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安到他们那里的路况好,李易走了一趟,一路上指点地方官,顺便帮大家族找事情。
  抵达长安,坐车,昨天晚上才到,买的牲口和车,扔到李家庄子。
  等半夜的客车发车,坐在里面眯到洛阳。
  其中有许多孩子,冯家收的徒弟。
  “爷爷、爹、娘……”等在车站的青黛一见到人下车,跑过去,又蹦又跳,挨个打招呼。
  整个家族的人对她都好,她足够聪明,加上之前她的寿命眼看没多久了。
  其他家族新收的徒弟纷纷过来问好,冯青黛是他们的偶像。
  “呀!怎么还有这么小的?”青黛小丫头看到一个小丫头,对方脸上有婴儿肥,大眼睛、双眼皮。
  “青黛姐姐好,我叫冯果果,今年四岁,不,五岁啦!”
  小宝宝倒是不害怕,一边看冯青黛一边自我介绍。
  “对呀!你才五岁,过年了是吧,长一岁。”青黛就郁闷这个事情。
  “果果把李东主写的汤头歌背下来了。”青黛的母亲说明情况。
  四岁不重要,虚岁五岁也无所谓,这么小一点,汤头歌的歌诀背下,凭实力说话。
  “这么厉害?果果,姐姐教你别的哦!”
  青黛小丫头表示理解与认可,聪明的孩子学医行。
  若半天背不下来一句,别学了,那么多医书,你学不会。
  “好哇好哇!”果果使劲点着大脑袋,她脑袋比较大。
  之后应该能长到协调,现在属于特殊情况。
  许多孩子小时候俱如此,显得可爱。
  “爷爷,你看看谁来了,快看看,古爷爷。”
  青黛突然想起个人,对爷爷说,又回头。
  他祖父已经看向那边,古阅站着也发愣。
  “老冯你还没死啊?”“老古你还没死啊?”
  两个人发呆几息后一同出声,而后哈哈大笑。
  “你药箱呢?”二人又是说出相同的话。
  “我带来了。”“放李家庄子庄子里了。”
  “爷爷,还没吃饭呢,先去院子放东西,再洗澡吃饭。”
  青黛在旁催促,叙旧有得是时间。
  “对对对,吃饭。”青黛祖父宠着,孙女说得对。
  李易这时才过来跟重要人物打招呼,带大家去院子。
  以前他们在灞水李家庄子就有院落,洛阳依旧给他们留了,距离图书馆和医院近,方便往来。
  一群孩子一路走着看周围的环境,他们最大的十一岁,最小的五岁,女孩子居多。
  别人家一看冯青黛直接正三品的官,觉得学医有出息,正好把闺女扔过去。
  儿子则为了将来考科举,继承家业。


第两千二百三十二章 学无止境见电弧
  这次李隆基和群臣过来,看看孩子们,再与青黛小丫头的家人聊聊天。
  他们熟悉,在李家庄子相处过一段时间。
  一百多个小孩子,是大唐医学的未来。
  孩子不都是那里的本地人,远的从太原送过去。
  大人需要洗澡换衣服处理行李,吃个包子垫垫肚子,中午再吃大餐。
  孩子们则使劲吃,吃完呼呼睡,昨天晚上他们不睡觉,兴奋地看外面,外面一片漆黑,又在车厢里跑来跑去。
  终于熬不住了,吃完坚持回到自己的床上,就是胜利,有的甚至被人抱到床上,吃一半的时候睡着了。
  大人们安排差不多,去看图书馆。
  图书馆五栋楼,一栋在中间,四栋位四边。
  四栋楼之间分出来悬空的走廊,通向另外两边和中间的。
  中间的有四个斜的悬廊,其他的有三条。
  全是钢筋混凝土修筑,里面有经书、史书、大字典、地理、天文、物理、化学、算术……
  当然少不了医书,医书单独占一栋楼,不过没装满呢,李易得随着大家学习的进度打印。
  图书馆中有一大群管理员,平时他们就看书。
  别人借书的时候,不用翻大的目录本,问他们就行,他们告诉在哪个位置。
  简单地转一转,到中午了,药房下午很晚才能去,今天喝酒,时间长。
  “来之前做梦都没敢梦到这等情形。”古阅与青黛的祖父说。
  “习惯就好。”青黛祖父见多识广,在灞水李家庄子见的。
  “伯父还好?”古阅又问青黛的曾祖父,就是从爷爷。
  “路上太过劳累,我等劝其先在灞水庄子上住两天,之后过来,家贤也在。”
  青黛的祖父说自己的父亲,自己的老伴儿一同留下。
  人家老爷子四世同堂,别人都说是行医积德。
  不然青黛怎么遭天妒都能遇逆天之人?是他们救活的那些人保护他家。
  “图书馆的书多,就怕走水。”古老头担忧。
  冯老头笑笑:“书随便印,其他地方不立图书馆,却有藏。
  今年估计一些书会发到地方,医书为重,其次算学。
  简单的小字典,李家庄子正在大量印刷、装订。”
  他跟老友没什么隐瞒的,把自己知道的说给给老友听。
  二人相遇的时候,青黛的爹还是个孩子。
  两个人的医术其实达不到现在的程度,遇到一户人家生产。
  药箱里和药葫芦里的药根本不够,让人就近找野草,别管是什么,采来看。
  整个村子的人上山找药,石头也装篮子里往回带。
  开水始终有好几口锅在烧,有人开始准备后事,临时制作衣服,母子的。
  两天两夜,二人只喝水,产妇不停地喝药。
  有的草根本不是药,两个人尝,判断药性,多少量能够达到替换某种药的程度。
  当天再一次亮起,两条命被他二人给抢回来了。
  整个村子的人在欢呼,好多只无辜的鸡被干掉,做成炖菜。
  “当时若有现在这些医书,那些草,判断起来更容易。
  而我等遇到的情况,放在庄子医院,根本不算什么。
  在灞水庄子,我见过最凶险的一次,羽林飞骑献血,因为他们检查过身体。
  那个产妇用血给换回来的命,当时李东主亲自上场,都骂人了。”
  冯老头想以前,说现在。
  古老头想了想,问:“怎么换的血?什么症?”
  “羊水栓塞,只有李家庄子能救。以后你也别四处走了,跟着学,其他的医书发下去,比你一个人强。
  你我练好了手,才能帮助更多的人。今年的科举,医书上的内容便不少。
  听丫头说,来年的医书内容还要增加,逼着学子学医,即便考不上,也能从医。”
  冯老头劝老友,留下来,自己学,顺便教徒弟。
  古老头抿了下嘴儿:“就打算在李家庄子养老,学一学,再干活,总不能白吃白住。”
  “你干活也不是给李家庄子干,咱们在庄子外面坐诊,分文不取。”
  “我见洛阳宫有人要诊费。”
  “去别人家当然要,在外面义诊不要。义诊只诊病开方子,医治还有针灸、按摩、符咒。”
  “的确如此,大家要吃饭。”
  “咱们也该吃饭了,走,今天吃烧烤和火锅,另外有油炸的小串儿,喝啤酒,给你尝一盅白酒,六十度的。”
  “青黛说了,往后我的葫芦中要装新酒。”
  “在带个玻璃瓶子,装纯度百分之七十五的医用酒精,用来治疗外伤。”
  “好用?”
  “干活的时候碰破了,在李家庄子从来不会死人。”
  “医呀!何时是个尽头啊?”
  两个人聊着去宴会大厅,古老头最后发出感慨,感觉医怎么学都学不完。
  科举考试考上了,就轻松了,之后当官。
  太医考试,好不容易考上了,那么重新开始,学吧!
  二人到地方,东西摆好了。
  有涮菜肉的小锅,自己涮,鸡和猪骨头汤的底儿。
  绝对不叫豚骨汤,若这么玩文字,咋不叫豕骨汤呢?怎不称呼彘骨汤?
  前面大平台上有人在烤羊、烤鸡、烤鸭子,但不烤大鹅,大鹅有另外的吃法,烤着吃除非没有鸡鸭的存在时。
  乳猪也不烤,养大了再杀不是更好?猪崽子也不是那么多。
  “东主,送来一头牛,滑坡了,牛摔下来,吐血,左侧前后腿的大腿骨支出来了?还能救吗?我买下来。”
  宋德带人赶车过来,平板车上固定了一头受伤的牛,嘴边有血,不时还有血沫子冒出来。
  古老头站起来,摇头。
  “是人就能救,牛……给个痛快吧?零三三,你去。”李易那里发话。
  “我一个不行,我找两个,我不想爆掉。”
  李易小机器人找到永穆公主和小兰的机器人,三个‘人’一起到牛的身边。
  ‘嗤啦’三道电光闪过,牛再没有任何动作。
  “充电,充电,干掉我百分之三十的电量,我自己的瞬间电流电压保证支撑不了,除非我不要这个躯壳了,不过电人没问题。”
  零三三小机器人喊着,带另外两个小机器人找充电口。
  旁边有人过来,刷刷两刀,牛脖子就连接后面的一点骨头,大量的水冲洗,这个不收集血豆腐。
  古老头看着,突然想起昨天跟在自己身后的小机器人,就一步远,与方才三个小机器人处理牛的距离差不多。
  “老冯,你家的青黛是怎么教的?”
  古老头顿悟,原来如此。


第两千二百三十三章 数据建模无奈叹
  “都是命啊!从小就在这样的家里,她又好学。丫头……唉!命途多舛,终遇贵人,可惜写出这四字的人,正如这四字。”
  冯老头不晓得情况,他还发感慨呢。
  李易听着点头,知道。
  王勃写的,写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只不过李易的时候有人会写成时运不济,命运多桀。
  跟历史上张九龄后期写的‘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差不多的意思。
  张九龄就是宰相啊!后来因为政治斗争被贬,难受、想哭,于是开始写诗了。
  他当宰相的时候不愿意写诗耽误时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他写的。
  唐朝所有的宰相其实都有李白、杜甫写诗的本事,李隆基也一样。
  所以李白、杜甫、孟浩然什么的,在唐朝就是那样,白居易又如何?
  “唉!”李易一想也叹息,是要给百姓好好当父母官,还是把精力用在写诗词上?
  “其实不矛盾,多吃红烧肉就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不挺好嘛!
  还有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多补补脑,就有精力把治国和写诗词一起完成了,多和谐。”
  李易嘟囔,反正他是不爱写,除非不得不写,需要装比的时候。
  比如永穆公主受欺负了,对方哪个贵妇的男人装逼。
  自己就得出面,唐诗、宋词、元曲、汉赋、现代诗、散文,来吧!我保证碾压死你,小样儿的。
  “东主,大唐。”小机器人提醒,别总走神,万一别人听见了呢。
  “哦,吃烤串儿,烧烤这东西怎么吃不腻味呢?”
  李易决定不走神,又突然发现个问题,好像大家都喜欢吃烧烤。
  “烧烤不就是吃饭的一种方式嘛!你吃饭还能吃腻味?会饿死的。
  东主你把烧烤单独提出去了,觉得烧烤不是正餐,可古代烧烤就是正常的进食手段。
  饺子能单独提出去不?炒菜能单独提出去不?”
  小机器人小声地跟李易说,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定位也不同,所以才觉得火锅和烧烤,是脱离在正餐之外的。
  “有道理,所以大宗贸易是经济、小农买卖也是经济。
  大力发展种植业的经济作物、养殖业的禽畜存栏数量。
  这个是今年大唐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不可以动摇的。”
  “东主,修路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路,你发展啥呀?愁人。”
  “我发现你越来越聪明了。”
  “你是想让我笨?”
  “你还敢顶嘴?”
  “你打我我保证不还手。”
  “顶得好,打你?用手打你我手疼,用棒子打你我还得兑换新的小机器人身体,你是云系统。”
  李易用手摸摸小机器人的脑袋,好无奈地说。
  那边一群小孩子在跑来跑去,沰儿也加入进来。
  他拉着他的妹妹嘟嘟,跑一跑,嘟嘟喊哥哥,要吃东西。
  沰儿就停下来,找个地方把妹妹抱上去坐好,找牛肉筋,热的软糯。
  他放在自己嘴里嚼一嚼,再吐出来抿进妹妹的嘴里。
  要么就是烤茄子,茄子瓤嫩啊。
  他一手筷子一手匙子,把瓤放在匙子里,吹一吹,再拿舌头试试温度,喂给妹妹。
  包括他的弟弟,就是当了妃子的武婕妤的孩子包儿,他全能照顾到。
  整个场面,所有的孩子,不论大小,就没有一个哭闹的。
  大家吃得开心的时候,宋德又匆匆过来。
  他看一眼古老头,对李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