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伙子们要让其他寨子的姑娘看看自己的本事,姑娘也不服气。
  刚开始还有一点生疏,双方一起努力调整,很快有的队伍默契了。
  寨子的其他百姓也不知道应该为谁加油,乱了。
  最后有的给速度快的加油,有的给落到后面的加油。
  义泉县的县令吴翼在这里观看,他写信要求挖通长江的河道,被驳了后,让他准备接受人。
  他跑到绥阳县去接,绥阳县乃夷州的州之所县。
  一大群人到来,这群人最差的科举进士科乙第,甲第也不值钱,不像他,明经科毕业的。
  六十个官员,二百羽林飞骑,阵容华丽。
  一同到来的还有本地人,队伍带东西,一路雇佣人手运输,到一个地方重新雇一批。
  给的工钱高,被雇的人兴高采烈的,像捡到了金疙瘩似的。
  随后五个李家庄子的学子和十个洛阳的官员跟他到义泉县,到的第一天休息,顺便询问事情。
  第二天开始,官员们打绑腿下寨子,带礼物。
  自己派衙役跟随,避免起冲突,这些人属于‘京官’,有个闪失自己承受不起。
  结果没冲突,过去的人在寨子里跟对方的寨主们吃吃喝喝,好不热闹。
  喝多了的寨主称兄道弟的,要把闺女介绍给兄弟。
  更多的东西前两天走水运抵达,拿出来当奖励,大家比赛。
  比犁地的速度、比犁地的好坏,之后还要再比,比作物的生长与收获。
  官员负责教导,教给寨子的人怎样施肥、除草、套养。
  比如平地上的水田,准备种稻子,同时开始人工孵化鸭苗。
  等稻子长高,就把也长大不少的鸭子放进去。
  那个时候鸭子不吃稻子,也不会踩稻子。
  眼下的三个寨子之前有矛盾,倒不是非要打生打死,反正就不说话、不接触,见面了一扭头就走。
  “加油!咱们拿第一,先得奖励,再获得入籍的资格,继续领好东西。”
  作为李家庄子此次过来的学子,白埠扯嗓子喊。
  那边两个也喊,内容差不多。
  吴翼看着又一次加速的小伙子们,比较郁闷。
  以前让你们入籍你们不入,现在居然为了争入籍的名额拼命。
  怎么就倒过来了?自己被要求不允许寨子的人轻易入籍。


第两千三百二十章 几成迷茫红尘颜
  “歇一歇,喝口水,不然最后拉不动,要省着力气,这就跟走远路一样,不能太快。”
  白埠又喊,才耕了五分之一,早着呢,越到后面力气越小。
  冲得最快的小伙子停下,后面的姑娘把挎包拿下来,取出水囊给小伙子喂水,自己也喝,再帮两个人擦汗。
  小伙子呼哧呼哧喘,喝两口水,一屁股坐在地上,低头休息,任凭又冒出来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
  一个剥好的茶叶蛋递过来,小伙子抬头。
  “快吃,吃完了才有力气。”姑娘大方地笑笑。
  “哪来的?”小伙子问出最傻的问题。
  “盐茶水泡的,先煮熟敲出裂纹,再泡,还有两个呢,等一会儿再吃。”
  姑娘的意思是没有酱油,只能用茶叶和盐,颜色有。
  小伙子也不客气,接到手上小口小口地咬:“好吃,煮好了拿到县城卖,一定有很多人买。”
  “是吗?我没想过呢!”姑娘不好意思了。
  “一定行的,陛下派来了六十个官员,里面有李家庄子的二十个学子。
  他们过来说修路,先种粮食,等种完了,把路修好,去县城就容易了。
  说过两天晚上要开……补课班,不要钱,教本事,你去吗?”
  小伙子懂得一些事情,问着又一次看姑娘。
  “你去吗?”姑娘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会说话似的。
  “去,你呢?”小伙子期待。
  “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姑娘扭头看向别处。
  “嘿嘿嘿!干活,我歇好了,看我怎么给你拿第一。”
  小伙子一个鸡蛋下肚,就好想瞬间消化吸收完了似的,满血复活。
  一对对儿的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况,选的小伙子往好了挑,姑娘亦如此。
  三个寨子的寨主知道什么意思,他们并不是不想跟其他寨子搞好关系。
  卡在中间的是面子和寨子里人的想法,寨主要顺从民意。
  如今有了机会,赶紧配合,李家庄子的学子到来劝说,背后李东主站台。
  何况本寨子的小伙子不好娶本寨子的姑娘,有招婿的、有外嫁的,另有不用知道外寨男方是谁,怀孕了就行,走婚。
  自己寨子跟附近的两个寨子多年来未走动,正适合男女接触。
  眼看到中午了,白埠突然大喊:“赢啦,第一,咱们这边第一。”
  其他人跟着欢呼,吃了三个茶叶蛋的小伙子刚刚累趴,又跳起来抱住姑娘转圈。
  转着转着,两个人停下,姑娘的头埋在小伙子的胸膛,小伙子的手搂着姑娘的腰,好像时间在这一刻停止,只有心跳再动。
  “晚上一起去学习?”小伙子轻声说。
  “嗯!”姑娘回应一个鼻音。
  第二名、第三名……陆续产生。
  一刻钟之后,最后一名犁完,两个人不服气。
  “等种上苗,咱们保证比他们厉害?”小伙子快哭了。
  “一定。”姑娘给小伙子擦汗。
  众人休息,小伙子和姑娘坐到一起喝水,顺便吃安排好的盒饭。
  白埠捏着喉咙过来,喊得嗓子疼,刚才却很激情。
  县令吴翼递上茶水:“辛苦了。”
  他表示佩服,对方进士科甲第,跑到这穷乡僻壤卖力气,图个啥?
  从这些人到来开始,这些人就整天往寨子里跑、在山上、河道边、没春耕的田间转悠。
  每天要走好几十里的路,晚上回来看着他们挑脚上的血泡,第二天又出去。
  进士甲第呀!一天下来灰头土脸的。
  另外那些洛阳的官员也不差,晚上泡完脚睡觉,难受得直哼哼,翌日又精神抖擞。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吃的饭菜好,即便没有肉了,他们也会开罐头吃。
  有野味,他们自己能做,李家庄子的学子做饭的水平不一般。
  主食不挑剔,有啥吃啥,青稞、籼米、高粱、大小黄米,都可以。
  每日还要回来的时候找野菜,或做汤,或用水焯了蘸酱。
  说是什么营养要均衡,把自己熬垮了不是目的,自己要健康,才能带百姓过好日子。
  哪怕是给百姓钱买肉买蛋,也要把自己照顾好了。
  主食无所谓,副食必须保证。
  “福繁啊!地里种什么?”吴翼等白埠喝完茶水,想起关键的事情。
  白埠的字是福繁,他是泉州人士,有码头,名就给起了埠,有码头就应该热闹繁华,取字福繁。
  他之前考三年科举未成,无颜回去,就在长安求活,继续等着考。
  最后实在没办法,进李家庄子。
  本为求活无奈招,怎想此生成骄傲!
  “花椒苗,地里育苗,再分到别处种植,现在的时间正好,包括运输苗的时间,全算进去了。”
  白埠抬袖子擦汗,看一对对儿的人坐在那里,心中充满期待。
  他单身,想找媳妇儿很容易,他却给家里那边写信,让他的青梅竹马过来。
  那边回信,已经动身了,要到这边找他。
  他等对方来了成亲,顺便给对方一个敕命,他现在就是七品官,比当地县令的品级高。
  他可是科举之后从村子里往上升,当时从八品,干的活却是流外官的。
  村正的助理,有品级吗?堂堂进士,就去干那样的工作。
  一步一步往上抬,眼下干的也是县丞的活计,品级则调整到正七品。
  今年干完,六品,前提别出错。
  自己未来的媳妇儿会带很多钱来,别人赔的。
  自己到长安考科举没考上,有人惦记上自己的青梅竹马。
  自己能来,在泉州府就有名号的,敢惦记的一定势力大。
  青梅竹马的媳妇儿以死相拒,才没有让别人得逞。
  自己考上进士,对方赔了好多地和钱财,好几个人的腿都打折了。
  “等她来了,我慢慢教她识字,傻丫头保证又晒得更黑了,找东主要护肤品。”
  想着要过来的媳妇儿的事情,白埠嘟囔。
  “福繁,福繁?花椒抵饭吃吗?”吴翼碰碰白埠,别走神,什么丫头?
  “经济作物,卖了后买粮,咱们的地方耕种不容易,不能以粮食作物耕种为主。
  其他地方的粮食今年更多,到明年你想不到有多少。
  然后有种子会送来,咱们种那种,玉米、地瓜、土豆什么的。”
  白埠回过神,告诉对方,咱们先赚钱,百姓有钱了,才有盼头。


第两千三百二十一章 最难民心叹一息
  “不是梯田稻田?”吴翼自己想差了。
  他看报纸,觉得自己的县梯田比较好,种水稻。
  结果现在要种花椒,花椒填不饱肚子。
  “整体种植什么取决于朝廷安排,我们过来是让大家先有钱。
  我的任务是团结各寨子,叫他们入籍,带领他们过上好生活。
  朝廷没要求必须种什么作物的情况下,我必须选择经济作物。”
  白埠跟对方讲地方与朝廷的关系,这里整个州才一千多户,入籍贯的。
  其他不入的,稍微种点田就够填饱肚子。
  而经济作物,一个是油料,一个是调料。
  暂时油料不好安排,调料为主,花椒用量最大。
  即便北方的人,种不了花椒,也爱吃花椒面。
  胡椒当地不行,种不了,跟蜀地学,大量种花椒,日常消耗品,跟盐一样。
  “哦哦哦!”吴翼恍然,跟上节奏。
  “让三个寨子男女穿插搭配的策略好。”他发现那些个男女互相间有好感。
  “照本宣科而已,东主给出来大量的办法,其中一个罢了。”
  白埠没说假话,今天的行动,就是按照册子上所写安排的。
  册子上写了一大堆具体的,包括为什么。
  同一个寨子里的男女选择性小,近亲啊!
  选的人是双方男的帅气、女的漂亮,相互配合做事情,这不就交流了嘛!
  “有册子?”身为县令的吴翼瞬间找到关键词。
  “有!”白埠点头,好几个册子呢,专门告诉如何解决地方寨子和村落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我能……学吗?”吴翼露出羞赧和期待的神色。
  他不好意思直接要求,人家李家庄子的本事,偏偏还想要,解决村子的矛盾多厉害啊!
  “不能,但你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东西给你,就能给别人,到时候这样的手段就不好用了。”
  白埠摇头,之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旦流传出来,百姓看到后会傻眼,原来我们一直被算计哦!
  尤其是册子里有大量针对山民、地方寨子的策略,叫人家看到,好事会变成坏事。
  这个时候的断句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换到长安、洛阳,就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还有更多的断句解释,不管哪一种,俱包含了前提条件。
  京兆府与河南府的百姓为什么可以让他们知道一些事情?因为他们生活好了,知道为什么自己生活好。
  他们知道了,会更拥护这个政权。
  生活条件差的地方,就得隐瞒,别让他们知道一些事情,他们会把这些事情压到自己的心里,然后反抗。
  当初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愚民了,不是让百姓知道什么情况。
  坐的位置不一样,所处的角度也不同。
  说白了很简单,你能把握舆论的方向,百姓还认可你,你就让他知道。
  你能力太差,怕百姓造反,就别让他们知道。
  换成李易的时候,就是让你知道,你知道了也就知道了,你还能干啥?信不信我有一百种方法刑拘你儿子?
  当然,这个可以解释成地方的问题,然后就不了了之。
  国家层面的还是要让你知道的,你知道了,你再多说一句试试?
  “如此啊?今日饮酒有闲暇乎?”吴翼想要学,这个太厉害了。
  “我们做了吃食,还望吴明府屈尊。”白埠懂得人情世故。
  于是所有人都高兴了,包括坐在一起说理想、谈……未来的男女。
  ……
  “时务策果然是最难答的,不管你之前准备了多少,一旦上考场,你就茫然。”
  李易中午的时候推着饭菜来找徒弟,对跟在旁边永穆公主和小兰说。
  他以前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到大唐后又使劲学习。
  别人不行啊,都是从小就按照差不多的模式来学。
  科举不是高考,高考比起科举简单太多了。
  高中生参加完高考,即便拿到了状元的身份。
  突然问你:自己国家和国际关系、金融综合考量、地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