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带带着切好的香瓜找到李隆基,不拿大棚里的西瓜,籽太多,吃着闹心。
  李隆基没吃撑,他在吃干果,听易弟女婿的话不会错,吃干果和水果,养生。
  “太好了,正想着吃什么水果呢,易弟你就带来。”
  李隆基起身,帮着挪一张椅子。
  “谢三哥,两个半小时后咱们去健身房。”
  李易也不客气,放下东西后,稍微等一等,等李隆基坐下,他也落座。


第两千四百零一章 无知无畏浪涛涌
  “刚才吃饭的时候闻恬说往更北走,我觉得可以去一次,一天到地方,呆一天,一天回来。”
  李易把系统的解锁航速的情况算进去,游艇四个螺旋桨,别限制速度了。
  李隆基用牙签扎一块香瓜肉:“越往北越冷吧?”
  “现在也不冷了,北面草原的草绿了,小海也活起来了。
  咱们过去主要捞海鲜,制作成海鲜干,平日里当零嘴吃。
  冷水海域的海鲜比广州、琼州那里好太多。
  虾和贝捞起来后用淡盐水煮,煮完再烘干,一点盐不放不行。”
  李易说着又想吃东西,别的地方的海米,就是小的虾仁有虾线,黑色的。
  北地现在的时候,虾仁虾线干了后几乎看不到。
  气温不同,新陈代谢也不同,广州等南方海边的人,不爱吃死鱼。
  冬天北地的冻捕都是死鱼,哪有活的啊?活的出水就硬。
  即便倭国,哪个地方的海鲜最好?当然是冬天的北海道了。
  李隆基吃过李易出海后带回来的好海米与虾仁,当零嘴吃。
  “易弟你看着办。”他谗了,干虾仁太好吃了。
  “去倭国看看不?咱们得绕过新罗,稍微一偏航线就到倭国。”
  李易脑海中出现地图,去瞅瞅不?
  “不去,无人机,固定翼的过去扫一下,我不能去看他们。”
  李隆基想去又摇头,自己是大唐的皇帝,凭什么去倭国?
  李易点头:“对,不过咱们可以让他们过来,上大唐巡洋舰瞅瞅,问问群臣吧,看是否合适。”
  李易想到了,对,大唐的皇帝怎么可以去别人的地方?
  别人的王者只能到大唐觐见,如朱邪金山、契丹李失活、奚族李大酺等都得过来。
  渤海的‘王子’大文艺现在也没回去,历史上走了。
  吐蕃的尺带珠丹不也跟媳妇儿回娘家了么,大唐对这个姑爷很好。
  李隆基本来不想答应,再一琢磨,现在游艇上有各蕃邦的人,就包含了倭国的使臣。
  似乎可以啊,叫他们过来瞧瞧,见识下大唐巡洋舰长啥样。
  再带他们去捞海米,这船的速度吓死他们。
  朕并非要显摆什么,无非是正常交流,朕都到这边海域了,说明重视你们啊!要和平友好,对不?
  “易弟你总是帮衬为兄,你吃串儿不?为兄给你烤。”
  李隆基觉得易弟女婿总是帮自己干活,想补偿一下。
  “晚上我烤,现在不能再吃了。”
  李易表示感谢,但你给我烤串儿,你以什么身份烤?
  你要是以皇帝身份烤,我就得行臣之礼,我保证不答应。
  你若以老丈人的身份烤,我就有问题了,媳妇儿还没娶过门呢就这么欺负老丈人?
  咱们关上门,一切都好说,你愿意烤你就烤,我再炒两个菜。
  现在属于敞开门,你歇着吧,我来。
  “串儿小一点,就是你像扇扇子一样那种,主要是喝酒,吃多了喝不下去。”
  李隆基答应了,行,你来,晚上咱们喝酒。
  “成,三哥你放心。”李易连连点头,记下来,我晚上这么办。
  其他人很默契地看船外的风景,人家翁婿之间正常说话,有什么可听的?
  三日后,队伍进到渤海湾。
  很多人没见过大海,一时间觉得新潮澎湃。
  永穆公主瞅一眼,粥眉头,哎!又是海,上次看腻味了。
  “师姐,我怎么感觉船有点小?”李归藏对青黛师姐说。
  “多大的船其实你看着都小,与安稳无关,师父管的船,当初跑很远呢,那个大风大浪的……”
  青黛作为师姐,给师弟师妹讲起曾经跟着师父出海的情景。
  “这艘船遇到任何情况都不会翻?”李归藏依旧害怕,他没见过大海。
  “是遇到任何情况师父都能护住我们,不用担忧,有师父在。”
  青黛小丫头笃定地说,这点风浪算个甚?我那时都快吓死了。
  那个浪打过来,比船还高,最终也没什么事情,这船好厉害的。
  没见过海的人此刻都疯了一样跑到甲板上,哎呦!这就是大海,比湖大呀,一眼望不到边。
  浪怎么也这么大,一下一下的,感觉掉进去自己学的游泳技能不管用。
  “平时不会这样,今天正好涨潮,看着吓人。”
  李易瞅着涛浪也发怵,这浪拍得太狠了,自己下去,最多就能游一个小时,然后还是这样的浪,保证挂。
  除非自己在岸边顶浪游,那样没力气了可以上岸。
  水性好无非就是坚持久一点,不存在可以始终无辅助浮力漂浮物的情况下一直游。
  李易游过马六甲海峡,没游过英吉利海峡。
  越是会游泳的人越不想现在下去,他们懂得凶险。
  倒是一些游泳爱好者认为没事,无知者无畏啊!
  水兵的水性好不?问他们沉船后怕不怕?
  至于说有人喊,我仰泳漂着恢复体力,来,漂一次看看,一个浪下来,你仰泳漂?
  游艇脱离四艘蒸汽机船,独自前行,速度猛然提升。
  “易弟,羽林飞骑能回来不?”
  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李隆基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他会游泳,却不敢下去。
  “谁都没有用,海军陆战队,或者是专门的特种部队,绝对不会选这个海域情况下水,除非额外配装备。”
  李易摇头,开什么玩笑,这种水域情况,第一批的羽林飞骑也麻,就是绑住手脚进行抗溺水训练的那三千人。
  距离海边近还行,远了怎么个游发?没人给你提供辅助。
  “咱的船呢?”李隆基害怕,咋起伏这么大?
  “三哥放心,要是这船不行了,我换一艘更大的,船大但还是最多四层,不会增加,同时配重,稳着呢。”
  李易宽慰着李隆基,别怕,我随时能弄出来新的船,而且不追求利润。
  别的船那么高,我不,我就是四层,重心低,而且
  “哦!能不换就不换。”李隆基明白了,易弟女婿有手段。
  但大海怎么是这样?不是有一点点波浪,然后一片平静啊?
  其他人还不如他,他们以为大海就是平的,水稍微有一点波浪,跟游泳池似的。
  哪想到现在自己跟小虫子一样在大涛大浪里起伏,这个心啊,悬着呀!


第两千四百零二章 各道民生林汇总
  “易弟,晃动不那么剧烈了。”过了半个小时,李隆基发现船稳定了。
  “脱离那个海域就好了。晚上的时候咱们靠岸,在那里休息。”
  李易说着发现船的速度又变了,跟之在长江往下航行的时候一样。
  “三哥,我给你把个脉。”李易感受着游艇的速度和颠簸,要给老丈人号脉。
  “无妨,骑马比这颠簸大多了,易弟你放心。”
  李隆基摆摆手,无须如此,我强着呢。
  其他人有的不行啊,哇哇吐,吐完脸色苍白,不想吃东西,感觉活着就难受,最好挨一棒子晕过去。
  护士们给‘患者’扎针灸,喂藿香正气水、半夏生姜熬的汤。
  “大海当真凶险。”李旦透过落地窗看外面。
  他不晕船,重要人物提前吃了药,氧气随时准备着。
  “出海的好男儿们为大唐拼命,往后定要重赏。”
  豆卢贵妃看到大海后,感叹将士不易。
  “给多给少的难有个定数,这等事情叫他们操心去吧!”
  李旦不知道重赏应该多少,多了往后呢?继续多给?
  将士们出去,知道利润,难免心下惦记,比如他们自己去跑买卖。
  李隆基想到同样的问题,顺口问:“将士知海路与贸易后,可会逃军籍而外出发财?”
  “上哪发财?最终还要与大唐贸易,逃籍人不来大唐,便没收他派的船只,抓他的人手,再出兵抓回来。”
  李易没有放过脱军籍人的打算,用大唐的船出去,了解情况后自己单干?做梦!
  他不说有将士们有家人的话,有的人可以抛弃家人,在外面找美女继续成家。
  直接武力解决,往哪跑?当地有部落,悬赏,当若没人,你过干啥?玩野外生存?
  “财帛动人心,但愿没有。”
  李隆基突然生出慈悲心,不想抓人。
  李易泡姜茶,给李隆基端到面前:“除非大唐对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公,如地方势力欺负他们家人,朝廷不管,不然他们舍不得离开大唐。”
  他宽慰李隆基,在大唐过日子舒服,上次出海的人,家家盖楼房。
  没盖房子的人等着机会,这次出海跟上,拿到赏赐也盖。
  跑到外面算有罪之身,不害怕大唐派人抓捕?
  “将士的家人照看好,今年泰山封禅,陛下的意思不提百姓过好日子,你以为呢?”
  李隆基想到将士的家人,就想起他跟张说说的话。
  “应该说,百姓日子确实好过,种地懂得施各种肥,土壤酸碱度拿试纸测。
  蜀地百姓享受到了战争福利,关中与河东道的百姓收入提高一大截。
  山南道的路修得不错,年年有大量的东西卖到都畿道。
  南江道种新的籼米不会挨饿,河南道百姓更不用说。
  淮南道百姓有长江水运、运河,当地冶铁,那么大个铁矿。
  岭南道很多山民入籍,广州、陆州等地百姓生活有着落。
  剑南道顶住西南蛮后,少了战争威胁,另外有山货拿出来卖。
  黔中道不是派人专门的人手过去联系山民和百姓修路、搞活动么。
  陇右道就是重兵把守的地方,给他们的东西不少。
  河北道一大片地方打井出水,配给了大牲口,过些日子送去蒸汽机。
  比照前面所有朝代,开元乃盛世。”
  李易掰指头数,哪个地方他都安排了,这些年他始终未闲着。
  这还不够?下次封禅得几年后了。
  李隆基不敢,还不是因为自己,自己说百姓没过好,李隆基觉得羞愧。
  李隆基听得连连点头,对,对呀!整个大唐所有的地方全照顾到了。
  照此说来,泰山封禅可以提,太好了。
  李易继续说:“到时咱们的陛下还能说皇室人丁兴旺,皇后一字一女,合在一起是好字。”
  “对,易弟所言极是,朕……真得跟陛下说。”
  李隆基又一次发现易弟人好,品行皆忧。
  不枉自己多年的看顾,未叫他走上邪路。
  “易弟你坐着,为兄回去了。”李隆基要找群臣重新商议封禅的事情。
  “我回去,这是你的房间。”李易起身,你要去哪?
  “为兄送你。”李隆基反应过来,把李易送到门外,还挥了挥手。
  李易无奈地跟着摆摆手,走几步路进自己的房间。
  “开会,找他们开会。”李隆基转身告诉小机器人。
  “我是零三三,东主把我落下了,我要回去。”小机器人刚才没挤出去。
  “你先找完人再走。”李隆基堵门口,管你是谁呢。
  “喊完了,再见!”零三三联系其他的小机器人。
  不长时间,群臣推小机器人进来。
  小机器人们互相打声招呼,跑到墙边站好。
  “方才易弟……”等见过礼,李隆基说起商量好的事情。
  群臣明白,赶紧重新写稿子。
  游艇速度飞快,天黑的时候进李易那时的朝鲜海峡。
  李易想着去找倭国问问他们来不来,发现距离太远,叹息一声,算了。
  等过去送信,倭国商议,再派船过来,半个月估计不够。
  晚饭大家吃海鲜,蘸三合油,里面有姜汁,对晕船有帮助。
  白天吐了的人,缓过来,看着夜色中的大海,感觉更恐怖。
  不过此地的海鲜多,游艇放慢速度,随便兜一网,都是一群鱼获。
  游艇停几分钟,小机器人下水捞东西,大家才有了海鲜晚宴。
  “这个大家伙是石蟹,个头大,吃的时候肉多,过瘾,其实味道没有大闸蟹好,凑合着吃。”
  永穆公主给一群女子介绍海鲜,她跟李易上次出门,海鲜吃好多。
  大螃蟹用大盘子装,清蒸的,一个人显然吃不完一整只帝王蟹,除非别的都不吃了。
  “管它味道如何,肉是真的肉,百姓若能吃到,补充蛋什么来着。”
  豆卢贵妃自己掰个蟹腿,已经开好了,直接用筷子能夹出肉。
  “回太后的话,是蛋白质。”小兰帮忙挪三合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