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平衡指贫富差距,包含了教育成本和技术成本。
教育成本是一个人掌握知识并转化成生产力和收入的过程中投入,之后则是产出比。
技术成本是技术人员在同行业中,是否有额外的主观能动性带动的生产技术革新,在革新的试验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包括人的工时和技术。
李易扔出去的技术他自己可以不要钱,别人的得转化成收入,不然谁还研究新技术?
一系列的问题,李易必须琢磨。
故,在银行要开起来之前,他放出了大量的因生产力解放出的劳动力的新补充行业收入技术和计划。
他现在就开始考虑银行有了,国内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外移手段。
未雨绸缪,银行不开的时候,其他的辅助先行。
银行一出,整个大唐百姓会正常生活,似乎没受到影响。
那么国内生产生产技术、生产力、资本运作的框架就有了。
会控制在一个幅度内,避免CIP超过GDP和GNP增长指数,同时采购经理人指数要保持在七十以上,而不是五十。
当出口业务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就要以技术方面的手工业作坊的PPI指数来反映。
把这些指数控制住了,那么大唐百姓的幸福指数就上升。
里面有福利啊!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指数跟着走。
李易吃着串儿,把这些事情早想明白了,他是一步接一步,不敢随便出手的。
他管的是国,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外交、科技、农业……
就没有一个他不需要考虑的,每一个皆不是单独存在。
一个银行拿出来,对内对外又是算计一堆。
“目前还不涉及到逆回购、正回购、国债发行。银行体系为国有,无须进行隔夜拆借。
短、中、长的借贷便利,咱们如今用不上,但从业人员必须考核。
关于准备金率与存贷利率,目前不是首要问题,我们有技术优势,别拿这个来调控通缩与通涨。
由于没有数据化介入,银行的数据储存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
手写式存折的书写规范与印章的防伪最为重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再好,也比不上规则的限制与规范。
照片的拍摄与户籍的号码要层层上报,四套保全,否则会出现人员舞弊。
其实几套都一样舞弊,难度的问题而已。
立法已经有了,剩下的是执法问题,大家都明白了吧?”
李易用指头堵着被钳子掐断顶端的海锥的上面说,说完使劲吸,指头挪开,海锥肉进嘴儿。
一大群的人在点头,知道、明白、懂、学通了。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现在学到的知识已经跨越了千年余,除了数字化,没问题。
其他的方面想要作弊,那人得强到什么程度?
这样的人,一旦被逮到,直接就开始培养,给好处,然后去干活,不然……死满门。
……
当河南府玉米开始大量种植,大唐国有银行开在了铁路沿岸的各州。
算是试点,李易也不敢保证没问题,先从好处理的地方开始。
广州有,铁路不通无所谓的,那里始终是市舶司的存在。
更多的百姓耕种完,开始干其他的工作,田里的好处理。
没有田地的人参与到手工业的工坊生产中,工钱高。
不高的话,人家去修路修铁路了,妇人也一样,谁规定女人修不了路的?
李易不管了,都告诉你们了,你们要是不行,换人。
他在弄疫苗、血清和抗生素,顺便实验室制造加碘盐,之后会转化成工业大规模生产。
他有数据,不过他得自己看到才行,否则不放心。
农历都六月份了,李隆基找过来:“易弟,去拿更多的橡胶不?”
“想去泰山?现在走,得冬天才能回来,这次一律蒸汽机船。”
李易可不认为三哥老丈人真的想弄橡胶,大唐发展速度太快了。
之前还是基础阶段,现在是爆发阶段,飞艇出来一千多艘。
天天飞来飞去的运输物资,再造不行了,橡胶少。
其他的柴油机、汽油机和连动系统都需要橡胶,哪怕是个小垫子。
橡胶树种下来,还不到能割橡胶的时间,早着呢。
“不去泰山,先把民生解决好,橡胶。”
李隆基反而不在乎了,泰山那么‘近’,飞过去就可以了。
“那我再弄出来两艘航母,帆船要跟着出去一段距离,然后他们回来,不然燃料不够用。”
李易先是通过小机器人的数据查看,给出个回答。
就是说补给船要过去了,一直把东西放到外面的小岛上。
出航这一次,动用大量资源。
关键值得,飞艇送东西,目前位置就一艘出了问题,漏气儿了,分隔式的气囊,缓缓降落。
“易弟你安排一下?为兄没去过。”
李隆基向往,让我过去看一眼呗!我不要看影像。
“好,咱们过去,其他位置的战斗和算计不能停,等咱们回来,我就应该成亲了。”
李易扭头看向永穆公主,永穆公主在啃烀的苞米呢,两根筷子,一根插半个。
女人和女人不一样,李易时候的一部分女人,你想娶我?我没想嫁你呀!我只是跟你在一起开心。
最无解的是,人家女的跟你怀孕了,生个可爱的宝宝,然后与你分手,找另一个人嫁了。
从来没有吵过架,更不用说互相打,一直恩爱,突然就变了。
再次确认,宝宝是自己的,那……怎么回事儿?
你能给我开个证明不?证明我的种好,我再找一个,不然还能怎么办?杀人?
第两千六百九十三章 小满初至远地见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柳絮继续飘飞,伴随着轰隆的火车声,海州到了。
海面上停靠着一百艘蒸汽机船,大游轮最显眼。
游艇同一时间抵达,李隆基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观瞧。
他看百姓生活,海州百姓几乎一天一个样。
只要有劳动能力并肯努力工作,必然收入大幅度增加。
“港口城市的优势原来如此,地理便利。”
李隆基感慨,以前没想过海外贸易与渔业会带动经济发展。
“前提物流跟上,放开人口流动,偏远地区的百姓会跑到繁华的地方讨生活。”
李易了解连云港的经济地位,在当下,火车直通,不存在有人干活赚不到钱的情况。
紧接着南北运河线路的铁路地区,受物流推动,百姓日子好过。
“易弟,今年修这边的黄河铁路大桥?”
李成器看自己的小机器人调地图,目前的黄河有部分偏差,铁路连过去,到入海口西边的位置停下。
属于河南道,即山东省所在。
上面的从天津一直过河北又停,两边修分岔,到海边。
黄河有水的时候火车在黄河摆渡,没有水在海上摆渡,再连上陆地上的铁路。
李家庄子的技术提高,等黄河枯水期的时候,就修铁路桥。
质量不要太好,火车车厢多,车头一次带十节,送完再回去继续挂车厢。
耽误不了多长时间,比河运、海运速度快。
铁路的主要用途在连内陆线,继续从河北、天津往那边建,过山海关。
只要有钱修的速度就快,倭国修下马塘到奉天的铁路,八个月,一百三十多公里。
连着丹东一起修,二百六十多公里,十六个月。
甭管是窄轨还是标准轨道,能同车。
当时倭国自己能动员的修路人手才有多少?征的地方百姓身体素质又能强到哪里去?
一边干活一边累死人,吃饭都吃不饱。
大唐修,顿顿给肉吃,在自己的地方修,资源倾斜。
其他地方修着呢,都是几十公里、一百来公里的设计,先把部分地区给修上。
等经济起来了,再与其他铁路连通,江南江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加东北,想去哪就去哪。
唯一的障碍在于河,北方有枯水期,相对好办,长江想想就头疼。
“修,东西正在陆续运来,另一边用海运与河运,天天运,蚂蚁搬家方式。”
李易确定,今年修第二座黄河大桥,铁路与公路两层的。
所谓的公路就是赶车和人推车、背东西能过,不然走黄河太难受了。
有水的时候乘船还好办,没水时通过两岸,河床陷人,除非冬天都给冻硬了。
“易弟多操心。”李隆基拍拍李易的肩膀,他除了女儿,也没什么能给的。
权利易弟都有,除非皇位,易弟还不要。
要不给好吃的、好喝的、钱?
自己都吃人家、住人家的,连着大臣和家眷一起。
“我又不亲自去修,不累。走,到海里宽敞的地方,把两艘新的航母弄出来。”
李易要组成三航母战斗群,往后不再增加,够用,主要用在出门旅游。
打仗用上航母战斗群,是要灭多少个国家?
游艇到大海里,眨眼间一艘同样的游轮出现,空荡荡的漂浮着。
游艇又往旁边去,又一艘游轮变出来。
岸上的人开始通过船只往上运柴油和其他物资,一艘接一艘的船,至少两天才能把补给送完。
“三哥,去泰山不?”李易见还有时间,去泰山溜达一圈也行。
“不去,没意义。知道百姓日子好过了,回去祭祖,何须让别人来封?”
李隆基想开了,泰山又如何?朕要跟谁说大唐的民生?
泰山上香,怎比得上百姓自愿在家给你的长生牌位上香?
哪怕夏天的是时候用蚊香,点两分钟就拿进屋子里去了,至少证明百姓惦记你。
“咱们去熊津都督府看看?”李易不想在这里干呆两天。
“可!”李隆基痛快地答应,那里曾经失去过,朕给夺回来了。
熊津都督府的地方大着呢,后来棒子的珍岛郡、新安郡、莞岛郡等地方全包含在其中。
北面再一压,新罗自己的地方瞬间就少了一半,剩这一半,依旧被惦记上。
另一艘最初的游轮带东西跟上,一大一小两艘船到地方。
官员们迎接,李隆基讲话,送东西。
蚊香、肥皂、花露水、搪瓷盆、毛巾、菜刀、火柴。
近处的百姓得到消息的速度快,表示拥护大唐陛下,拿着东西高高兴兴回家。
远处的还不知道,等过些日子才会有东西送过去。
熊津都督府的都督叫方秉芝,以前当刺史,把他安排过来当都督。
四十五岁,正是好时候,治理地方经验丰富,关键他听话。
地方治理有计划书,好几套,他自己按照内容考虑,有新的想法,就发电报。
“瑞秀于此地习惯?”李隆基问方秉芝,瑞秀是他的字。
芝是灵芝,一岁三华,瑞草也,三秀就是这么来的。
故,方秉芝的字取瑞秀。
“臣处大唐之府,自是身心皆安。”方秉芝回答。
“百姓安然否?”李隆基又问。
“给东西就开心, 又不收租税。”方秉芝笑着说。
“是矣!是矣!”李隆基跟着露出笑容,没毛病。
当地的百姓原来要向新罗王室交东西,现在不交,还拿生活用品。
他们以前不是新罗人,后来被占领,大唐占,大唐没占住新罗占。
此等情况下,谁统治都一样,给我好处我就认可你。
换个说法,有奶便是娘。
“此地渔业资源丰富,计划书中有写,要落实下来。”
李易在旁边不是很满意,怎么打渔的量还那么少?这里就是海产品多。
“船小,正在造船。”搭凳子边坐的方秉芝站起来,想了想又坐回去。
“渔网当领取,麻线的网不好用。”
李易点点头,他手已经抬起来了,就要打手势叫对方落座。
你跟李隆基说话的时候你坐着,你回答我的问题时你站着,我怎么办?
一旦养成习惯就麻烦了,人家安禄山曾经见李隆基就不点头弯腰,被弹劾了,才象征性地意思意思。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第两千六百九十四章 依岛航行路线变
众人在这里呆一天,再回去,正好差一点两天时间,海州的船只补给快结束。
游轮和游艇跟着补给,去都督府消耗了一些油。
帆船已经提前起航,它们需要在到菲律宾那里的时候一路上给船队补给。
一个是油,一个是煤炭,一个是澹水。
补给完他们在周围转悠,跟别人交换东西,顺便维护海上船只往来安全。
整个路线差不多两千公里呢,补给和不补给差多了。
那里的部落首领和其他大臣也得回去,首领被毒蛇咬的伤彻底好了,还学了很多知识。
他就是大唐在那里的官员,大唐也派官员过去帮他管理地方。
由一百零四艘不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