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在李家庄子感觉不合适,去天枢正好,各国的使臣们一同参与。
午后李隆基仪仗出行,乘火车到烈士陵园,进去的时候有不少百姓在。
听娃娃叫声被吓到的石娃儿正跪在那里嘟囔,面前放个盆,盆里有小娃娃鱼,想来在告诉英灵们他村子在干什么。
他三叔一脸庄严之色,旁边的媳妇儿满面温柔,不时用手摸摸肚子,看样子是没来月事,怀上了宝宝,但时间短,根本不显怀。
发现李隆基一行,百姓们放下手里的东西,鞠躬问候,也不紧张。
李隆基领头上香:“三十儿了,给你们带些东西,明天再来看你们,在旁边祭祀,今晚晚上给你们吃饺子。
有大屏幕,一同看看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咱们大唐有飞艇了。
打仗的时候在天上追着敌人的将领炸,夜间飞到敌人营帐偷袭保证炸营……”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讲今年大唐的情况,在海外占了领土,河里的金子弯腰便能捡,朝廷最为难的事情是怎么把钱花完……
他再拿出来李家庄子印的纸钱烧,面额都是十万亿缗的。
告诉英灵们这钱管用,李家庄子担保,有抵押品的,那边卖东西的收了钱,谁想换抵押品,找李易。
另外水连珠、自动步枪、炸药包、自行车、拖拉机、蒸汽机、火车、飞艇等纸糊的东西一并烧了,甚至一面大唐龙旗。
让英灵们武装起来,谁敢欺负人就打谁。
该享受就享受,嫌冷,烧的空调能制热。
你们的家人日子都好,朕和朝廷,还有易弟都拿一份补贴。
缺什么托个梦过来,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群臣百姓站直了听,有的人眼圈红了。
“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李隆基说完挨个拍拍守陵的老兵,去天枢。
……
是夜。许多地方放起了烟花,包括熊津都督府。
他们看不到节目表演,却有饺子吃,火把多。
爱吃酱油的蘸酱油,不爱吃的有陈醋和香油、蒜泥。
每家一套陶的餐具,他们自己的人会唱歌跳舞、烤鱼吃。
“肉的,肉的。”一个孩子夹个饺子蘸所有蘸料混合物咬一口煮饺子,大声喊。
猪肉韭菜鸡蛋馅的饺子,韭菜认识,冬天看着有一丝陌生。
面前盘子里的粉皮黄瓜凉菜也有一点不认识了,还热乎的蒜薹炒肉、豇豆炒肉、香椿芽炒鸡蛋更神奇。
之后是一盘番茄拌白糖、一道青椒炒土豆丝、角瓜虾仁、干煸云豆丝,螃蟹南瓜汤。
螃蟹还是冻蟹制作的,至少有肉,现在的螃蟹剩空壳了,这个是冷冻过来,到地方现放在南瓜汤里的。
提前做好的菜飞艇给送过来,拿棉被包裹,到地方又加了热,口感不好。
熊津都督府的百姓却知足了,包括始终在动小心思要造反的人。
李易当初的意思是把这些人揪出来收拾掉,大臣们不愿意多死伤,只威慑,这些人选择潜伏隐忍。
李易没办法,只能打辅助,你隐忍吧,过年八道菜一道汤,加上饺子、烟花。
多少大唐百姓吃不上,给你们送来,六种东西你们没见过对吧?
等过完年给你们送烤地瓜,好子日不过想偷摸造反复辟?
百姓们被吓到了,冬天怎么有黄瓜、蒜薹、豇豆?另外那些是啥?能吃?看着挺好的。
陪他们一起过年的将士们为他们讲解,新物种,可好吃了,那才贵呢。
百姓们点头表示明白,黄瓜就贵,偶们懂,不清楚的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一海之隔看着近,他们就是没有这个信息渠道,他们的金城可是种上了大棚蔬菜。
第两千五百四十六章 故事讲多会腿软
“易弟,为兄敬你一杯。”李隆基看着节目,等饺子上来开吃时,敬李易啤酒。
二两的杯子,李易仰头喝尽。
整个晚上到现在,他就吃了一片酱牛肉和一个饺子。
他等着呢,这不来了,接下来其他五个王,一人一杯啤酒。
随后团儿里的大臣和不在团儿的,继续一人一杯啤酒。
李旦犹豫着没敬,怕李易喝吐了。
李易有办法,喝完临时加个节目,他上去唱歌跳舞。
他有经验,吃饭的时候喝酒喝不下去,唱歌的时候包厢里,酒就跟水一样,唱一唱就消化掉了。
唱完跳完,一泡尿全解决,四瓶啤酒而已。
平时总运动,体质好,回来他看李旦,李旦也看看他,眼神询问,李易点头。
“小易,老夫敬你一杯。”李旦放心了。
李易同样干掉,依旧不吃东西,食物消化速度慢,酒水快。
方才出了不少汗,一会儿再上去来一场,今天陪你们喝酒,让你们见识下曾经我是怎么坐在啤酒箱子上喝酒的。
众人只敬一轮,表示感谢,不可能敬你小易两轮。
李易观察一下,不喝了?那我慢慢喝,吃油炸的小串儿,吃一点喝一口酒。
其他人也是如此,不能使劲吃。
凌晨一点,众人纷纷去休息,李易这才吃了五个饺子和两大片梅菜扣肉里的肉。
刷刷牙,洗个澡,找同样洗完的永穆公主。
“闻恬啊!我给你讲个故事啊?”李易对永穆公主。
永穆公主眨眨大眼睛:“什么故事?”
“李郎我也想听。”小兰从旁边的房间里出来,两个房间连着的。
“一会儿单独给你讲,快去睡。”李易拒绝一起讲。
“哦!”小兰又回去。
“故事是这样的……”李易给永穆公主讲起了故事。
大半个时辰后,永穆公主沉沉睡去,李易又去另一个房间给小兰讲。
同样大半个时辰,李易抱着小兰到永穆公主的房间,把小兰放在床上,自己躺中间,虚脱般地进入梦乡。
只睡了两個小时,零三三小机器人进来:“到时间啦!要去祭祀开大朝会啦!”
三个人全醒了,永穆公主和小兰发呆几息后,脑袋钻进被窝。
“昨天我喝多了吧?”李易茫然着问。
“渣男,你想不认账?”永穆公主和小兰的小机器人一同出声。
零三三打圆场:“没喝多,喝多了那什么是不行的。”
“对,早朝。”李易爬起来,用五分钟刷牙洗澡上厕所,回到床边,对两个女人一人亲一口,赶紧走。
永穆公主和小兰也要参加,不过不用这么急,她俩可以晚一点。
等李易走了,她俩起来小心地走路去洗漱。
“易弟,昨晚饮酒过多?”李隆基发现李易状态不怎么对。
“不可能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记得。”李易使劲摇头。
“什么细节?”李隆基好奇。
“故事,故事里的细节,小事儿,几时动身?”李易岔开话题。
“此刻。”李隆基衣服都穿好了。
他先走,祭祀女人通常不得参与,当初褚无量就反对韦皇后在祭祀的时候为第二个敬酒的,也反对永乐公主最后一个敬酒。
写了一个驳请南郊皇后充亚献议,阻止。
不过在此之前,有很多女人都参与了,因为武则天的事情,他才反对韦皇后参与进去。
今年皇太后,即原来的豆卢贵妃和王皇后会参与,等她俩结束,最后给永穆公主。
褚无量没再反对,写什么驳请谁的文章。
火车出发的时候天还黑着,冬天大唐的天短。
天黑着,众人先到烈士陵园上香,再去旁边的天枢。
到地方先休息,时间要把握,天黑的时候钦天监的人会一些话,完的时候正好天蒙蒙亮。
钦天监的人有点心不在焉,总是看向李易所在的位置。
他们害怕李易,他们看星相,就是总结规律,地球引力什么的,包括太阳风,月亮的潮汐关系。
看天气也是一样,有时准,有时不准,太阳风看到了,未必会影响到大唐,可能是地球另一边。
然!李易不同,李易谁要死,谁就出事儿,比如生病、遭人暗算什么的,李易再给救回来。
李易哪里何时有什么灾害,就有什么灾害,同样被他给救回来。
李易看天不下雨,干脆把雨弄下来吧!
不止能知道,还能逆天改命。
泰山封禅的时候,简直是一步一。
可惜,医术和其他的本事李易教,这个不传授。
钦天监的人在灯下嘟嘟囔囔的,永穆公主和其他人赶来。
王皇后随意地瞟了一眼过去,突然眼睛睁大,也不管现在多么严肃,凑到李隆基的耳边话。
李隆基听了也看过去,一时间心中百味杂陈,最后变成笑容。
“新年头一天,好日子。”他松口气。
“是呀是呀!”王皇后脑袋一点一点的。
其他人同样看到永穆公主和小兰,同样发现情况,都是过来人。
知道了也就知道了,当作未发生任何事情。
钦天监那里完,天蒙蒙亮,李旦、李隆基等人开始祭祀,最后永穆公主上去。
就算结束,李易拿一卷黄帛登台,开始对文武百官演讲。
他不看别的地方,就盯着手上的黄帛‘念’,主要是官员应该怎么做。
大家看着、听着,发现不对了,你那黄帛上能写那么多的字?你咋没完没了的?天冷啊!
李易用了一个半小时完,收起黄帛:“以上就是我的简单发言,还请诸位同僚指正。”
所有人都不出声,再指正就冻死了。
“既如此,进行下一项。”李易退下去。
钦天监的人上来宣布结束,大家去梨园吃饭,顺便看表演。
到梨园,正好下午两点,乐器和歌声响起,群臣们冻木了。
似乎考虑到这个问题,准备了涮串儿,有麻辣的和清汤的,都是骨头鸡汤的底儿。
“李郎,我和小兰能吃麻辣的吗?”
永穆公主想吃麻辣的,又担心身体不行。
“吃啥都无所谓,吃豆制品、吃肉、吃蔬菜,跟正常吃饭时一样。”
李易着用小漏勺在大槽子里捞枸杞和大枣,又从兜里掏出根人参须子扔嘴里嚼。
“师父,要多吃羊肉,喝盅鹿茸血酒吧!”
青黛小丫头在旁边一副我为师父你好的样子。
第两千五百四十七章 诸王不限大臣结
“啊哈这酒怎么度数这么高?”
李易从善如流,真的喝了一盅鹿茸血酒,三钱的盅。
他感觉不是六十度,怎么跟酒精似的。
“七十七度的酒头,混合后七十五度,医用酒精。”青黛小丫头在旁。
“为师其实不用补的。”李易感觉有点头晕。
“知道知道。”三个徒弟一同点头。
“青黛我跟小兰喝不?”永穆公主这时候更相信青黛小丫头。
“师娘们不用,我给师娘们做了乌鸡汤,里面除了正常的辅料,额外放了金钱鳔。”
青黛小丫头话的时候从身后的小机器人抽屉里拿出来一大碗汤,已经不是汤了,是炖菜,里面有只乌鸡。
“几时做的?”李易挺不好意思的,睡两个小时,一些事情没记住,多亏有好徒弟。
“早上看到师娘们的样子,我就让人带东西过来,大家祭祀,我在后面做。酒也是后送来的。”
青黛小丫头答,放心,有我呢!我昨天睡得早,精神头足。
李归藏跟着:“对的师父,我一看……”
“你看什么?”李易问。
“我一看时辰不早了……”
“该上路了是吧?”零三三小机器人插一句。
“我送你上路,我给师父炖了只王八,师父,你再喝一盅王八血。”
李归藏瞪小机器人一眼,从自己机器人肚子中取出炖王八和王八血,血就那么一点,也放在酒里。
别人怕被王八咬,他不怕,曾经王八咬他指头,他使劲拉出来王八脖子,一口咬上去。
王八脖子被咬断了,至死不松口,他就用牙一点点把王八脑袋给嚼了,生吃。
“我烤了三个羊腰子,男女都能吃。”灼灼小丫头也有东西送。
“闻恬和小兰啊,徒弟们送来东西,这涮串儿,咱们就留给别人吧!”
李易觉得可以,没白教徒弟,一个个贴心。
于是三人吃徒弟送的东西,只涮羊肉卷。
“乌鸡味道总是跟正常的鸡不一样,今天不吃辣的了。”
永穆公主嘟囔着跟小兰分吃一只大乌鸡,若轮吃肉,她不喜欢,小公鸡和老母鸡更好吃。
她知道乌鸡是药用,想要养好,必须散养,放到山上,山上的土壤和岩石也有要求,不然乌鸡功效就差。
跟老君山的药材种植一样,当地土壤含金属多,所以一年生草本药材最好,多年生的吃了容易重金属中毒。
乌鸡只喂饲料笼养的药效太差了,青黛医基金养的乌鸡都是挑选地方。
洛阳李家庄子养的就比长安李家庄子的好,庄子里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