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周围六万多人到大唐是真的,大武艺会不会以此发动战争?
  就是自己当‘皇帝’了,掌权了,打周边的人。
  大唐有理由出兵了,同时让新罗配合,新罗配合不配合?
  换个地方李易都不会这么干,但那里是东北,必须拿下,还有朝鲜半岛。
  李隆基脑瓜子顿时嗡嗡的,果然,易弟亲自找过来商议的事情,就是比自己处理的事情严重。


第两千四百一十一章 群臣相问道其后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李隆基又一次把群臣找来,说出他之前说的话。
  大家低头吃麻辣海锥,有人拿牙签抠,有人用手堵住掰断的位置,另一头放嘴里,使劲一吸,那边指头突然挪开,肉就进到嘴里。
  刚才还吃的宫女太监此刻只能帮忙断海锥,不用钳子,拿一个像李易那时普通钥匙后面打孔拴绳或挂环的孔的那个金属东西。
  海锥小头放进去,一掰一个,比钳子好用,这个不会夹到指头。
  “刚柔,大武艺此人心情如何?”张九龄先打破沉默。
  “有勇有谋、杀伐决断,若大门艺不同意他决策,他会连亲兄弟一起杀。
  野心大,又懂得连横合纵,战略战术方面能力不弱。
  熟悉当地地形、气候,收拢人心本身亦强。”
  李易按照历史上大武艺做过的事情给出评价。
  大武艺一边吞并小部族,一边顶着大唐军队,联合倭国与新罗、契丹。
  “像其父?”姚崇想到大祚荣,武则天时期派契丹将领带兵去杀,跑到东北就没打过大祚荣。
  “差不多。”李易对比一下,大武艺跟大祚荣确实像,大门艺则喜欢和平。
  “用何地之兵?”苏颋看李易,大唐李易拥有绝对调兵权。
  不仅仅在于他有钱、会研究制造新武器,他调兵之后,每次皆胜,知人善用,时机把握巧妙、准确。
  “契丹、奚族、后归顺的草原各部族、募兵、部分羽林飞骑。
  把武库中的其他武器给契丹他们送去,先放到天兵军与横野军的地方。
  等大武艺攻打别人,别人向大唐求援,立即出兵。”
  李易早已考虑妥当,让其他人去打,给好的武器。
  大唐厉害的军队派出一部分负责联络,带电报互相传递消息。
  再把消息传回来,自己在软件上进行建模。
  “大武艺不打呢?”宋璟从另一个方面问。
  “不打今年继续从东北地区往外带人,叫上之前带回来的部分人过去告诉那里的人他们生活有多么好。”
  李易既然要动手,保证全想清楚。
  渤海国有个特点,地域大,有的部族收集盐,有的制陶,有的养马,有的种地。
  把他们某一个地方的人口迁徙走,他们就缺少东西。
  凭借渤海国自己的人口,他们忙不过来,分散开,冬天的时候难熬,聚集起来,谁提供综合物资?
  毕构把指头放嘴里吸吮几下:“一旦打完,地盘谁占领?当地经济行为如何开展?”
  “河南道的人去,修路、造船,水陆齐动。
  当地资源丰富,河道边开垦农田,种粮食好吃,就是产量低,一年只能种一次水稻。
  很多地方五月份种水稻,秋天收获,冬天打完稻穗的稻草垛放在那里,别的作物根本种不了。
  同样品种的水稻种在那里,吃起来口感则不一样。
  麦子差,不如京畿道与河东道,棉花也不能种,想吃大量的血红铆钉菇不?”
  李易一一回答,战略和经济相结合,打仗不是闹着玩儿。
  “冬季战争怎么打?”李成器考虑气候因素。
  六万多人回程的时候,大量人手保护,李易远程指挥。
  东北山多,白雪皑皑,总不能只在春夏秋打,到了冬天就停。
  “热气球辛苦些,飞过去烧粮草,一旦烧成功,等待便可。”
  李易指指天,咱们有好东西,烧完了减小火焰,找个地方降落。
  说完李易又想起个事情:“咱们有橡胶,我很珍惜着用,石油冶炼装置制作出了石油液化气罐。
  发电机能做,电解水装置也能做,电解质有,至于各种阀门一直在用。
  回庄子我做个特殊的气球,那个好,加上柴油发动机,就不用担心气球被风吹着乱跑了,想往哪飞往拿飞,上百个小时不落地。”
  李易说现在具备的技术,不是他直接兑换的。
  凭借庄子的技术水平和材料,可以制造飞艇,自带动力。
  大家一起看李易,过了片刻,姚崇开口:“为何不早拿出来?”
  “哼!”李易冷哼,像看白痴一样看姚崇。
  “刚柔庄子上的技术当初不够。”张九龄给出答案。
  “还需要工匠否?户部出钱。”
  毕构想到了商业用途,打算分一杯羹。
  “庄子钱财够用,等东西造出来,诸位再看,见到实物的。”
  李易拒绝户部参与,他要先造一艘小的,觉得技术稳定,再造大的。
  他要求不高,平均二十公里的时速即可,基本上属于直线飞行。
  载重三到五吨,足够吃到香蕉了,运一次回来,够很多人吃。
  李易不需要考虑战争应用,飞艇出现,保证先放在战场上。
  带着燃烧弹、炸药包什么的,飞到敌人头顶上,就意味的胜利。
  骑马跑有用?不回家?游牧民族要牧,有帐篷住。
  大冬天的飞过去扔燃烧弹、炸药包,羊圈炸开、储备的物资烧掉、马厩一次就死一群马。
  对方一看打不过,要活不下去,赶紧投降,没有什么我的领土我宁死不屈的想法。
  “不如不说,整日里惦记。”柳冲嘟囔一句。
  其他人纷纷点头,对,小易你咋那么坏呢?
  “吃东西。”李隆基同样想看,忍住,没造出来除非逼易弟兑换,得不偿失。
  战略安排会议算结束,确定采取相应措施,给大祚荣发信息,让他到大唐。
  说给他检查身体,顺便商议双方贸易问题,继续封官,送好处。
  可以不来,比如说回复自己生病了,来不了。
  说吧,生什么病了?给你一堆药,管用不?
  还是不行,我们派人过去帮你看病,朕把易弟派过去,好不好?朕足够重视你了吧?
  易弟去了,还用什么战争安排、部署?直接解决。
  重要人物一抓,其他的人谁敢反抗?易弟的队伍武器可不是打单发子弹的水连珠。
  “平卢军所在发来电报,宋庆礼大使咳血,护士初步诊断为肺痨,已在用药,连续三日,咳血不止。”
  旁边呆着当装饰物的小机器人突然出声,汇报重要消息。
  “易弟?”李隆基着急。
  “来得及,护士在,有药,咱们先不进黄河,绕过去之后,直接到平卢军,那里有一条大河渤海湾。”
  李易眼睛一眯,地图出现,白狼水,即他那个时候的大凌河,在锦州,接玄水入渤海湾。


第两千四百一十二章 转路相见鹿马由
  平卢军的具体位置不在锦州,如今的唐朝叫营州,属于李易时候的朝阳市。
  船只可以直接进去,大唐时候的流量很大,他那时的大凌河、小凌河的流量变小。
  曾经有一段时间小凌河划小船都划不了,后来治理才好转。
  那时他还去过呢,记得旁边有一个书店,卖的书一律为盗版被查扣的。
  开书店的有门路,买回来,书的装订位置打出来一个缺口,但不缺字,不影响阅读。
  卖的时候不看每本书背后的定价,按照斤两称。
  挑好了书,过去称一下,看看几斤几两,算钱,很便宜。
  附近不远的地方属于锦州师范学院,后来搬了,学院门口有一幅回文联,正着倒着都能读的。
  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师范学院不能写这等招揽的联,故写:何以人育我,我育人以何。
  位置确定,其他的好办,游艇冲进去。
  众人惦记宋庆礼,吃东西的时候气氛显得沉闷。
  一直到晚饭时候,大家也没好起来。
  怕他们消化系统受情绪影响出问题,晚饭做的饺子,鱼肉馅的蒸饺,加一个海鲜豆腐汤。
  炒菜取消,剩下几样小菜。
  游艇在加速,凌晨三点的时刻,抵达玄水入海口,无人机密集升空照明。
  游艇冲进去,再转白狼水,需要绕几个弧度,二百公里,结果凌晨五点抵达。
  大臣年岁大,觉轻,平日里习惯早起,开朝会的时候尤甚。
  李隆基当下年岁勤勉,昨天晚上睡得早,也跟着睁开眼。
  大家顾不上洗漱,用湿毛巾擦把脸,喊着漱口水就出来了,下船。
  吐掉漱口水,脸上抹点护肤品,感觉不那么难受了,进衙门。
  衙门距离河边很近,都是交通要道所处。
  衙门中有灯光,外面点着灯笼,煤油灯。
  晚上的时候依旧有人站岗,挑煤油灯,也不宵禁。
  一大早,百姓跑过来摆摊,卖吃的东西,蔬菜什么的要再等一等,八九点才有。
  羽林飞骑跑步站位,不影响别人摆摊。
  无人机升空,盘旋的盘旋、定位的定位。
  游艇上的护士推担架车,小机器人们灭掉灯光,身上装武器了,被人推着移动。
  它们的脑袋朝向各个方位,准备随时战斗。
  李隆基推自己的小机器人走,小机器人前面有一块板子,能够瞬间弹开,变成大罩子,把李隆基罩进去。
  它管防御,进攻有别的小机器人。
  李隆基必须推着它,罩子有体积的,离远了罩不上,甚至直接罩死。
  “不要超过八十厘米就行,小步走,我判断能切到你的时候不会出罩子,我还明面挡板。”
  小机器人跟李隆基说,不怕,有我在,我很智能的。
  衙门口的人看到了龙旗,更看清楚李隆基穿的衣服和一群大臣穿的衣服。
  太监过去摆手,示意他们别动、别出声。
  开门,大家去后面,后面乃居住区,羽林飞骑先跑进去,找到守卫的人告诉对方噤声。
  此地不比洛阳、长安,这里始终有军士站岗,军营在附近。
  居住区抵达,远远的便听到咳嗽的声音。
  听着就知道有痰咳不净,声音不干脆,藕断丝连的。
  继续往前走,咳嗽声音愈发剧烈,终于空的一声,众人感觉舒服多了,应该是吐出来一大口痰。
  “宋大使,今日起,你加大用药量,我们已经传消息回去,陛下那里可能招你回去治病。”
  男人的声音传出,大家听着熟悉,男护士。
  宋庆礼是男人,派两个护士都是男的。
  “小病,嗓子破了,才见血,养养嗓子就好,感觉这里要动兵了,我走不得。”
  另一个声音响起,听着很虚,底气不足。
  “宋大使,用药难以遏制,不回不行,你这有气胸,我们判断属于肺痨性气胸。”
  护士又说,劝人回去看病。
  “我不能走,关键时刻我必须留下,我要修路,把路修好,方便大军往来,辎重运输,陛下信我,放命我镇守此地,我怎能辜负陛下?咳咳咳……”
  宋庆礼又说,很强硬,就是不走,宁肯死在大使的位置上。
  “宋卿是欲陷朕不义乎?得了病,为何强挺,朕还指望宋卿将来为朕坐镇一方。”
  李隆基说话了,同时灯光亮起,比房间中的小灯亮多了。
  羽林飞骑开门,李隆基抱小机器人上台阶。
  “谁?来人啊!”宋庆礼听到声音,第一个想法是有人冲进来了。
  李隆基进门,他戴着口罩呢,想一想,把口罩拉下:“庆礼有恙,朕听闻已咳血,既然庆礼不归,朕便带神医亲往。”
  说完他赶紧把口罩又拉上去,他可不想被传染。
  护士手上消毒液正喷呢,他常规操作,平日也这样。
  宋庆礼看着来人愣住,随即噗嗵跪地,眼泪掉下来:“臣身有小恙,劳陛下亲至,臣有罪!呜……”
  说完他就哭,越哭声音越大,鼻涕眼泪一起流,再咳嗽。
  他做梦都没敢梦陛下过来,能有宰辅写诗问候就已经觉得不错了,有人关心自己,还派了大唐厉害的护士。
  结果自己咳嗽着,这几天咳血,陛下来了。
  “庆礼快快起来,何必行此大礼,朕听闻宋卿你咳血,带易弟来了,易弟,你看看。”
  李隆基亲自去搀扶,宋庆礼不敢较劲,顺着就起来了。
  李易从后面上前,拿出听诊器,掀开对方的衣服听,问护士:“气胸?”
  “有,痨病,药不怎么好用。”护士回答。
  “把吐的痰拿到巡洋舰上作病例,若只是痨病气胸,死不了。”
  李易说完仔细听,对方一激动,呼吸的声音很明显,气胸。
  “宋大使,我是李易,随我上船。”李易对宋庆礼说。
  “李东主?果然年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