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空船配货,别人想运什么东西,雇佣他们的船,他们就赚到运输费。
逆流价格高,回程便宜。
每个月把借的钱还一部分,还有额外剩余。”
李易告诉大家,纤夫们如今有别的进项。
姚崇举起望远镜观察一番:“百姓自己的想法少,需要有人引导,更得有人兜底。”
他想到问题所在,纤夫赚钱不容易,要养家。
他们不敢想买船的事情,船只太贵,万一坏了,就什么都没了。
李家庄子给他们出主意,愿意借钱给他们,估计没有利息,甚至告诉他们船坏了可以继续借钱,慢慢还。
如此纤夫才敢买船跑运输,有拉纤的活计时拉纤,没有船需要拉纤,拉自己的船。
张九龄拿起杯冰镇酸梅汤:“叫百姓看到盼头,日子明显好过,百姓才愿相信朝廷。想来纤夫伙食不错,问一问。”
“问。”李易同样不知道别人吃什么饭。
“看到了,他们铁锅炖鱼、黄瓜咸菜、小米饭,没了。我再问问晚上吃什么。”
零三三小机器人,回答,无人机在天上飞,发现地面有做饭的,两个菜,鱼和黄瓜。
无人机下去,做饭的人抬头看。
“打听一下,晚上做什么吃?”小机器人的声音传出。
“回李东主的话,晚上有兔子肉,放山药蛋子炖,再烀茄子,蘸鸡蛋酱,冬小麦丰收,我们晚上吃饼,香菜放盐。”
被问到的妇人回答,有兔子肉。
“好哒!我送你们五坛子腐乳,等哦!”
小机器人不白问,另五架无人机各吊一坛子腐乳飞来,一坛子二百块,坛子就不要了。
其他的妇人过来帮忙取下,丝毫不客气。
她们满脸笑容挥手道谢,目送游艇冲上去。
张九龄高兴:“不错,有肉吃。”
其他人纷纷颔首,他们不觉得菜少。
百姓以前不怎么喜欢吃鱼,太腥,缺少调料,姜就贵,制作的方法单一。
报纸上总介绍怎么做菜,姜种植量也增加。
铁器价格猛降,吃草的兔子一窝生一堆。
教百姓如何照料,养到半年,又能生兔子。
一般都卖给屠宰场,自己腾出时间继续养兔子或干别的工作。
屠宰场卖兔子肉,批发给肉铺、摊子或餐馆,兔皮卖到专门处理皮革的地方。
市场价格起伏不大,甭管有多少兔子,全能消化掉,一个区域吃不完,风干了卖到别处。
“易弟……”李隆基看李易。
“别夸我,我……”
“易弟,误会了,为兄想问你看看纤夫拉纤,还有哪里需要完善?”
李隆基摆手,想多了啊!谁夸你?
李易:“……”
我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当不得一句称赞?
他也拿起望远镜,观察纤夫的情况和栈道是否需要修缮。
过上片刻摇头:“没有,纤夫们自己知道情况,回头制作一批指甲刀送他们。”
“他们用手抓地的时候多,需要剪指甲?”
毕构看看自己的指头,没有留指甲。
“用来剪逆刺,指甲”
李易告诉毕构,正是因为他们的手总抓地,容易破皮。
正常情况下,就是另一只手掐住,揪下来,揪不好就是一大块被带下来,出血,很疼的。
毕构又看看自己的手:“小易,我这有一个。”
他伸右手的小拇指,果然上面有一点皮起来了。
李易掏掏兜,拿出来指甲刀,咔嚓给剪掉。
毕构用指头捏一捏:“果然好用,以前我就揪,你那时则不告诉老夫?”
“我现在更后悔,就不应该管你。”
李易深吸口气,作懊恼状。
游艇在黄河上快速逆行,当晚霞烧红天边,抵达庄子。
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员更迭技术少
“八折,今日晚上烤串儿八折。”
“煎豆腐买三块送一块,卖完为止。”
“小葱两把合一把,花一份钱买两把小葱。”
“老豆腐喽!买一块给一块半。”
游艇一出现,灞桥做买卖的人打折的打折、赠送的赠送。
其他百姓欢呼,李东主回来了。
“免费了、免费了,赶紧拿走,不卖了。”
张家村子卖菜的人菜都不要了,地里的菜长势好,吃不完,就拿出来卖。
价钱跟别人一样,打称的时候根本打不住,说好的一斤黄瓜,一称给完,七八根,去别处称,二斤出头。
现在找到机会,不玩了,回家。
买菜的人跑过来排队,一人拿一点,不多拿,拿完再转头去别人那买其他的菜。
庄子里源乾曜与魏知古俱在,两个人一起留守长安,互相牵制。
李隆基回来,二人要就位。
没有什么事情可汇报,每天打电话,该说的话早已说完。
万年县县令李元纮与长安县县令裴耀卿亦在,他俩要升官了。
这次裴耀卿不想继续留在长安县当县令,长安县已经治理好,至少他觉得不错。
同样留守的大内的宫女太监们,过年时都没这么快乐。
李隆基看着一群人,盘算岗位有多少,今年要增加两个宰辅,由四个变六个。
明年宰辅的尚书职务全免,宰辅不再兼任尚书,尚书另有人选。
新的尚书就是为了之后的宰辅做准备,过两年,宰辅年岁大的退下去。
尚书上来,侍郎们再顶替尚书的位置。
也有可能尚书没干好,直接撤掉,团儿都不给进。
将要升官的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喜悦,组织已经找了谈过话,提前知道情况。
反正怎么升官都是干活,给个宰辅又如何?大唐真正说话管用的人跑工坊去了。
“今年秋收后,诸卿职务有所调整。”
李隆基先说一下, 马上就到时候了, 别急。
跟以前不一样, 以前当上宰辅权力大,尚书也不小。
现在当什么就在什么岗位上挨累,大唐的事情很多。
“眼下主要盯住突骑施、白衣大食、新罗、渤海, 后突厥暂时无力过大漠。”
李隆基继续说,大家知道, 得到电报, 张孝嵩一群人去袭扰, 带回来一些人。
新罗有大量的百姓跑过边界,跟大唐的队伍一起生活, 新罗派兵阻拦。
应该有送到大唐的宰相书,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抵达。
渤海说要报复新罗,同样会送宰相书到大唐, 同时大祚荣要来大唐。
至于大唐出发的船只到外面, 估计会由李易亲自负责。
……
“那边的数据传回来, 咱们要制作一艘飞艇, 与热气球的区别在于,飞艇可以在天上选择飞行方向……”
李易与留在庄子里的工匠们说话, 他想制造飞艇,氢气的。
比起氦气来说,氢气安全性低, 优点在于他现在能提供大量的氢气,而氦气不行。
等以后氦气多了, 他再使用氦气,那些种收集氦气的方法他都知道, 就是实际制取的时候困难。
他让工匠先制作一个小的,升上去看看, 比如……带一只狗上去?或者带头猪也行。
让飞艇在天上拴绳子多飘几天,看看状态。
下雨的时候……那个什么飞艇据说就是受下雨影响在空中燃爆了。
往后驾驶飞艇,也是个危险的工作啊!
工坊的工匠们已经在制作飞艇的气囊,用丝绸加橡胶,一个个的间隔气囊,有的还要充空气。
最后不能是黑色的,最好涂成银色, 反射光线,吸热效果差,避免温度过高爆了。
飞艇比热气球的技术含量要高,包括固定绳索和支架, 都有区别。
工坊的工匠对这东西很感兴趣,原理已经知道,还用自己剥的羊肠子皮做了个气球,充进去氢气,拴根线飘起来,不用再额外加热。
“东主,飞艇能飞多快?”工匠询问速度。
“要看动力系统,可能一小时飞三十四公里,也可能飞一百多公里。”
李易无法给出来具体数据,反正柴油机以后会放上去。
“东主放心,我们向着一百公里时速努力。”
工匠找到了方向,一小时能飞一百公里,可厉害喽!
李易轻轻点头:“安全第一,等将来氦气多了,咱们知道氦气的,不怕燃烧,漏了及时补充气体,就会平安降落。”
“东主,我们做了一艘柴油机的船,在水上跑得可快了。”
工匠说他们的工作成果,他们不需要跟谁商量,自己人凑在一起合计合计,就造了一艘柴油动力的船。
“船呢?”李易不吃惊,有柴油机,放船上简单。
“去蓝田县了,连续跑了五天,二十趟,看看能坚持多久,明天回来。
长二十米,上面宽五米,空载吃水三十六厘米,满载七十六厘米,一次能装十八吨不到的水,小不?”
工匠边比划边说,他觉得载重有点少。
“够用,巡逻和救援用。”李易想了想,摇头,十八吨的水,压下去四十厘米,有改进空间。
改造好的话,看船舷多高,才可以决定载重增加几许。
用来救灾装人,一次能装一百六七十个,没问题。
“我们想着把自动步枪装在上面,拿他打敌人。”
工匠考虑武器,他们现在研究什么都觉得应该先看是否能帮助打仗。
“好思路,继续保持。”
李易实际上为难,二十米长的船,打谁?
打吐蕃似乎用不上,打新罗过海的话,又容易被海浪和大风给掀翻。
怎么看都只适合在内河进行运输,速度保证快。
“嗯嗯!”工匠得到褒奖,也不会说谦虚的话,只懂得点头。
“东主,还招工匠不?早柴油机、蒸汽机,很多步骤用不上咱们。
咱们负责监管和检验,以及解决技术问题最好。
缺人,洛阳那边的工匠匀过来一些?我们边教边让他们干活?”
工匠提要求,人少。你能让瓦匠搬砖吗?那是力工的事情。
在他看来,制造蒸汽机和柴油机的某些工作,属于没技术含量的。
“目前够用,会调过来五百人。”
李易很想说对方是飘了,却忍住,答应给安排人手,坐火车来。
第两千四百四十四章 游牧一改农耕勤
夜晚灯光下,水幕与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之前录制的节目,包括李隆基装逼命令四海龙王下雨的影像。
包括西南的士兵与家属们,以及皇宫中的人和李家庄子周围的区域,大家继续吃烤肉串儿。
一时间烟雾缭绕,但并没有人来罚款。
泰山封禅的画面出现,去过的人纷纷找旁边没去的人绘声绘色地讲解当时的情况。
李易烤着一大把玉米串,并非一整个的大苞米棒子。
大棒子吃一个就吃不下去别的东西了,永穆公主在旁边负责发烤串儿,给自己能吃东西的弟弟妹妹们发。
什么这个王、那个王的,在她面前都是弟弟。
她最大,不仅今岁最大,权利更大。
她不需要皇室给东西,自己开不开府无所谓,反正她有女子特别行动队。
她的弟弟妹妹们更不会给开府,弟弟开府就容易出问题。
王爷一旦开府,就允许自己任命部分官员,这些官员里面有人搞事情,便连累他们。
“后突厥所在的小海,眼下可耕种了吧!”
苏颋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别人,他还记得李易给送去了作物种子。
“那里太过靠北,暖得慢,现在许是没问题,小海是淡水湖,不耽误种地。”
宋璟对小海了解,他专门学,只要想学习,李家庄子必然提供资料。
“今年种好了,冬天至少好过,要不说骑马打仗,怎比得上种田盖房?”
毕构一脸笑意地说,后突厥一个游牧族群,硬是变成了农耕族群。
……
“该浇水了,天怎么不下雨?”
小海所在,后突厥的头头,就是可汗默棘连蹲在一株马铃薯秧子旁边观察,判断得浇水了。
上个月他们就把土豆给种下去,小海今年六月不冷。
他们等着秋收,只要产量可以,就能看到希望。
他们暂时不想继续往北去, 过去后, 自己的储备不足, 会死人的。
后突厥的人不但种了土豆,也开了水田种水稻,好水稻, 粳米。
另外蔬菜同样种了许多,准备晒干、阴干之后, 留着冬天吃。
大白菜还未种, 小白菜种了, 大白菜再等等,霜降后能够收割就行。
没有仗可大, 他们提前挖菜窖,用来冬天储存萝卜、大白菜、土豆、胡萝卜、大葱。
默棘连一声令下,族人们跑去挑水, 土豆的地可不敢随便灌水, 水多了就泡烂了。
新来的羽林飞骑在接受老一辈儿的教导, 等冬天前, 老一辈儿的要回去,包括小九。
小九会带着媳妇儿与老丈人一家离开, 到大唐过日子。
大家挑来水,用打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