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成器摸摸烫酒的束子,给李易和自己倒酒:“基金必须参与。”
  “必须!”李易认同:“当地的土著还有人没被抓过来,武力感受过了,前朝的事情。
  如今改朝换代,大唐要给他们好处。杀一人简单,教一人则难。
  今年科举之后,派新科的进士去,能教化当地土著者,抚大唐其他百姓更易。”
  李易从来没打算让百姓自己去闯,隋朝杀了那么多台湾的土著,还抓了一大批。
  剩下的就是恐惧和愤恨,不愿意臣服你,你就又杀又抓的,你们还是个人吗?你跟美……那些侵略者有何异?
  这就是隋朝杨广干的事情,他的运河修得不错,政治智慧。
  可惜,打人家台湾,台湾不行,被打了。
  打倭国,没有技术人员啊,一次次被台风给吹掉。
  “既如此,今年科举要不要临时加一个流求的时务策?”李成器突然有了想法。
  “大哥,为国选材,不是为难人才。你这种属于考秀才科了,回头都想想,考我那三个徒弟。”
  李易不认可,马上就考试了,你临时加题?
  加就加到自己徒弟那里吧,自己这两天给徒弟们讲讲,不仅仅是流求。


第两千三百零二章 禁止丹药二月征
  李成器端酒盅,喝一口酒,皱眉头、抿着嘴咽下去,再鼻子不呼吸,用嘴吸气,然后鼻子和嘴同时吐气。
  “哈~~这高度酒辛辣非常啊!”李成器伸筷子夹葱油干豆腐丝。
  “高度酒的刺激性最容易让人上瘾,跟腿和胳膊磕碰后青紫了一样,总想去按去揉。
  跟繁衍后代的刺激是一样,同样有着激素分泌刺激,鼓励两性繁衍行为。”
  李易从科学的角度讲解,性的激素分泌,刺激人,疼痛也一样。
  所以有一些人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个就比较……不适宜青少年儿童了。
  什么给自己一个套马杆攥在汉子手上,还能想象,想啥呀?
  其实不用套马杆,拴狗脖子的东西拴自己脖子上就行。
  性暗示的歌曲,带着那种特殊的情趣。
  包括另一首歌,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这就是想要拥有性和疼痛的双重快感,被虐。
  “易弟,其实……很多皇室成员有所接触,该如何?”
  李成器听明白了,他发现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弟弟们,就有人怀着特殊的爱好。
  “如五石散,圣童千金方所载散剂甚多,却言后人不可用,果然圣者。”
  李易说五石散,以前的士大夫都吃。
  就跟日已落帝国之前的一些人吃鸦片一样,当成好东西,在清朝白银流入多与流外时,拿过来销售。
  所以说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很牛逼呀!年年贸易顺差,而且数量还很大。
  关键是技术性贸易顺差,非资源性的。
  赚别人的钱,是丝绸、宣纸、笔墨、工艺品、陶瓷……
  不是说清朝多厉害,清朝也是继承了之前的朝代的技术,好在它没抹杀,这才最重要。
  清朝可不是卖矿石和稀土。
  后来人家一看,不行啊!发动战争吧!
  “比之孙药王,易弟更胜一筹!”
  李成器不知道李易刚才想了多少事情,他夸。
  李易偏偏不领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孙思邈,我辈之楷模,千金方乃传世之作。”
  李易可不敢轻视孙思邈,人家达到什么程度,自己那时学医都得学人家写的书。
  “那易弟所言之事当如何改呢?”李成器话题转回来。
  “唉!”李易露出为难的神色:“这种事情吧,不好大力宣传说不该如何?你一宣传,别人倒是好奇了。
  我琢磨着咱们送书,带彩图的书,把正确的行为印在上面,谁家要成亲了,送一本。
  另外法律再补充一番,不准吃丹药,炼丹不管,吃不行。
  或者干脆炼丹也禁止掉,不用他们炼,他们练的东西,我全能轻松做出来。”
  李易想到了一个引导的办法,不叫新婚的人瞎琢磨。
  皇宫里就有不少图,有专门的人琢磨。
  百姓就不知道了,都是女方出嫁的时候女方家的女眷教。
  印图送给他们,单独写一下卫生方面的知识,放在图后面。
  顺便把能吃中毒的丹药管制住,自己用不找道士们炼丹做试验。
  李成器不停地点头,又压低声音:“易弟,那等图,你有许多?”
  李易:“……”
  “大哥是想帮助大唐百姓先行参详?有,回头大哥推小机器人时,管小机器人要,它们屏幕上有。
  看合适的大哥选出来,先打印成彩图,再交由工坊照样雕版、印刷。”
  李易同意,你看吧,我到大唐后一直没看,怕上火。
  “有猪八戒吃西瓜的那种?”
  李成器估计是喝白酒喝的,口渴,咽口水。
  “你跟小机器人说,它或许能给大哥你一个惊喜。”李易看小机器人呆的地方。
  “原来小机器人还有这等本事?”李成器一副曾经错过了一个亿的样子。
  “大哥喝酒!”李易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旁边方才似乎没听两个人说话的永穆公主和小兰,都回头看了小机器人一眼。
  “好,先从河南府给,距离近,顺便用火车运到京兆府,钱从基金出。”
  李成器决定下来,给大家发图,印刷的钱,由大唐朝天下基金出。
  李易不接这个话了:“二月初一考试?今年一月二十九天,掐头去尾剩十三天。”
  “钦天监一般会给出时间,主要为了看天气,虽说有时不准。”
  李成器说明一下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以前考生在外面考,人多。
  开春的时候冷,需要有火盆,出现过考生中炭毒的事情。
  “那便是二月初一。”李易觉得没问题。
  “考生在李家庄子考试,待遇好着呢,有软硬两种垫子供选择。”
  “考场中的隔间装暖气片,单独进出气阀门,怕热的自己调整。”
  “晚上愿意答题给提供照明,吃饭随时可去有监管的餐厅。”
  “不加诗或赋的话,那些论语题、计算题、医学题,有个半天时间足矣!”
  “十道时务策占用时间,需要写的字多,字迹要求工整。”
  李易想着题型和服务,有种回忆,他到大唐这些日子,做过三次考试的梦。
  一点都不愉快,因为梦到的考试,都是他以前没考好的。
  那时觉得学习很累,后来发现,能够不考虑其他事情而专心学习的时光太难得了。
  因为以后面临生活压力和追求的同时,需要学的知识更多,没轻松过。
  包括眼下,学呀!什么都得学。
  李成器不需要考试,没有考场的压力,他笑着问:“易弟考一次不?坐在那里答题?”
  “浪费半天时间作甚?不考!”
  李易拒绝,答那么多的题,至少一上午。
  “你那三个弟子哪天考?童子科、秀才科、进士科?”
  李成器知道大家要给三个小孩子一次机会,顺序应该是童子、进士、秀才。
  “问问老毕他们何时有时间,我想叫他们正月二十九考童子科,中午的时候考。”
  “最近两天让他们多背背书,这方面我不需要讲课。”
  “翌日考进士科,别人给的时间为四天,他们至少两天,归藏的字往工整了写时间久,反而灼灼的天赋好。”
  李易说起三个徒弟的时候,一脸笑意,高兴。


第两千三百零三章 从不赔本出口限
  太阳继续升高,终于透了些光亮下来,雪看着与之前所差不大。
  庄户、护卫、官员的家属、休息的宫女太监,纷纷投入到扫雪作业中。
  本应雪停再扫,但怕那时雪太厚,清扫起来费劲。
  李成器和李易由于喝白酒,吃饭的时间变长,永穆公主和小兰吃过饭,推着下机器人先回去。
  “易弟,你估算一番,彩图印多少册、成本几何?”
  李成器夹豆豉,停在碟子上面。
  “改问怎么把钱赚回来。”李易看一眼那个发酵的豆豉,吸吸鼻子。
  这个豆子的制作工艺跟正常豆豉不一样,介乎于纳豆和正常的豆豉之间。
  李家庄子上三种豆子制作的东西都有,他就像吃臭豆腐一样,偶尔才吃一点。
  “赚?哦!对,易弟说能赚,绝对能赚。”
  李成器说着把豆子抿嘴里,微微眯起眼睛品尝。
  待咽下:“易弟,这豆子和另一种更臭的,真有报纸上说的许多好处?”
  “在李家庄子指望吃这样的豆子保持身体健康,实在太看低我的本事了。”
  李易撇下嘴,你们的身体调整是靠吃一种食物完成的?
  除了吃的方面,还有游泳、散步、泡澡、按摩、音乐辅助等等。
  “大哥,图册多印,新婚的给,其他的卖。禁止商人在未缴税的情况下携带出去。”
  李易在提图册怎么赚钱,给的不要钱,卖时价钱可就不一定了。
  “百分之八十的税?毕宰辅定然高兴。”
  李成器看向毕构的方向,毕构吃饭慢,与其他大臣一般,年岁大,细嚼慢咽。
  “这等图册,一册卖不出一百缗,就是失败。”
  “基金至少要赚五十缗,另外四十多缗给朝廷,其他的属于成本。”
  “这等彩图的纸不同,喷塑目前庄子办不到,加一层透明的胶还是可以的。”
  李易把彩图册当成更贵的奢侈品,就那纸,现在只有庄子能生产。
  技术代表着钱,对大唐百姓,自己有很多技术不要钱,不代表自己不懂得。
  自行车、煤油灯、缝纫机、暖水瓶、座钟、挂钟,哪个价钱低了?
  火柴在大唐卖得便宜,目的在于让百姓能用得起。
  看老毕,他又抬手看表了,诶?他还戴着怀表?找小机器人过去?
  他不会是两块表都忘了上弦,然后全停了吧?小机器人过去给他对表?
  “大哥,钟表不外销,若哪天我忘了,提醒我一声。”
  李易看到毕构果然是找小机器人对表后,与李成器说。
  “嗯!为兄记下,安排人专门记,那边的毕宰辅是未上弦?”
  李成器答应着,同样发现情况,毕构有两块表,手表、怀表。
  他话音方落,毕构起身往这边走,有人帮他端东西。
  “小易,表总上弦是否易坏?上弦的时候不敢多拧,一觉起来表停住。”
  毕构先跟李成器点头,站在旁边问。
  李易起身给拉个椅子:“坏了再修呗!庄子制造。上弦上坏是拧多了,有一个小棍坏掉,好替换。”
  他提醒毕构,自己庄子的工匠做的东西,缺了谁的也不会缺你的。
  “造一块表,耗时许久,不忍让工匠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毕构摇头,庄子的工匠宝贵,自己弄坏一块表,耽误工匠的工夫。
  “我让工匠造表的目的不是卖钱,工匠需要在放大镜、显微镜下熟练的操作。”
  “想卖钱,我换一个专门制造表的小自动流水线,一天能造出来很多。”
  “包括座钟和挂钟,技术含量比不上小机器人,天壤之别。”
  “小机器人身上的一个集成电路块,累死大唐最好的工匠他也打造不了。”
  “我拿着工具,就能够制造出来一块机械手表。”
  “我的手比较稳,作脑外、心外、介入手术的时候需要用到。”
  李易告诉毕构你想多了,工匠们属于练手。
  想大量生产,我有东西,只要材料充足,制造速度快。
  二十元左右一块的机械手表,还带日期和星期的,并且防水、夜光……
  关键还七天无理由退货、包运费。
  “哦!”毕构悟了,这玩意儿也可以使劲降成本。
  “小易!户部出钱,你给各县造一个座钟,用以对时,如何?”毕构考虑到一件事情。
  “科举之后,长安与洛阳宫每坊放一口座钟,供百姓看时间,额外加个玻璃罩子。钱我出。”
  李易这就表示同意了,各坊可有,各县亦能有。
  现在就有很多百姓跑到慈惠坊外面看时间,闻恬兰香阁门口。
  闻恬兰香阁上面不好装钟楼,就把几口钟摆在外面。
  长安那里有专门的钟楼,有人校对时间,不让钟楼的钟出现大的误差。
  “你可不能赚朝廷的利润哦!”毕构强调一句。
  “我搭钱进去不就行了嘛!然后钟上面写: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光阴流逝,望君珍惜!”
  李易表示不要钱,他要在上面写大字,告诉每天看钟的人别腐败。
  毕构犹豫一下:“给钱,规矩不可破。”
  李易用另样的眼神看毕构,你确定你守规矩?我庄子的东西……
  “哎呀!雪还不停呢?”毕构扭头瞅窗户外面。
  “咱们的腐乳、臭豆腐都能出口。需要制作只能装十块的小方陶罐,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