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我都不缺,永穆公主和小兰两个美女我知足,再多对我没用。
真正的强者改变别人的命运,不是杀人这种改变,是教会别人怎么生活得更好。
我有一些关于经济和政治放面的书,回头给你看看,你看会了当云南王。
你给百姓带来好的生活,百姓拥护你,到时候你想造反都可以。”
李易慢慢说着,告诉对方,你的追求不应该是武力方面的,那么多的人等着你带领过上幸福的日子。
你非要让所有人对你臣服,你想的不是百姓。
只有真正心怀百姓的人,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否则哪怕你是一国之尊。
权利再高,依旧有人骂你。
“权利不高就没人骂?有这种人?”
皮逻阁听明白了,李易让自己这些人好好带领百姓,配合大唐的政策。
只是他不认为有人不挨骂,即便眼前的这个人很多百姓上长生牌位,依旧有人抱怨。
“还真有,就那么一个,我始终在向他学习。
没有人把他当圣人,因为圣人感觉离自己太遥远。
我继续努力,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后,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皮逻阁接了一句:“所以你不当皇帝。”
“那个位置不重要,凭自己能力改变自己治下百姓的生活,百姓心中会有你。
你做得比大唐朝廷好,这里的百姓就只认可你,你什么都没失去。
你做得不够好,还不想让能够做得更好的人过来,你心中有百姓?”
李易的话直指人心,你不愿意放权,因为啥?
你能因为自己的权利欲要带着你的百姓为你厮杀,我就能够因为我的权利欲杀你,这便是道理。
“我当云南王,我要大唐陛下下旨,出中书而门下制。”
皮逻阁没有其他办法,李易把事情摆出来讲。
有本事你带领这边的百姓过好日子,他们拥护你,我大唐伸不进来手。
你没本事你还要权利,怎么可能啊!
他想学习,然后琢磨出来更好的利民办法,他还年轻。
今年他虚岁二十五,他认为可以活很长时间。
你李易十七岁的时候还跟姚崇等人斗呢,要不是遇到了李隆基,你能斗过姚崇?
我当时可是就拿到了郡王,大唐的,我控制着整个地方,我父亲其实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我看了这么多的报纸,你瞧见我怎么应对天花没?我隔离后依旧送东西进去。
我就不信比不过你,我使劲学。
“好!”李易不知道对方的心思,人家妥协就可以。
“允许我安排人手做事情。”皮逻阁再提要求。
“本来就是,别人属于辅助,拿出来方法,大家互相比啊,让百姓看到,选哪个随便。”
李易让步,他不原因发动战争。
人家杜甫写诗说过: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文人一个个写出塞诗都牛逼,看着热血沸腾的,武人不会写,只懂得陷阵厮杀。
李易自己不厮杀,要发挥文人的作用,谈,能够谈好了,接下来便轻松。
“要钱,修路,以我的名义。”皮逻阁再提要求。
“就是这般安排的,三百万缗,你要来的。”
李易答应,你不就是想要名么,给。
“要药,截疟丸。”皮逻阁还要。
“不允许往外卖,自己人需要多少给多少,医用酒精。
回头你打报告,就是写奏章,报纸在这里发行,让当地的民众看到是你的努力。
包括抗蛇毒血清、青霉素、蚊香、肥皂等等。
你得快点安排人手教会百姓看懂大唐文字,否则报纸没有用。”
李易不但同意,甚至帮忙补充。
这下皮逻阁茫然了,你果真这般好心?你不怕我巩固民心?
另一边看小机器人视频直播的大臣们几乎同时摇头,哎!皮逻阁还是年轻啊!
你整个诏才有多少人?能够跟你玩政治斗争的又存在几个?
小易若那么容易被你抓到漏洞,我等何至于到如此境况?
莫非你不知道他答应得越痛快,说明你进坑进得越深?
我们跟他说话的时候必然三思而后言,现在我们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你还蒙在鼓里。
那报纸是可以随意在你那里宣传的?你还要教会你那里的人大唐文字,那你完了。
而且你要东西你得先写奏章,然后朝廷给批。
百姓看多了会知道,是朝廷给的,你要朝廷给你,只能证明你是大唐的一个普通臣子。
你要一万缗的时候,朝廷说不行,给你五万缗,百姓不容易啊!
这个写在报纸上,你那里会读报的百姓咋想?
第两千六百八十七章 几地运动俱阳谋
聊天中的皮逻阁果然没考虑到这一步,估计之后会反应过来。
明白没有用,阳谋,你不宣传报纸让百姓识字,大唐的队伍会宣传。
很多百姓向往大唐,他们接触不到更远方的东西,只知道大唐强。
离着这边的折冲府近,总会进行交流、贸易。
大唐百姓只要愿意,能够顿顿吃肉,有油炸的馓子、大麻花、油炸糕、馒头,还有烤面包呢。
北美洲那个国家之前强,李易时候的很多人就过去,公费出去的,然后就不回来了。
大唐强,则众国来朝,大唐的百姓生活那么好,其他的人看着羡慕。
尤其天花出现,人家大唐人人接种疫苗,早就做好准备了。
说那边东方的海,在万里之遥,大虾仁、牡蛎、海虹、紫菜等东西送过来。
用一只大兔子,能够换二两大虾仁,好吃。
有酒,喝着可舒服了,就是别喝多。
自己被毒蛇咬了,找一些草嚼碎里糊上,能活就活,不能活是命。
人家那里不是,有叫抗蛇毒血清的东西,最好是把蛇抓住,带过去让人家看,好知道是哪一种。
要是没抓住,赶紧回去,看图,告诉跟哪一个像。
只要时间短,扎完就活。
这边得疟疾的多,都在折冲府花高价买截疟丸,有钱的人才行,没钱的死了都没人管。
现在自己是大唐人了,同样的东西自己也会有,不要钱啊!
听那里说,破伤风针、狂犬疫苗、截疟丸,免费,朝廷管。
人家大唐折冲府的孩子上学,学堂给发衣服、鞋子,一天吃三顿饭,中午和晚上七八个菜,早上一堆小菜。
六诏的百姓这个想法,他们没有什么爱国主义思想,奴隶更不用说,爱不爱的,跟他们有何关系?
是夜,皮逻阁回去了,李易继续吃。
永穆公主和小兰跟着慢慢吃,两个人没有别的事情做,总不能在这里开一个闻恬兰香阁。
“李郎,是不是事情解决了?”永穆公主吃这里找到的黑松露,兴奋。
松露这种东西对女人的影响比对男人大,不然为什么要调动母猪去寻找。
有一种雄性激素的影响,味道就是如此。
雌性被吸引,雄性吃了能增强某方面的功能。
男人吃是为了那个,比如吃腰子、蛋、枪,尤其是羊的。
腰子是肾,在中医上蛋那个地方叫外肾,因为当它受到冲击的时候,牵动内肾,还有腹股沟。
而枪,其实没用,海绵体,当中包含的激素少。
李易吃着感觉跟烤面筋差不多,就吃过一次,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的,吃了两片,别人一说,他就不吃了。
“今年本来想着趁最后的时候多收集松露,结果遇到问题,来年再说吧。
事情没解决,你问小兰,她懂,对方只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下临时妥协。
回去明白后,还是要对抗,只是他们的机会少。
换成别的地方,皮肤颜色白的,当发现这个天下对他们不利时,有好艘段。
即宣传民族主义、肤色主义、种族主义,撕破脸了。
听其言、观其行吧!我只是不愿意打仗,不是不能打仗。
打了也就打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有对与错,只有强与弱。”
李易说出直指人性的话,太现实了。
不管怎么说,六诏稳定了,剩下的是利益接触,包含着军事。
大唐更多的部队此刻在集结,李隆基看西南差不多了,东北要拿下。
东北没有天花,人家渤海国活得还算滋润,不行啊!
在李隆基看来,凭易弟的手段,可以让整个渤海人全生病,只是易弟不同意。
一旦动用生化武器,只能说明其他方面的军事实力不够,抛开底线。
对付渤海国,其实理由简单,当初你打过我,现在我打你。
战争的借口很好找,一块肥皂足够,要不就是一盘蚊香。
李隆基不愿意等了,赶紧嫁女儿。
……
当长安开始种水稻的时候,李易终于回家了。
整个西南地区全拿下,军事和行政,架空本地。
“易弟辛苦了。”李易回来,李隆基迎接,一大早的,准备好肉串。
其他的人都工作着,孩子们上学,黄河北岸到天津及更往里一点的位置,铁路贯通。
今年黄河上游也有冰凌的,不过被爆破掉。
“三哥客气了。”李易还礼。
“后突厥向北开始打了,吐蕃倒是好说话了,似乎想要一个位置,却不是尺带珠丹说的。”
李隆基挽着李易的胳膊走,古代这就样,不是说男人跟男人就不能挽胳膊。
李易以前也和男同学一起拉手走,后来被家里人看到,以为是怎么回事儿呢。
李易当时很冤枉,女人和女人能拉着手走,男人一拉手就得那个方面?我对男人不感性趣。
观念问题,许多人都知道,宝宝需要拥抱,女人需要拥抱,男人不需要,男人就应该是独自撑起一片天。
后来感觉恢复到古代时期了,男人抹口红、抹腮红、说话娘娘腔,开直播。
如果是追求舞台效果的话没问题,李易也这么打扮过,灯光不够好,必须这样,否则人的脸和当时的摄影技术就没法看了。
接着他那时国家的女拳起来了,就他的过度,别的国度没有,属于畸形了。
身材好的、脸蛋好的女子,人家不拳。
就是那种永穆公主特殊护卫的女子,这样的要权。
要脸蛋没脸蛋、要身材没身材、要金钱没金钱的女人才要拳。
事情就这么简单,男人其实有时候也需要拥抱,需要兄弟,人是社会性动物,哪个人可以孤军奋战?
此刻李隆基拉着李易,李易就没别的想法。
“有人要通过这个手段来代替尺带珠丹而已,三哥这等事情还需要问我?
后突厥在垂死挣扎,现在还行,到了冬天,两边的气候不同,补给从哪里开始?
我给你看地图,这个范围咱们必须占,宣传和舆论战要开始了。
他们不懂大唐文字,咱们给他们画画,画连环画。”
李易对周围的情况始终在关注,后突厥其实挺强的,吐蕃也不若,东北的渤海现在有一点虚。
朝鲜半岛的新罗已经丢掉了一半的领土,人口丢失更多。
第两千六百八十八章 人生难事当从简
地图出现,山川河流清晰。
李易给的地方为居漆山郡,即釜山,新罗那里的。
当地原来是自己有国,后来被吞并,它在海边。
地形如此详细,乃飞艇过去后回来时分散开从上空拍摄,小河沟都有。
李隆基等人瞧着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因为大唐的山川河流图更详细。
详细到某个村子谁家的房子烟囱有几个都知道,只要飞艇路过相同的地方时,就会重新收集数据,再进行更新。
“这里,加上旁边的位置,给他们画图,告诉他们大唐百姓过的日子。”
李易把昌原市也给带上,一起空投画册,标注当地的文字和大唐文字。
对方能看懂就看懂,看不懂则看连环画。
“连环画投下去,新罗派人收缴、销毁,如何应对?”
出声的是姜皎,他来到李家庄子,日子过得不错。
李易看他一眼:“连着肥皂一起投,一块肥皂一套连环画,新罗派人收缴连环画时收不收肥皂?”
姜皎颔首,悟了,果然李易算计人不打草稿。
收的人保证会连着肥皂一起收,即便他们的圣德王金兴光说不要收肥皂,别人还是收。
收走连环画,本地百姓打不了不看,把肥皂给收了,自己用什么?
百姓会藏肥皂,藏肥皂有连环画被收,就开始搜肥皂,搜到肥皂收走。
为了保住肥皂,百姓定然藏连环画。
未必每次都是肥皂,可以换成其他的生活用品,调料、布料。
“如金兴光派兵长期驻守,送与不送?”柳冲跟着问。
“送,送给守着的新罗将士,送他们新的连环画,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