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了解情况是牙人们,他们等着来年的科举考试,自己才能从中赚钱。
“他们写的字怎么看着都一个样子?”
有的普通百姓不明白,他们自己也学拼音和写字。
现在看到科举考试,纳闷啊!
什么草书了、行书了,他们自己写不出来,却知道。
结果科举考试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不会书法了?同一个样子,小楷。
倒是在草纸上写的时候有不同,乱七八糟的。
“科举考试,必须如此,写的字不要带有自己的风格。”
百姓们议论着,其实这种小楷,到历史上的后期明朝,就是馆阁体。
看着看着,百姓们困了,回去休息的,或者继续刺绣的。
天色渐渐黑下来,不等着视线受影响,灯光出现。
李易上了五个时辰的医学课,现在正制作食物。
考生可以点菜,甚至到食堂去吃,有人盯着。
李易在炸茄盒,新鲜的茄子大棚有,他不用。
他非要拿去年秋天阴干的茄子片来夹猪肉大葱的馅,不是绞的馅,他带着护士们剁出来的。
挂上糊,在素油锅中炸,炸好了放在旁边沥油。
顺便李易还用这个挂糊的方法炸蘑菇,草蘑、灰菇,都是人工种植的。
“吃吧!我跟你们仨一起吃,还有你们的师娘们。”
李易推车过来,对三个小徒弟说。
其他考生有的又睡了,有的不想吃饭,大部分开始点餐,爱吃什么看着表里的内容点。
“这是什么?蜜汁红烧燕鲅?要了,你去取呀,怎么不动?”
一个考生在小机器人的屏幕上点了菜,催促对方送菜。
“你参加考试之前就抽过血,你鲅鱼过敏,燕鲅、青鲅、台鲅都过敏。
你换一下,别盯着鲅鱼吃,旁边不是有镰刀鱼嘛!就是带鱼,你吃这个没问题。
先说好了哦,带鱼比较咸,因为从那边捕捞后再运输过来,时间多几天。”
小机器人很有耐心,我给你讲,我又没得罪你,你要是敢打我,你试一下……我倒下就不起来,我就喊着轱辘疼。
第两千三百一十六章 秀才有题算一情
其他的考生自己一个人进间隔的食堂餐厅位,或者直接在考位上吃饭。
李易、永穆公主、小兰,加上三个小考生,在三个人的考位前面搭桌子吃。
“师父,写需要背的东西,浪费我们很长时间。”
青黛揉着抓筷子的手腕嘟嘴儿,她去给人扎针扎睡了,回来加速写。
“按照你的速度,明天晚上能回家住,小机器人晚上给你唱摇篮曲。”
李易满意这个大弟子,他都没那么快的施针速度,手大了,不够灵活。
“等困了再睡。师父,火车同到海州,派太医署的太医轮换着过去,遇到什么事情,往来方便。
不管多么穷的地方,总是有钱多的人,叫他们出钱修一部分铁路和站台怎么样?”
青黛咬一口茄盒,露出幸福的表情,声音模糊地说。
李易等着她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有什么想法?”
“我看时务策的时候,有关于商与税的问题,商乃人之血脉流通,税为国民根本。
然!良田多者、牲畜众者,积财无数,免租庸调后,家资愈丰。
国法不可没其屋,唐律难以吞其土。铜钱重而止转,绢帛厚也不流,于大唐无益。”
青黛说出她的想法,有的人家不做买卖,就是家里的田地多。
以后一旦取消了租庸调,这样的人家就攒钱吧,人家不买奢侈品还不行?
钱就在那里扔着,不流通了,对朝廷没好处。
李易露出诧异的神色,重新打量自己的大弟子。
青黛被看得不好意思,低头吃肉。
“老毕,你说我家青黛去你那能当个什么官?”李易抬头多着镜头。
“青黛乃三品官,老夫只能把尚书让出来。”
毕构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李易吃饭被直播呢。
他可没趁着直播说教,是青黛自己提起的,同时并非说教。
“看你毕爷爷夸你了,回头管他要钱,咱主意不能白出。哎呀!早知道应该留在秀才科考试的时候用啊,方略策。”
李易一副懊恼的模样,咱们眼下考进士科呢,你说出来可惜喽!
“算方略策,这个算,先记下来,青黛丫头安心。”毕构认可了。
“秀才十策,我过一道了?”青黛抿嘴笑。
“过,过,记得催促你师父多带出来太医。”毕构声音中带着笑意。
“几个意思?秀才一道体答完?说啥了?”看直播的人有茫然。
“说修铁路的时候,路边左近有钱的人家出钱。
等铁路修好,会在站台的地方建个医馆,太医坐镇问诊。
你出的钱,你家有人生病,医馆离你家近,及时给你医治。
你不出钱便没有医馆,等人送到有医馆的地方,已经凉了。”
有声音在此人身边响起,他边说话边扭头:“你听懂了?呃!明府。”
说话的人是洛阳县的县令,他当然听得懂。
“一起看。”县令提醒对方别张扬:“小洛南村的地方,房子租赁价比照前年此时,高出十倍不止。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不?”
“有温汤,我懂,旁边是醉仙居。”这人表示我不傻。
“汤出于地……那里有温泉水,有醉仙居,租金高,其他地方,比如有小火车通到李家庄子的位置,地价也高,对不?”
县令努力地组织语言,浅显加直白。
“那些房子也不卖,李东主买下来了,他买了就是好地呗!”此人有理由。
“是因为有小火车,速度快,生病了可以直接到李家庄子。
火车比马车平稳,少颠簸,吊着一口气儿到李家庄子就能活。
李家庄子的房子如果对外租,你看一间能租出多少钱?”
县令指点,刚才不是说了么,太医,你转不过来弯?
问的人恍然:“对对对,明府说得对。”
聪明人并不少,很快看直播的人全知道这个意思了,纷纷称赞青黛小丫头有本事。
“归藏有想法?”李易看二弟子发呆,笑了。
“想吃菜。”李归藏摇下头,夹酱牛肉吃,使劲嚼,没有嚼头儿的酱牛肉就没有灵魂。
旁边有蒜酱他不蘸,肉本身就有盐,略微淡一点。
蘸酱油吃完,晚上会口渴。渴就要喝水,喝完水睡不着觉。
“吃过饭还答题?”永穆公主询问。
“回师娘的话,吃完咱们仨儿溜达溜达,长身体的时候要多睡觉。”
青黛代表了师弟和师妹,他们还小,嗜睡。
要吃好的,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锻炼身体。
吃完饭,他们果然溜达,就在考场里转,跟巡考似的。
其他考生不像他们一样轻松和悠闲,大家好紧张的说。
宋德在埋头答题,论语的东西对于所有考生都简单,几本医书的内容不好记。
计算题里有陷阱,比较坑。
宋德在写医学问题的时候耽误了时间,好在全写下来。
目前正在写第三道策论,他同样准备明天晚上回去睡觉,天亮后就可以继续管理庄子上的事情。
在考场答题哪比得上在家里的炕上搂媳妇儿舒服?
他媳妇儿肚子都大了,所以只能搂着。
考完科举便办喜事,等待孩子的降生。
一想到将要出生的孩子,他又精神起来,赶紧写,都会,俱是自己经手的事情。
至于最后的歌行,练了,准确地说是写了。
以内腊月二十四那天,东主突然找自己喝酒,说雪花若桃花。
然后喝了不少酒,就说考科举呀的歌行其实就是顺口溜,比如说……
东主说: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说完就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走了。
于是自己赶紧练这个韵的歌行,今天一见题,果然!
孟浩然和王维没人找喝酒,他俩得自己写,好在歌行难不住他俩,基本功。
直播镜头不时就定在他们三个人身上,偶尔扫一下李家庄子参加科举的庄户。
让人看看他们没作弊,不打小抄,都是一样洗澡换衣服。
只有三个孩子特殊,青黛小丫头的袖子里还带着针。
第两千三百一十七章 谋在行先策于前
“一天天的给老夫出难题,运河的铁路,明天让报纸上把情况印出来,看有谁愿意出钱。”
毕构与其他人在看地图,地图上已经标了车站的位置。
地图标了,沿途的人不知道。
趁着现在,到标站点的地方问问地方有钱的人愿意出钱修站台否?
“站台并非小花销,想是一家难以承受,几家联合起来方可。”
姚崇帮忙看,青黛提出来的。
按照长安到海州的路线上站台,最便宜的一个六万缗,小站。
站台旁边有辅助铁轨,放水放煤的仓库,用来给火车停靠的时候补给。
包括交接班人员的休息室、铁路巡线的马匹马厩、草料库。
运河一路上有三十一个站台,皆放在关键的位置。
关键的位置不代表当地的人口多,还能有矿产资源,有了站台和矿,以后人就多了。
还有的眼下看着无矿产资源,附近村子都少。
设立一个站点,基本上不用停车,除非有人买票,停一次车的钱是好多倍票价钱。
这等地方属于从铁路向里面延伸好修路,并且修完路能够连通好几个县的所在。
修好铁路和站台,再修公路,到时候那些个县就接到铁路运输上了。
卢怀慎戴个老花镜,拿个放大镜在看:“铁路站场经济本就很不错了,加上医馆,定然繁华,为朝廷财政收入增长做贡献。”
“到时人口向铁路沿线汇聚,地方生产能力减弱。”
宋璟从另一个方面说问题,铁路好了,就跟洛阳、长安一样,大量人口跑过来。
张九龄眼睛眯一下:“说明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
苏颋左右看看:“今年开始,大量的的牲畜会运输到大唐各地,加上平原地区适合使用蒸汽机参与耕作,农田人力资源节省出来。”
张说露出笑容:“正是如此,小易的那个人工繁育计划实施得不错,与人工孵化家禽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说种马、种羊、种牛的事情,合理安排。
不能一个草场的母马都接受一匹种马的东西,到时候会退化的。
穿插着来,让种马走,一次之后,换一个地方,接着其他地方的种马过来。
原来吐蕃的地方、后突厥的地方、契丹的地方、奚族的地方、河西节度使的地方,大量的好马来回交替。
不止是公马,有的母马身体条件好,必须选更好的公马才行,着重盯着。
好马要看身高、身长、腿和躯干的比例、蹄子的形状大小、马头、马屁股,等等。
更厉害的相马师甚至能看出来一匹马的志向,这个很神奇。
马赛比赛中就出现过很多次落在最后的马完成绝地大逆转,有时意志比身体素质还重要。
羽林飞骑中的战士最为明显,测试身体硬件,有的人很强,但就是打不过数据比他差的人。
还有的战士站着不动的时候,身体会有轻微的颤抖。
这样的怎么射箭?为什么选中当羽林飞骑?
因为他移动的时候就不抖了,在移动中射箭,准确度比大多数羽林飞骑高。
羽林飞骑强调的便是运动战,跟敌人的骑兵在寻找位置的过程中对攻。
不过朝廷不是看某一匹吗的意志,看整体马群,一匹马难道可以决定战争胜负?
等更多的牲畜和蒸汽机使用起来,种地就不需要原来的那么多人手。
他们要参与到手工业、养殖业、服务行业中。
学习好的,将来负责研发,再转化成生产力,管理人员出现缺口。
社会科技进步的一个模式,越到后来人工成本越高。
群臣对人工成本提高的将来问题只有一个概念,没感受过,更不知道如何解决。
眼下的事情一大堆,大家商量着来。
“小易睡觉去了?”李日知发现自己等人劳累,始作俑者的小丫头睡觉了,她师父呢?
“这等大事,确实应该让小易参与。”
刘幽求也觉得憋屈,自己进团儿的人了,还不得清闲。
“查房呢!”他的小机器人突然出声,别说我家东主坏话。
“小易现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医院上了。”
尹思贞发现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李易总呆在医院。
患者确实多,更多的是太医,有的还没‘毕业’的太医署,就被李易找过去。
“很快会好起来。”李隆基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