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郭子仪这样的,每一次出手就干掉一个。
三个女的打一个羽林飞骑近身,本身格斗技巧都不差,就是抗击打能力和力量上有差距。
人家以死相拼,宁肯让你踢吐血也搂住你一条腿,零点几秒另外两个就扑上来了,张嘴便啃,像吃肉那样。
如果手里都拿着刀,一刀扎进去,她就抓着你的手,另外两个……
永穆公主的护卫不会退,甚至都不躲。
就是用自己的性命拖延你的时间,然后其他姐妹干掉你。
村民们不知道啊!他们看到一群美女过来,女的都觉得这些女子们漂亮、柔弱。
男孩子看到漂亮的大姐姐就害羞,这些大姐姐都是超短裙,然后穿蚕丝的长丝袜。
村民中的不少男人都扭头,伤风败俗,咋能穿成这样呢,大冬天的不冷?要是刮风你们的裙子……
“来了?”李易无视那些护卫,他设计的服装,带有迷惑性的。
“过来吃牛肉炖萝卜,今天庄子没死牛,牛肉都带出来了。”
永穆公主站到李易身边,今天确实没死,现在的牛肉是昨天的。
“初五开业?当天的人应该不少,十五的话,少了一次宣传的机会。”
李易询问闻恬兰香阁今年的营业时间。
他日常不负责闻恬兰香阁的具体运营,只是偶尔想到了什么新的东西叫工坊制作出来。
倒是永穆公主自己偶尔去上一天班,回来后会写分析和总结,很认真的样子。
“嗯!初五,她们刚过了年,钱多,要买东西,等到上元节的时候用。”
永穆公主说起自己的事业,兴致很高。
她赚到钱后会给边关的将士们捐赠,守护大唐有她的一份子。
家里的花销,她闻恬兰香阁赚的钱不管,包括护卫的俸禄,一概由李易出。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说白了就是李易有钱,能养着她。
她能够按照她自己的心思随意玩耍,此等操作绝对不可在大唐宣传、推广。
而宗室与李隆基等人给她的俸禄、赏赐,她倒是拿出来给宋德。
宋德记账,不花。
两个人找地方坐下吃饭,小兰一起。
村子里的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美女小姐姐,男人则是一边觉得伤风败俗,一边偷瞄。
即便大臣,偶尔也看一眼。
唯独羽林飞骑无视,他们知道她们的情况,属于战斗工具,跟自己一样。
“我去拿个凉菜你尝尝。”
李易起身进救护车,回来时断了一盘黄瓜、水萝卜、西瓜制作的凉盘。
“尝尝,我新调制的酱,我个人能吃,吃两口就可以,吃多了腻。”
李易叫两个人品尝,他制作的色拉酱。
庄子的工艺又提高了,就是工匠们已掌握。
成套的工艺技术放在那里,工匠自己学,学到哪里会尝试应用。
包括乙烯、聚乙烯、聚酯纤维、合成树脂等等,只要工匠想学,随时有书看。
以及各类土器皿,即加工工具的制作和工作原理。
李易没有别的好办法,他亲自操作,比工匠差多了,别看他的资料丰富。
永穆公主和小兰伸筷子夹,小心地放在嘴里,慢慢咀嚼。
“味道特殊,甜又不是很甜,就是感觉油大,跟奶油和乳酪似的。”
永穆公主给出评价,说完她就不吃了,不爱吃,没红烧肉香。
“嗯嗯嗯!”小兰给出同样的评价,也不吃了。
李易想一想,又进救护车,这次端了一盆,把盘子里的倒进去,叫人送到孩子们那里。
第两千二百六十五章 技术更迭新法出
“难道是我年岁大了?”李易发现小孩子们喜欢吃,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酸甜口的,里面又有西瓜、黄瓜。”
小兰分析,孩子们对这个味道的适应性强,冬天有西瓜和黄瓜,当然爱吃了。
“初五拿到闻恬兰香阁,给她们吃。”永穆公主明白李易的意思。
“庄子里因为技术的提高,正在制作运动鞋。原想着给你的护卫们换上,轻便,不过……”
李易看一眼不远处站着轮换吃牛肉炖萝卜的女护卫,目光放在对方的脚上。
女护卫穿皮靴,她们的蚕丝袜里面有羊绒织的毛裤。
蚕丝袜套在外面,像没穿东西一样,诱惑人啊!
会影响敌人的判断,除非对方的男人不喜欢女人。
现在穿的到小腿的皮靴,靴子头的部位加了钢板,重量大,杀伤力却强。
换成庄子里研究出来的运动鞋,轻便的后果是踢人远远比不上小皮靴。
永穆公主顺着看过去:“现在的鞋沉,好用?”
“长时间奔跑累,瞬间攻击的效果好,新鞋跳得高,有弹性。”李易给出二者的优劣。
“一部分穿靴子,一部分穿新鞋,再轮换着。”永穆公主想到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好主意,这鞋也能卖,不过庄子里先穿。”
李易就想换上运动鞋,重量小,他现在穿的是帆布面、橡胶底的疙瘩鞋。
疙瘩鞋抓地强,他小时候踢足球和跑步最愿意穿。
现在穿着能提高他的战斗力,即便白大褂配疙瘩鞋显得不伦不类的。
“等回去给我和小兰一人一双,我穿上试试。”
永穆公主低头看自己的鞋,她穿棉布、羊绒制作的保暖拖鞋,带后跟的,上面有大熊猫的装饰。
显得很可爱,一般在屋子里才穿,她也不知道,李易叫人做的,她就穿着。
今年的正月初五,她打算卖给贵妇和未出阁的女子。
她要感受下舒适度,才好宣传。
“成!今天发现了很多之前朝代的珍贵竹简,有人收集好后藏到落雁寺中,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里面有……”
李易边吃边说找到的‘宝藏’,包括春秋战国的都有。
“有字画吗?”永穆公主也觉得捡到宝了。
“没有,估计另有藏所吧,没放在一起。字画的保存更为不易。”
李易摇头,他想有字画,现在他就收集呢。
“主要是火灾、潮湿、虫子、老鼠。”小兰表示认同,对,不好保存。
“我突然想起来一种纸,跟宣县的纸有一点差别,不过保存时间更久。”
李易说着眼睛开始空洞,查资料中……
宣纸以宣城为命名,现在朝廷就都用,尤其是抹上一层胶之后作画方便。
但有一种用构树的树皮制作的纸,并不比宣城的差,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树皮为纸,构树的不错,大多数地方皆可种植,野生的亦多。
取料的时候呢,就把构树给砍了,拿回来枝在剥皮。
如果直接剥皮,构树就死了,砍了后它还会发芽,继续生长。”
李易介绍起好的纸,这个庄子里能用,甚至传出去,让大唐各地的造纸作坊学会。
若只为了庄子赚钱,他就保密。
如想让大唐更多的人使用上纸,他必须传播。
玉米、红薯、马铃薯、西红柿、芸豆、南瓜、葵花籽等别地方的作物种子,他种的数量多了后推广到大唐。
辣椒说啥都不给种子,他宁肯自己找地方,即便种一百平方公里,降低价格卖给大唐百姓。
一百平方公里没多大,十公里乘十公里而已。
并不需要集中,分散开,各地派兵把守。
按照大亩来算,一平方公里一千五百亩,即十五万亩。
一亩地出干辣椒三百斤,四千五百万斤。
大唐才多少人口?又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爱吃辣椒。
出口就不一样了,别的地方没有。
如果海贸最初几年,一斤干辣椒不换回来十吨粮食,绝对不行。
大唐的辣椒面也不便宜,就是为了以后出口抬价用。
至于给蜀地和西北的辣椒面,属于福利。
比如闻恬兰香阁捐五万缗的辣椒面,从李家庄子购买。
李家庄子应该交百分之八十的奢侈品税,李易再以永穆公主的名义拿出来四倍的量,把税就抵了。
辣椒太多了,为了控制价格,都攒起来了,还有的制作成了辣椒酱。
卖不出去,正好用永穆公主的名义继续送,毕构一钱的税都收不到。
即,在去库存的过程中,利益拿到了、名声得到了、税没了。
辣椒面有保存期,放点盐还能多保存两年,不放盐,一年就完了,除非密封包装。
若是辣椒油,不真空包装,坏的速度更快。
别人拿到,只能短时间内买卖,时间一长就完了。
故此毕构眼看着李易在那里操作,急得嘴都气泡了,一点税也收不上来。
“小易,老夫左边嘴角下面起个泡,刚起的,舌头舔一舔,感觉更大了。”
毕构找上门来,不是因为税。
李易起身去身后的救护车,取来东西,拉着毕构的嘴唇看看。
“老毕,你先吃饭,吃完了我给你处置,两个小时就好,不耽误吃晚饭。”
李易没去破那个小血泡,破了用不用药?用了耽误吃饭,不用还是疼,并且因吃饭加速溃疡。
“吃完了,你知道怎么出来的泡吗?”
毕构此刻没有宰辅的样子,患者,把一切都寄托在医生身上。
当御医和太医挺难的,患者情绪不怎么稳定,也杀医。
“吃太快了,咬到了呗!还用问嘛!”
李易心说别人慢慢吃,你吃完了,你这速度咬到不是很正常吗?
“小易,你医术果然了得,对,我咬的。”毕构承认。
“下次直接说自己咬了,别考验医生。我如果猜不出来,或许会给你开祛火的药,你喝药遭罪,回头再骂我医术不行。”
李易最怕遇到这类情况,患者隐瞒,感觉与医生是敌对关系。
意思是我说了,还用得着你医生?
你得在我不告诉你的情况下,准确判断我的病情。
你若是孩子也行,哑科,孩子自己表达不出来,那就得更多的设备和化验来支撑。
当然,经验更重要。
但你一个成年人,你故意制造对抗,你能占到便宜?
你还不允许我上设备,说我过度诊疗。
“我现在怎么办?”毕构换话题。
“先洗牙,然后我给你外科处置,再用药,很快就好。”
李易生不起来气,老毕总是这样。
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 人生经验惯迷途
“晚饭前别吃东西,喝水正常。”李易处置完,下医嘱。
“你给我贴的笛子膜?”毕构想着之前李易的操作,问。
“我处理过的,要不我就用寿命给你换东西贴,我现在都用苇子里的膜,加工一下就行。”
李易承认,对,就是苇子里的那层薄膜,贴笛子用。
一般拿大蒜的汁在笛子那里抹一下,再贴。
他不想总用寿命换这类东西,就自己研究。
苇子膜酸处理,然后药物浸泡,树胶凝练除菌,配合着放西瓜霜,很管用。
换成他那个时候,这样的成本太高。
现在他觉得金钱的成本远远低于寿命成本,这一块小的膜,其实不到一钱,两角左右。
之后再大批量制作,一分钱都不到,人力成本不算啊!
当然,不包括他的诊疗费,他的诊疗……免费!
除了之前的余掌柜,其他的时候都是不要钱。
方才给砸了指头的人看病,他一分钱也没拿到。
百姓很自然地认为不应该给李东主钱,他也自然地觉得不可以收这种场合下的百姓钱。
“千万不要,已经不疼了。”
毕构一听要用李易的寿命换更好的东西,拒绝。
从小到大又不是没有出现过同样的情况,不都是自己挺过来了嘛!
现在小易给治疗,再让小易耗费寿命,绝对不行滴。
“请毕尚书去听听歌,放松放松。”
李易与小机器人吩咐,带走,别在这里打扰我和永穆公主。
“毕尚书,且随我来。咱们听笛曲,梅花三弄。”小机器人懂事。
“听过了,好几个版本的都听过了。”毕构不想走。
“那……咱们换成春江花月夜行吧?又叫夕阳萧鼓,琵琶为和,你想听古琴的也行。”
小机器人换一首,这都好说,我全有。
毕构犹豫着还不想走,永穆公主抬起一只脚:“李郎,你看看这个大熊猫的眼睛,是不是颜色不对呀?”
“我瞧瞧。”李易低头。
“春江花月夜好!老夫推你走。”毕构可不想当没眼色的人。
现在大家都希望两个人快点那啥,然后就稳了,现在总觉得有一点不塌实。
不塌实不在于两个人的关系,而是担忧小易的性别取向。
一个男人总不想着女人,总不成家,也不生孩子,若是家庭经济问题,或眼光过高也就罢了。
然!现在永穆公主得多高的眼光?而且你小易又不是没钱。
你看看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人家也没成亲,难道就不那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