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尺带珠丹带着金城公主进来,他鞠躬,金城公主微微一蹲身。
  旁边还有个小家伙,他抽出被母亲拉着的手,小腿倒腾着跑向李隆基:“皇爷爷,皇爷爷。”
  “慢点,慢着些。”李隆基离开位置蹲下,张开胳膊抱住小家伙。
  称呼上有问题,李隆基就这么允许了。
  这孩子不容易啊!在那个地方早产,可谓十死无生,还是易弟提前送去的婴儿车给养活了。
  “平身吧!”李隆基抱好小宝宝,才对尺带珠丹说话。
  尺带珠丹赶紧起身,再过一会儿腰就不是自己的了。
  “赐座。”李隆基回到自己的沙发椅子上,把小宝宝放到腿上。
  太监推两张沙发过来,随便推,
  高力士递过来鱼肉松,一个小碟子。
  李隆基一手稳定小宝宝,一手端碟子让小宝宝抓着吃。
  旁边过来一个宫女,蹲在侧面,接过碟子,一点点给小宝宝抓。
  小宝宝捏着往嘴里塞,嚼一嚼便呵呵笑,口水流出来。
  “最近可好好?”李隆基低头用脸贴贴小宝宝的脸,问尺带珠丹。
  “都好,舅父,听闻有新种子欲予大族,不知我那边能种否?”
  尺带珠丹要给自己家弄好东西,他现在根本生不出丝毫的反叛之心。
  大唐太强了,自己的吐蕃无抗衡之力。
  李易会飞,划地成川,那条河,始终流淌,这还玩什么?
  以前热气球需要打旗语,固定住了,别人看见才行。
  现在有电报了,热气球随便飞,路过你上空的时候,一组电报发出去,你都不知道大唐军队从哪里开始运动。
  哦,听李易说,这叫制空制信息权。
  既然打不过,就要好处吧!
  不是说好了的嘛!电报会送过去,现在要种子,能种啥?
  李隆基抬手示意一下,旁边的人过来给尺带珠丹送茶水,给金城公主送果汁。
  “当地能种何作物,朕要问易弟,不然给了种子种不出来,徒耗土地资源。”
  李隆基对吐蕃的态度有所改变,掀不起风浪了,大唐武器又升级了。
  火枪有了铜弹壳的子弹,莫说下雨,下刀子一样开火。
  易弟管这种枪叫水连珠,说先过渡一样,像之前的火枪似的,然后就有更好的了。
  在种枪眼下足够用,不要立即上机枪,那个对材料要求更大,同时后勤压力也大,子弹消耗量能让人哭。
  李隆基知道,子弹消耗最大的其实是重机枪,易弟拿命换的。
  现在看来,只要材料和冶炼跟上,大唐以后也会有重机枪。
  若是量产,那么这个天下……
  李隆基想着想着,走神了。
  “舅父,我也是这个意思。舅父,舅父!”
  尺带珠丹过来就是找李易,但必须先通过朝廷。
  “好!明日午饭朕找易弟一同。”李隆基回魂,答应。
  他话题一转,看向金城公主:“奴奴有孕在身,今年……”
  “今年我们还呆在李家庄子,我已发报回去,那里一切正常。
  从大唐买的东西,再往外卖,一出一进之间,大家的日子好过了。
  得到的东西,按照比例,往大唐运,一点不会差。”
  尺带珠丹始终跟自己的吐蕃有联系,电报过去了。
  吐蕃从大唐进货,卖到天竺,他的宰相权利更大。
  别人想叛都不敢叛,夺位置的话夺谁?人在大唐呢。
  说把其他人收拾了,不承认尺带珠丹的地位,想死啊?军事和经济双重扼制。


第两千三百三十六章 心有支撑物种断
  尺带珠丹知道自己的地位情况,总有人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有乞力徐在,才保着自己的位置,谁让自己的娘亲没了呢。
  其他那些部族的人,无时无刻不想着篡位。
  内斗不休哇!说大唐也有内斗,那是以前。
  如今的大唐,谁敢内斗?最能斗的人等着呢。
  你说你们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李易,他多厉害了?想当皇帝就当皇帝。
  他当吗?他整天给大唐皇帝出主意,赚了钱也用在大唐百姓身上。
  你们如果有李易的本事,还能像李易一样对大唐的皇帝这么拥护,我也跟你们称兄道弟。
  尺带珠丹郁闷,他不知道李易根本不敢推翻李隆基的政权。
  一动天下就乱,李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住,这个损失掉的寿命估计他直接就没了。
  即便不涉及寿命,他现在也觉得这个模式比较好。
  大家相处的都很开心,自己说话也管用,坐那个椅子上的目的是啥?不是就话语权嘛!
  已经有了话语权,难道史书上还要记一笔自己当皇帝了?
  史书记什么不重要,人民记下谁才重要。
  说老毛的时候褒贬参半,说老周的时候呢?
  有人这辈子也没当什么官,他喜欢好车,想买车的时候大家喊着袁老买飞机。
  尺带珠丹不明白,他只会对比,自己的身边咋就没有一个李易?
  尺带珠丹想着自己那边没有李易的时候,李易已经跟万诚说完了话。
  小机器人收走的大家喝酒的酒盅,上面有万诚的指纹。
  通过之前收集到的情况,再次确定,万诚就是摩尼教的现教主。
  李易见过面把万诚安置到其他的地方,心情很沉重。
  他想起了一个不准播放的电影……《天注定》。
  “李郎,晚上我和小兰想吃红烧肉。”
  永穆公主等在外面,一看到了李易出来,就过来挽住李易的胳膊撒娇。
  小兰在另一边用胸脯蹭李易的胳膊:“再加上冷面汤的涮豆皮。”
  “嘿嘿嘿!好!好哦!哎呀!软。红烧肉和豆皮都软。”
  李易一瞬间心情好了,他恨不能今天晚上就……
  可惜,两个人现在处在月事上,闯红灯可是要扣分的啊,一次六分。
  于是他去厨房,抓紧时间做菜,豆皮的好办,有冷面汤。
  红烧肉得从头开始,一套下来,很耗费时间,用大灶炖,这个才香。
  “我做一大锅,就一锅哦!”李易边切肉边嘟囔。
  “你根本不是因为切肉费劲和烧火不好控制,你绝对是要体现永穆公主和小兰的独特性。”
  小机器人早充好电了,呆在李易的身边说。
  “你的程序就没教你啥叫情商?生死路百条,活路九九,你为何非走那一条?”
  李易手上切肉的动作不停,只不过动作幅度变大,咔嚓咔嚓的。
  “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九九乃极,加一就打死啦!”
  “无死何来生?来世你选个好人家。”
  “东主,你有木有发现,你切肉的动作特别帅?”
  “有吗?”
  “嗯哪!有的,我一看你切肉,就觉得带了艺术感。”
  “哪里艺术了?很平常啊!”
  “朴实才是艺术的巅峰,由繁入简,由简化繁。不信你看白居易写的诗,就跟你现在一样。”
  “我不写白居易风格的呢?我写杜甫、李白、王维、孟浩然的呢?”
  “那正是随心所欲,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东主你厉害了哦!”
  “行,不格式化你了,给我送一斤山楂。”
  “东主你吃完受不了,一斤啊!”
  “我炖肉用,赶紧的,这么大一锅。”
  “哦了!”小机器人零三三号嗖嗖嗖跑了,找山楂。
  李易露出笑容,别管人生遇到多少纠结,至少还有人爱着你,更有小机器人逗你开心。
  这就是价格高的小机器人的作用,几十万一台,比几千一个只能送货的昂贵在陪你聊天上。
  自己身边的小机器人可不是几十万能买到的,自己那时要是有这样一个小机器人,兑换的游艇都比不了。
  山楂拿来,李易把红烧肉炖上,大火烧开,小火煮。
  再去处理菜豆,就是当菜吃的芸豆。
  阴干的,阴干之前先去了筋,就是两边掐,把那个弦儿给撕下去。
  若是饭豆,就是晒干的,外皮不要了,就要豆子,当饭吃。
  除非没完全成熟前摘下来,那么皮还能吃一下。
  阶乎于两者之间的叫面豆,豆子吃着面,皮也能吃。
  若跟豇豆进行杂交,那个叫架豆。
  眼下没有架豆,司农寺的人正在培育。
  已经说了,能架,赶紧给我架出来。
  还有和豌豆、扁豆的嫁接取种,到时候芸豆就不一样了,分出来好多种。
  不少地区管这个芸豆叫四季豆,南方地区什么时候都能种。
  但李易始终坚持芸豆的称呼,因为这个字的结构。
  草字头加云,草自然是植物,云指变幻不定。
  也就是说,这个豆的品种随便嫁接,故此称为云豆,或者是芸豆。
  芸豆培育出来的品种是最多的,上百种,只看你怎么选择。
  被淘汰的说明大家不喜欢,能留下的才有存在的意义。
  于是晚上,尺带珠丹看到了阴干的芸豆炖红烧肉,没放酱油,只炒了糖色加盐,毛氏的。
  “李大夫,我敬你一盅。”尺带珠丹站起身,端个小酒盅。
  李易面前没有酒,他不想喝,他还诧异呢,这人怎么跟我坐一桌了?谁安排的。
  人家敬了,他立即找酒盅给自己满上,同样起身:“赞普这一盅酒,当真叫人惭愧。先干为敬。”
  李易不能说臣,他是大唐之臣。
  说着他把一小盅酒干了,呼出口酒气,大晚上的我今天吃菜,不是吃烤串儿啊,难受。
  尺带珠丹也喝了:“春季到来,吐蕃所在,种何作物为好?”
  “蚕豆,青稞一直种着,大家都吃青稞,油菜出油不够多,不如荤油,畜牧业。
  豌豆不易保存,吃皮还是吃豆?对于当地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家里要是定居,栅栏边种一下也行。
  小麦种植,需要水源,后期照料倒是省事,产量比不得青稞,口感好一点。
  所以如果能种药材的话,尽量种药材,别人我就不说了,我李家庄子会高价收。”
  李易思忖一番,给出回答,这里面没有太多的算计,就是说不以算计为主,不是不算计。


第两千三百三十七章 江山难回兵何筹
  面对一脸真诚之色的李易,尺带珠丹抿了抿嘴:“李大夫,我也看过《管子》。”
  “没让你全种药材,种药材的地方种其他的作物不合适,比如说雪莲。”
  李易没有丝毫被人发现说谎时候的愧疚,反而坦然。
  “雪莲啊!还有红花、红景天,就选能种的地方?”
  尺带珠丹倒是不好意思了,认为对李易有所误会。
  他以为李易想让吐蕃使劲种药材,大唐收,再把粮食卖到吐蕃。
  突然有一天大唐不收了,吐蕃没粮,大唐禁止粮食出口。
  《管子》里的计谋,经济战。
  “新的种子给送过去一些,试种,万一就行了呢!”
  李易答应给种子,西藏的气候特殊,哪个种子突然能在当地生根发芽,当地就有新的作物品种。
  “李大夫费心了。”尺带珠丹开心,他以为种子要对他保密。
  成不成的另一说,允许带种子过去,证明自己未被排于外。
  当大唐的女婿,陪媳妇儿回娘家没人轻视,不丢人。
  再呆上一年,等第二个孩子大一点,看情况。
  “姑爷,你现在回不去红白宫,发电报叫那边的人送来一支军队,到大唐培养。”
  李易想到一件事情,尺带珠丹一同来的军队少。
  人在外时间一久,难免别人动心思。
  “这个……”尺带珠丹头微微低下去。
  “姑爷你忘了黄河源头地方的合作之时?有分红,先给来的人家里钱财,等人到地方,吃喝分红足够。”
  尺带珠丹一个动作,李易便知道原因。
  士兵有家庭,打仗的时候一招呼,各家出人、出马、出兵器。
  平时放牧、猎杀野兽,家人种青稞、油菜。
  把人调过来,每一个人代表一家的劳动力,说顶梁柱亦不为过。
  大唐不能出钱给吐蕃养兵,李家庄子更不可以。
  那不是有坑人的合作协议嘛!赚钱和赔钱在一念之间。
  我说赚钱,够养兵,大家一起看,赚不赚?保证赚。
  尺带珠丹抬头:“有分红?”
  “前年就有,去年赚得更多,足够养兵,还有剩余。”李易笃定地点头。
  “可养兵几何?”尺带珠丹问。
  “看需兵几何。”李易答。
  “嗯?”尺带珠丹发呆,这么灵活吗?需要多少便养活多少?分红不固定?
  “兵多贱养,兵少精养。你说个数,我看怎么养。”
  李易赶紧纠正错误,别误会。
  “哦!”尺带珠丹认可这个说法:“十万?”
  “行!一人十缗,另外愿意在大唐训练后帮忙,可额外补十缗。”李易点头。
  “这么多钱?”尺带珠丹咽了咽口水。
  大唐的货币购买力很强的,电报上说,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