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外吃的盐很差,卖给他们,盐帮必须拓展业务,我不可能为了维护你们的利益让百姓吃贵的盐。”
  李易先把话挑明,往后盐的利润百分比很小,需要通过量来赚钱。


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 利益互换有几多
  “还请李东主教我。”杨环晋拱手,他还没傻到认为自己去想办法的程度。
  旁边的人既然开口了,就说明要帮忙。
  “一个是业务拓展,有的地方交通不便利,吃盐依旧很贵,盐帮组织人手送盐过去。”
  李易用筷子搅拌冷面,再不搅拌就坨了。
  杨环晋点头:“成本增加,价格增加。”
  “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之后每一年降低百分之二的利润,最后到百分之五。
  如果你会操作,我允许你垄断送盐之路,别的盐十年内不准进去。
  十年后,到二十年内,别人进去,交百分之三十的盐税。
  你们自己发展业务,记住品牌和民心,坚持才有回报。
  你们不做,大唐朝天下基金去做,你们再想进去,百分之三十盐税。”
  李易说完吃冷面,这个不是拌冷面,再泡一会儿没法吃了。
  杨环晋看黄贤荣,两个人不吃了,围上浴巾去找其他人,就是盐帮的小头目们。
  小头目们聚集在旁边不到二十米处的池子里吃饭,同样边吃边聊。
  他们发现海盐的冲击,比河东道盐湖的冲击大多了。
  有人十分悲观,觉得卖盐没出路了,一钱一斤,海盐一钱两斤,什么时候价格这样了?
  “小易,盐若是专卖,是否能多赚钱?”
  宋璟聪明,想到了国家垄断,税提高。
  说完他看毕构,我帮你了哦!
  毕构不出声,用筷子夹辣鱼的蒜瓣肉吃,鱼肉处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蒜瓣,也得看什么鱼。
  李易又喝一口冷面汤:“有我在,就不会收盐铁税,等哪一天我无法可想了,你们再考虑收这个税。
  藏富于民,才可取富于民,取之于民方能用于民。
  我庄子现在都无法短时间内赚大钱了,百姓的钱有一定的数量。
  富户无闲钱,我怎么卖奢侈品?
  对朝廷来说,钱是虚的,数字而已,对民生来讲,物资是实的,吃用所在。
  货币的每一次流动在利润和税收的状态下,都是贬值。
  不能以生产技术提出和生产技术转化声生产力为基础的货币流通,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我之所以不采用信用货币发行,而使用抵押品发行兑换券,就是为了稳定经济金融体系。
  因为我大唐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无须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应对外来冲击。”
  说完李易继续吃饭,他不用再跟大臣们解释名词,大臣们全懂,再不懂,团儿都不让你进。
  他不想学他那时自己的国家税收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则,因为牺牲了民众的利益。
  去超市买东西,本身就交税了,但是有的国家人家小票上打了税。
  当你个人所得税需要交的时候,那个小票要抵扣的。
  人家税收高,允许抵扣。
  他的国家没有,收税的时候看别的国家,说人家国家都收多少比例的税,咱们也收。
  等抵扣税的时候,就说国情不同。
  李易也掌握着绝对军权,却不想耍流氓,李家庄子要脸啊!信仰所在。
  众臣不吱声,边吃边思忖,有的钱赚不到,小易不答应。
  “李东主,我们商量好了,愿意修路。”
  杨环晋与黄贤荣回来,杨环晋表态。
  他听懂李易的意思,蜀地盐帮去别的地方卖盐,路况不好,成本增加,利润比例告诉你了。
  前期的利润就要用来修路,修好了,运输费用降低,别人进不来。
  之前的百分之二十利润可能变成百分之六十利润,至于别人想要利用这条修好的路赚钱,得问问蜀地盐帮同意与否。
  李易颔首,你们能想到就不错,然……
  “还有五种模式,一个是你们前期看好情况,修完路,朝廷花钱买下来,给你们利润。
  第二种模式是你们选好地方,朝廷把路修好,你们节省成本,但要交百分之十的税,给你们的利润维持在百分之五。
  第三种呢,你们与当地的百姓联合,把利润关系谈明白,朝廷审核,就是我审核,别人我不放心,共同建设。
  第四种则是你们寻找山民,叫他们入籍,只要不是硬暴力和软暴力方式,入籍一个就给你们一份奖励。
  最后一种,你们对当地百姓进行投资,包括租赁土地,但必须雇佣百姓干活,再修路,给你们十年垄断期。
  其实还有几种,不过用不上,你们的组织结构太过松散,以利益和义气为重,不行。”
  李易先攥拳头,一个指头接一个指头往外出。
  杨环晋同黄贤荣:“……”
  自己方才找兄弟们商议,想好了一种额外的方式,就是李东主说的第一种,还认为很厉害呢。
  此刻才明白,自己想啊想的,人家李东主早知道。
  他俩看向其他人,你们震惊不?
  毕构等人低头吃饭,有啥可说的?这不是正常嘛!
  小易出策计连环,常规操作,没啥亮点,他对外用兵跟后勤支撑你才会懂得啥叫排山倒海。
  后突厥去年勉强维持,就因为走错一步棋,小易逮到机会,同时调动四个道的资源,倒底把后突厥给撵到小海去了。
  吐蕃也是,小易派人把一点东西带过去。
  吐蕃先出的漏洞,大论在处理事务上给了大唐借口,一点点啊,就那么一点点。
  金城公主孩子出生,大唐兵临城下。
  他如今仅仅解决一个内部问题,给你五个方案,你们面子好大的。
  至少他站在你们的角度考虑,你问问大祚荣,六万多人怎么被弄回大唐的?
  吃饭吃饭,这冷面不能泡太久,不过小菜怎么都放辣椒?哦,打糕没放。
  “呵呵呵呵……”李隆基笑了:“不急,走之前选一个,哪个都不会叫你们吃亏,自己人。”
  李隆基了解自己的易弟女婿,对内部不会坑人。
  打西南蛮的时候,盐帮出力,夺黄河源头的时候盐帮拼命了。
  盐帮联合其他蜀地帮派,不计代价去运输战争物资,多少好男人倒在那条路上。
  断腿那个,现在还在进行康复训练呢,易弟拿出来大量的好药品。
  对方已经不会死了,偏用寿命换药物让对方快速康复。


第两千三百九十八章 亲身体验世几何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向~前!”
  李家庄子一群小孩子们穿着短裤,光着脚丫子来到水田。
  这个种的是粳稻,不是籼稻,刻意留出来的,李易爱吃。
  洛阳宫学堂的孩子和李家庄子的孩子一起插秧,不抛秧。
  田中方格子里绷了线,孩子们一步一退,顺着线插。
  李易同样参与进来,包括李隆基等人。
  怀孕的除外,有月事儿的也除外,别下水。
  李易熟练,他小时候插过秧,他还叉过青蛙呢,现在不想下手叉青蛙。
  这个是试验田,看着比别的插秧晚,然而苗提前育的,壮着呢。
  另外有人工孵化的小鸭子同步培养,到时候把小鸭子放里。
  稻苗长大了,鸭子不吃,专门吃其他的杂草。
  另外一些田里养鱼,叫稻花鱼,水要肥,里面有其他的红虫了什么的,给鱼吃。
  这些实验田属于李易带孩子们玩耍,到时候这里产的粮食给孩子们吃。
  别读书读傻了,连怎么插秧都不会。
  现在还教套养,等孩子长大,就知道农事的科学操作。
  每年几次,再于课本上教。
  并非让孩子懂得农事的辛苦,辛苦不辛苦的,看一眼即可。
  插秧和之后的管理,孩子跟着,从中了解农作物怎么生长,是否有什么手段可以提高这个效率呢?
  那么接下来讲机械化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居然有那么好的东西,可不可以再改进一下?
  李易当初的老师会讲,父母都忙的时候,老师把他带回家,砸核桃给他吃。
  等他卖医疗设备的时候所处的地方就看不到同样的老师了,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大家都不容易。
  学校的校长也不可能想着带孩子们去体验插秧生活,功利性比较强。
  我是校长,我让老师带孩子去插秧,我得联系人,我还要担心孩子摔水里出事情。
  我都做好了,学校考试的成绩不够好,我还是不好。
  老师也是一样,出事儿了我担责任,不出事儿我没好处,我看到那些贱贱的家长奉承我,我就很开心了。
  李易对这些情况都懂,故此不允许出现同样的情况。
  山长、教喻、夫子等,一律下田,君子六艺呀!得会赶马车,比考驾照都难。
  驾照是固定的,赶车你知道牲口突然间不开心了怎么办?
  “好长时间没干过了,腰酸啊!还是小孩子们有意思。”
  李易速度快,唰唰唰插秧,光脚,田里没有玻璃渣滓。
  “我腰也酸,还往回插吗?”李隆基扭着腰问。
  “不了,拖拉机不仅仅可以耕地,也能插秧的,主要是带孩子们玩耍。”
  李易也不想继续下去了,这个腰一直起来就想撒尿。
  “最近的地方应该到了?”李隆基继续扭腰。
  “到了,会把去年当地的粮食装起来,他们自己懂得留下多少夏季收获的时间。”
  李易知道老丈人问什么,海运出去了,最近的地方就开始装粮食。
  当地粮食多,自己留一部分,其他的全换给大唐。
  “多久可起战事?”李隆基给李易夹了一点蒜茄子。
  “三哥,你再这么夹东西我就不吃了,蒜茄子都是吃瓤的,你给我夹皮?”
  李易忍了,接过来吃掉,但不开心。
  “闻恬那里不知道吃不吃皮。”李隆基才不怕呢。
  “我的零三三呢?去,告诉你女主人,别吃茄子皮。”
  李易瞬间反应过来,我自己都不想吃,我未来的媳妇儿更不能吃。
  “你家那口子根本没吃冷面,她和小兰美女都是那啥的时候,吃热面呢。
  她们点得刀削面,热汤的,不要大肉片子,说不好,吃肉不好。
  结果要大量的臊子,羊肉臊子,然后还说吃卤蛋的蛋白质摄入过多。
  于是她俩要吃浇汁的蒸鸡蛋酿,我就没想明白这个操作蛋白质摄入量会降低?”
  零三三小机器人汇报,带上了它的主观情绪。
  “我也没明白,你说要是格式化,是否能够达到更高境界?”
  李易开心,永穆公主和小兰吃得好,愿意吃啥就吃啥,即便身体吃错了,我也可以用中医手段调理回来。
  “你家那两口子已经夸我了,说喜欢听我说话。”零三三小机器人倔强。
  “麻烦你再帮我问她俩一下,我最近几年不想娶媳妇了,因为有人什么小机器太受重视,怎么办?
  哎呀我草,东主,之前有病毒攻击我,谢谢东主,让我没有迷失了方向。”
  零三三在水里顶着托盘突然上升一截。
  ……
  “黄河水路通畅了。”吃不到冷面的地方,张孝嵩放下望远镜往城下走。
  大唐另一边都等着黄河,张孝嵩尤甚。
  他权力始终很大,即便历史上他被关起来。
  但等别人求助的时候,他说出面,敌人依旧害怕,然后被打崩溃。
  历史上大唐给张孝嵩的权力有限制,主要是那时宋璟当道。
  李易过来,对张孝嵩无限制,你愿意往哪跑就往哪跑,你跑一个地方缺少后勤补给,我给你送去。
  别人弹劾你贪污什么的,你不用管,你能贪污多少?够不够?不够我多给你。
  我知道你拿到那个钱是为了收买其他地方的部族,又明白你功绩过高,想要自污。
  这两年,张孝嵩感受到了李易的无限支持和现任。
  所以他看着现在的天气,盯着对方,使节到了,你们放牧不?你说你放牧我打你不?
  以前你放牧我也得放牧,我粮草不足。
  现在的情况是,我的马群都食精料,等着呢,你敢放,我就敢突击。
  “仲山,三万将士,十万良马,可用乎?”郭知运问张孝嵩。
  一众参与过黄河源头争夺战的人都在,他们对苏禄的突骑施不怎么熟悉,就是怎么一下子能给对方干趴下。
  这个张孝嵩最有经验,那么就问他,自己无所谓功劳与否,只要把实际情况写下来传回去,该有的奖励和赏赐,一样都不会少。
  李易这里就突然得到了情报,李隆基、毕构与宋璟等人都有不同的信息传递体系。
  “我想想啊,大唐的资源和武力损耗,自己若是会死很多人,就不能打,咱不是怕死,而是不值得。”
  李易挠脑袋、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