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看,如果我写黄鹤楼的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管是一不论、二四六分明,还是三连仄、三连平,这诗都是有问题的。
  但整体读下来,却不觉得突兀,你们能说这个作者不懂得格律吗?他其实有控制的,对不对?”
  “对,黄鹤的黄是颜色,白云的白也是颜色。”又学子发现秘密。
  “是的,有色彩,有画面,那么这首诗读起来,没人会刻意关注格律。”李易又道。
  “二位。”张说非常小心地轻声说:“教学的诗也是随意抄的吗?”
  姚崇和卢怀慎瞪张说一眼:你总提抄不抄作甚?听着,这才是最厉害的诗词讲解。
  “诗,有着自己的风格,诗人,同样有风格,但并不是说每个诗人写出来的风格固定”
  李易继续讲。
  他抄笠翁对韵有的要改,比如冬里的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就不行。
  唐朝可没有三元及第这一说。
  还有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此中的唐库金钱能化蝶,指的是唐穆宗时候的牡丹花开引诱蝴蝶过来,蝴蝶是金钱所化之故事。
  整个笠翁对韵涉及到后面的东西,该改就要改,也挺累人呢。
  里面的学子鸦雀无声,皆在认真听讲。
  他们今天才真切感受到李易的才华,尤其是针对科举的方法。
  只凭借今天一堂课,便会有无数人愿意过来白干一年活,还是自带干粮的那种。
  姚崇三人在外面听得也是如痴如醉,后悔的是刚刚那什么东、冬的没记下几句,回头怎么张口要呢?
  “今天就说到这里,回去好好琢磨一下今天我所说的内容,明天继续说其他对韵的事情。”
  李易的课讲完了,最近一段日子他不讲物理、化学,倒是留了几道题,每天由学子抽空作。
  李易出来的时候,姚崇三个人躲到墙那边去。
  等李易走远,他们逮到一个学子,硬是从学子手上把写的东西给抢了过来。
  学子还未反应过来,三人跑了,上车,直接回去。
  “他们怎能这般?我”学子要哭。
  李易看到了,然后气笑了,他知道三个人抢什么,不就是个对韵么。
  他摇摇头,转身对露着愤然之色的学子说:“无妨,不然也要教,不过呢,明天可要小心,科举考试之前,其他的对韵不能传出去。”
  想了一下,李易补充:“这样,今晚我写出来,你们带回家去,不要拿出来,自己去背、去熟悉。”
  学子们一同点头,对,科举之前可不能叫别的学子学去了。
  “去告诉另外二百二十个学子,开春后把家人接来,今年他们不准考,明年再上。
  先把其他学问学一些,尤其是塌下心,跟百姓一同过上段日子。
  不然今年谁去考,即便侥幸考上,某也能叫他当不成官。”
  李易说完离开。
  他要培养梯队,从庄子出去的官,必须有利民之政、爱民之心。
  看上去二百二十个学子会耽误一年,但能学到许多知识。
  四十二个学子去找后来的人说情况。
  二百二十个人早互相之间商量过,有此打算。
  一听能接家人过来,俱是露出欢喜的神色。
  在庄子上看到一户户的人过日子,他们不免想家,主要是四十二个学子的家人日子过得好。
  有妻子的学子不能去平康坊,妻子在家,自己在这边,晚上睡觉都觉得少了什么。
  昨天倒是有平康坊的人过来,然,与他们无关,他们自己去平康坊,没有资格进南曲。
  指望着南曲的大家倒贴钱请自己去玩,那自己得有李东主一般的才华。
  马车上,姚崇三人一起凑脑袋看。
  “对,三个,全在,好。后面的想办法弄到手。”张说摩拳擦掌,丝毫不觉得自己抢别人东西是否道德。
  “学完三字经,再学此对韵正好。”卢怀慎安排好了。
  “不妥,三字经后,还应有其他的才对。”姚崇觉得对韵拔得太高。
  接着他又说:“多亏我等今日前来,不然便错过了。”
  张说二人深以为然地点头,对,好东西怎能不先看看。
  “一个考科举用的诗,李易便拿出来这等文章,策问不知又会出哪些。”卢怀慎从现在开始惦记策问了。
  “过了今年,再有学子想进庄子可不容易了。”张说摇摇头,说道。
  姚崇与卢怀慎沉默。


第二百三十五章 只闻词曲不见人
  他们想到了李易初来时的情形,给同族的亲戚连续办葬礼。
  然后自己一个人找人手、拉佃户。
  当时就愿意资助冬季难以过活的学子,不过要求一起干活,至少要把房子盖起来。
  一个少年,举目无亲,要担心下人欺主,还要搞好庄子。
  学子们一听还要干活,没有几个愿意。
  只四十二个人前去。
  到今年庄子的日子好过了,二百二十个人欣然前往,其他的学子还是不想收拾牲畜、家禽粪便。
  等今年科举考试,四十二个人中哪怕有三成考上。
  今年冬天再想到庄子,庄子也不需要新学子帮忙收拾卫生了。
  “他欲请吏部官员到庄子玩耍,要阻止么?”张说问姚崇。
  姚崇看着张说,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过了年,李易十七了吧?”
  “那便不理会。”张说小声说。
  他明白姚崇的意思,李易今年才十七岁,他想考科举,必然是一甲头名。
  现在他已经是朝请大夫,从五品上的散官。
  陛下找他问政,他考试,几年就蹿上来,到时候知道有人给捣乱,他可是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卢怀慎说一句:“那么艰难的日子里,李易始终从容,没有抱怨,更不曾放弃。”
  他告诉两个人,也是告诉自己,李易的心坚韧着呢,这样的人都比较记仇。
  最可怕的是你压不住他,他不会自己泄气,他始终那么顽强。
  更何况压不了他,陛下看好他,皇后肚子里的孩子也应该是他给开的药才有的。
  三个人于是又不说话了,背对韵的三个字涉及到的韵。
  直接背韵多枯燥了,读着对韵,像读诗一样,同时每一句都与上一句对仗。
  车子进城,在进皇城,奔大明宫去,宴会要在大明宫的麒麟殿举办。
  今天早上开的超级大朝会,是在含元殿。
  到地方,李隆基在里面等着,边等边休息。
  “开完朝会,叫你等回去歇息,你等去哪了?”李隆基的脸色不好看。
  三个人一到地方,千牛卫便看到了,快马跑回来报信。
  王皇后不开心,初一这么忙,让你们回家休息一会儿,你们组团去李易那里作甚?
  没看我都没去么?我孩子到应该检查的日子了,我说什么了?
  姚崇三人低头,还是张说有急智,开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卢怀慎明白,背:“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姚崇:“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张说接。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卢怀慎跟上。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姚崇收尾,一个东的第一段韵背完了。
  李隆基愣住,王皇后脑袋晃晃:“还有呢?后面的呢?”
  “从李易那里所拿?”李隆基根本没觉得三个宰相还有时间琢磨这蒙学一样的韵书。
  “在这。”姚崇递上去抢学子的课堂笔记。
  李隆基看,第一眼先皱眉:“字不过端正,绝非易弟所书。”
  “是一学子课上所记,匆忙间自是不够规整。”张说给解释,人家写了又不是往外传,是自己抢到手的。
  “诗的格律,要求不要变格,以五七律为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然后是对韵,好一个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好东西,叫孩子,不教学子们是足够了,易弟送你们的?”
  李隆基看了几句,忍住继续看的念头,问。
  “嗯哼!”姚崇咳嗽一声。
  “唉!”张说叹口气,回答:“是与一学子所借,借时学子没反应过来。”
  “好,这个借字用得好。”王皇后气鼓鼓,大过年的,你们三个宰相不等着过来吃饭,组团去抢东西。
  “庄子教学子这些了?”李隆基有了一丝猜测。
  姚崇言声:“教学子们应对科举,后面应是还有许多韵,待学过,再讲策问。李大夫有育人之才。”
  “嗯啊!”王皇后高兴了:“对呢,小娃娃就教得不错。”
  “待科举考过,朕帮你们要来全部对韵的内容。”李隆基说着收好学子的课堂笔记。
  “陛下,再让我等看看,后面的没记住。”
  张说急了,好多字还没来得及背下来,早知道回程的时候先誊写一份。
  “也罢,不得外传。”李隆基又拿出来,交给旁边的高力士:“念,叫人记,多留几份。”
  高力士早想看了,接过来开始念,读着有如读诗,比三字经还过瘾。
  能在殿中随时听候书写的人,都不一般,考科举没进一甲是想都不要想了。
  现在书写,依旧被惊艳到了,这是人写的?多大的才呀?
  “好,这句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好。”王皇后边听边小声评价。
  她扭头与李隆基说:“等孩子出生,一定要叫叔叔多写一些蒙学的书。”
  李隆基颔首,表示认同,随后纠正:“是抄。”
  王皇后听了抿嘴笑,双手比划几下,意思是杀了、埋了。
  殿里的其他人当作没看到,反正你俩高兴就好。
  等念完、写完,一人一份。
  姚崇等人出去带领百官和外国来使的队伍,准备吃饭。
  今年的含元殿如往年那般冷,但麒麟殿暖和,修了火道。
  别的殿没来得及弄,准备今年天暖和了再作。
  麒麟殿里的花开了,梅花,跟其他花无关。
  平日麒麟殿的火道不烧,太费煤。
  即便如此,百官和外朝使者也觉得不错了。
  暖和,而且今天吃的是火锅和烧烤?
  天上人间的东西,不错,还有很多黄瓜、青菜制作的蘸酱菜。
  每个人面前的小桌子上有三个牌子,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还有一个黑色。
  相关的人员告诉他们用途,举红色的牌子是要肉,举蓝色的是要菜,黑色的是加炭或换箅子。
  高力士照着制诏开始念,哇啦哇啦说一大堆,最后可以吃了。
  李隆基端杯,众人齐举杯,喝一口,自己涮、自己烤,不会的回家吃去吧,没人侍侯。
  “还是此法好,省钱。”王皇后不喝酒,看众人不停地举牌子,宫女们入穿花之蝶送去各种东西,笑着小声说。
  李隆基颔首,他也发现了好处。
  以前菜多,都做好的,每个人面前摆一堆,总是剩大部分。
  现在就小碟子的凉菜,其他的你锅里没涮完、箅子烤的没吃掉,就不给你送新的。
  歌舞表演也在其中,唱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李易写的词。
  以及笑红尘,和今天抓紧时间学到的沧海一声笑。
  还有梅花三弄和送别什么的,快成李易词曲专场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唐宫宴震邦臣
  “江山笑”沙哑的男生带着沧桑响起,
  横笛晚一拍出现:啦嗖咪唻哆
  鼓声一响。
  “烟雨遥”
  横笛:咪唻哆啦嗖
  鼓声再响,后面琵琶配合着笛子拨弦。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横笛紧跟着啦嗖啦嗖咪唻哆唻
  女子团二步轮唱起:“几多娇”
  随着歌曲演唱,整个麒麟殿的人都不吃了,惊愕地看着舞蹈、听着曲子。
  李隆基站起来,双手背后,望着远处天空,一派豪情无限的样子。
  王皇后站在他身旁,抿嘴嫣然而笑。
  她之前只看到了歌词和诗词,没听到曲子,曲谱千牛卫的人不会写。
  这一刻她终于知道昨天晚上李家庄子的场面了。
  她决定,下次见面跟李易说说,有好词曲记得叫上她再拿出来,不然不行呢。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在歌舞表演的时候,又有声音出现。
  整个效果一显,麒麟殿中的人心潮难平。
  他们不知道这曲子是谁作的,更不晓得这曲子在抄的人那个世界的那个国家几乎人人会唱。
  而且是多少年经久不衰。
  他们此刻想不通,怎么就这么好听。
  连着唱了三遍,到后来他们跟着一起啦啦啦,终于还是结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