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圆了梦就足矣!进士科甲第头名还不够?
  当初他就希望能拿到进士科甲第,头不头名无所谓。
  梦想成真就知足了,其他的秀才科,考了又如何?
  “甲第第五名,李家庄子李挚。”高力士喊。
  这个连李易都吃惊了,握操,这个是谁?考试要看成绩,同时有监控录像。
  前四个是宋德和自己的徒弟,第五个是怎么回事儿?
  李易就愣一下,随即跳起来挥舞手臂:“吔!”
  不管怎么说,自己的人拿到了好成绩,别因为自己以为如何就不在乎,你知道庄户能拿到这个成绩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就像李易时候的一些教练,教好几个学生,跳水。
  别人都是他看得上眼的,有一个他看不上。
  结果比赛的时候,人家超水平发挥,教练就愣了。
  体操也是这样,教练不看好的,唰唰唰拿成绩了。
  一些教练是真心不看好,发现弟子发挥好了,瞬间就激情了,对,就这样,我以前看轻你了。
  而有的教练不但不会高兴,反而阴沉着脸。我说你不行,你怎么这样?你打我脸呢?你还想不想在这行混了?
  我告诉你一百遍了,小角度不要追求自己的过人能力射门,应该倒三角回传射门,你怎么每次都是小角度射门?
  最可气的是,底线你不回传,你还敢连续贴线粘球过人,底线了啊,你就不怕你控制不好出线?
  你这样的我教不了啊!你太不听话了,你要知道足球是集体项目,不是个人表演。
  你看人家小虎,别人每次给他传球他都躲开,这叫谦让,不是说他爷爷是某个省高官,他才如此,而是人家的家教啊!
  这么好的孩子,一路跑着从不接球,就为了麻痹对手,到了地方禁区前,你怎么不传?
  越位怎么了?越位一百次都不是错啊!反越位一次成功,就是进球!
  科举成绩继续报告,屏幕上有,世家一些人就像足球的那个情况开始抱怨。
  然后抱怨的人越来越多,坊间出现各种论调,什么李易似赵高、霍光假悲情。
  “刚柔,没人弹劾你,倒是有民间说法,你乃新国之君,立新君,阴阳均。”
  张九龄说出自己掌握的情况,提醒李易一下。
  每一个宰辅都有自己的人手,若没有,凭什么当宰辅?


第两千三百二十八章 谁家底蕴羡族行
  “进士科甲第第十六名,蒲州王维。”
  李易与张九龄说话的工夫,那边喊到第十六名,王维。
  终于到他了,十六名,不错的成绩。
  王维面对镜头抱抱拳,算是打过招呼。
  “进士科甲第第十八名,襄阳孟浩然。”
  隔了一个人,孟浩然出场,他倒是显得很激动,泪水在眼眶打转。
  “进士科甲第十九名,荥阳郑秩。”
  “进士科甲第第二十名,荥阳郑贾。”
  “进士科甲第第二十一名,荥阳郑付芑。”
  高力士连喊三个人,一起喊的,没等对方一个个站出来。
  别人一听便明白,荥阳郑氏的人。
  三个人一同上前,抱拳。
  “果然还是有底蕴。”李易丝毫不吃惊,近年科举考试,各大氏族全来,保证能中一堆。
  “五姓七族的人啊!”张九龄感慨一句。
  “其实七姓十家眼下愿意通婚就通婚呗!不在乎。”
  李易想起来禁止通婚四十四个人,他们的子弟都不允许跟其他同样的通婚。
  “不通为好。又你庄子的。”张九龄刚开口,那边喊:“进士科甲第第二十九名,李家庄子王世李。”
  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身穿胸口带灞字的衣服站出爱,满脸笑容:“侥幸侥幸!”
  “果然贴经题会淘汰许多人,明年考诗经?要不春秋?”
  李易明白情况了,今年只考论语,庄户们背下来,加上背医书,其他的属于发挥题。
  这个年轻的人,从衣服上便知,工匠之子,也是工匠。
  数学题乃基本功,时务策答的好,故此给高分,排在前面。
  “对其他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看似不公平。”张九龄摇摇头。
  话锋一转:“然!朝廷选才,选可用之材,治理地方,那些书用不上,除非修书。”
  “今年夏季,可补一些地方官,偏远处百姓最需要官员带领。”
  李易看到大名单,密密麻麻的字,考生加起来超过两千人,有的考明算。
  商人的子弟多,甚至还有一群十五六岁的考明算,相对简单。
  明经、明书、明法技术含量高,不如去考进士,故此没人报。
  时务策的题已经提前给,背个医书、练练算术,论语是问题吗?
  其实之前有人报明经,考场上后悔,申请调换,从简单往难的换,开恩给换了。
  “想是要秋天,考中亦要学习政务。”
  张九龄提醒李易,考完还得学习,学完通过考核,才安排官。
  除非那些大族的人,家中有人为官,不学,直接考核。
  高力士继续拿喇叭喊,大家也不看榜,指望自己被念到。
  考中的表情不一,有的面色平静,好像知道能中;有的嚎啕大哭,考好几年了;有的趾高气扬,年轻,看,我第一次就考了甲第。
  当然,有抽过去的,旁边的护士帮忙给弄醒。
  也不乏又蹦又跳的,默默擦眼泪的。
  “进士科甲第第三百一十一名,李家庄子李赐德。”
  高力士喊完三百一十一名,转身不管了,进士科甲第一共这些人,其他的人去看榜吧。
  李赐德也是个十七八岁的人,他站出来呆在那嘿嘿笑。
  “傻笑什么?赶紧干活去,还有木头没锯完,你跑来看榜。”
  旁边过来一个人,抬腿便踹。
  “爹,别,我考上甲第,进士科,考上了,哎呦!”
  李赐德边躲边喊,照样挨上。
  “有什么用?去锯木头。”当爹的继续追儿子打。
  两个人一追一逃,跑远。
  “我能当官,进士科甲第。”
  “当,我现在就让你当,当宦官。”
  声音远远传来,‘噗~’正在喝水的高力士一口水喷出来,其他的太监:“……”
  “那当父亲的乃高兴疯了。”杨思勖过来宽慰高力士,也向对自己说。
  “疯不疯的咱家还能抓人?今年李家庄子竟然考上二十六个甲第,除去宋管事和小孩子。”
  高力士倒是不生气,宦官怎么了?挺好的。
  他惊讶于李家庄子的收获,第五名的李挚应该是第一名,没人照顾他。
  三百一十一个甲第,李家庄子占了三十个,有四个特殊。
  “李家庄子除去四个,一共二百五十一人考,甲第二十六人,其余皆在乙第,其中还有二十五个女子。”
  杨思勖知道数据,李家庄子这些人闹着玩一样参加次科举,连女子都被允许。
  全中,倒是比不得之前的四十二个学子和二百二十个学子,他们一律进士科甲第。
  以前他们的身份乃佃户、工匠子女,再就是买来的奴隶。
  高力士笑笑:“他们若参加考核,当会直接过,他们懂得行政。可惜!”
  说可惜的时候他摇摇头,庄户当不了官,除非官员集体辞官逼宫。
  “李家庄子派出去到外面管事的人还未回来,不然考上的更多。在哪当官不是当?一样治理地方。”
  杨思勖从另一个方面说庄户的身份,他们被派出去,与官员无异。
  到了外面,引导百姓做事情,就是不管审案和抓人。
  “去给李东主道个喜。”高力士又摇摇头,找李易祝贺。
  “今年大家族们考上一百四十一个人,那可是进士科,甭管甲第还是乙第。果然底蕴雄厚,令人羡慕。”
  李易此刻跟毕构他们说话,一脸平静地说羡慕。
  毕构等人不想说话,氏族确实考上的数量多。然!你李易确实在说真心话?
  别人十几个家族,甲第加乙第,一百四十一,你一个庄子二百五十一,你才是最牛逼的。
  “往后庄子里的孩子们,每年参加一次科举考试,过过瘾。培养自信心,咱不比别人差。”
  李易没得到回应,自己接着说,科举不难。
  “唉!小易,别忘了请客吃米粉。”
  毕构告诉李易,花钱吧!让你这么虚伪,掏钱。
  “做着呢,做成竹筒的米粉,自己泡,带调料包。”
  李易笑了,脸跟一朵花似的,叫其他人看看李家庄子的厉害,人生得意呀!
  “东主,庄外有一老者求见,说认识青黛的祖父。”
  宋德接了个电话,用小机器人接的,过来汇报,他也高兴着呢,庄子的人考科举,全中。


第两千三百二十九章 德艺双馨古阅胡
  “青黛呢?”李易扭头找人。
  “师父我在这。”青黛小丫头蹲在旁边,跟小机器人嘀嘀咕咕,站起来应声。
  “看小机器人,这人有印象没?”李易叫那边的小机器人录人,这里屏幕显示。
  青黛低头瞅瞅:“没有,估计我小的时候抱过我?有,药箱。”
  青黛先看人,没印象,一般这样的情况对方都会说:你小的时候我抱过你。
  转而又看药箱,点头:“家里有一个,我看到过,家里的那个同样的刻个‘德’字,他这个是‘艺’字。
  祖父与我说过,他和另一个医者在一个村子里遇到了一个木匠。
  木匠妻子难产,很危险,两个人联手利用身边的东西救了两天两夜,才把产妇从鬼门关拉回来,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然后木匠的爹,给打造了一对儿药箱,药箱跟咱们大的化妆品盒差不多。
  有个专门的钥匙,不拿那个钥匙就打不开,我小时候玩的时候丢过一次,用其他同样形状的钥匙不行。
  后来在药园中找到,祖父就把箱子放起来,怕再丢了钥匙。”
  “德艺双馨,对方的人家手艺不差,箱子锁扣中带磁石,钥匙上也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李易明白了,对方应该认识小丫头的祖父。
  他顺便说一下钥匙的原理,同样的形状没用,带磁。
  能试出来,不然只能弄坏。
  “啊?”青黛小丫头一脸崇拜地看师父,好厉害哦!
  “走,去迎,那个箱子就值得迎一次。知道姓什么吗?”李易准备亲自过去。
  “姓古,叫古阅,阅读的阅,不过我总觉得他姓胡,月亮的月。”小丫头分析。
  李易眼睛瞬间失神,十几息后摇头:“不知道是谁。”
  他查资料来着,古代名医有没有在唐朝姓胡的?资料上未记载。
  李易带着一部分护士前去迎接,一律白大褂。
  穿官服不适合,以官身相见?太医署的才行。
  老者有了座位,带小桌子的,桌子上摆茶水,他并不碰。
  在外面看大屏幕瞧热闹的百姓排队,让老者给把脉。
  身上的衣服和药箱,表明了他的身份,他还有一个不是很大的葫芦。
  他只负责开方,没有药,并不是从葫芦里倒药给百姓吃。
  百姓拿了方子,转头去李家庄子那里,走侧门,取药,这个不花钱啊。
  远了的话,不好非跑到李家庄子拿药,除非没钱。
  就在门口,何必舍近求远?
  李易队伍一出现,百姓瞬间站好,同时盯住身边的人。
  “李东主好!”“东主好!”“神医好啊!”
  百姓们纷纷鞠躬问候,一个个瞧着很开心。
  “大家好!把脉吧!有病没病的把一把。老丈辛苦!”
  李易回应,问候老者。
  转过头他吩咐:“倒是忘了,多搬几张桌子,搭上棚子,护士出来十个,带三个女护士。”
  李家庄子今天事情大,没安排医者在外面义诊,赶紧补上。
  医者会带徒弟一起,给别人看病时,顺便教徒弟。
  老者起身,抱拳:“李神医亲自,老朽受宠若惊。”
  “是古爷爷不?我是青黛,我家有个差不多的药箱,你葫芦中装的是酒对吧?”
  青黛小丫头跳上前,边说边看葫芦。
  李易拿过一张方子看,眉头紧一紧,听到大弟子的话,又舒展。
  他确定,对方的葫芦装酒,开方子的风格就如此。
  用药很猛啊,需要酒送服,治疗天葵泄多的。
  本来出的血多,偏偏要用酒,跟云南白药及一些特殊的药一样,以酒运药。
  照此分析,当时那个产妇应该出现了血崩,这都能给抢回来?
  “东主,方子行吗?”提供药方的妇人也不管规矩,直接问李易。
  “抓药吧!”李易点头,没问题,就是可以开其他的方子代替。
  让妇人去拿药,到药房,还有人把关,再把一次脉。
  不是谁从外面拿个方子过来抓药,就直接给抓。
  吃死了怎么办?是药的问题,还是方子的问题?
  你开二斤砒霜我也给你抓?用开水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