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换了一身行头,看李易烤羊往下削肉:“易弟,大赦天下,免泰山所在百姓一年租,可?”
李易挑嫩的肉给李隆基放盘子里:“泰山河南道,已不交租了,税不可免,大赦天下没问题。”
李隆基恍然,对对对,这里不收租庸调了:“既如此,下诏。”
他高兴,整个封禅过程顺顺利利,刮风下雨无所谓,提前知道,别人打仗料敌于先,自己料天于先。
双彩虹那么美,上天送给朕看的。
“烤的没有红烧的好吃。”永穆公主自己蘸干料吃,嘟囔一句。
李易起身,示意别人过来烤:“我拿高压锅给你红烧一个,熟肉加料,十分钟就好。”
说着他找东西,烤熟没放调料的羊肉拿过来,切成块,连着其他调料倒进高压锅中,旁边有煮的羊汤,装一些,封好,架火上烤。
永穆公主小心翼翼地看别人,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大家不敢说她失礼,装做不知道。
李隆基笑了:“易弟研究的高压锅好,听闻在高原之地,用之皆利。”
他说着看尺带珠丹,尺带珠丹在高原。
第两千四百一十九章 一口饭锅三地事
尺带珠丹一路总走神,心不在焉的样子,现在也犯困,但还是回应。
“原本只知吐蕃高处烧水不及下面的水热,饭煮不熟,多为炒。
到大唐后学到,乃气压高低缘故,高压锅无视气压,煲汤蒸饭最好。
百姓……百姓日子好过,皆赖大唐陛下恩德。”
说着尺带珠丹低头,他难过,倒不是想家,他是觉得以后那里怎么办,不清楚。
吐蕃百姓有高压锅,其实就是部族有权利的人,普通人还不行。
除非已经变成了大唐的部族,一家有一口高压锅。
算借,不准卖,坏了随时给换。
“是赞普给于吐蕃百姓和平与幸福,定然青史留名。”
李易理解尺带珠丹的心情,人家在吐蕃是皇帝,结果硬生生变成了真正的女婿。
吐蕃那边的兵正在赶来,有少年,准备接受培训。
以此稳固尺带珠丹在吐蕃的地位,谁不服就带队伍回去打,大唐帮忙。
“多谢!”尺带珠丹向李易抱拳,他感谢李易教他知识,同时不软禁他,他愿意回去随便。
然!越这般他越郁闷,蜀国的刘禅不能放过去,回去后保证会再次聚集队伍抗衡。
自己回去,敢打大唐?
大唐只要派五千骑,一人一把自动步枪,就把自己的吐蕃给突突干净。
别看总说造一支枪贵,子弹不便宜,那李易一生气,会在乎那点钱?
除非把李易抓回去,让他提供技术,偏偏李易不是技术人员, 他自己能灭人国的。
不一会儿, 高压锅呜呜响了, 拿下来,等一等,排起, 简单版的高压锅红烧羊肉做好。
永穆公主和小兰美美地吃着,味道已经不重要。
另一边刚刚说起的吐蕃地方, 黄河源头旁边的位置, 加入大唐籍贯的百姓也拿高压锅做饭。
他们把青稞、肉、菜和调料, 加上水放在高压锅里一起蒸。
蒸熟后倒在盆里,再烧一锅汤, 这就是手抓饭,若是觉得口味不够符合自己的,再放点酥油。
不想吃青稞, 把珍贵的大米拿来做饭, 十斤青稞换一斤粳米。
要么放羊制作出酥油, 用酥油或乳酪换也行。
没有战争, 不用担心冬天冻死人和牲畜。
放牧的话每隔一段距离,就是晚上的时候保证能进到城里, 狼群干瞪眼。
黄河一开河,大量的船只过来,把冬天攒下的东西摆出来卖, 不换,卖完钱, 看什么想要的再买。
价钱公道,比以前打仗时候交换便宜多了。
当初十只羊换不到一口小铁锅, 现在只需要两只羊,冬天把羊养好了, 产奶制作奶酪和酥油,十只羊的就可以换小铁锅,不用付出羊。
孩子在学堂读书,居然赚钱,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月下来赚五十钱,自己家的赚十钱,嗯……
入了大唐籍贯的人满意眼下的生活, 包括夜生活,用肥皂洗澡,再刷刷牙,嘿嘿……
……
“电报传过来, 陛下泰山封禅,估计会大赦天下,咱们抓的人……”
顶着苏禄突骑施与白衣大食的地方,王君葵同样吃手抓饭,周围一堆调料,自己看着放。
有陈醋、酱油、辣椒油、腐乳、臭豆腐、孜然……
臭豆腐单独用一个有盖子的小罐装着,你愿意吃,别影响旁人。
好在这是正宗李家庄子出品的臭豆腐,保证不会吃出问题,除非夏天开着盖放很长时间,那样腐乳也坏掉。
“大赦天下赦大唐人,死囚之下的,加上犯官的家眷,去年在洛阳赦一次了,这回赦不了多少。”
张孝嵩知晓情况,大赦不是全赦,俘虏又不是大唐人。
“电报上说,李家庄子制造出几百支可以连续发射子弹的自动步枪,会给我们送来一部分,要求我们把弹头、弹壳拿回去。”
张忠亮说起高兴的事情,又有好武器了。
他们在前线,总有欣喜,大后方的技术不断提高,然后送东西来。
张孝嵩又一次开口:“铜贵,大唐铜少,用来发行兑换券,其实只要找到铜矿,咱们采了矿石运回去,子弹头和子弹壳扔了李易都不会在乎。”
“现在谁还在乎李家庄子究竟有没有发行货币的抵押品?有李家庄子在,百姓就认可兑换券。”
郭知运出身太原郭氏,武将世家,看问题跟张孝嵩有时角度不同。
他曾祖父郭钦,隋瓜州大黄府统军、上柱国。
他祖父郭才,朝议郎瓜州、常乐县令、上柱国。
他父亲郭师,朝散大夫、上柱国、赠伊州刺史。
在隋唐时候上柱国属于勋爵,这东西跟其他的文武散官不同,必须有战功。
挂着上柱国的身份,一旦打仗就会想起你,让你领兵。
你要是实在打不了了,看看你家里的孩子,有长大的没?有的话过来,我就不信你不教你家孩子怎么打仗。
张孝嵩看郭知运一眼:“李易关键事宜上滴水不漏,打仗时候,战后收集,不得战时去收。”
他知道铜的重要性,偏偏坚持先打赢了再说,找不到就找不到,不可能为了找东西贻误战机。
“也就是李易护着你。”阿史那献今天找过来,他跟张孝嵩关系好。
张孝嵩连破百城的时候负责战略部署与战术安排,阿史那献临阵指挥。
并且阿史那献跟张孝嵩配合默契,张孝嵩去打敌人老巢的时候,他分兵出去灭一堆城。
他的人傻乐吧唧的,最初的时候抱炸药包骑马冲阵。
后来才学聪明,别在乎炸药包和马,人留下,这是李易的命令,不要那么壮烈,人活着就有机会,后勤我会跟上。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阿史那献的人十几骑就敢冲阵,对方一看就跑,天知道你们抱没抱炸药包。
之前冲阵死的几十人的家眷重赏,人的姓名刻在了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上。
“是陛下护着我等。”张孝嵩纠正阿史那献的说法,什么李易?李易是皇帝?
“对,陛下。”阿史那献赶忙附和,认错,不然属于离间李易与陛下,即便没什么用。
“等自动步枪到来,咱们去会会苏禄,要么他抓白衣大食俘虏过来换,给我们个说法,不然我们给他个说法。”
张孝嵩下决定,天暖和了,闲着闹心。
……
第两千四百二十章 将来位稳璞玉辉
“最多五个月,最少三个月,你就可以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目前你还得远程办公。”
众人封禅完毕回来,一同看望宋庆礼。
李易看检查报告,一天一查,好转的速度很快,即药管用。
宋庆礼十分激动,他在游艇上看到了封禅的过程,他感觉李易能够呼风唤雨。
他还未见过李易划(炸)地成川呢,等有时间的,会给他看李易讲经论道时候的影像。
李隆基等人戴口罩过来慰问,其实就是想看看这个肺痨咳血的人恢复的怎么样。
“多谢李大夫。”宋庆礼真诚道谢。
“庆礼啊!养病的时候多看几本书,将来能用上。”
李隆基关心这个在地方不停奔波的人,主要在于易弟专门问了一句。
每年死的大臣都很多,有时易弟不出声,死就死了呗!不救。
易弟想救,说明这人值得救。
“是,臣……我……知道了,什么县公。”
宋庆礼快哭了,他又把李隆基的另一个身份给忘记。
他也不白痴,懂得陛下跟李易的关系,换成他,他一样选择兄弟相称。
“主要看看行政管理,地方经济。”
李隆基不在乎,你喊我陛下也行,大家会选择性听不见。
我这辈子头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关系,读史都没读到过,太神奇了。
‘咳咳咳’宋庆礼咳嗽起来,要吐痰,旁边有护士拿器皿过来接。
吐的痰里还有血,不过不是血块,变成血丝,护士拿走去检查。
‘噗噗噗~~’消毒水喷洒,宋庆礼还吸了两口,他以为吸了后对身体好。
他并不觉得自己咳嗽,别人消毒属于失礼, 自己什么病自己清楚, 会传染。
“宋大使, 宋大使我给你带来果子了,我……都在啊?”
小家伙沰儿推小机器人过来,他一愣, 我爹和大臣全在,呀!易哥哥也在。
“大家好!”沰儿笑着问候, 跑到父亲面前仰头笑笑, 又跟李易挤挤眼睛, 推小机器人到宋庆礼身边。
“宋大使我带了果子,切好的, 有冻梨,放在冰柜里,用冷水拔软了, 吃梨对肺子好。”
他从小机器人的抽屉里往外拿果盘, 抽屉一打开, 除了果盘, 还有两支架起来的枪。
他就没戴口罩,别人怕传染肺结核, 他不怕,他从小就接种一堆疫苗。
“臣,臣……”宋庆礼不知该怎么说。
“不沉, 会好起来的,我的东主哥哥可厉害啦!我先回去了, 等聊完天,记得吃哦。”
沰儿说完, 推着小机器人跑了。
宋庆礼抬手抹眼泪,由子看父, 人家皇嫡子对自己如此,说明平日里陛下对自己便这般。
自己这辈子值了,若能活下来,要继续为陛下努力干活。
教导自己的孩子,培养出来,一起拥护陛下。
其他大臣看李易,他们知道沰儿行为与陛下无关。
沰儿从小就懂得对别人好, 宫女太监、郭子仪等等。
你李易怎么教的?收买人心啊!
这么说吧,突然间陛下和李易、王皇后、太上皇等等重要人物都死了,需要选一个孩子当皇帝。
一群孩子,有的孩子年岁很大了, 选谁?
保证选沰儿,自己一群人要把沰儿养好,倾尽所能去教他。
等他懂得人心险恶,自己就相继把其他所有阻碍干掉,然后自己领罪,最后送沰儿一程。
李易看懂大家的意思,感觉冤,不是我教的,沰儿天生如此,我能怎么办?
估计受基因影响,他娘就如此,没孩子的时候后宫就非常稳定,要不是有人……
“易弟,上次考沰儿,论语还差一些。”李隆基问起儿子的学业。
他听李易的,不要一见面就问学了什么东西。
带着玩就行,孩子本来就是过来玩的。
几天前问一次,沰儿很高兴地说差一点就把论语全读下来了。
读不是背,要理解内容,沰儿七岁了啊。
“通。”李易回一个字,通就是大概的理解了,不是精。
“是不是太快了?”李隆基不认为自己儿子应该学那么多。
他知道李家庄子的教育模式,孩子前期要关注发育,身体协调、左右平衡、核心控制、逻辑思维。
就是打地基,除非天才,不然教了东西之后会忘。
“后续巩固,每天其实就教两个小时,沰儿的聪慧主要是像他爹。”
李易并不是夸李隆基,用不着夸,李隆基确实牛逼。
可惜历史上就如后人说的那般,你这人不错,早点死就好了。
其实后世躺在那什么里的那谁也一样,早死十年多好。
“孩子啊,玩得开心就好。”
李隆基满意,看,我儿子一天学两个小时就这么厉害了。
当然,不能跟青黛、归藏、灼灼比,他们特殊。
那边沰儿推小机器人走:“你说宋大使能活多久?我想让他多活几年,我知道他在地方上很认真。”
“其实他已经做到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是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
小机器人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接着说宋庆礼死后,张九龄对其的评价。
“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沰儿听懂了,又问论语中的内容。
就是以德行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