪皮冻儿,油炸花生米代替大萝卜皮。
李郎说喝酒喝到后来,最怕吃油炸花生米和胡萝卜丁。
萝卜皮借个味儿,可以不吃,黄瓜吃着爽口,这个黄瓜都是去了皮的。
旁边是酱油与陈醋、辣椒油,你自己吃,愿意放什么就放什么,在你的碟子里。”
永穆公主跟女祭司介绍,都是小碟子,吃不下去了就别吃,不爱吃尝一口放旁边。
她说的是李易那时小年轻,不会喝酒,总是觉得喝酒吃菜。
其实如果目的为喝酒,就尽量别吃菜,等喝好了,最后吃主食,该睡觉睡觉。
一边吃一边喝,肚子消化速度跟不上,就算喝啤酒,最后也得吐。
吐酒吧还不会吐,伱先喝水啊,然后再吐。
凡是以喝酒为目的吃饭的,最后菜都扔,要不就是有人喝多了吐。
拌三丁是东北名菜,凉菜类的,胡萝卜、油炸花生米、黄瓜。
吃到最后会发现,胡萝卜没人吃,油炸花生米也没人吃。
喝多的人就爱吃黄瓜、酱油泡大葱。
李易请客,拌三丁就不放那些东西,人能吃的。
关键他还不吃菜,只喝酒、喝水,喝肚子涨了使劲喝一瓶水去吐。
他在自己家,是另一种吃法,就喝一点酒,甚至不喝。
永穆公主现在喝葡萄酒,一人三两,慢慢抿,很甜,不是干红。
女祭司在努力学:“饭菜是这么吃的?”
“不是的,应该不喝酒,晚上给你吃过水的高粱米饭,然后土豆泥拌茄子,放很多葱花和香菜,最好的是鸡蛋酱。
有的人不吃,觉得都做成泥了,恶心,跟浓的肉粥一样,不喝。
说白了就是不饿,饿上三天只给水喝,什么都能吃。”
永穆公主讲食物、讲人的矫情。
有人不爱吃葱姜蒜,有人不爱吃酱油。
比如以起姓为名的红烧肉的人,他最开始的时候爱吃红烧肉。
只不过后来发现酱油的酿造过程后,就恶心,不吃。
于是炒糖色的红烧肉才出来,就是因为他。
说白了他地位高了,不饿。
以前他能吃的,还认为好吃。
饿几天,就是酱油的红烧肉,吃不吃?
“易弟,你的调料放多了吧?口味太浓。”
李隆基吃同样的东西,感觉鱼冻的桂皮和八角的味道重了。
“三哥你自己非要尝,我这边都给你做别的菜了,你跟我说别的菜味道不对。
确实重啊,因为这里的人原来吃辣椒,他们喜欢重口味。
包括天竺那里,咱们的广州府百姓接受能力就差。
关键有的调料他们当地没有,咱们可以种,然后……”
李易要解释,为什么我做炖鱼的时候放那么多调料,让别人养成习惯。
我不愿意多杀人,但我希望压制人,一切为了大唐。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