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要手动转胶卷,这个改成自动,关键能够洗出来彩色相片。
他们都有相片,打印出来的,小机器人负责照,照完打印,可漂亮了,就是有点费命。
现在的不用李易的寿命,大家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李易走过来,李隆基把相机对着他,李易瞬间神态改变,笑容自然,动作协调,每一個动作就有一个停顿。
李隆基咔嚓两下,纳闷:“易弟走路怎这般?”
“方便暴光,拍出来的效果好,相机技术差,换成小机器人拍,无所谓了。”
李易解释,快了不行,除非要拍特殊效果,那样还能人造佛光,采用二次曝光技术。
李隆基点点头,又把相机对向永穆公主,永穆公主停住,抬糖葫芦做吃的样子,咔嚓!
“小易,如今黑白照片拍一张多少钱?”
毕构只拍了五张,见到李易到来凑上前。
“不要钱,等飞艇带相机飞到其他地方,给全大唐的人一人拍一张免冠照。
额外配蓄电池,干电池成本过好,目前庄子不具备技术造充电电池。
蓄电池配合脚踏式发电机最好,到个地方花几钱雇人帮忙踩。
估计不用钱,他们当成玩了,抢着给踩。”
李易考虑到成本问题,决定换电池,蓄电池他做不到小的,好在能够充电。
百姓一人拍一次,洗出一版照片,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剪。
底片百姓拿着,够用,或者有额外需求,可以放大。
“老夫问商业方面的收费。”毕构不上当。
“要看洗多少张照片,一次洗一百张和洗一张,价格绝对不同,都要用暗室。
目前没交税,初期尝试,往后正常后,再规范收入及税收。
额外给钱拍照的人越多,庄子的成本越低,取相片有个十五天的工作日。”
李易知道老毕想问什么,告诉他不交税。
别人拍完照片,要洗出来五张,全家福的有按照人数来洗的相对便宜。
大量的胶卷拿回庄子,凑够一定数量洗一回。
他打算额外培训人到各县开照相馆,景区的那种留下姓名和家庭住址,给完钱后洗出来通过驿站邮寄到家。
如诗人找到个楼,写首诗,留作纪念,拍几张,选好的洗。
若是出问题报废了,就把人家的钱给人家邮寄回去。
一般这等情况少,实在不行用两个相机分别照,有一个不行了,另一个再出问题的概率低。
第两千六百六十七章 林中偶遇外来者
毕构看李易一眼:“如今一张胶片成本几何?不算技术。”
“技术是人掌握的,掌握技术的人本身工时费高,我的技术不要钱,熟练工匠总有价值。”
李易纠正毕构的错误思想,技术不要钱,谁都能掌握?
我给你图纸,汽油机的全套图纸,你能做出来?我都不行。
拍个彩照让你看,你能看出来有没有毛病?我能。
“总要有个成本的。”毕构不纠结此问题。
“材料成本,黑白胶片一张六钱,能买两斗籼稻和一斗小麦了。
相纸成本两钱,冲洗印成本看一次处理多少,一般在三钱左右。
多了的话便宜,所以一寸照片相纸不变的话,要充分利用,一次印满一张相纸。
彩色的胶片三十钱,相纸一样,冲洗成本在七钱以上。”
李易报价,成本高,等以后成本会越来越低。
“倒是不贵,有个一百万缗,可以给全大唐的百姓一人照一次彩色照片,算设备成本和租店铺的成本、人工成本。”
毕构说起一百万缗的时候语气轻飘飘旳,像他自己掏出来一百钱似的。
卢怀慎、姚崇、张说看毕构一眼,没出声。
一百万缗,不贵?你知道我们当宰辅的时候是怎么过的日子吗?
李易颔首,确实,一百万缗够了,而且准备铺开的话,庄子开始上生产线。
先投十万缗建好生产线,胶片、药水、相纸成本一下子压下来。
“易弟,着手推广,留不住岁月,至少要留下最美的片断。”李隆基文青了。
“好!”李易应下,他其实认为最美好的东西都在心里,他本身不喜欢留照片。
就像他从小写诗词的时候从来不留下文稿,大部分都记不住,跟其他书本一起卖给收废纸的。
庄子要上设备,多制造东西,包括相机与闪光灯、蓄电池。
百姓越来越有钱了,过生日了、成亲了,留下珍贵的彩色照片。
去世不用,那个是七寸黑白,更贵,死人的钱好赚。
七寸的个人彩色照片,要贵了人家不拍。
七寸的彩色婚纱照,一张一百钱,便宜不?
黑白的遗像,三百钱,你不放一张,说明你不孝顺。
要不然咋有卖身葬父、葬母的呢?
卖身可不是让你帮忙挖个坑,用草席子一卷埋了,那个用不着你。
你买你就得把全套的丧葬给摆出来,棺材要选好的。
像小兰的相貌与身段,买,至少要办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
你不办,有得是人愿意掏这个钱。
不过大唐盛世时没有此类情况,无钱的话,朝廷给补贴办丧事。
“咱们看看怎么变成照片的。”宋璟提议,他要了解整个过程。
一行人去单独的地方,那里负责。
……
同样下午,西南地区丛林当中,一支支队伍分散开寻找东西。
气温高,湿度大,有蘑菇长出来了,折冲府将士负责采蘑菇,看到就采,不用管有没有毒。
说好的,回去后对照图册挑拣,有毒的给东主带到庄子,他或许能用上。
本地的狗不用人来教,猎犬们教它们怎么干活,不听话的直接教训。
黑点跟在最厉害的守山犬旁边,它聪明,一学就会。
男孩子一同翻山越岭,不叫苦。
一块块黑松露被找出来,装进战术背包中。
十支队伍里有十只母野猪,它们最倒霉,上了山,闻到喜欢的味道,跑过去挖。
刚挖上,猎狗直接给拍到一边去,不服扑倒咬。
其他的狗开始刨,把黑松露刨出来,等人来收,放开野猪,继续……
洛阳还冷着呢,这边林中又潮又闷,不是单纯的热,人不停地出汗,再补水。
“今晚在山上住下,提前找营地,安置好营地和晚上吃的东西,再找一圈。”
石瞎子看看男孩子和本地的狗群,发现不能再前进。
没经过训练的狗不懂得节省体力,很多时候做无用功。
队伍里的猎犬始终处在好的状态下,能够连续几天几夜追捕猎物,自己会调整。
半个时辰后,队伍汇聚,在一条小溪边,周围有几棵位置好的大树。
大家清理地面上的灌木,用兵工铲在下风头挖坑,把相对干燥的树叶放进去,再放自然脱落的树枝。
其他的粗树枝看成段,点燃坑里的叶子,烟冒起来,火苗蹿出,粗树枝放进去,烧一烧再用土给埋住。
一路上顺便打到的猎物收拾,内脏挑选一番,能吃的扔给狗。
十口猪自己拱竹笋吃,有蘑菇它们也趁狗没跟上的时候赶紧吃。
一部分人出去继续找黑松露,留下的人砍竹子,一截截的要留下两端竹节。
其中一段挖個小洞把,带来的粳米装进去,收拾好的野物的肉切成小块一起塞。
再灌溪水,小洞用竹子楔子堵紧。
本地折冲府的人看着,有人忍不住问:“你们也会?”
“多新鲜啊!洛阳和长安有竹子,我们要上山。”一个猎户回答。
有猎人小屋不代表就不就地取材,猎人的生存本领强着呢。
“我们就不用问了,我们是羽林飞骑,接受特殊训练。
熟悉丛林、草原、丘陵、沼泽、雪山、冰川、孤岛、戈壁、沙漠等环境。
我们属于全天候、全地形兵种,在玩耍中就学会了怎样活下去。”
羽林飞骑的人说着说着,就露出要哭的样子,似乎有什么往事……
‘唉~~’旁边的羽林飞骑几乎同时叹气。
‘汪~’‘嗖!’‘噗!’
叹息声中狗叫,一条守山犬跃起,一把刀飞出去,另一条守山犬跃起,落地。
一条从树上蹿下来的毒蛇被按到第二条守山犬的爪子下,脑袋上多把小飞刀。
第一条守山犬扑空,落地后又跑回去。
“没配合好,差点伤到狗,它反应太快。”出刀的羽林飞骑郁闷。
“差一尺呢,它要用爪子拍,射到无非伤前肢。”胡风出言安慰。
黑点在旁边看着,突然跳起来,学习人家的动作,接着又跳……
‘汪汪汪……’狗叫声突然传来。
“有人来了?嗯!有人,咱们的狗也叫了,人数不少。”
石瞎子放下竹筒,拿起自动步枪,出门在外,这些猎人装备好,在庄子没少打枪,熟练。
第两千六百六十八章 天花初现战火延
‘哇啦哇啦……’那边传出人说话的声音。
大家全听懂了,西南蛮的话。
猎户总跟李家庄子的西南来的人打交道,会听会说,羽林飞骑必须学。
本地折冲府的不会也不行,剩下的是来的原来这里的人。
“我过去,我过去,我那里的人,太好了,他们自己找来了。”
一个西南庄户高兴地端着自动步枪跑过去,跟他一个地方的也欢快不已。
“交给他们,咱们继续做饭。”石瞎子拿起竹筒塞东西。
刚才那边喊话说:你们是谁?我们是强大的洞布阿部落的。
“一般他们不敢过来。”本地一个将领纳闷,这里属于自己旳地盘。
“许是他们本地出事儿了。”另一个羽林飞骑把电报机的大包放到面前。
片刻后一群人到这边,他们穿着树叶和麻的衣服,手上有长矛和弓,这是少数。
大部分人拿粗的树枝当棒子,还有孩子、女人、老人。
过去的西南本地人用本地话说:“他们跑出来的,要投靠大唐,那边打起来了,很多部落打起来了。”
“因为什么?”将领问。
“为什么打起来?”这人看跑过来的同族。
“天毒,有天毒,出包,天神的降罪,一个部落开始死人,大家都害怕。乱了,有人说必须死一半的人才能好。”
此人同族的人说情况,边说边比划,胳膊、脸上起痘痘。
“天花?谁没接种?”胡风看本地将士和男孩子。
“我接种了,我们都接种了。”
男孩子指指自己的左臂,那里穿着衣服看不到。
“我发报。”负责电报机的羽林飞骑调整一下,开始滴滴答答。
“看情况,这顿饭是吃不上了,咱们赶路?”
将领准备出发,他知道这是个机会,一个拿下很多地盘和西南蛮人口的机会。
他听说过天花,晓得其厉害。
更清楚自己等人接种了疫苗,跟得过一次天花一样,不会再得。
一分钱没花,据说朝廷和大唐朝天下基金未出钱,皆由李家庄子负责。
另有传闻,乃陛下出资,这个……听一听就行。
“天黑了,过去帮不上忙,别人也要休息,吃饭。”
石瞎子不同意,现在去,半夜到一个地方?干啥去呀?把别人叫醒聊天?
“吃饭!”将领反应过来,不是一大早。
李易吃晚饭时收到电报:“天花?有记载?”
零三三:“有木有记载看有木有人去记载,你过去瞧瞧不?不是天花也是别的传染病。”
“待我吃完这个花卷的。”李易把小花卷塞嘴里嚼着喝口羊汤,咽下去。
“三哥,我先驾驶直升机去,带上几個男护士,其他的人乘飞艇出发,把小机器人放上,方便定位。
此行若成功,咱们便解决西南一大片区域的问题,领土直接划过来。”
李易起身,他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难过。
从战略角度出发,别人生病他代表大唐可以捞到好处。
从医者角度出发,明白传染病要死人的,盼别人死,有违医德。
“易弟保重,病毒不因你传播,却可因你而止。”李隆基站起来拍拍李易的肩膀。
李易瞬间心情好了,招呼一声,去找直升机。
“等等我呀,直升机上的通信系统怎比得上我,等我一下。你们光看热闹,青松、紫玉,抬我跑,葛岩,给我拿一块满电的备用电池。”
零三三着急,招呼着人。
旁边的郭子仪突然过来,把小机器人抱起来扛到肩膀上追李易。
李易到游艇上,上直升机,启动、等待。
四个男护士每人背个大包跑来,葛岩送上备用电池,郭子仪与零三三坐好。
“谢谢!老郭,关键时刻还是你惯用,诶?你咋不下去?”零三三脑袋转转。
“一起去,旁人照顾你我不放心。”
郭子仪学虚伪了,他明明担心李易出事。
“老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