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大唐在那里的官员,大唐也派官员过去帮他管理地方。
由一百零四艘不同船只组成的队伍以巡航速度向那里出发,两千公里,两天时间。
这次不走北面的路线,走那里直接就进太平洋暖流,速度快。
先逆流一段路程,到菲律宾后再调整位置,走赤道逆流,也是顺流。
两天,一群官员下去,包括本地的部落首领和已经不想着夺权的那些被首领带回来的‘重臣’。
船队进行补给,从这里开始斜着向下航行,地图上的下,即东南。
会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距离方,给蒸汽机船补给。
游艇依旧冲在最前面,负责声纳探测,三艘游轮成品字形航行,其他的蒸汽机船环绕左右。
天上无人机飞来飞去,甲板上海风吹拂。
“这是我大唐的哈?是大唐的!”李隆基有种想哭的感觉。
整个舰队没有一张帆,只有旗帜在迎风飘扬。
“三哥,凑合着用吧,我这里不能再兑换更多的东西,无意义。
咱要是不出来游玩,游轮何必换出来?只是舒服一些,安全方面相对有保障。
大唐必须依靠大唐本身的能力去发展,不能指望我兑换。”
李易对游轮就是享受,打仗的话不会派出去,有其他的船足以。
大唐海军有演习,目前全世界各个地方的船只和武器、战法。
换个思路,自己是一个小国的国王,想要打大唐的船,应该采取什么的办法?
很不公平的,沙盘演练上就能体现出来。
每一个船长和船上的将领,都得接受这种训练,把自己当成对方。
关键他们还了解自己船只的性能,知道船队的战斗力。
在此情况下,琢磨着如何翻盘。
当蓝方,与代表大唐的红方作战,要绞尽脑汁去算计,包括付出一定的代价引对方进到河道等地。
红蓝双方来回交替,采取的战术都疯狂了。
到最后大唐舰队想打一个小地方的时候,是慎之又慎。
因为对手不是土着,是跟自己一样的大唐舰队的指挥官。
这么一次次‘玩’下来,要是还能被土着给坑了,证明将领不合格。
他们对抗演习的时候,连借着风向放烟,然后小船在烟雾或自然雾的掩护下偷袭。
包括攀爬的工具和用食用油倾倒海面点火,不计代价,反正理论上能够成功,就拿出来用。
土着根本就没想过那样的状况下怎么反杀,大唐海军自己想到了。
一天半的时间过去,队伍达到最后一个真正的补给点,巴布亚新几内亚。
这里也是大唐的了,当地的百姓同意,他们开展了斗地主活动,把统治阶层给拿下。
大唐的军队干的事情,打土豪、分田地。
当地的百姓主动送澹水过来,每个人的胸前衣服上都有一个大唐的旗帜。
他们没有什么信仰,谁强就听谁的,人家又强又给送好东西,更得听。
百姓考虑的不是追求物质,人家是向往美好生活。
“这里也是大唐的了?”宋璟蹙眉头:“为何不发电报提前说?”
他知道是之前留在大岛子上的羽林飞骑等人干的事情,羽林飞骑一个个都能当县令了。
一群羽林飞骑在此地,又怎么会不利用机会扩张势力范围?
扩张之前就应该上报,扩张过程中更要报,扩张结束,大唐的领土增加,你们不出声,想独立?
“说了,说了。”羽林飞骑的将领不搭理宋璟。
李隆基告诉宋璟,有,之前就有,朕太忙了,忘记与你等说。
宋璟:“……”
他只能自己郁闷,对,羽林飞骑不对他负责。
当某个羽林飞骑、募兵、李家庄子的人单独跟他汇报的时候,就意味着死人,汇报的人死,他也死。
他不是李易,所以他又看李易。
李易露出无辜的表情:“早知道我应该派自己人过来,看,三哥,不要总是瞒着宰辅们啊!”
“不不,没有的事儿,小易你别瞎说。”
宋璟怕了,你跟我装傻,我不信你不了解情况。
“给诸卿一个惊喜而已,后面还有。”
李隆基笑容满面,吃惊了吧?朕的羽林飞骑就这么牛逼。
发电报回来都没告诉易弟,你们的小机器人也不提醒你们,易弟……保证不知道,不信你们看他的表情。
李易一副惊愕的样子:“哎呀!原来如此啊!”
零三三小机器人把头扭过去,不想看了,太虚伪,电报过来的时候我就告诉你了。
“哈哈哈哈……”毕构看着零三三大笑,很开怀的那种。
其他人一瞅,跟着笑起来,瞬间忘了他们的消息不灵通的事情。
信息不给你正常啊!这个电报系统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为什么要与你大臣对接?
小机器人不可能提醒,身边的小机器人还肩负着收集你们情报的任务呢,换个说法叫间谍。
凡是住在李家庄子的官员和其家属,都一心向陛下,没有一个存二心。
“吃烧烤吧,也就是烧烤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李易带众人下去,跟当地百姓吃喝。
烤冻的羊肉串儿,当地人不缺鱼吃,就不烤鱼。
他们没吃过羊肉,羽林飞骑等人也不会带羊肉的罐头。
一般是猪肉和鸡肉的,兔子肉的也有,羊肉罐头口感差,有,但大家不喜欢,就不要。
这边养着羊呢,陆续还会有羊被送来,将来吃羊肉的机会多着呢。
第两千六百九十五章 心在何方雁成行
“李郎,我吃烤肉串怎么总吃不腻?”
永穆公主拿着一串儿蛤蜊肉,有想法了,总是爱吃,为什么?
“因为你从来未把烧烤当成主食来吃,天天吃你就认为天天在娱乐。”
李易知道原因,吃烧烤不是为了吃饱,而是放松心情。
放松心情怎么会疲倦?除非是在放松心情的时候不开心了,那便开始厌恶烧烤。
不止是厌恶烧烤,喝茶、喝咖啡,一样厌恶。
现在的大唐谁主食吃烧烤?都是炒菜,然后吃米饭、饼、馒头、包子、馄饨、饺子、米粉、米线……
没有炒菜的正餐就是对付一口,一份米线二十元,一份盒饭十八元,吃盒饭就感觉是正餐。
不管是河南河北的烩饼和驴肉夹馍,还是广东海南的炒粉,很少有人认同这就是正餐。
正经的过桥米线,烫熟的那种,那个是正餐。
还有卷饼、煎饼果子、手抓饼、烤冷面什么的,一律属于正餐外食品。
正餐要有正餐的规则,包括吃饭的位置,蹲着吃的臊子面是正餐,蹲着吃的东北冷面不是,因为少了小咸菜。
只吃牛肉拉面,感觉不舒服,加两个小菜,哎!行了行了。
哪怕喝个豆汁,吃个焦圈,你也要给弄点酸萝卜丝对不对?
即便吃包子,给几掰蒜和一碟咸菜也凑合了。
烧烤在后突厥和吐蕃,绝对的正常饮食,尤其是吐蕃,你不烤的话,煮不熟。
后突厥同样如此,他们缺少铁锅,弄点铁就制作成弓箭的箭头和刀了。
本地人哪吃过羊肉啊,第一次吃,感觉……好!
其实好吃不好吃已经不是口感和味道的问题了,跟八九十年代喝可乐、吃油炸的鸡腿、面包夹上一些东西、用刀叉吃牛排一样。
吃的不是东西,是身份和地位,哎呀!我能吃得起。
后来慢慢的,发现这些东西价格不贵呀,没那个肉很少的小龙虾贵,再吃就是不知道吃啥好了,吃一顿对付一下吧!
本地的百姓在拍照,留照片,算是大唐籍贯的人了,他们吃羊肉串儿。
烤的时候只撒一点点盐,吃的时候蘸干料,孜然、辣椒面、盐、花椒面。
“吃着没坏,咱们的冷冻系统好。”
李易也蘸一大堆调料,包括从海藻中提取的味精。
这种味精还有其他药用价值,给大唐各地的药铺,别煮汤喝了啊。
有人牙疼,有窟窿了,就把味精塞进去,挺管用的。
具体看牙疼的情况,味精能够作用与神经系统,牙神经也是神经。
就是吃麻辣豆腐,牙疼也能在吃的时候变不疼,至于之后疼成什么样,那另外考虑。
他说着拿把小剪刀,把烤好的肉串剪点烤煳的地方,咔嚓咔嚓的,再递给永穆公主和小兰。
“我觉得我的人生缺少了一项工作,理发。”
李易咔嚓咔嚓剪着,感觉像理发师。
现在大唐有推子了,就是手动的那种,咔嚓咔嚓的,不是电动的。
手动的推子要求比较高,推一推就要上油,不然夹头发。
很古老的,李易小时候用过,同年的回忆,留下心理阴影的那种。
他小时候理发店有手动推子、刮刀、剪刀、热的肥皂水、掏耳朵的、熏耳朵的……
别人坐的椅子都是固定的,小孩子身高不够,椅子又不能升降,就在中间卡个板子,孩子坐在那上面。
可是剪头的那个老爷爷,他总是用粘了很多头发茬子的手摸自己的脸,咔嚓咔嚓好长时间,脖子里面也有头发茬子。
剪一次头最少半个小时,太难熬了。
“师父,我的头发就是你剪的啊!可好看了。”
李归藏过来给李易倒满酒,摸摸自己的脑袋。
他脑袋比较圆,李易就给剃出来一个桃子,前面多留一点,看着很可爱。
剃刀剃的,边缘剃掉,上面要留还得短,李易有工具,但不用。
他拿木梳,剃刀贴木梳来完成削短,刀就这么快,吹毛断发。
“不要在乎外表,你是医者,医术为重。以貌取人不行的,会吃亏。”
李易看看自己徒弟的发型,没问题,过两天再修一修。
“师父,不是说相由心生吗?”李归藏摸摸头。
“相,不是你所看到的东西,相是一个学科,你一眼看到别人三角眼、瞳孔小,你就认为对方恶?
那是表象,跟相是两回事儿,看相不是这么看的。
得了天花,一脸麻子,你看着保证不舒服,还有被火烧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眼睛烧瞎一只。
这种看相是以你的审美观来看,不是相,相马也是相,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行。
为师没那个能耐看人心,为师只知道听其言、观其行。”
李易耐心教导弟子,平时他不管李归藏的自由活动,一旦李归藏有问题了,他必然耐心解答。
“那心生之相呢?”李归藏又问。
“相是外表,属于哲学范畴,而非美学范畴。人会欺骗的,比如说毕构,就是……他手手下阳奉阴违,这就是错的。”
李易说到毕构的时候,毕构正好过来,看样子他偷听很长时间了。
“下次在如此,老夫死给你看,跟你同归于尽。”
毕构拿五串儿冰糖葫芦,递给大家,自己留一串儿。
他吃肉吃多了,太好吃了。
“吃吧!所以说科技的发展才最为重要,在没有游轮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吃到冰糖葫芦。”
李易不客气,抓到手,分徒弟们,自己咬一大口山楂,酸得眯眼睛也吃掉。
“刚柔,咱们出来,大唐那里会不会有人心思不稳?”张九龄手上拿着肉串儿到此。
“如果没有人说这个事情,咱们就不用管。如果有人说这个情况,咱们就派人跟着推动。
这里面包含了一些情况,我早有应对,就看对方是否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
本来我能把口子封住的,我不封,给他们一个跳出来的机会。”
李易摆下手,不用急,处碰过来的人,未必知晓斗争的残酷。
另外还有知道情况的日恩,他们故意这样做,试探大唐底蕴。
包括在关键时刻‘李家庄子的应对,这样拿了证据,才好跟自己的王讨赏。
第两千六百九十六章 些微愁绪故乡盼
八九点钟的太阳出现的东方,欢乐一晚上的本地大唐百姓挥舞着手臂送别船队。
转过头去他们开始呼呼大睡,可算是吃过瘾了,困。
李隆基等人倒是精神,他们总不能陪一晚上,在陆地上搭的房子中休息。
落地窗前,他一手餐刀、一手筷子吃李易制作的煎鱼排,蘸蒜蓉辣酱。
永穆公主和小兰一人一个红烧肉的夹馍,早餐不易吃主菜,所以塞进饼里。
一起吃的还有一个小丫头,今年八岁,她要到家了。
过了所罗门群岛后,就是她的家。
李易对着面前的筋饼发呆,看上去像累到了,做好几种饭,大家不能统一一下?
“李郎。”永穆公主吃两口了,见李易不动,关心地问。
“没事儿,回去也没事儿,下次再来。”李易嘟囔着。
大家就看小丫头,显然李易在说她。
小丫头眨眨大眼睛:“回家我看一下,你们去远的地方回来后带我一起到大唐,都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