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患者确实多,更多的是太医,有的还没‘毕业’的太医署,就被李易找过去。
  “很快会好起来。”李隆基出现在门口。
  “陛下!”群臣问候。
  “易弟说他把教学内容录下来了,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医学。
  新的学员看录像,从中获取知识,他把该上的课上完,才好腾出手解决其他问题。
  另外一些他兑换的手术视频,护士们边看边在亡者身上练习,接着用死囚。”
  李隆基在证明自己的易弟从未偷懒,始终奋斗在第一线。
  “臣看他还有时间做菜呢!”宋璟提直播看到的情况。
  “臣看他还有时间喘气呢!”卢怀慎怼回去。
  宋璟:“……”
  卢怀慎不在乎,老夫已进团儿了,你奈老夫何?
  “治大国,若烹小鲜。”张九龄为李易站台,引用道德经中的内容。
  这句话李易都给注释了,好几种解释。
  不过大家最认同的是,烹小鲜是小炒的意思。
  大锅饭对应的就是小炒,小炒需要精细,与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辩证开看,大锅炖其实比小锅炖好吃,看你做什么菜。
  小炒肉当然是小锅好,红烧肉烩豆腐泡,保证大锅比小锅的香。
  “陛下,铁路站台,需先宣传。”
  宋璟换个话题,这有什么可争的?自己说一句话而已。
  李隆基也不纠结这个事情:“地方衙门不得强行摊派,官府中人谁若以此表政绩,定罪不赦。”
  李隆基把话说在前头,他不关心百姓原因花钱与否,他怕当地的官员以为找到了表功的机会逼迫别人出钱。
  跟当初的公廨钱一般,朝廷拿出来钱,让地方借贷,百分之一百的利息。
  有钱的人说我不需要,那不行,你必须借。
  曾经朝廷没钱,知道不对,没办法,就咬牙抢富户的钱。
  如今朝廷有钱,还去抢人家的?关键易弟不答应,易弟还指望通过其他手段抢钱呢!


第两千三百一十八章 国政平衡在其间
  夜晚的星辰突然不见了,天空飘起了小雪。
  考场的灯光照耀下,雪沫子簌簌而落。
  有的考生特别兴奋,气压低的时候,他们反而觉得舒服。
  就跟窗外下大雨,开着窗户呼吸一样,空气含水量高,肺子舒服。
  包括阴天乐的人,天阴沉沉的,呼吸加快,有种亢奋感。
  还有人打着雨伞在雨中漫步,穿雨衣就不行,少了一种感觉。
  “醒醒,去休息的小单间,这里不行,太潮了,影响你明天发挥。”
  “要汤吗?我看你的状态不应该再写了。”
  “检查下身体,听听心跳和呼吸。”
  “你脸色都变了,思维迟钝,赶紧睡觉。”
  “我没事儿,我清醒着呢。”
  “看我手,五根指头,减掉三根是几?”
  “二呗!”
  “错,是六,赶紧的,休息。”
  “中间的三个指头啊?”
  “旁边的三个指头就是八,你还是错。”
  “对哦!我确实不行了,睡觉!往哪走?”
  护士和巡考在考场观察,不行的赶紧劝走,考试的小单间能睡觉,不过下雪了,赶紧转移。
  现在属于考科举,并非考特种部队。
  去年还没有这等待遇呢,今年由于加了很多东西,比如医术和相对难的算术。
  考生答题的时间长,哪怕考明算、明经等科,题量都增加了。
  考哪一个都得靠数学和医学,只不过时务策的数量不一样。
  时务策在讯息不发达的大唐,其实挺难的,好在有报纸,都写出来了大概的情况。
  但报纸不一定好用,就跟李易时候的网络够发达吧?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外来疫情输入那么多,就非要隔离十四天,而不是一个月?
  时务策就问这个问题,有多少人能答上来的?
  这得从好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个是当初这个病毒的情况,由当初的那个制订的,不好更改,存在学术坚持因素。
  然后是一个对比,国内国外,别的国家都这样,这叫政治因素。
  接着是人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
  最开始是七天,礼拜天,或者说是礼拜日是怎么来的?七天一休息。
  唐朝的时候就有旬休,叫休沐,基本上九天到十天一次。
  科学上关禁闭的时间不应该超过十五天,两个礼拜日,正好十四天。
  看行政拘留多少天?正常情况下,十五天。
  所以才有官方隔离十四天,居家隔离十四天,超过了很多人心理承受不住的。
  这是人类情绪和生理心理反馈的东西,除非被隔离的是写网络的作者,那就无所谓了,半年都行,只要给我吃喝。
  哦,还有烟,啤酒我只喝鲜啤,因为便宜,保质期短,少了工序,比保存期长的价钱低。
  这就是时务策,问你为什么,你得明白。
  而考秀才科不一样啊,问方略策,你明白这个事情不行,你得给我拿出来解决的方法。
  这怎么弄啊?我上哪知道去?我分析出来这个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好不好?
  故此,时务策问原因,方略策问解决办法,进士科与秀才科的区别。
  能考上秀才科的都是宰相之才,不像童子科以前还能作弊。
  然而秀才科即便考上了,也不过是个七品官,实权的。
  而郭子仪的武举考完是从六品,这得强到何等程度?看历史,真没白给人家一个考完就从六品的官。
  他和他的家族,撑起了那一个时代的大唐。
  现在郭子仪就呆在三个小孩子睡觉地方的外面,直播镜头给着。
  他负责保护孩子,一挺重机枪摆在旁边,他和兄弟们站岗,不允许任何意外出现。
  青黛、归藏、灼灼在呼呼大睡。
  他们睡觉的床就是他们自己的床,挪过来的,连枕头和抱着的卡通抱枕都是。
  居然就有人看直播看人家睡觉上瘾,镜头一对到郭子仪身上行,就有女子发出尖叫声。
  其实也有一些男人尖叫,这等的郭子仪无视,别找过来,不然我打死你,我对你没兴趣。
  天亮,雪未停。
  考生们上厕所、洗漱、吃饭,准备继续答题。
  直播中的三个孩子被人围起来,需要洗澡,吹干头发,穿好小的白大褂,师父来了。
  “师父,其实我们能应对的。”青黛对李易说。
  “你想多了,我不是在乎你们能不能应对,我是等着你们快点答完,回去到医院干活。”
  李易丝毫不体谅小徒弟的心思,考个进士科的科举而已,我给你们把饭做好,你们别耽误时间。
  “青青小主人别哭,人世间就是这么的痛苦,许多的无助,归咎于孤独。
  然而岁月难以停下脚步,回眸时谁在我心海停驻。
  飞扬的尘土,掩盖不了落寞中我呢喃的倾诉、泪目。
  有人说山巅的日出,照耀着遥远的路途。
  你我那一刹那的相顾,迷茫中拨不开心灵的迷雾,于是……相互祝福!”
  青黛的小机器人在旁边抒情,闲的。
  “下次跟我说话,平仄韵分清楚,不然回炉。”
  青黛用指头点点自己的小机器人的脑袋,你哪那么多的情绪?
  “知道啦!青青,吾主。”小机器人最后的倔强。
  我就要押一下韵,你管我是平还是仄呢?
  我说几句话怎么了?你看零三三陪伴着东主,一路挑衅,不也活下来了嘛!
  看直播的人哈哈笑,太好玩儿了,李东主跟他的徒弟们的关系真好。
  一早的报纸开始发往四处,主要写将来站台设立医馆的问题,有太医署的太医轮诊。
  赶紧通过火车送到地方,再顺流往运河一线跑。
  这是真正的方略策,换个人,只这一策,就得给通过秀才科。
  不涉及到李易的徒弟身份,也无关于青黛的医学水平。
  另一边的宋德,半夜醒来,答着自己的题,时务策他慢慢答。
  镜头对上了他的考卷,外面的人看见他的应答,一个个沉默、深思。
  宋德不是三个孩子那般灵动,他就是稳,他管着整个李家庄子。
  所有出自李家庄子的增援和资源调配,皆通过他。
  故此时务策十道题,他答起来没有任何出彩之策。
  他就是把时务策的题转换成自己的日常,如何安排后勤、调动各坊资源、配合朝廷运作。
  他答得中规中矩,不出格,亦不内陷。
  “想来宋德宋管事之前的东主,应该哭死。”
  豆卢贵妃看着宋德答题,感怀道。


第两千三百一十九章 喝水疗法入籍难
  昨夜轻盈的雪花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丝丝的雨水,巡考的人撑起雨伞来回走动。
  不时有考生停下笔,看着小屋子房檐滴下的水珠,稀稀拉拉的。
  青黛三个人无暇伤春悲秋,正在奋笔疾书。
  一个小机器人呆在宋德前面,脑袋上顶个小棚子,一动不动。
  宋德吃过早饭,在伏案而睡,睡四十分钟,小机器人会给喊醒。
  李易没来,在医院忙碌着给小宝宝们看病。
  昨天晚上降温,有的坊烧火炕的时候受气压影响倒烟,以为开春天热,减少煤炭。
  结果屋子里降温几度,小宝宝们受不了了。
  大人难受一早喝药、喝姜糖水。
  小宝宝们不喝药哇!一喂就哭,不停地吐,家大人赶紧乘火车到李家庄子,交给医院。
  李易和护士们看症状,轻的便使劲喂白开水,不用药。
  即便两三岁的小宝宝,依旧喂水,喝吧!
  宝宝难受想哭时给按摩,一按就舒服。
  有的按着按着睡去,有的反而精神起来,动着小胳膊小腿跟你玩耍。
  “去干活吧,孩子放在医院,晚上下班再来接。哦!把奶水储备上。”
  李易对着一个五个月大的宝宝母亲说,她的男人去铁路干活,她自己带孩子,还要工作。
  她的工作是糊火柴盒,孩子放在背带里,在胸前挂着。
  她缺班倒是不扣工钱,却赚不到计件钱。
  她人可以走,宝宝一白天需要喝奶,喝别的不如喝母乳。
  在她的道谢声中,护士过来带她去采奶,医院会进行处理,给孩子喂。
  采完奶,她就高高兴兴地去上班,根本不担心孩子会出问题。
  她除了耽误送孩子过来的时间和回去的时间,没付出其他的代价,一分钱未花。
  乘坐到李家庄子的小火车不花钱,孩子看病不花钱。
  关键她还在医院领了一份包子,边走边吃。
  “朝廷有钱就是好啊!记得入账,报上去。”
  李易把小宝宝给按睡着了,对护士说。
  钱是李家庄子出了,不过程序要走,给朝廷报账,到时候从税中扣除。
  说好的大唐给养孩子,大唐朝天下基金管,拿出起来放在朝廷专门的账户上。
  朝廷监管,但朝廷不能直接拨付。
  如果基金不给钱,这笔钱李家庄子出了后,用税来抵,基金的钱给朝廷。
  朝廷该出的一部分在目录中的费用,朝廷承担。
  钱不管怎么转,必须有程序。
  当然,孩子母亲拿走的包子报不了账,李家庄子请客。
  “东主,要不要专门派人说一下,把炕好好烧烧?咱们不节省煤。”
  负责这个病房的护士小声提议,怕吵醒宝宝。
  “烧得热了也不行,开春了,容易上火。今天二月初二呀?明年开始加节日,龙抬头。”
  李易说着节日,实际上考虑南方地区准备翻地,那边冬天没有冻土层,下了雨之后就准备播种了。
  然后是两湖地区,加上……贵州?
  想起贵州,李易回忆起个事情,年前派人去夷州,当地的义泉县县令上书要修河,被自己给驳回了。
  最近咋没有消息传过来?他们在那边干什么了?
  “中午的时候提醒我一声,问问夷州的事情。”李易对零三三号小机器人说。
  “好哒!”小机器人回,没敢说废话。
  ……
  “加油,加油~~”‘咚咚咚、咚咚咚……’被李易想起的夷州义泉县,此刻三个山坡上正进行着比赛。
  三个李家庄子的学子分别带两个洛阳出的官员在为各自的寨子加油。
  三个寨子的人玩命地耕地,没有牛,就是人,在山坡上耕梯田。
  壮小伙子负责拉犁,身后有个姑娘扶犁。
  小伙子和姑娘都是未婚的,相互配合。
  小伙子和姑娘不属于一个寨子,三个寨子出的小伙子给选定的山坡耕地,姑娘去另外两个寨子帮忙。
  同样的亩数,谁先耕完谁得奖励,奖励给个人。
  第二名到最后一名也有奖品,最后的自然是参与奖。
  双方要配合好,不然就落后了。
  小伙子们要让其他寨子的姑娘看看自己的本事,姑娘也不服气。
  刚开始还有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