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我再一琢磨,干脆都外包吧,一个个把眼睛给累坏了。
关键东西受潮了,不小心烧了,损失由个人承担,赚的钱还不够赔的……”
李易一条条驳斥,报纸背面打小广告,多要钱。
钱赚到了,失去的是李家庄子的意志。
报纸后面必须空白,给人练字用,或者裁了再装订成账簿。
年票属于一次性支出,火车票并不便宜,商人的压力要增加。
这票是记名的还是不记名的?会不会被商人拿来卖次数?
驿站和路边棚子的免费汤绝对不是汤的问题,它代表了大唐的人文关怀。
历史上就没有一个朝代这么干的,唯独自己所在的大唐,成本搭进去又如何?
无非一些路边的树枝、一些煤、水,汤里煮的东西最多一个鸡架、一些野菜,还有盐。
百姓即便赶路千里,也不会觉得遥远,每时里便是一个家。
“黄河大桥到洛阳的了路上,不但汤继续免费,棚子需要更密集,五里一棚。
棚子要大,遇到雨天时,商人能够就近找到地方安置货物,避免损失。
咱们收了人家的税,权力与义务对等。
广州都督府的市舶司收集些夷商的话语,印在报纸上,叫百姓知道其他地方的百姓所在的……朝廷吧,是什么样子的。
有了对比,就有了幸福感,对自己的大唐更加热爱与拥护。”
李易站在另一个高度来阐述,不是我不会,我懂比他们还多,故此我才不能那样做。
“李郎说得对。”永穆公主幸福感就满满的,对比呀!
说着她喂给李易一粒石榴籽,李易舌头和牙互动,艰难地吃着那点果肉:“软籽和小籽的石榴怎么培育?”
永穆公主笑:“李郎嫌吐籽费尽?”
“其实吃石榴不吐籽,是没有灵魂的,就跟吃瓜子不嗑一样。
我需要教给司农寺一套理论,让他们培育。
他们那些人喜欢专研,利用好理论,说不定会给我一个大的惊喜。
首先他们要学会植物生物学,这是最基本的,然后学化学,即药物学。
像西瓜,我就能让它没有籽,今天试着做一下,然后明年就有了无籽西瓜。
用盐水浸泡保存,送到海外去卖大价钱,没有籽,反正大唐不适合。
我得提供支持,提取秋水仙素,即秋水仙碱,用的时候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不然中毒了之后,只能支持治疗,但秋水仙素提取很简单。”
李易说着说着,开始自己嘟囔,学术方面的问题,容易叫人陷入思考。
永穆公主双手托着下巴看自己的李郎,她觉得这一刻的李郎最好看。
“高锰酸钾、尿素、磷酸铵、硫酸钾,这么多东西,不能依靠我兑换的设备来制取,必须从基础开始,哪怕损耗大一些的土方法。”
李易继续嘟囔,他兑换的东西紧急用一下行,自己享受也没问题。
他就是不能用在民生上,数量太少了,无法普及。
像无籽西瓜,他就算弄出来了,也无法大面积种植,无籽拿什么种?
需要制作大量器皿,化学品制备、合成,相关的人具备基础知识。
跟报纸上写的如何镶牙一样,其他镶牙的匠人、医者会明白。
拔牙的过程中采用一些药物就能够麻醉,否则大唐拔牙属于硬拔。
包括镶牙,欧洲国家曾经就是把别人的牙拔下来,钉进自己缺牙的地方。
得承受多大的痛苦啊?嘴要肿很长时间,说死人就死人。
报纸上写了怎么麻醉,有经验的医者针灸可以辅助。
牙齿能够选动物的骨头,甚至咬出来牙印,中间没有芯,也可以烧一颗瓷的牙。
而他此刻用的技术是雕牙,不需要咬牙印,直接建模。
缺一颗牙,两个小时左右,镶嵌好了,就这么简单。
大唐绝对无法推广,他那时也没有多少牙科用这样的技术。
“真正的强大是民族的强大,我还要努力,加油!你行的!”
李易挥舞下拳头,清醒过来,抬头看永穆公主。
永穆公主单手托腮,歪头望着李易笑的模样。
小兰也看着,不过她吃石榴的动作未停,小嘴快速地动着,跟松鼠似的。
“初五开业的时候,石榴送给醉仙居的会员们一批。”
李易吐出嘴里的石榴籽,刚才他一直没吐。
他说的会员是双会员,醉仙居没有其他的会员。
只有闻恬兰香阁的一批当初到蓝田县的人,才获得了醉仙居的会员。
那些人每一个家中或自己都有足够的能量,可不仅仅是夫家厉害,娘家一样厉害。
其中有未出阁的,当宝贝养。
永穆公主也回魂:“好啊好啊!气调库中其他的水果要不要给?”
“给,不如此,不显会员尊贵。闻恬兰香阁与醉仙居的会员,可不是谁都能拿的。”
李易回应,天上人间有钱就行,闻恬兰香阁有钱的女子也行。
醉仙居不行,因为不需要以此赚钱,更多的是种象征。
所以最厉害的人是逊儿,他在醉仙居能享受到最高待遇,吃、住、玩,全免费。
不止是他自己,他愿意带什么人来,也是免费。
他是在小墓里面被王兴刨出来了,又赶紧送到李易面前,李易拼了命地救。
之后又想各种方法个送回去,见证了母爱、父亲的冷静与抉择、羽林飞骑突破所有恐惧的抽刀热血。
从人性的角度看,不应该去指责谁的退缩。
从将来交往上看,却可以选择。
尤其是徐家的护院们,上前一步的和退后一步的,总该有个区别。
第两千二百八十一章 高抬医者英烈追
小雪稀稀拉拉地飘下来,气温降到零下六度。
洛河与运河上的船只依旧往来穿梭,猎犬们奔跑着跳跃。
火车的轰鸣声在正月初五的清晨响过,百姓们把家中怕坏掉的食物放在房檐内侧。
休假中的大臣们带着家属乘坐小火车,目的地是烈士陵园和天枢矮郭。
大家带上祭祀用的卤肉和水果、干果。
别人都穿官服,包括永穆公主,只有李易和护士们还是穿白大褂。
其实护士也有官职,最低都是从五品,没那个本事李易也不要。
要了之后就给升官,到从五品。
本来太医署最大的官是从七品下,李易硬给提到从五品下。
相当于一些地方的刺史了,品级太高。
李易故意的,不这样大家怎么努力学医?
当别人看到学医能够参与大朝会,自然很多人愿意选择这个行业。
这就相当于李易时候的副部级,一大群人享受副部级待遇,别人眼红不?
眼红就对了,赶紧学医,然后你也可以达到……从九品下。
啥?你认为低了?那还有流外官呢。
李家庄子的护卫全出动,他们要给兄弟们上香。
至于兄弟们的家属,他们倒是不管,因为用不着,陛下和东主负责。
他们没人坐轮椅,即便脚少了一个,小腿没了的,都是拄拐。
这个拐的形状有点怪异,像枪,前面的头的位置就是个堵住枪口的垫子,似乎随时能弄掉。
坐在小火车山的李易脸上带着笑容,很高兴的样子。
这十几秒他笑的样子被抓拍下来,放到网上,他得让人骂死。
实际上他高兴不是因为去烈士陵园,他是看到了很多其他的不百姓过去。
他想去都得专门安排一下才有小火车,百姓排队要去上香、祭奠。
这他能不高兴吗?百姓对牺牲的将士们越认可,大唐就越稳固。
到地方,李易的笑容更灿烂,他看到了好几个不到三岁的小娃娃给墓碑上香,还有的跑到石碑近前亲一口的。
小宝宝可爱的样子叫人开怀,小宝宝倒是很认真,一脸严肃。
李易想放声大笑,这就是文明的传承,牺牲的将士们值了。
中华有这等将士,何惧其他挑战。
历史上唐朝结束,看看北宋的强干弱支策略,将士死得憋屈啊!
别找理由说什么这个情况那个情况的,人家元朝怎么打出来的?
不就是上策人物决策失败的问题么,汉朝能打、唐朝能打、元朝能打,夹在中间的宋朝为何不能打?
之后的明朝前期也能打,原因就在于皇帝的手段与意志。
“小易,因何发笑?”
宋璟不高兴了,他一直要压制武将。
他想压制的时候李易硬挺,不给他机会。
现在他觉得将士们牺牲是件很难过的事情,结果李易笑出声了。
“我开心啊,这些为国死去的兄弟,终于有更多的人承认和上香。
我一点都不难过,他们的付出,换来了现在大唐百姓的安稳。
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跟我一起快乐。”
李易理直气壮,我笑怎么了?我笑是因为现在大唐的局势安稳。
咱大唐的将士跟敌人拼杀,从不落下风,以命搏命。
宋璟:“……”
他发现无法反驳,李易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李易始终在给边关将士们打后勤。
都不敢质问你小易这么厉害,你怎么不去边关参战?
问就是逼迫,逼迫别人可以,逼迫李易,李易真的会飞过去杀人。
回过头来,再让你去前线杀敌,你去不去?
宋璟一瞬间居然想到了很多,小易飞着出发,三天之后带回来苏禄的头颅,还新鲜的,那边冷啊。
然后让自己过去,突骑施少了个头领,该你了。
自己过去……是送死不?
人家那里再乱,也不会因为自己过去而妥协。
路上李易看着很开心,等到了地方,李易就不笑了。
他仔细整理下自己的白大褂,一脸肃穆地上香、倒酒、鞠躬。
这属于仪式,必须如此操作,再笑会叫人产生误会。
“这下咱们又有好吃的东西了,李家庄子带来的。”守陵的人笑着说。
“我看到了,还有猪尾巴,猪头肉,油多又不腻。”另一个守陵人出声。
看上去他们的眼中就是吃好东西,为了吃而已。
放到李易的时候,有人把这一段录下来,包括李易之前的笑。
就有题材了,题目为:重臣轻浮多笑颜,守陵卑恭英烈寒。
指责李易不应该之前笑,抨击守陵人的冷漠,就为了一口吃食。
这样的宣传人,不在乎李易付出了多少,也装着不晓得守陵的人就是曾经拼杀的将士。
后勤辎重怕在路远,将士拼杀惧于身陷。
但一国之志,怎可谣言?血泪未干,只在键盘?
“这块地方好,大,咱们烤肉吃吧!叫上守陵人。”
李易转一圈,找到个位置,烈士陵园中间有个大广场,祭祀用的,人多显得庄重。
正好拿来烧烤,吃串儿,烤的速度快,吃全羊那得等很长时间。
串儿早准备好了,直接就能烤,烘炭的时间也不长。
“守陵的先吃第一口,你们这是替牺牲的兄弟吃,喝酒,我今天带了很多啤酒。”
李易讲规矩,谁先吃喝。
守陵的人曾经就是战士,然后受伤。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小机器人们突然唱起来,声音依旧萌萌,感觉却不萌,自带伴奏,还能二部轮唱呢。
李隆基连到三杯酒,一杯敬苍天,一杯敬地关,一杯敬人寰。
第四杯啤酒他端起来:“饮盛。”
“饮盛!”其他人一起喊,仰头喝尽。
“呃!”李易打了个酒嗝,吧嗒吧嗒嘴儿,有点苦,真正的麦芽啤酒,纯酿。
这种啤酒跟勾兑的那种区别就两点,一个是开封后放置十二个小时口感不变,另一个是不跑气儿。
“家中可是照看好了?”李隆基同样打嗝,喝及了,问守陵人。
“这就是家人,当年出征,后方雪降,再无牵挂。”
守陵人的头头回答,说话的时候,无喜也无悲。
李隆基眼泪突然涌出来,他能听懂,这个人出去打仗,下雪,家人都被冻死了。
第两千二百八十二章 人生重来知与谁
“有烈士陵园之肃穆,才有大唐天枢之庄严。不过今天大家开开心心地吃喝,好让大唐的英灵们看到他们的付出结果,咱们都过上好日子了。”
李易对着今日前来祭奠的百姓们喊,大家别拘束。
郭子仪眼圈红红地站回来,方才他去跟死去的羽林飞骑兄弟们说话。
他始终自责,认为他指挥出错,才叫兄弟们付出生命。
“东主,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保证能让兄弟们一个都不牺牲,我犯了太多的错。”
郭子仪摇头拒绝李易递来的肉串,他难过。
“你觉得你现在就没犯错?你带着情绪在守护我们,状态是最好的?”
李易说郭子仪一句,你不好好站岗,我都提心吊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