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九会带着媳妇儿与老丈人一家离开, 到大唐过日子。
  大家挑来水,用打了孔儿的水壶给土豆秧苗浇。
  别看冬天小海很冷,湖面结冰, 夏天热的时候一样让人闹心。
  后突厥的人顶着头上的烈日,在辛勤劳作着。
  一部分人骑马跑去继续放牧, 羊还需要羊,马会继续生。
  另外的人在小海的湖边找地方撒网捕鱼, 抓到鱼后处理好,不要内脏和脑袋、尾巴, 只要中间的,摸上盐进行晾晒。
  现在就开始储备了,不能等到了冬天后再想办法。
  冬天凿冰捕鱼实在是太冷了,不如提前弄好了,留着冬天吃。
  分配到烧陶的人在认真地烧着窑,他们需要更多的罐子来腌制泡菜、酸菜。
  看族人们熟练的动作,阙特勤叹口气:“这日子……”
  “只要能活下去就有希望, 我们需要一些年的准备,至少我们学会了更多的生存技能。”
  老头暾欲谷目光倒是坚定,一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能带领族人重新伟大起来的样子。
  “这土豆要不要派人到更北面的地方去种?看报纸上说的, 一旦种植成功,可以当菜,又能作为主粮。”
  默棘连问老丈人,他想留一条后路,不能所有族人全呆在这里。
  “不急。”暾欲谷微微摇头,继续往北,会遇到其他部落的人。
  一旦打起来,自己这里要不要出兵?日子本已不好过,再额外增加伤亡,对部族的损害太大。
  “需要报纸,更多的报纸,派人出去,趁着现在天暖和。”
  暾欲谷跟着又补充一句,他要通过报纸了解大唐的事情,并从中学习。
  ……
  “豆虫到一边去,我要摘毛豆。”
  长安城西的小兰庄子豆地,永穆公主捏起一只豆虫放到旁边的豆叶上。
  豆虫似乎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稍过一会儿,它感受到气温上升,又顺着叶子爬到豆枝上,找一个阴凉的地方躲避。
  她都豆田没打算收获多少成熟的黄豆,只要有虫子就行。
  到冬天前,大量的豆虫收获,来年培育好,分给其他没保住豆虫的农户。
  回来三天了,她想起自己还有个庄子,一早拉李易过来摘毛豆。
  此刻的毛豆不属于专门的吃青豆品种,最后会长成黄豆。
  李易的时候培育出来不等成熟就全摘的毛豆,豆粒有小的有大的,小的吃着甜,大的煮完会多一层皮,吃着口感不好,而且吃多了肚子难受。
  村民们看到情况,抽出人手过来帮忙。
  他们跟着永穆公主吃香,小兰庄子种什么,他们学着种什么。
  小兰庄子作物追肥,他们立即也追。
  大家一样的地,种相同的东西,小兰庄子有专业人员照看,错不了。
  “李东主,不去洛阳了吧?”小芹的父亲陪在李易身边询问。
  他家的孩子跟去洛阳,李易回来才送回家,孩子学到了许多东西,开朗活泼。
  “回,不过孩子们就不去了,在家多陪陪你们,分别的时间过长。”
  李易摇下头,长安已经不是重点地区,洛阳距离海边近。
  “怎么能不去?我家几个孩子没问题,我放心他们在外面。”
  小芹的父亲一听,那不行啊!孩子扔给李东主,才能好好成长,自己家人想了,坐火车去看,买得起票。
  大家养殖种植,一年的收入是以前的六七十倍,买票看孩子啊!在李家庄子住又不花钱。
  “对对,李东主,我们不怕孩子出事儿,真遇到什么事情,死了不怪你。”
  另一个永穆公主的邻居表态,看上去那叫一个无所谓。
  李易:“……”
  你们孩子若在我庄子里都能死掉,放你们家里更活不下来,你们当然放心了。


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 勇于承担地狱空
  “毛豆吃起来香,可惜百姓不敢随便吃,小易,再来一碟。”
  尹思贞晚上吃到了煮毛豆,中午李易没回来,请永穆公主的邻居们一起吃的饭。
  他面前小碟子里放了三十多个毛豆,他吃掉两个口,已经判断出来……不够吃。
  “这些都不想给你,你胃肠道最近不好,吃多了积食。”
  李易拒绝,不要一个个都想着让我来调理,不该吃就不能吃。
  为了让你多吃几口毛豆,我还得给你开方子?
  尹思贞放慢速度,珍惜着吃,最后几十个,吃一个少一个。
  “按照销售价格衡量,毛豆比长成的大豆价钱高。”
  姚崇分析一下,毛豆带皮卖,黄豆只能卖豆子,两者综合考量,相差不大。
  其中有个问题,毛豆摘完了,直接拔秧,还能立即种别的作物,黄豆成熟后,拔秧可选择的作物则少。
  故此毛豆比大豆价钱高,包含时间成本。
  “大豆百姓自己可以做豆腐,毛豆怎么做?百姓吃完豆腐,还有豆渣。
  豆渣再好好磨一磨,过滤一下,制作成小豆腐,或者炸丸子。
  百姓拿着豆子,心里有底,卖掉毛豆,等想吃豆腐的时候再买豆子,怕价钱高。”
  李易从民众的生存心理上考虑,要黄豆,还是要卖毛豆的钱?百姓选择前者。
  豆子能吃,钱不行, 钱有可能不值钱了。
  大唐种地的百姓, 留下足够的余粮, 心中塌实,不管钱多钱少,反正我饿不死。
  没挨过饿的人永远无法理解, 人总会存在某种不安全感。
  姚崇思忖一番:“庄子卖毛豆吗?”
  “卖呀!因为我可以把钱转化成粮食,我有技术, 我拔掉青豆秧, 青豆秧, 拿来养殖,制作青贮。
  提前获得了土地使用空间和时间, 我种别的东西,保证可以弥补上毛豆损失的粮食收获。
  我从大唐整体粮食储备方面考虑的,不然……我只顾赚钱, 更简单了。”
  李易说话声音很大, 在给其他准备上来的官员们上课。
  姚崇同样中气十足, 故意有此一问。
  他在教没有资格与李易直接对话的官员将来如何跟李易交流, 很简单,直接问就行。
  别以为看了几本书, 自己厉害了,面对李易的时候,最好是先问。
  书是人家李易写的, 他会比你差?
  姚崇想着,看一眼分配给自己的小机器人:“你……”
  “用不着呢, 我不讲课,费电。”
  小机器人瞬间领悟, 不,别想找我。
  “有一天你会离去吗?”姚崇考虑往后越来越多的人进团儿, 小机器人不够分,是不是收回去?
  “这话应该我问你。”小机器人回答。
  “我……唉!”姚崇伤感了。
  “老姚,别难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死于鸿茅,不对, 轻于鸿毛,差点被跨省,哦!也不对,那些狗最后被收拾了。”
  李易安慰姚崇, 一顺嘴就说错了,吓一跳,转过头一想,别说你们那些狗被处理,就是不处理,你还敢来大唐抓我?
  “老夫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姚崇盯着李易问。
  “你重于鸿毛,鸿毛在水里能漂起来,你想漂来,除非是泡时间太久,要么遇到了流沙河,鸿毛才能沉。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对不?”
  李易说实话,你没有泰山重,泰山是我老丈人。
  “小易,流沙河是冥河?”毕构有想法,要问问。
  “冥河也不陷忠魂,那流沙河其实是红尘之水。
  它托不起七情六欲,渡不了心海孤舟。
  而我们的职责就是为百姓搭一座桥,告诉他们那才是正确的路。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们教百姓,走过苦难向前看。”
  李易抓一把毛豆绕过眼巴巴看着的尹思贞,递给张九龄。
  “谨受教!”毕构郑重一礼。
  转过他问在旁边不停地吃盐水大虾的李归藏:“此三字出自哪?”
  “三人行必有……哦!师姐,别这样瞪我,出自信陵君魏无忌,恩在帝,言恩则恩大成仇,施恩于人不应挟恩图报。”
  李归藏刚想开玩笑,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正常回答。
  魏无忌杀了不想救赵惠文王的晋鄙,典故叫窃符救赵。
  救完人,赵惠文王亲自出迎,魏无忌有三千食客,其中一个就是唐雎。
  唐雎跟魏无忌讲: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忘之也。
  就是告诉魏无忌,比说你救了对方,赶紧忘掉,不然就是仇啊!
  李归藏知道,因此直接说重点,不提前面的话,也没人认为他背不下来。
  “哼!”毕构冷哼一声:“还是青黛丫头好,有的人啊,当时的三科就不该给过。”
  “有本事你重新考我?耽误考我。”李归藏小声嘟囔。
  李易琢磨一下,三科,这就是宰相要在科目三上亲自给踩刹车?太黑了吧?
  宋璟岔开话题:“我等在冥河为百姓搭桥,指一条明路,百姓上桥向前看,我等在哪呢?”
  “地狱啊!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做对了,百姓享受美好生活;做错了,皆是我一人之过。摸着石头过河。”李易很自然地答。
  哗啦声中,一片人站起来,同时施礼:“谨受教!”
  “吃饭吃饭,再给思贞两……五个毛豆。”
  李隆基招呼众人,坐下,并且亲自挑了五个瘪瘪的毛豆放到尹思贞面前的碟子里。
  尹思贞:“……”
  “谢陛下。”尹思贞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小声道谢。
  他决定了,回头把胃肠道养好,自己煮二斤毛豆吃,不带这么欺负人滴。
  其他准备要升上来的官员想笑,突然又笑不出来,他们明白李易的意思了。
  当官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保证被收拾。
  官越大,福利越多,陛下和李家庄子的钱不是随便拿的。
  “易弟,你说关键时刻,大武艺和新罗那里,会不会联合起来,同时找倭国?”
  李隆基把尹思贞面前的毛豆碟子拿过来,给对方换一碟子煮花生,这个吃着没事儿,顺便问李易。
  “那不是更好么?他们联合需要时间,到时候咱们出去的船队归来。”
  李易在羊肉串撒一点点盐,递给永穆公主。
  ……


第两千四百四十六章 今朝作别远行中
  “煮花生果然比煮毛豆好吃。”
  尹思贞又要哭了,方才还觉得委屈,现在开心。
  陛下关照自己,毛豆随便哪都有,花生是外来的东西,李家庄子重点培育。
  “小易,花生现在收获了?”尹思贞发现有很多煮花生。
  “再过半个月才行,现在是抠着大的煮了吃,不差这一点。”
  李易摇头,他说的花生收获属于正常种植,并非大棚。
  大棚不受时间限制,只看种植时间与生长周期。
  大家吃的花生属于正常户外种植,提前抠一部分煮了。
  面前吃饭的最低都是侍郎,提前吃点花生的福利还是有的。
  也给他们打包好,一人二斤煮好的,回去给家人吃。
  不是二斤干花生,煮完后二斤。
  大家尝一尝,等明年,一大堆的农作物随便吃。
  到时拔出来的土豆秧喂牲口,地瓜秧挑出来好的烀咸菜,其他的喂牛羊。
  “易弟,听闻恬说,你要出去?”
  李隆基招呼李易到身边,压低声音问,不让别人听见。
  “不到两个月就回来,那边有好东西,各种种子,我带回来就行,有跟茶一样,喝完很兴奋,睡不着觉,还有就是一种果子,你吃了后,再吃酸东西会发现很甜……”
  李易承认要走,顺便介绍非洲有什么好东西。
  其实大唐吃的西瓜即由非洲传过来的,天知道那些人怎会选择性带东西?
  李隆基听着,任何易弟要去的地方好东西多:“几时去?”
  “回洛阳后,我们便出发,到时我就不留箱子了,电报可以通远程。”
  李易着急,赶紧把油棕带回来。
  还有香肠树、猴面包树、饭蕉、乱七八糟的果子,全往琼州送,看能不能扎下根。
  “注意安全。”李隆基喝了几口酒, 才说出这句话。
  “家里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我可以飞回来。”
  李易怕李隆基担心遇到突发事件, 比如谁病了,护士们的手段只能维持,无法救治。
  到时他兑换一架直升机, 飞过丛林与海洋、飞过草原和群山,飞行器不行, 太远, 风大。
  “喝酒。”李隆基端杯。
  ……
  接下来的几天中李隆基勤政, 什么都要过问一下。
  游艇在一个清凉的雨天返回洛阳,只停泊一个晚上, 清晨的时候装着大量的油料、武器和子弹及其他用来交换的东西出发了。
  李隆基等人在人工湖边送行,当游艇消失在视野之外时,大家突然觉得庄子少了什么东西, 空荡荡的。
  游艇上, 青黛小丫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