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和收获成正比,船大了带去的人多,带舰队一起去,慢点没关系,好几个地方都是咱们的,当地人很少,又愚昧。”
李易要占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方,然后就跟往美洲去的地方岛屿群连上了。
把这些地方占下来,用在养殖、种植方面,能够为大唐本土提供多少东西?还有矿呢。
“如此便好!”李隆基放下心。
他已经习惯了有易弟在的生活模式,稳啊!
李隆基做梦甚至梦到过李易找过来说:三哥,过些日子天要塌一块,咱们弄点东西补一补吧?弟这厢有可行性报告书。
……
二月初五,发俸禄的日子,京兆府与河南府除值班的人之外,下午休息。
大家拿着钱和东西往家赶,品级低的人也有一坨冻起来的二十斤的舟山带鱼。
按照季节计算,拿回家吃不完,需要送人,宰辅们根本不要,他们家里人多,直接吃庄子的。
其他的官员才会大家一起吃两天,要不就是自己弄冰继续冻几天。
贾章秋又一次带着钱和东西回家,他媳妇儿胡氏和儿子依旧出来搬东西,习惯了,每个月的今天都这般。
“爹,你怎么就一坨带鱼,旁边那个有两坨,比你官小。”
贾章秋儿子发现问题,父亲做错事了?
“一坨够吃,这不是还有冻的其他海鲜嘛!”胡氏赶紧说好的。
“爹这里给了五坨,其他的也多,咱家吃不完,我跟他们说一下,用飞挺给你外祖父家送去了,我爹我娘都没有了,有好东西得给你娘那边。”
贾章秋笑了笑,解释一番,我东西更多,能吃完吗?
胡氏一愣:“夫君怎不与我说一声?好几次了,就知道自己做主,人家不依呢!”
“好好!下次和你说。”贾章秋陪着笑脸。
他儿子很懂事地低头搬东西,把空间留给爹娘。
“说是到七月份给我放半個月的假,我跟你一起回去看看,有奖励,坐飞挺回去,快,多呆两天,再飞回来。”
贾章秋憨笑着,他爹娘死得早,娶媳妇儿的时候还没考上科举。
拿不出什么彩礼,媳妇儿在娘家就没地位。
后来当上官了,也是个小吏,两边的家里人想借力也借不上。
现在不同了,借力还是借不上,不可能给你们安排官职,东西却不少,包括亲妹妹那里。
自己工作做得好,奖励多,妹妹那里已经不用自己了,就多给媳妇儿家。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或者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贾章秋又不是石头人,他也想要活出个样来。
冻的带鱼和其他海鲜往西边老丈人家送,飞挺送去的。
他一家也乘飞挺回媳妇儿娘家,再飞回来。
当初彩礼少了又如何?补回来没?莫欺少年穷,看看姜子牙!
可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胡氏瞬间眼睛水汪汪的,飞挺送东西,还把自己一家人带回去、带回来?
到时候自己要好好打扮一番,让你们看看自己当初以死相逼找的夫君是什么样的,哼!
她此刻的感觉比李易那时候把直升飞机降落到校园都牛逼。
李易那时租一架直升飞机才多少钱啊?就算生活再差的,咬咬牙也租的起。
如今大唐谁能轻易调动飞挺?有钱不行。
飞挺送货,连带着后续接送,人生巅峰。
她现在就开始考虑到时候怎么下飞挺和上飞挺,要端庄、要文雅、要雍容、要自然,得像上马车一样的心态。
“夫君,咱俩晚上吃完饭,去旁边浴池洗个澡啊!那里有什么鸳鸯浴的。”
胡氏微微低着头小声说,她舍得花这个钱。
“晚上去天上人间后面的浴池,有票,我说给娘家送东西的时候,他们就给我三张套票,最高档的。”
贾章秋从袖子的兜里拿出来三张漂亮的澡票。
……
第两千五百七十章 清明过后采新茶
贾章秋度过了一个性福的夜晚,一次用一个套票即可,还有两张呢。
不但有鸳鸯浴,还有两个人休息的房间。
泡的药酒和往身上抹的东西,喝着聊着就又那啥了。
剩下两张套票,夫妻二人很珍惜,药酒的劲太大,好东西。
还有那个抹的,居然有那样的效果,不愧是皇家的浴池。
贾章秋决定继续好好工作,用成绩说话,再拿套票。
李易三个人也神清气爽的,主要是李易采取的策略正确,不能总在上面。
“易弟昨夜还好?”李隆基早上吃鸡蛋羹,跟吃牡蛎煎鸡蛋的李易说话。
李易今天早上给自己做的蚵仔煎,其他旳材料没有,就是鸡蛋和牡蛎,蘸蒜蓉辣酱吃。
“大唐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睡觉也踏实。”李易点头。
“几时要个孩子?”李隆基期待地问。
“还早,闻恬年岁小,有了孩子会少了自己的时间,要开始为生活打算,能玩就多玩两年。”
李易目前不打算要孩子,生孩子代表着责任,付出太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
而且永穆公主年岁不大,本身就是个‘大孩子’。
“你不想着传宗接代?”李隆基难以理解。
“有人即使一生没孩子,依旧能够流芳百世。我……以后再说。”
李易摇摇头,专心对付起面前的大补之物。
……
连续几日的晴天后,雨水又开始增加,清明到来。
官员们之前就放假,家住得远的乘游艇回去扫墓。
李隆基等人去烈士陵园扫墓,带了不少用来制作麻辣烫的料。
清明的时候天气潮,墓地植物多,吃麻辣的祛寒。
细雨中,众人打着伞,对着墓碑嘟嘟囔囔一番,准备去购物中心看看。
看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带回来给守陵的人,来时嫌麻烦没携带。
“小易,今年的新茶能喝了吗?”毕构坐在火车上想起来清明到来,之前采的茶叶……
“这不是谷雨还未过去么!”李易拖延,等谷雨过了再说。
今年各地百姓采了大量的明前茶,用飞艇运输。
过些日子,他会制作半发酵和发酵茶,大唐正在喝的即发酵茶。
吃肉的地方喜欢喝这种,对绿茶反而不是特别接受。
“去年的好茶给老夫凑合一番。”毕构想喝品级高的,喝完水能嚼着吃的那种。
“成,等水稻种下去时,咱们出海溜达一圈,熟悉下新船。”
李易答应,绿茶保存时间短,不像红茶。
他准备把去年的大量绿茶拿到海外去卖,不能再卖给大唐百姓了。
今年的一直采着制作,价钱很便宜的半卖半送给百姓,一大部分人喝绿茶对身体好。
他要换一艘大游艇,或者说是游轮。
先要知道里面的情况,顺便让人学会操作。
到时候跟着帆桨两用和蒸汽机船一同出海,别的船只负责装油和水洗精煤。
目前庄子在照着图纸制作大马力的柴汽油发动机,以后也装在船上。
购物广场上的富人多,家庭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绝对不来,过来得花火车票钱。
广场上卖的大棚白菜都是里面那一部分,茄子嫩嫩的,黄瓜又直又绿,大葱外面的皮全剥下去……
后面有屠宰厂,猪、鸡都是现杀的,大盆中的鱼游动着……
所有的东西都是最新鲜最好的,木耳不是,新鲜的会吃死人。
包括西红柿、嫩玉米、土豆、地瓜、云豆等外面买不到的,广场上给提供。
购物的人推着购物车转来转去,看到什么都想买。
转累了去休息的地方喝免费的茶水、吃免费的新做点心。
小孩子有人负责照看玩滑梯、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
稍微差一点的大棚黄瓜在别处买,一斤两钱,在这里十五钱。
反正来一次,不花个二三十缗的,就觉得买的东西少。
清明的日子里,购物广场有冰糖葫芦和烤地瓜。
“瞧着确实赚钱。”宋璟没来买过东西,瞅别人一车车的推,花大价钱买的东西只好一点点。
何况有的大棚里的菜,同样的情况,卖得也不贵。
“咱们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各取所需。咱们拿些菜,送回烈士陵园。”
李易说一句,推车去选菜。
其他人跟着一起,感受购物的乐趣。
拿完东西不给钱,走库存替转,意思是调货,给钱就有税。
一大堆东西送给守陵老兵们,众人又看看天枢,回去的时候雨停了。
如是多日,众人没有什么事情,该安排的早已安排。
农事活动,越是靠南的地方越早进行。
再过些天,进入到往常的青黄不接时,冬小麦未收获,陈粮吃尽。
或者等秋天的水稻没成熟,也没粮吃了。
现今不存在这等问题,粮不够吃的话吃肉啊!
养那么多的鸡鸭兔子,喂草就有肉和蛋吃。
平日里也总吃鸡鸭鹅蛋,或者十天半个月炖一只兔子,兔子油炼出来,炒菜的时候放进去。
孵化的时候公鸡也不会直接弄死,养大了杀,产蛋少的母鸡,都能炼油或风干。
百姓消耗掉的粮食少一大截,关键最能吃的孩子在学堂吃饭。
有成亲十年的人家,养了四五个孩子,一张张的嘴简直无底洞。
大点的孩子塞学堂,只要努力读书,还能赚钱,小的不能去学堂的,朝廷有补贴。
包括怀孕的,大唐朝天下基金了解到情况后会给送一点干果和果干,有新鲜水果的季节送水果。
家中有爹娘的,年岁不算大,有劳动能力,没有的话依旧给补贴,年岁大的那就直接领补贴。
如此一来,怎么还能没粮食吃?你家干啥了?赌博了?男的去嫖妓了?整日酗酒不干活?
官府管啊,打,打一打就听话了。
至少洛阳的百姓不愁,趁着天晴,把攒下来的粮食拿出来晾晒,不然都受潮了。
有的种地的,一麻袋一麻袋往外搬,河南道很长时间就不收租子了。
除了卖的,这些是自己家里留的,估算的话,能吃到秋天。
结果农闲的时候去干别的活儿,女子去火柴厂,在那里吃,男的临时修铁路,也吃。
哎呀!怎么剩这么多呀!看样子能吃到明年春天,今年的粮全卖了?赶紧想想办法,陈粮不好吃。
第两千五百七十一章 青黄不接寿禄到
通过无人机观看的众人跟着愁,姚崇纳闷:“他家为何剩粮过多?”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大唐整体不缺量,在于个体,官员认真做事,不存在饿死人的问题。”
李易能猜出来这家人为什么弄了十多麻袋粮食,穷怕了。
他想起来青苗法,办法倒是不错,可惜没考虑过执行的人的问题。
整个社会制度出现问题,官员地位高,有错不应该杀。
宋朝一群官员的心思根本不在民生上,资本主义萌芽从那里出现。
朝廷没有能力控制,更无法拿出来有效的政策,结局已注定。
大唐的公廨钱也是因为穷才想出的办法,给官员开工资,强制放贷,年利息百分之百。
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有钱好办事,养军队,收拾官员。
不然自己当初为啥疯狂往外扔技术?都不敢用技术换钱,否则来不及了。
为了让别人推广技术,甚至还要给人家行贿。
如今一样行贿,叫福利,地方官员们拿钱拿东西赶紧办事。
结果就是用不着青苗法,百姓真没有饭吃了,找衙门要,衙门必须给,立字据、按手印,不要利息。
等还不上时,看具体情况。
家里盖房子欠的钱,以工抵,干活的时候给饭吃。
自然灾害,地里绝收,借的粮不要了,再继续给,挺到下一个收获季,种子也给。
拿去赌了?打不死你。
“他家旳粮怎么办?”苏颋的声音让李易回魂儿。
“粮?晒呗!无须我等操心。”
李易不觉得自己还要因此出什么主意,粮食少发愁,粮食多愁个甚!
“刚柔,他家吃不完,眼见着再有月余冬小麦开始收获。”
张九龄同样闲到了,为一户人家储存的粮食多担忧。
相当于问李易家中的挂面买多了,结果发霉了怎么办?扔了呗!还能怎么办?
能买多,说明你钱多,没钱你买一大堆?
有人买米一次买五斤、十斤,有人一次五十、一百斤。
或者认为便宜,结果生虫子了,能晾晒把虫子弄出去,吃着口感也不好,不爱吃只能扔垃圾桶。
屏幕上看到的人家不穷,看穿的衣服和鞋子。
“卖了,去年秋天的粮,算新粮,现在卖,比秋天的时候能贵一点,斗米贵五毛钱。”
李易终归给出办法,卖!
“你用无人机喊话,告诉他们。”宋璟决定帮忙。
“百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