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不需要儒家的人,也不用道教和佛教。
  封禅由钦天监负责,队伍晚上的时候抵达,一早起来就蹬山。
  大家都很激动,晚上吃饭的时候喝了点酒,在游艇休息。
  百姓来很多,在岸上,他们之前帮忙修一下路,好吃好喝的,今天更是有大量美食,允许打包。
  第二天,天气晴朗,昨天有晚霞。
  队伍上岸,浩浩荡荡地向泰山脚下行进。
  李易的救护车在,固定翼无人机盘旋。
  一共就不到一百里的距离,历史上来说一天过不去,队伍行进速度慢。
  当下路况好,各大家族和百姓都愿意修路,泰山又是重要的地点。
  马车一辆接一辆,剩下的人骑马,没人走路,走四十多公里就不用干别的了。
  李易在查资料,李隆基泰山封禅在开元十三年,应该还有六年,才称为开元盛世。
  路上出现了很多离奇古怪的事情,大风了、晴天了、下雨了、又晴了、遇到特殊东西了,乱七八糟的。
  资料上有记载,真实情况根本不知道。
  “不晓得今日有没有大风?感觉刮风也没问题。”李易嘟囔。
  “有大风?”李隆基听到了。


第两千四百一十五章 未到山巅已封禅
  “呃……”李易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无妨,有风也不怕。”李隆基确定了,有风。
  李易:“……”
  他没看出来能刮大风,现在太阳圆圆的,周围的草都不动一下。
  路边倒是有一些散落的蒿子,今天农历五月初七。
  前天端午节,百姓们上山采蒿子,农历刚入五月就有百姓采蒿子,打成捆,卖给李家庄子的船队。
  船队会装上船,顺流进渤海湾,向下到海州,拿火车运,可以节省一天半的时间。
  不然只能逆流上去,风向不好的话,耽误的时间更久。
  不管什么蒿子都收,能制作截疟丸的在船上挑拣出来,这药一直很好卖。
  凡是能够发生疟疾的地方都给送去,百姓家中也储备几丸。
  大唐内部截疟丸的价钱便宜,往外卖则贵。
  百姓们不卖,他们懂,好东西便宜给自己,自己拿出去卖,会损害李家庄子的利益。
  中午大家随便吃点东西,不到一个小时,又重新上路。
  这个停留的时间还是为牲口停留,有马、驴、骡,牛就不要了,走的速度慢。
  除非刺激到牛了,牛跑起来一样风驰电掣。
  傍晚的时候队伍一部分刚到山脚下,突然间狂风大作。
  呼呼的、忽忽的、唬唬的……
  队伍瞬间变阵,一切有条不紊。
  李隆基对李易说:“易弟,多亏你提前告知,才安排人手应对,明日上泰山有什么情况?”
  李易再一次:“……”
  我真不知道啊!我是说你历史上到泰山封禅刮风,今天怎么也刮上了?
  你那时乃秋天,眼下为夏季,差一个季节,你上去的时候下雨,现在能下吗?
  这么想着,李易顺口说:“下雨也无妨。”
  “嗯!”李隆基点头,明白,要下雨。
  外面队伍顶着风完成安营扎寨的操作,没有丝毫问题。
  休息的营帐、吃饭的棚子全部搭好, 提前预判了。
  众人全知道因为什么, 他们以为李易算出来的, 实际上……
  “李东主整天就知道装凡人,神仙就神仙呗!咱还能说什么?”
  “估计是怕其他神仙知道,下凡修行, 西游记没看么?容易被人算计。”
  “风真大,要不是提前告诉, 咱们有所准备, 一下子就乱了。”
  “关键时刻李东主办事稳妥, 他能看着陛下遭罪?”
  “李东主怎么不直接叫风停下?”
  “傻呀?那么干,别人会察觉, 过来一看,呀!你下凡了?哈哈!当初你总欺负我,现在换我了。”
  “是这个理儿, 快, 再绷根绳子, 别吹断了。”
  队伍里的人非常自然地把李易当成神仙, 无非他目前在凡间修炼。
  高力士匆匆跑过来,在车门外喊:“陛……那个什么县公、李东主, 很多周围的百姓过来帮忙摆沙袋压绳子。”
  他一着急,忘了李隆基是方渠县公的事情了,只知道是县公。
  “出去看看。”李隆基看李易。
  李易无可无不可, 看呗!就是风吹得难受,晚上吃饭再调理。
  山脚下住着不少百姓, 山上有水,就会出现冲击的小平原, 大家在这里生活。
  修路的时候他们参与,现在一看刮大风, 连忙跑来帮忙。
  路边堆放着沙子,准备随时应对下大雨,很多沙子装在麻袋中,不然会被雨水冲跑。
  现在百姓把沙袋搬起来,压到打桩的钎子上,避免风大钎子钉得不牢靠被拔出去。
  李隆基和李易出去,百姓顶风帮忙。
  牲畜卸下套子, 百姓牵到旁边,用水给冲眼睛,避免牲畜眼睛难受突然暴躁。
  十多个小孩子,一起努力地抬大沙袋, 低头走路,突然一个孩子摔倒,他赶紧爬起来继续抓着麻袋边缘。
  李隆基冲过去,一抓麻袋就扛在肩膀上,噌噌噌到地方,摞在一个钎子旁边。
  李易无奈地扛起另一个袋子,哎呦!这得有二百多斤,他也跑过去放下。
  等着忙完,百姓露出笑脸。
  李隆基呸呸两口土嘴里的沙子:“山,上不上并不重要,封禅其实已经结束,大唐百姓封的。”
  他动容了,在他之前有过四代帝王泰山封禅。
  武则天没在泰山,跑去嵩山了。
  别的帝王不管多少次到泰山封禅,一律自己的队伍负责。
  今天不是队伍,百姓冲过来帮忙。
  封禅说白了就是借天之名,叫人认可。
  现在他已经被百姓认可了,百姓封了就是封了。
  “易弟你说对不对?”李隆基扭头问李易。
  “有的男人或者女人有个追求幸福的理想,他们在努力,然后他们的妻子和丈夫就默默地支持着他们。
  他们往上拼搏,认为眼看就触碰到了幸福,其实他们早已拥有了幸福。
  不过这山呢,咱们还得上,回头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支持自己的人。
  只要没有抛弃支持你向上的人,你就没有做错。”
  李易知道李隆基在想什么,他先说什么是幸福,再说山要不要上。
  李隆基又吐沙子:“对,上去,易弟你努力,让大唐的百姓以后都不用付出租庸调。为兄这厢有礼了。”
  李隆基向李易鞠躬,然后发现易弟没了。
  李易躲到旁边:“三哥你如此礼遇百姓,百姓付出值得。”
  他说你鞠躬给百姓了,我后面有百姓,你别给我行礼。
  “至少先让泰山周围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李隆基见易弟不受,继续提要求,这个简单,他这么认为的。
  易弟你都到地方了,很自然地要会看当地的条件,帮百姓赚钱。
  李易点头:“没问题。”
  其他大臣跟着点头,对,小易已经来了,他若是不能帮一个地方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定是出问题了。
  至于怎么操作,别问我,问小易,我哪知道?
  “先做饭,给大家检查下身体。当地的麦饭石也不错,不比嵩山差,还有石膏。”
  李易多一分钟的停顿都没有,直接说怎么让百姓赚钱。
  采麦饭石和石膏,麦饭石一直都是好东西,尤其是放在水缸中净水。
  育苗的时候用麦饭石的水,小苗长得就好。
  石膏的用途就多了,可以点豆腐,也能制作工艺品,当成工业原料。
  别的煤矿、铁矿什么的不能说,那样会破坏泰山的环境。


第两千四百一十六章 绝不买卖人情还
  大家做饭,百姓送来各种山货,准备跟着一起吃。
  李隆基政治正确性地抱娃儿,抱人家的小宝宝。
  李易提供奶片,没放糖的,这种奶片吃着有点腥,小宝宝最喜欢。
  当然,放汤了小宝宝更开心,但小宝宝喝母乳呢,你喂完汤,宝宝吃喝母乳,你承担得起责任?
  奶水的腥、蛋白质发酵的臭,才是哺乳动物的本能需求。
  再加点盐就更好了,可惜,小宝宝不给。
  不但不能给其他的东西,乳酸菌也不行。
  宝宝胃肠道除非出问题,不然给了额外的乳酸菌,宝宝拉肚子吧,吐啊!
  李隆基抱小娃娃的时候,当成了生命的传承,用鼻子加快呼吸速度,尽量跟宝宝的心跳达到一种平衡。
  宝宝一分钟心跳一百次,抱着的时候,你的心跳七十二次,宝宝就不舒服。
  但要是六十次、八十次,宝宝的心跳有重合,这样宝宝才能贴,否则宝宝难受。
  很多宝宝跟母亲亲,因为妊娠的时候,是滑脉,双方的心跳来回补充。
  身体的温度、心跳的速度、气味、抱着时候的姿态,就决定了宝宝的情况。
  有的母亲抱着宝宝,突然遇到事情,情绪波动,心跳跟着转变,过一会儿宝宝就开始哭。
  所以一些情况下,要悠着宝宝, 你悠宝宝, 宝宝晃来晃去的, 没时间感受心跳共振。
  被李隆基抱着晃悠的小宝宝就开心地咯咯笑,宝宝母亲一脸紧张之色。
  她除了自己,信不过任何人。
  这可是个男宝宝, 出事儿了,自己将来的日子怎么过?
  好在李隆基懂得人情世故, 晃一晃, 把宝宝还给人家。
  当天晚上, 百姓一起吃饭,李易送东西, 陶罐装的蒜蓉辣酱,一罐一斤,里面的盐多, 保存期长。
  虾仁和干贝同样送一堆, 不吃的话就要按时放在外面晒。
  没有冰箱冷冻, 就得采取其他的方法杀菌。
  周围大的孩子们喝到了米酿, 大人喝黄酒、啤酒、白酒。
  哺乳期的妇女有额外的食物,蒸的鱼、炖的不放盐的肘子, 为了下奶。
  奶水多的就可以吃盐多的饭菜,人家自己身体条件好。
  奶水少的只能吃清淡的,为了宝宝。
  吃鸡蛋的时候不爱吃蛋黄, 不吃也行,吃一两个就可以, 其他的使劲吃蛋清吧。
  吃鸡蛋黄吃多了会胖,甚至出现其他疾病。
  但不吃蛋黄还不行, 不利于蛋清的吸收,吃一点即可。
  剩下的淡黄怎么办?李家庄子直接收, 或者是你按照报纸上写的办法制作成蛋黄油,当药用。
  不过在一个村子里,谁家媳妇吃鸡蛋,大家会送蛋,按照报纸上写的不能多吃,送去的蛋,蛋黄拿回来。
  明天一早要蹬泰山, 李易晚上刻意给大家做了饭菜。
  其实是涮菜,跟麻辣汤差不多,就是没放麻辣的东西,清汤火锅。
  他加料了, 大家吃完,感觉困,即便眼看要蹬山,那个激动的情绪也挺不住,都沉沉睡去。
  李易脚踏飞行器,回到河边的游艇上,看宋庆礼。
  宋庆礼一直在游艇呆着,留下十个护士照看。
  周围的百姓有身体不舒服的也会过来,包括要生孩子的。
  他们通常都带着礼物,一篮子鸡蛋,或者两只大兔子。
  护士不想要,又不能拒绝,人家来看病就先收了。
  等看完给开了方子,人家走的时候送肥皂,保证比拿来的东西价值高。
  通常护士的说法就是:回去洗澡、洗手,这样才能保持健康。
  于是送肥皂就有了理由,直接给兑换券属于侮辱人。
  百姓送东西不是为了占便宜,就是想表达下自己的心意。
  回礼的时候要比这个心意更叫人接受,别谈价钱。
  百姓们知道,他们平日里生活,还不清楚物价?
  但他们会说,这些肥皂是李东主给的好,咱又占了李东主的便宜了。
  花钱买怎么说?说:这是李东主买东西给的钱?
  性质一下子就变了,友谊关系成了买卖关系。
  这就像亲戚杀猪,亲戚家的小孩子过来玩儿,鞋坏了,给买双五百元钱的鞋。
  孩子回去了,亲戚很高兴,过节的时候送来一扇猪排。
  这叫礼尚往来,如果亲戚一看孩子有了新的鞋,问多少钱啊,孩子说五百,亲戚直接在手机上转过来五百。
  那这亲戚就没了,人家跟你算计得清清楚楚。
  李家庄子也是一样,凡是百姓说送东西,绝对不可以给钱,往回送的时候还要找到特殊的理由。
  价钱只能高,不能低,李家庄子不占这等便宜。
  故此,李家庄子的人在市场上有定价权的权力,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卖低了不行,卖高了还不行。
  百姓信任,李家庄子一旦参与,给出的价格最公道。
  李家庄子说今年这个月的猪肉价格上浮百分之十,猪肉就可以涨一成。
  李家庄子说维持现在的价格,谁敢涨?涨一个小时,李家庄子便出手,把肉价压低百分之二十,还涨不?
  你别管我庄子成本多少,我说压就压。
  你说饲料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