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在夹热菜的时候,她才会放下筷子盯紧。
  而喝汤,她在旁边抓着孩子的手,让孩子自己吹,吹一吹叫孩子舔一下,可以了孩子就喝下去。
  “呼呼呼,吹吹吹,吃到嘴里才美味,再吹吹,再呼呼,喝到口中就咕噜。”
  小机器人陪在旁边说话,它的声音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觉得有意思。
  两个小娃娃就按照小机器人说的操作,吹呀吹。
  “陛下、李东主的大恩大德,民妇此生无以为报。”
  妇人看着小机器人,什么都明白。
  说白了就是李东主把很多东西都放在了自己家这边,吃不上饭,管邻居借一碗米时候的样子,和现在不同啊!
  如果以后大唐都是这个样子,不敢想啊!得强到何等程度?
  那个什么教的,果真可恨,应该剥皮、挖肉、抽筋、敲骨。


第两千二百九十四章 红尘可笑证清白
  闻恬兰香阁周围的百姓散去,被抓的人都看不到了,口罩也领了。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酸菜锅,放里放羊肉片。
  说好的大家都吃酸菜炖肉片,李易这里变成了酸菜火锅。
  不是他的原因,是永穆公主说吃羊肉安神,就要吃。
  李易认为永穆公主说得对,他不是从医学角度考虑,他从情侣学方面认同。
  自己家的闻恬撒个娇,就要吃羊肉火锅,用酸菜白肉锅底儿,有问题吗?
  于是他的徒弟们主菜吃炖酸菜白肉,辅菜一大堆的时候,他连主菜都给改了。
  现杀的羊,没有冷冻程序,羽林飞骑中只有几个,就是郭子仪这样的能够切出片。
  其他的肉片是护士们切的,是的,护士的刀功优于厨师。
  厨师可以切错,护士们若是切错了……
  厨师干净利落,一刀下去,爪子剁了,看,整齐不?
  护士们看到一个患者肢体分离,接,哪有整齐的地方呀?
  所以说,即便最顶级的厨师,他得到的认可也比不上顶级的医生。
  菜我可以选择其他的,病,我难道不治了?
  “易弟,那些个地道是保留?错综复杂呀!正如人心。”
  李隆基在楼上看
  “留着,一个是方便我们地下安排,另一个是给有心人提供机会。”
  李易在卷饼,他不想吃米饭,酸萝卜丝和海带丝加里脊肉抄葱丝的饼。
  他说地道的用途,挺好的,尤其是从河
  他小时候也愿意挖地道,受电影影响。
  呃~~~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个。
  他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农村,即便是京城,其实也都是平房,盖烧煤就烧煤。
  他家有柴火垛,这个不能动,往下挖,柴火垛倒了,会被打死的哦!太残酷了。
  但玉米秧子的地方,他们就往下挖。
  最初挖几米,不支撑,就依靠土壤的本身黏度。
  后来吧!有个小叔叔,其实比他大不了几岁,在非露天的煤矿干活。
  这下不得了哦,懂得支撑,孩子们拿着木头板、钉子、木头棍,一边挖就一边支撑。
  这么说吧,非露天矿的采煤就是这个流程,不过他们当成玩耍的技能,太有意思了,挖地道呀!
  “不怕有心人记下地道的事情,然后随时从其他的地方挖下,径直抵达闻恬兰香阁?”
  姚崇不急着吃饭,他考虑这个事情的后续。
  他也生气,摩尼教你太狂妄了,你以为你是谁?
  老夫当宰辅的时候都不敢啊!不是不想,是认为一旦做了,对大唐没好处。
  卢怀慎不敢跟老夫争,魏知古更是被老夫收拾下去,我管你对错呢。
  为何不敢以同样的手段对付李家庄子?就是逼陛下把张说收拾了、魏知古收受了,再收拾个李家庄子还不行?
  把李家庄子当敌人,自己不需要考虑其他工匠对抗问题了。
  就是逼陛下选择,选老夫还是选李易?
  自己为什么没呢?现在知道了,自己当初真那么干,自己死得会很惨,小易根本不是正常人。
  曾经却是因为李家庄子始终往外放技术,一刻都不停。
  自己敢让陛下二选一,很可能陛下选李易。
  姚崇如是想着,问一些可能出现漏洞的问题。
  “那不是更好吗?我放进去点东西,你只要敢挖,我就能探测到。
  有时候吧,把敌人防得太严了不好,就跟攻城一样,围三阙一呀!
  冬天刨开冰面钓鱼,你不得先给鱼打造一个可以喘气的地方?”
  李易筷子都没动,他等着煮酸菜呢,下鸡肉,这个时候最鲜嫩的其实是鸡肉,熟得快。
  “吃菜吃菜!”张九龄招呼一声,别问了,刚柔从来不会在这方面吃亏的。
  他不吃亏,都是在大的事情方面,不是他不懂得小的自己的情况下占便宜,他不占而已。
  看看针对吐蕃、白衣大食、突骑施、后突厥、渤海、契丹、奚族,以及突然打起来的新罗。
  刚柔一点都不妥协,步步紧逼,国家大事啊!退不得半分。
  等到他自己的买卖,隆择总是管他要税,他也各种挣扎,有时让一下,有时就咬牙坚持。
  实际大家都明白,税不税的,他赚了钱,最后也会用在大唐发展上。
  他不像曾经李渊,不,应该说是高祖。
  也不是李世民,哦,叫太宗。
  刚柔这个位置存在特别玄妙,似乎正如他的名与字,易,刚柔。
  他正常来说应该当臣子,他不干,他不想那么低的位置。
  他还随时可以当皇帝,他还是不干,他不想坐在那椅子上。
  说他像赵高一样的权势显赫,他又不指鹿为马。
  看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物,就找不到可以比较的。
  “吃菜,今天的事情明明很大,小易出手,感觉很平常。”
  毕构跟张九龄有着同样的心思,小易行事,看不出来火气,城府太深了。
  “吃饭吃饭。”姚崇夹酸菜,顺便把酸菜汤窑到饭碗里。
  其他人沉默着,吃吧!别纠结李易的心思了,他平时挺好的,就这一刻才发现不一样。
  他们哪知道李易那个时候的政治倾轧的手段和说辞,即便人家想杀你,都不可以说当诛。
  而是先让你接受调查,接着开除党籍、罢免行政职务……
  有时候这样的程序也不行,对方太厉害了,那么就是上手段。
  比如说你一个朝廷大臣,享受李易的医疗辅助。
  结果你得了不治之症,比如膀胱癌。
  那么李易在干啥?李易:不好意思,你对咱们国家负面影响太大了,就是我让你得的这个病。
  李易时候的是这样,当时他无资格参与那个方面的斗争。
  现在,他就可以做到,辐射而已,有的是体外的,有的是吸收的。
  人家吐蕃都能送珠子呢,自己掌握得技术,那样的珠子简单哦!我给你提纯另一种。
  比如说用在工业探伤上的辐射源,制作得漂亮点,像项链的坠子似的。
  人家当初欧洲国家,还能使用钻石粉末叫人喝下去,然后磨损胃黏膜。
  李易看看大家的表情,道:“今天不是结束,只是开始,管他什么教呢,咱们利用一下,就说其他教也参与了,让其自证清白。”


第两千二百九十五章 地道精巧院墙去
  冬日午后的阳光好似带着一丝的温暖,却照不化冲觉寺外林间的积雪。
  寺中的僧人全被抓起来,寺中的东西正在往外搬运。
  “这个地道在将经论法之前竟然未被找出来,藏得够深。”
  李易站在地道口的位置向里看,很佩服设计地道的人。
  一块足有八十厘米厚、外面边长五十厘米的长方体石头堵在墙下面。
  敲击的时候,八十厘米的厚度听不出来空洞。
  推也推不动,后面有东西顶住。
  房间中有个石头小台子,喝茶水用。
  中间有个向下流茶水的,拿起来,水会流进去。
  检查的时候,这个地方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往里倒水,水会流到墙后面,把一个‘船’给顶起来,顶住石头的棍子跟着移动开。
  石头推进去,人可以进出。
  单方向出来,需要里面有人配合,最后留一个人,把石头推上,检查设备是否好用,再离开。
  “怪不得这个寺他们不给,选择给钱财,下面还有两个房间,里面装了值钱的东西和食物。
  明明有地道,还准备吃食,想来是怕地道的那边被发现,中间定然有阻隔地道的东西。
  这地道挖了多少年?谁人所挖,挖来何用?”
  姚崇蹲下,往里看看,漆黑,看不见。
  “都是闻恬的,包括其他的店铺。”
  李易先提归属权,给永穆公主。
  永穆公主为难:“我把闻恬兰香阁开在寺中?”
  “寺里的地道通酱香阁,咱们把地道加固一番,再扩建一下。
  做什么买卖不重要,顾客可以体验在地道中来回行走的乐趣。
  地道中多凿出来屋子,供顾客休息使用,愿意花钱的人保证不少。”
  李易说着地道的利用方式,放在那里不值钱。
  从寺里走到酱香阁有段路呢,只要加固好,不坍塌,便成了个吸引顾客的场所。
  毕构在后面出声:“这个好,户部愿意派人手。”
  “不用,庄子里的人够用。”李易摆手拒绝。
  “户部还可出钱。”毕构又说。
  “我有钱,这不是从下面的屋子里抬出来钱了嘛!用一点,足矣!”李易继续拒绝。
  “户部就是想参与进来赚钱。”毕构不绕圈子了。
  “老毕你早说呀!赚钱好办。延秋村,将来会有集贸市场。
  其他的洛阳城外的寺观,皆作此用途。
  眼下的冲觉寺,同样位于城外,你户部要抓紧时间制订规范。
  洛阳人口会越来越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别等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看到路不够宽,市场不够大,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李易开句玩笑,说起正经事。
  他要的地方就作好了规划,保证不影响为来洛阳的人口增加,道路宽敞着,不然洛阳的路也不窄。
  外面的路,并排跑八辆单缸手扶式拖拉机,还有应急车道和超车的道,同时不影响两边百姓走路。
  修这么宽的路,目的在于技术提高,可以应用的钢铁和水泥增加,路边要盖更高的房子。
  路窄了,遮光,住在楼上也显得逼仄。
  李易溜达到外面,房间中的地道口,看着不舒服,换成一扇门就好多了。
  看不到僧人,倒是有附近住的村民跑来瞧热闹,站得远远的,并不害怕。
  “往后冲觉寺的院墙拆除,显得敞亮,方便百姓歇脚,不然进寺里休息,总觉得进了别人的家。”
  李易打量着墙,提议推倒。
  “有风的天,多道墙,还可遮遮。”宋璟觉得可惜。
  “修木头房子,等寺成了大集,规划进出通道。
  拆完墙的砖石,正好用来铺地。
  开春化雪,下雨的时候别处泥泞,砖石铺的路站上来心情好。”
  李易太头看看天,没有雪,太阳当头。
  “既如此,为何不从村子里修出来一条砂石路?”宋璟挤对李易一句。
  “老宋,好人啊!我告诉百姓,你提议的,对,从村子中修,风化岩的。”
  李易竖大拇指,你说修,那就修呗!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宋璟:“……”
  他方才光想着挤对李易,忘了李易不在乎给百姓花钱,尤其是基础建设方面。
  “走,问问百姓,看他们想修什么样的。”
  李易闲着没有事情,拉宋璟到外面。
  百姓们站着围观、聊天,也有的人勤快,趁着看热闹的时候,在旁边的小树林里收集树枝。
  树枝上有雪也不怕,回家再晒。
  在腋下夹一捆子回去,一顿饭的柴火就有了。
  李易行动,羽林飞骑跟随,青松桃红等人准备好食物,给孩子的。
  从他们的兜里往外抓即可,他们总揣松子和榛子,自己吃。
  吃一把能顶饿,至少不会低血糖。
  小孩子们在大的孩子带领下,捡旁边油松的松塔,里面的松子很小,基本上没人吃。
  有的一手抓两个,有的小手抓一个,来回跑,把松塔放在路边。
  宫女太监招呼着孩子来领松子,宋璟看着堆起来的松塔:“一群孩子捡的松塔怎么分?”
  “葛岩,找麻袋,一会儿孩子们该用衣服兜松塔送到村子里祠堂,粘了松油洗不掉。”
  李易吩咐葛岩,顺便告诉宋璟松塔给谁。
  放在祠堂中,族老看谁家需要照顾,便以宗族的名义送去。
  孩子们张着小手抬胳膊,示意桃红青松把松子放到衣服兜里,他们手脏,不方便拿。
  李易与宋璟到近前,一群村民鞠躬,喊着‘李东主好’,宋璟大家不认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