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样兴奋的还有从山上下来的猎犬们,它们跑来跑去,偶尔在雪地上打个滚,吐着舌头围绕主人转。
  石瞎子领头,他的队伍抬着东西、扛着东西。
  有木头笼子,笼子中是……大熊猫。
  六只大熊猫,成年的一公两母,小崽子三只,有一只母大熊猫生两个宝宝。
  现在两个宝宝都活着,胡风等人帮忙替换着叫母大熊猫喂奶,他们会操作。


第两千二百三十七章 熊猫相赠概念从
  “麂子卖吗?”有人看到被抬着的麂子,想要收。
  “送李家庄子去,不卖,后面有人能卖。”
  胡风笑着告诉对方,他背着弩,脖子上挎望远镜,腰间有个皮子制作的枪套,里面有支手枪。
  李易借他的,只要进山,就可以过来领手枪。
  这手枪后坐力大,打熊和东北虎都没问题,前提是打准了。
  故此他们打到的猎物一律卖到李家庄子,卖三分之二,送三分之一。
  他们队伍中有六个人带手枪,一直没用过,倒是练习过。
  在他们看来,借这个手枪,便值三分一的猎物。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猛兽,六个人同时打一只,绝对放倒,手枪乃保命的东西。
  一支手枪配三个弹匣,用不用是一回事儿,有没有是另一回事儿。
  三分之一的猎物给出来,不亏,保命的存在。
  想买猎物的人一听送李家庄子,主动退去,买不了,加价也不行。
  只好等后面的猎人,今天腊月二十九,都得过年,猎人保证下山。
  眼见晌午,猎人队伍进庄子。
  “卧槽!一个月大的大熊猫?洛阳没有动物园,赶紧的,冬笋呢?温泉旁边的竹子,快,送过来。”
  李易也爆粗口了,他佩服地看向石瞎子等人,那个两只小的大熊猫,你们给带回来了。
  笼子中的大熊猫看上去十分……忙碌!
  忙着吃竹笋,猎人们给弄的,没精力管其他事情,笼子不笼子的有吃的就行,反正天冷,也不爱动。
  “还喂了肉呢,煮熟的肉,砸成肉丝,它们都吃。
  这竹笋派狗到山下竹林的猎人小屋取的,跑了二百多里。
  知道东主你喜欢大熊猫,见到了就给带回来。
  两只同一个母亲的大熊猫咱们倒是比较操心。”
  胡风介绍情况,大熊猫他们喂肉,熟的,怕吃生的之后咬人。
  竹笋山上没有,守山犬下山来取,再送回去,一来一回二百余里。
  也就是守山犬能如此通灵,知道主人要干什么,带着主人的信跑下来取东西。
  “好!一只大熊猫我给你们……”
  “东主,莫谈钱,大熊猫是我们送你的。”
  胡风阻止李易继续说,他们又不是为了卖钱才捉的大熊猫。
  大熊猫有猎人小屋值钱?有手枪、望远镜值钱?
  “也罢!回头我建了动物园,赚到钱分给你们,算你们拿大熊猫入股。”
  李易也觉得给钱侮辱人,干脆换个方式。
  动物园放在梨园附近,百姓想看乘火车去,顺便到烈士陵园瞧瞧。
  至于大熊猫怎么赚钱……
  宋德带人过来收猎物,三分之二给钱,三分之一不给。
  价格按照市价走,不多给。
  过年石瞎子他们都在庄子里过,狗的食物庄子负责。
  互相尊重,不然宋德不会参与,猎物还能有一万缗?
  超过一千人数的猎人进庄子,他们的家人也在庄子里一同过年,三分之一的猎物就算过年的花销。
  其他的猎人属于求助式,让石瞎子帮忙调教猎犬。
  生了小狗的,更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李郎,大熊猫的毛色还不够分明,看着颜色有点浅。”
  永穆公主得到消息跑过来看大熊猫,她就喜欢看小的,小的更萌!
  “再过上一段时日就好了,这两只能活下来最为不易,得人为替换给母熊猫。”
  李易看着两只双胞胎,发现现在的体重够八个人吃一顿火锅了。
  小宠物狗他那时有人偷,别人就问啊,这么小的狗也吃啊?偷的人就说,兔子才多大?当兔子吃,两个人吃不完。
  那么一个月大的大熊猫,八个人也行,放里面干菜和豆腐,做个锅。
  想着,李易笑起来,他接受的教育,让他只能想想,真叫他吃,他吃不下去。
  “这就是洗脑的作用,反正我无法把它们变成食物,除非没吃的东西快饿死了。”
  李易说着递给面前笼子里的大熊猫一条卤兔子腿。
  大熊猫愣一下,没吃过卤味的它第一次见。
  伸‘手’接过来,先闻闻,再舔舔,大口地吃起来。
  “好吃吧?咸不?你现在太瘦了,看着也不够滚滚,等养上一段时间就圆了。”
  李易对母大熊猫说,它养两个孩子,野生的。
  身上的毛脏兮兮的,而且也不胖,看上去挺不容易。
  好在猎户们喂了一些肉,不然真养不起两个宝宝。
  大熊猫根本不搭理李易,吃卤兔子腿,香,骨头都给嚼碎了。
  倒是旁边笼子里的大熊猫对李易比较热情,拍笼子,发出哦哦的叫声。
  李易转身又给这个热情的大熊猫一只兔子腿,对方瞬间不管李易了。
  “就这智商和情商,真不如养守山犬。”
  李易鄙视之,还能更傻一点不?
  还不如棕熊呢,人家老毛子那边养棕熊的都懂得轻重,大熊猫不懂。
  守山犬,即便别人家的孩子放到它身边,它也知道帮忙照看一下,绝对不会咬。
  谁敢把宝宝放到大熊猫旁边?它连自己的宝宝都坑呢。
  中午的时候,李易把大熊猫的事情放到脑后,有人负责。
  毕构端餐盘过来:“小易,你看老夫打的菜如何?”
  李易扫一眼,猴头菇炖净排、红烧鸡块、油菜虾仁、肉沫茄子、醋溜白菜心、麻辣豆腐,加上黄瓜片鸡蛋汤。
  主食是两片煎的馒头片和不到二两的粳米饭,小咸菜另算。
  “好!我去看看有什么我突然想吃的东西。”李易端自己的餐盘要离开。
  “老夫与你一起去看。”毕构餐盘都不端,就要跟着。
  李易坐回来:“不想看了,就这样吧,挺好的。”
  他的菜就一个,牛肉炖山药,放了一些他不怎么爱吃却不得不吃的胡萝卜。
  主食大米饭,他自己把黄瓜削成块,放盐,这就是一顿饭了。
  他喜欢吃生胡萝卜,熟的口感不好,但得吃,需要维生素。
  卤的鸡肝小菜他也夹了,不是爱吃什么才吃什么。
  “老夫也不跟你多废话,那个福钱,收不收税?”
  毕构饿,着急吃饭,之入主题。
  “要看发行价格,以面值发行,你不能收税,甚至还要把成本进行抵税。
  但我当商品去卖,并非以面值购买东西,你就要收税。
  卖的时候增值幅度大了,你按照奢侈品税来征收。
  不过这个时候我如果想要避税,在咱们税收监管的程度上,有另一种手段来规避掉。”
  李易也直接,你问我就告诉你。
  我知道你不是惦记我的钱,你无非想弄明白里面的套路。


第两千二百三十八章 来年规划四海同
  猴头菇的口感毕构最喜欢,至于说鲜,有很多蘑菇比它好。
  明明是炖的菜,他盛的却是里面的干货,因为额外盛了汤。
  其他的菜根据他的喜好与营养搭配来进行的,每天他必须看一下食谱,今天能吃什么。
  此刻他的心思没放在吃上,边吃边走神。
  李易吃的炖菜带很多汤,热着呢,他不急着吃,给毕构讲那些官方串联、倒买倒卖的故事。
  听着听着,毕构快速地咀嚼鸡块咽下去:“怎可如此勾结?犯律法否?”
  “回头你得提出来修改大唐律,再加进去一些内容。”
  李易把话题引到修改唐律上,他刚才告诉毕构,他印了六十万缗的福钱。
  之后会以高价出售,有两种方法。
  一种为李家庄子自己偷摸卖,另一种卖给‘别人’,别人自己看着卖。
  李家庄子偷卖,被抓到得补税,还有罚款。
  选择后者,李家庄子摘出去了,别人需要毕构想办法。
  其实第二种方法,目前无解。
  有人用一百钱的兑换券跟李家庄子换一百钱的福钱,再拿着福钱去买东西,别人愿意多给东西,是卖货人的问题。
  就跟兑换券在大唐目前的一些地方别人想换,需要加钱一样。
  蜀地就值钱,出蜀不容易,带铜钱一堆,大宗交易额外增加货币的运费。
  毕构郁闷啊!他倒是没提税的问题。
  “小易过了年,你选个清闲的时候把要修改的律例列出来,最好堵住所有漏洞。”
  毕构自己想不出来,想自己的手下也行。
  李易已经修改了很多方面的律例,再改和增加一些,想来不难。
  李易点下头:“另外还有火车票的问题,往后火车增加,各地的负责人员必须加强监管,因为……”
  李易尝过炖菜,还烫,能多说两句。
  他介绍起黄牛,不是乘客的票,乃车皮的运输舱位。
  乘客在车上买票,先上车,后补票,有专门的售票员。
  黄牛找不到方法,乘车的人相对少,谁没事到外面去?车票那么贵。
  一种方法省钱,乘长买短,也不好用。
  从长安坐火车到海州,买一张长安到蓝田县的票。
  买完了,蓝田县到下一个地方的过程中,又有售票员来查票和让你买票。
  车皮不一样,负责人说没有位置了,都卖掉了,结果黄牛找你,加钱我能给你弄到位置。
  再有火车站的仓库货场,安排车皮的时候,大家的货物等着装车,有人等三天才可,想往前调不?
  李易说完自己开吃,再等一等就不好吃了。
  毕构像初次见到李易一般,仔细打量:“小易,为何老夫听着,觉得你很熟悉?”
  “总去琢磨,想得次数多了,犹如经历过一般。
  为了大唐,我做梦都不敢梦别的事情,必须梦对大唐有利的。
  有时白天时间不够用,我便在梦里完善一下。”
  李易嚼着牛肉,声音模糊地说。
  “你教教老夫,梦,还能自己控制?”
  毕构一脸求教的模样,他真心想学,这玩意儿厉害呀!
  “此乃天赋,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李易给毕构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我真教不了你。
  “罢了罢了。”毕构遗憾,低头吃饭,这回好好吃,尝尝味道。
  ……
  “这个要寺,这个要观,这个要田产,这个也要田产。”
  下午李易拿着厚厚的一摞册子在勾划,河南府寺观愿赌服输,拿出来一半的资产给李易。
  钱财先给了,顺便又拿出来剩下资产的二人之一买东西和捐,只留下四分之一。
  他们选择分,让李易挑哪一种。
  凡是涉及到田地和建筑的,李易一概选择固定资产。
  河南府的地皮都值钱,以后发展好了,价值更高。
  李易才不要现金呢,没用,他可以赚。
  还有的寺观把建筑物分成两份,有的前后各一份,有的东西各一份、南北各一份。
  前后的里面,前面的面积小,后面的大。
  “这些人相对比较聪明,我取前院,必然带动后院发展。我取后院,前院亦如是。”
  李易开始看图像,无人机在天上拍的,具体位置在哪,周围有什么东西。
  从而判断未来的发展,评估价值。
  永穆公主陪在旁边看,都是自己家的产业,佛道太有钱了。
  京兆府的那边都把一半的钱财拿来买东西和捐了,他们的钱还未规划好怎么花。
  捐的那一部分给朝廷,用在军队上,买奢侈品的百分之八十也给朝廷,奢侈品税。
  永穆公主知道,故此毕宰辅才没有要收福钱的税。
  军事上的捐款能用好几年,税钱超过一千万缗。
  按照估算,今年操作好了,不,明年,朝廷户部可得财政收入六千万缗之上,今年的后期收入计入明年。
  其中包括主动性海外贸易,商队要出去买卖东西。
  若计算各地的寺观百分之五十的收益,明年简直不敢想。
  “李郎,又有人去寺观上香了。”
  永穆公主提一句,事情结束,佛道的信徒依旧存在。
  李易继续勾划:“一辈子的信仰,不是说某个情况后便能放弃的。
  何况我也是讲经论道,并未说佛道不好,我所用,皆是其经。
  信仰特别深的人,反而觉得佛道无错,错的乃人。”
  李易懂得人心,他又不灭佛灭道。
  自己所做的绝对不是会昌毁佛,道教一起挨收拾。
  老毕被人找去说不应该收税,只是个导火索,矛盾久矣!
  与钱的关系也不大,钱,李易能赚。
  根源是佛道凌驾在大唐律法之上,这个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