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转身去旁边的屋子,那里没有放其他东西。
钟绍京不明白什么情况,提心吊胆跟在后面。
有太监给李隆基拉开椅子,李隆基先坐。
钟绍京坐了半个屁股,抬眼看李隆基,想问什么又不知从何问起。
另有太监送上来两个垫子,上面是酒精炉,一人一个小炉,点燃火,里面本就热的筋头巴脑缓缓咕嘟起来。
“可大,我刻意去讨了一些辣酱,蘸着吃最为可口。”李隆基介绍一下辣酱,李易给他的,不多。
又有人送上温酒的碗和酒束子。
李隆基继续介绍:“六十度的白酒,泡了人参、枸杞等几样药,冬日里喝了养身。”
说着他挥一下手,所有的人皆退出去,只留下两个人。
“可大,先喝酒。”李隆基亲自给二人的酒盅里倒酒。
钟绍京赶紧双手托着酒盅,等倒完,手哆嗦了。
“可大呀,过了年,户部那里太过辛劳,你便换个清闲的事作。”李隆基端酒盅说,然后抿一口。
“陛下,陛下可是要,要把臣赶出长安?”钟绍京害怕,一个皇帝对你这样,说明有事情了。
他跟着喝一口:“咳咳咳,嘶”
酒劲太大,又烫过,一口就给他顶住了气,感觉喉咙那里堵了团棉花一般。
“不出长安,若是多日见不到你,我会想。朕有一大事,欲叫钟卿亲理。”李隆基摆下手,称呼一变。
“何等差事?”钟绍京听到不会被赶出去,稍稍放心,又问让他干啥。
“大唐书法宣传研究协同合作会副会长。”李隆基说出来一个很长的名字。
钟绍京使劲想,终究没想起来大唐还有这个官职。
“吃菜。”李隆基说一声,自己在砂锅里夹菜吃。
钟绍京跟着吃一口,发现味道不错,尤其是蘸了辣酱。
再喝一小口酒,舒坦。
“陛下,什么会的副会长是几品?”钟绍京问出关键的问题。
“从二品。”李隆基给出答案。
钟绍京一愣,比自己的户部尚书还高?户部尚书正三品,而且太子詹事的正三品也没撤。
这就是领两份俸禄,只是什么协会又是作甚的?
不等他继续问,李隆基开始介绍:“书法协会暂不设会长,总管大唐书写之法,录大唐各书体之格,彰我中华文字之秀美。”
李隆基一口一个大唐,听得钟绍京心下激动,好职位,我不管户部,但还是有很多事能管。
“具体的呢?”钟绍京再问,不会呀,怎么管?
“朕这里有个册子,钟卿吃过饭看,事物繁多,位高而责重,钟卿不可太过忙碌。”
李隆基从袖子里抽出一本小册子,里面是李易给写的书法协会要做的事情。
确实挺忙,但是要说有什么实权吧,比起户部差远了。
而且作为副会长,钟绍京想从中捞好处,只能捞一点点,多了没有。
唯一能够享受到的好处是名誉上面的,同时能带着人整天研究书法,还算有意思的活儿。
钟绍京小心地接过来,放在旁边,再喝酒和吃菜的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变了。
李隆基同样高兴,不用把这个帮助自己拼杀的人给收拾掉,又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对姚崇那里有个交代,还不使其他帮过自己的人寒心。
二人只喝了一束子的三两酒,没喝过这么大度数酒的钟绍京微熏,李隆基却习惯了。
等李隆基离开,东西撤走,钟绍京就坐在此间屋子里打开册子看。
“要举办各年岁段的书法比赛?给奖品?朝廷一年拨五百缗?这哪够啊,五十万钱,整个大唐要多少人用?书法协会一年就五十万?
哦,下面写了,可以找其他人捐助,有爱好写书法的人,给各地需要的人举办书法联谊会,由对方出资。
若有人求字,可写出好字得润笔之资,好,能卖字赚钱,我是副会长,我的字值钱。”
看到怎么捞钱,钟绍京放下心。
决定了,就这么干,不过不能多卖,多了不值钱。
离开的李隆基想笑,他猜到钟绍京会准备卖字,不过无所谓,平日里钟绍京也没少卖。
只要贪不到民间的钱财就行,至于别的人讨好钟绍京对书法协会进行捐资,好办,那些钱有用。
“还有文学协会、绘画协会、工匠协会等等,凡不听话的又不好直接收拾的大官,都给放到协会去当副会长。”
李隆基自语着,找到了一个好门路,不过若放到协会,还能把手伸得过长,便怪不得自己下狠心。
不长时间,姚崇知道了陛下去见钟绍京吃饭的事情,还知道了什么书法协会。
钟绍京要换地方,由正三品升到从二品。
“李易”姚崇说出两个字,摇摇头:“好,好一招安抚用人之策,安陛下之义,顺某心中之意,消钟绍京怨心,换户部安稳。”
“或许是陛下想出来的呢。”张说在旁说。
姚崇看他一眼,颔首:“对,陛下所想。”
第二百一十八章 抛房舍地同归志
千里奔驰如炬,变幻风云在旭。包裹重千钧,道是飞骑快递。应去,应去,不使飘零若絮。
晚上食堂。
“易弟把奖品拿出来,明天上午休息,下午比完发奖。孩子睡了?”
李成器没有吃主食的意思,自己烫了酒,跟李易说话。
他想找李易一起喝,李易拒绝。
“喂奶呢,生病的小家伙太难伺候了,多亏庄子上能用的人多。”李易说次宝宝便叹气。
他最佩服的是单亲母亲生孩子、照看孩子。
普通的婴儿,两个人轮班都累得要死,再有个病,天哪!实在不敢想。
现在面临的即是此等情况,好在庄子上有妇人,平日里闲聊,没少交流如何照看孩子。
一知道有个八个月的宝宝生病,选出来好手轮班,太监宫女们跟着学。
可是小家伙就认李易,见到李易会笑,见不到便哭。
李易给他拉提琴唱歌,他一起啊啊唱。
只有喝奶的时候才会在清醒的时刻暂把李易忘到一旁,吃完困,会等一等李易,实在等不到,也闭上眼睛睡。
等再次睁开眼,精神了,要玩耍了,必须有李易身影。
“过年的时候,或许有人要来你庄子上买蔬菜,为兄那里供应卡得很严,也就你这边松。”
李成器提醒李易,马上要到正月了,谁不想吃顿好的?去哪买?自然是庄子这边。
“卖,买就卖,价定高,包括张家村子。”李易没有与众人为敌的心思。
庄子上的蔬菜除了供应天上人间,就自己吃了,人多。
不过此时也到了蔬菜的生长爆发期,尤其是黄瓜,越来越多,该卖则卖。
腊月二十七,一大早,天气不错,晴。
果然有李成器说的情况出现了,主要是来买酱油的那群人,跟宋德商量买菜。
酱油天天扑卖,卖到现在,价格定下来了。
两千钱一斤,想买的人互相商量。
不能低于两千钱,低了宋德不答应。
有商量不好的情况,有人加价,就得抢到手。
涉及到蔬菜,他们再次联合,扑卖完酱油,提要求。
另有不参与酱油扑卖的大户人家的人也跟来,人多势众的样子,想逼迫庄子让步。
“买菜可以,我们卖,诸位别急,价格是固定的,按照尽量称。”宋德答应了。
“还有香皂和甘油。”有人得寸进尺。
“这位蔬菜不卖他了,诸位有什么意见?”宋德很自然地把那人给淘汰掉。
大家不出声,有意见难道去抢?庄子上有弩,还有重甲。
寻常的弓和轻甲可以民间自己装备,强弓和上面有一定金属的皮甲就受限制了。
而庄子还有骑兵,谁能挡住骑兵冲锋?
出声的那人傻眼,你们
我冲在前面,你们连个声都不吱?
“宋管事,某开玩笑呢。”此人干脆服软。
“我不开玩笑,就是不卖你,你可以从其他人手里匀一些。”宋德拒绝,但帮忙出主意。
这人看看周围的人,退后几步,准备找个谁来自己出钱,叫帮着买。
有人确实想帮忙,然后李易出现。
身边四个宫女、四个太监,就这排场吓死人。
“限量够买,唉!我这个管事就是太过和善。”李易说一句话,摇头去别处。
刚刚还要帮那人买的人就有了决定,不管了,等着买完,离开后,你加钱吧。
同一时间,山南道,襄州。
五百骑兵顶着朝阳出现在了这边的折冲府中,他们一身红色的衣服、红色披风,黑衣服不穿。
折冲府的人看到这些骑兵,还是一人三马,拿不准他们过来干什么。
也纷纷回家拿出武器,万一要欺负人,咱们可不答应。
“我等是帮长安灞水畔李易庄子来送东西,之前说好的白户人家,都在哪里?李易李东主怕你们过不好年,刻意让我们送些吃食和用具。”
营长不想起冲突,他坐在马上大声喊,其他羽林飞骑一起帮着喊。
一听是这个事情,折冲府的人纷纷收起兵器,住得近的直接去喊人,住得远的只能让羽林飞骑们继续跑。
住在不远处的人带着妻子和孩子出来。
“我是,我叫王一民,知道朝廷招我们去,给我带什么东西了?”一个男人左边的嘴到下巴有个大疤痕,过来说话。
“有,王一民,我们是羽林飞骑快递,就是快速送递东西,目前只为李易李东主送,过来拿包裹。”
营长掏出来名单看一眼,有此人。
后面有羽林飞骑的人翻身下马,从另外无人骑乘的马背上拿下一个包裹。
一个需要搂着的大包裹,抱着送到王一民近前。
“小民,给送什么东西了,大家看看,你那房子说是要卖,我们商量一下,凑钱买,正好连着地。”
旁边有年岁大的老者对王一民说。
王一民把包裹放到地上,解开花在上面的绳子。
营长也下马,站在旁边介绍。
“这个是羊毛编的衣服,四套,小孩子穿着大,庄户们说,大一些无妨,就怕小了不能穿,都是庄户们一针一针织出来的。
那些是卤的肉,有三十斤,可把我们的马给累坏了,好在天凉,肉也咸,不会坏。
那一包是冰糖,含一块,这个我可以保证,不怎么活动,绝对能挺一天。
另外两包是用猪肉做的叫肉松的东西,加上蔬菜和油炒的面,面中有豆粉,抓一把吃,能顶多半天。
还有一些止痛药的药片,难受就吃一片,不准喝酒。
东主说了,你们必须活着到庄子,别放弃,生病只要还有一口气到,东主就能把人给救活了。”
听到营长的话,周围的人纷纷凑上前观敲。
“还有这样的东主?刚定下来谁去,就动用了羽林军的骑兵给送东西?”
“还以为一民哥要去那边受苦,看样子不是,大块的肉呢。”
“真有钱,糖,炒面的颜色看着就知道好。”
“小民,去吧,去吧,去那过好日子。”
“诸位,房子和地我不要了,家里的东西也不要了,这些我一家五口,留一些路上吃,其他的都给你们分了。”
王一民有了决定,他知道有了好日子,那些钱财没用,不如给更需要的人。
当羽林飞骑走了一圈,到晌午的时候,一百个军户家庭汇聚在一起。
他们的选择和王一民一样,什么东西都给,一文钱不要。
并且不准备在折冲府过完年再走,现在便启程。
营长犹豫了,然后看看自己的属下,过去商量。
决定,大家一起走,羽林飞骑在路上过年,马匹让给大人,孩子抱在怀里,每五十里让马一歇息。
队伍踏上了归程。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这个东主有点傻
一百户,大大小小的六百二十人。
大人们把武器都扔给折冲府的其他人,除了不到十岁的孩子有毛衣,其他的毛衣也给。
小的孩子被抱在怀中,行进的速度很慢。
他们拖累了羽林飞骑,不然羽林飞骑可以赶在新年前回去,一人三马呢。
但他们不愿意再等,一个是想过好日子,另一个则是年不好过,家里有好东西,怎么分?都是折冲府的人,上阵杀敌在一起。
干脆走吧,不去看其他人。
“到了地方,我们会不会被欺负?”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骑着马,把妹妹绑在胸前,到一个羽林飞骑的旁边大声问。
他妹妹露出半张脸,两只眼睛好奇地看来看去。
“没人欺负,都等着你们呢,庄子上会打仗的人太少,庄户们担心被抢。”飞骑的人笑着说。
“上学堂要多少钱?我爹说,过了年要拿出一缗钱给我送去县学。”
少年又问,之前没得到消息要搬家,又不打仗,就准备让他上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