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片刻后,李归藏出来,一手拎一个食盒篮子。
  他来到小丫头面前:“给,之前我不好,你若是不收下,就是不原谅我。我就一直难过,倍受煎熬,老可怜了,贼也可怜。”
  “是什么?不是五串儿糖葫芦吗?”
  小丫头没明白,糖葫芦需要放在两个这么大的食盒里?


第两千二百九十章 路可遥远心在即
  “何时说糖葫芦了?”李归藏四下里看,看排队的百姓。
  “不是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串儿糖葫芦解决不了的么?”小丫头疑惑。
  “举例子,不是糖葫芦。”李归藏摇头。
  “后来这个姐姐也说五串儿。”小丫头看向灼灼小丫头。
  灼灼笑了:“我告诉他五个人,你买五串儿烤玉米,他得把东西准备充足。”
  说着她也看排队的人,似乎要找什么东西。
  青黛把两个篮子拎起来试试,问:“一手一个能拎回家不?”
  “我有扁担,丫头会挑就拿走,快断了,我要换个新的。”
  人群前面有个个头矮的人,他从身后拿出来一个跟他身高差不多的扁担,之前他的脑袋挡住了。
  一般挑扁担的人选的扁担都跟自己身高差不多,因为扶扁担的手的臂长,一前一后。
  分量大的话,两臂张开,扁担是斜着挑,颤悠呼扇的,像跳舞。
  若是不太沉,就单手扶一下,平地的话,手不扶也可以。
  “多谢!”李归藏过去接扁担。
  这边青黛和灼灼让小丫头试试篮子的重量,两手拎行不行?
  “路太远,我回去坐车,还要走一段,装的什么东西?太沉了。”
  小丫头试了试,再想想要走的路,很诚实。
  “扁担会用不?”李归藏过来左右一弯腰,扁担勾挂到筐上,手一推,扁担在他的身上旋转,左肩到右肩,后背的地方微微一低头。
  “师弟你太厉害啦!”青黛拍手夸赞。
  “一般一般,我还有不足之处。”李归藏一瞬间又飘了。
  “我看出来了,回头我求子仪叔叔带你进步。”青黛满脸关切的神色。
  “师姐,多大的仇啊?至于往死里整吗?”李归藏说着把扁担递给小丫头。
  小丫头蹲下起来,再故意颤悠着走两步,点头:“这个行,我要了,给我什么我都要。但我想知道是什么。”
  “我告诉你。”李归藏不打扰师父买串儿,拎到旁边。
  青黛去跟贡献了扁担的人说话,倒是不用给新扁担,扁担对方自己会找木头制作。
  钱也不能给,相当于买了。
  对方有妻子,两个孩子,父亲没了,母亲在。
  青黛告诉对方带家人一起来检查身体,对方母亲少了几颗牙,给镶上。
  提供扁担的人咧嘴笑,直说占了便宜,却不拒绝,他需要给母亲镶牙,又担心家人的身体健康。
  他知道李东主的大弟子是谁,医学世家,跟李东主这个神医学习,太医署外官、皇后宫中行走。
  方才他看到了,这个丫头论德行和才华,压李东主二弟子一头,稳稳的。
  另一个丫头也不善,听说是年年拿长安官学第一名的存在。
  人家的奖励兑换券上不止有字,更有一枝梅花暗纹,李家庄子单独印的。
  “这里是一大堆猪蹄,卤好的,眼下气温低,能保存个十天八天的。
  慢慢啃,吃里面骨头的时候别把舌头磨出血泡。我上次不小心就磨出来了,养了五天。
  这些是干果,放上一个月也没问题,冰糖比果糖甜,自己从大块上面往下砸,别沾水。
  茶叶不用买了,有三斤,发酵的和不发酵的,待客用,我知道你家平时不会自己喝。
  另一个篮子里有肥皂和香皂,香皂洗手脸,肥皂洗衣服。
  看你年岁,你用不上卫生巾,拿回去给能用的人用。
  笔墨纸砚我没给你准备,学堂有,彩色蜡笔画画的。
  师父说,画者,映照景物尔,想画什么便画什么,不拘于形式与风格。
  用没了就到任何一个李家庄子和皇室成员的铺子,都可以要,这里有个我的小牌子。
  别看我总惹师父生气,只要师父不把我赶走,我这个小牌子就还有点用。
  这一包是你和你娘、三个妹妹的衣服,一人一套,春天穿、夏天穿、秋天穿皆可,冬天不行。”
  李归藏一样样的东西摆出来给小丫头说,这是他赔礼的。
  道歉是态度,现在属于实际。
  “你怎么知道的?”小丫头发现问题了,我有与你说过吗?
  “你家的情况特殊,我上去找东西,一说,数据你明白不?马上就调出来了。
  在火柴厂干活的人、在学堂读书的孩子,拿着大唐朝天下基金的小宝宝。
  另外单独给了没有灯,学堂奖励的兑换券,哪一个都跑不了。
  我拿东西的时候,师娘也说我了,我才知道情况。”
  李归藏很不好意思,用学识来碾压人家,结果师父一生气,碾压吧,多问两次,还碾压不?
  小丫头把一样样东西又装回去:“你知道我这样,是不是想怜悯我?”
  “我羡慕呢!至少你还有娘,还有三个妹妹,我什么都没有。
  我小的时候还没进过悲田坊,是其他的人带着我,后来大唐朝天下基金给钱,我就进了悲田坊。
  那些照顾我的人,我都记得呢,我跟我师父说了。
  老毕,不是,毕爷爷答应我照看好我当初的地方,我相信他。”
  李归藏毕竟还是小,说话的时候带着情绪,或喜或悲。
  不像他师父那样……那样平和,发自本心,善良、从不算计什么的,即便别人欺负了,也懦懦地不敢换一句嘴。
  “我看你刚才一下子跪下去,你膝盖疼不?青没青?”小丫头认真地问。
  “人艰不拆呀!我跪得是我的师父,我不丢人,我师父都原谅我了,何必呢!”
  李归藏后悔呀!我怎么就那么嘴欠?黑历史被人家记住了。
  “我是问问,你不是跟东主哥哥学了医嘛!我三妹妹就摔了一下,三天前,那个膝盖肿得很大。
  我娘去找人说了,对方说上报,昨天说的,今天看到你就问问。”
  小丫头眼泪在眼眶里转,妹妹受伤了。
  “我槽,赶紧的,去你家,我师父在这里,我找我师姐坐师父的车过去。”
  李归藏蹦起来,不管篮子里的东西了。
  “你会?”小丫头期待地问。
  “我会。”青黛的声音在旁响起。
  灼灼招招手:“带东西上车,不用你挑回去了,咱们一起去,不管师父了。”
  “留句话,师父,我们去看看一个小宝宝的膝盖肿大包的事情了哦!不跟你一起吃饭了。”
  青黛声音脆脆对‘吼’一嗓子,叫上四个护士上车。
  五百个羽林飞骑骑马守在周围,跟着一同走。


第两千二百九十一章 人生峥嵘春风起
  队伍轰隆轰隆地离去,李易烤玉米粒顿一下,喊:“周围的人也看一看,反正都过去一次。”
  “知道啦师父……”回应声音传来,车队愈远。
  “徒弟大了,主意就多起来,不听管喽!”
  李易嘟囔着继续烤串儿,他什么都不放,就刷一下油。
  盐没有、辣椒面和孜然更不用说。
  玉米都是煮好了再穿的,直接吃都行。
  凉了之后硬,烤的时候不刷油还是硬。
  李易不放调料,叫百姓尝尝原味,方便推广。
  百姓会一传十、十传百。
  到了地方上,地方的百姓再看到报纸,就愿意尝试。
  排队买的百姓互相时间拉手,前面的人左手被后面的人左手拉住。
  后面的人的右手被更后面的人的右手拉住,最前面的才可以腾出手来。
  不是李易要求的,百姓自发想出来的办法。
  李隆基等人上楼了,在窗户边向下看。
  李隆基问过,再卖半个小时左右就把这次带来的玉米卖掉,等半个小时吧。
  群臣可以吃干果和果脯,茶水更不缺。
  “小易这人教导子弟还是可以的。”卢怀慎嘴里含着一个茶叶芽。
  “无非是他背的书多,连续问归藏,有本事他换个人问,廷硕,你说对不?”
  毕构无聊,没事儿找事儿,贬低李易,看苏颋。
  苏颋使劲摇头:“我也不曾记那么多,今年他们要考童子科和进士科,说不定加个秀才科。
  诸位,想想啊,就方才他们三个孩子,一个无功不受禄,给出来多少种正反支撑的答案?
  到时候我们去问他们,问一下,他们谁反问一下,我等若答不出来……”
  苏颋这个记忆力超群的人都怕了,一山还比一山高啊!
  他就是那种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史书上说的。
  实际情况呢,他如果真那么牛逼,就不是考进士,那不是有秀才科嘛!
  考完进士,他立即拿到了一个县尉的位置,他就去干了。
  他当时的世家影响力还在,他也愿意去当县尉。
  说明一个问题,他的家族厉害,告诉他从基层往上升。
  而杜甫呢,缺心眼了,给的官同样不小,就是不去,非要一步登天,得按照他上面的那辈儿给他官。
  苏颋他爹是宰相,他都可以当县尉,还不是京兆府的县,是浙江那边的。
  杜甫科举被坑了,好不容易给个官,比苏颋最初的可大多了,他不干。
  跟他爷爷杜审言一样,恃才傲物,这么看来,基因没问题,是亲的。
  但这个才把是文学上的才,不是政治上的才。
  苏颋从小学习的是政治,现在他就挺为难的。
  害怕,怕考试的时候三个小家伙搞事儿,让自己下不来台,会哭的,关键是谁哭?
  宋璟当时不是说要考秀才科嘛!这样就转向更多的时务策,反正都是哭,多学学也好,不丢人。
  谁当宰辅的时候,对李易还没有一点特殊的压制想法?
  哦!卢怀慎没有,张九龄也木有。
  卢怀慎是因为家庭经济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李易出手帮忙。
  张九龄愤恨辞官,还没回到自己故乡呢,李易就派人追上去给钱,告诉他赶紧修路。
  毕构整天喊着要收李易的税,李易说不给的时候,毕构就商量起其他经济方面的发展问题。
  苏颋如是想,发现,姚崇也不会站在李易的对立面,姚崇的大儿子差点就是死了。
  姚崇若是敢说:我儿之命,不及大唐社稷,李易行小恩而缺德行,不为我所容矣!
  那么第二天他就得推团儿,人家李易也没说对大唐社稷有啥不好的想法,你说出来是啥意思?
  照此说来,李易错就错在救你儿子的命上面了?
  好在姚崇没说过这样的话,意思都不曾表达过,特别聪明。
  “没了没了,明天这个时候再卖,还是在这里,明天多,今天遇到了一点意外情况,准备不足,抱歉了哦!
  那个没买到烤玉米粒的,过来领个券,一会儿有人送来大量的口罩,一个券换一副口罩。
  天更冷了,戴上口罩防风寒,晚上可以放在火道或火炕边烤干。
  我建议大家再买一个,轮换着清洗和戴,价钱不贵。”
  李易这边卖完了,让人发券,换口罩的。
  他发的口罩和他那时的一次性的口罩不一样,差别大了。
  他的口罩是好多层纱布折叠,然后才成的口罩。
  这个口罩能做的事情多了,比如有人有伤口,口罩蒸一蒸,当成包扎的纱布用。
  还有拿葡萄制作葡萄酒,过滤,把口罩打开,用口罩布层层过滤,就清了。
  如果有针,战场上需要缝合,拆口罩,口罩的线绝对没问题。
  坐在河边就想钓个鱼,准备好钓钩,口罩线就是钓鱼线。
  有本事你把蚯蚓绑在口罩布拆的线上顺进去,不用勾都能把鱼给钓上来。
  钓虾更简单,大虾会钳住东西,往上抬,大虾跟着上来,似乎想看看谁跟自己抢东西。
  “你们设定特殊的程序,不要代入智能学习,你们就应该是萌萌的。”
  李易卖完东西对小机器人说,他得找人审问。
  就是说要行刑了,他不愿意让别人动手,谁出手之后,如果还能心安理得,要么意志强大,要么自己精神出问题。
  虐待、折磨别人让自己有了快感,自己就是病态了。
  李易不想让身边的人这样,如果非要选择,他亲自出手多好啊!他有药。
  他自己也不愿意,把任务交给小机器人,同时告诉小机器人,这个储存单元单独隔离。
  因为在他眼中,小机器人不是机器人,行刑程序不隔离,之后会进入到小机器人的智能学习系统。
  “东主你放心呢!我电不死他们。
  东主你想啊,我们总是溜达来、溜达去。
  万一他们把我给抓走一顿蹂躏,我的生活该多么悲惨?”
  小机器人对李易说,放心吧,看我们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