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再用同样的手段,大家就当笑话看,回头收拾。
李易伸出两个指头:“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给他定罪,私改孝之本意,这个他估计会挺冤枉。
第二种是他的海米卖不掉,太多了,。”
李易说着停住,之后的操作不用他说。
“你选哪种?”苏颋为难,真就为了收拾人而收拾人?
“我选批评教育,顺便把他的海米用低利润的价格买下来,庄子里吃。”
李易说出他的打算,他不想把好不容易弄个办法的人给抓起来。
人家海米卖的价钱不贵,百姓们愿意买就回家抱饺子呗!
反正快过年了,吃饺子没问题,何况受益的不是一个人,其他卖海米的跟着增加销量。
“批评教育好。”卢怀慎觉得不错,过年的时候尽量别处理人。
他认为卖海米的人太过弱小,不是体量,是手段。
真正会玩手段的在自己面前,那个螃蟹的联,自己当初就签了字,从而入股天上人间的子部门。
那属于明目张胆地行贿,别人偏偏挑不出毛病,卖个联来入股,雅事。
难道还不允许别人求字画给润笔?天下哪有这等道理?
“我派人过去说说,准备把海米买回来。”
李易主动接手,相信对方知道以后怎么办,别再耍这等小心思。
“吃饺子,煎完的饺子硬,小心吃。”
李隆基看一群臣子,提醒。
李易吃完又去查房,三十晚上他都不打算休息,反正大家都守夜。
灼灼小丫头跟在旁边,放假了,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后,学堂才开学。
放二十多天的假,原来住校的都回家帮忙做事情。
不是说读书便什么活儿都不用干,孩子干活就跟玩游戏一样,促进大脑发育。
书呆子朝廷不要,除非考上科举专门修书,一般人还没位置呢。
通常科举考试前几名的有资格去修书,修书的时候有书看。
看过往朝代的历史,重要人物的经历,从中学习,然后再考核。
合格了,安排其他的工作,一般上来就是大官。
培养你才叫你修书,不然你一个寻常的人,家中没有那么多的书,你怎么学?
不过京兆府与河南府现在不用,有专门的图书馆。
李家庄子印了大量的书放在里面,有的看的多的书,一印都是二三十套。
免费借阅,规定的日期没还,就把押金给扣了。
官学的学子办图书证,不要押金,到时候找你要。
包括学堂的孩子,学堂中有书,一般的书。
除非像灼灼小丫头这种,一般的书都看完了,额外给。
“过了年,你适当增加运动量。眼下看书不可看太晚,多休息。
走路的时候不要看书和听书,人会分神的。
你就带着小机器人走,想学什么从屏幕上调取。”
李易对灼灼小丫头说话,对方还在养身体,那个手术恢复并不快。
使劲咳嗽,或者吃多了东西吐,就容易撕裂伤口。
“多谢东主哥哥,我现在一天看三个时辰的书,其他的时候就是吃东西、散步。”
灼灼小丫头对现在的待遇很满意,不像以前那么总困、呼吸困难、胸闷。
关键她还不用帮爹娘干活了,节省了大量时间用来看书。
“你愿意学习就好,人啊,有时小时候不懂,一学习就头疼。结果等长大了,发现还要学。”
李易挺羡慕从小爱学习的孩子,他小时候是被逼着学。
内心抗拒,甚至敌视学习。
长大后,哎呦我滴个天啊!让我回小的时候去吧,我保证努力学。
“主要是学习能赚钱,而且简单,看一眼就记住了。”
灼灼小丫头推小机器人走,说她对学习的感受。
“是哈!”李易挺无奈的。
即便他现在也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却依旧羡慕自己的徒弟。
他是特殊情况,徒弟们天生的,想嫉妒都无力。
转一圈,眼看到中午,都没有什么大事情,就是有几个作了手术的说疼。
疼就对了,给开方子灌药,止痛的中药也有,效果不错。
李易带灼灼小丫头去吃饭,到医院门口的时候,宋德候在那里。
“东主,卖海米的人和那个九郎是一伙儿的,我们没敢打草惊蛇。”宋德微微弯腰。
“好!不去碰就对了,批评教育省了,等过完年的。”
李易面色平静,又逮到一个,目标多,方便寻找漏洞。
“海米要在报纸上写一下?”宋德问。
“你安排,告诉百姓,与孝无关。过年的时候安排烟花,战争少了,一些简单的火药拿出来。”
李易边走边说,今年李隆基到洛阳,大家要过个好年。
他要是为自己考虑,会琢磨着趁过年怎么赚一笔,人之常情。
如今他心中已经没有赚那点小钱的意思,都是百姓。
百姓过好了日子,才有成就感,地位不同了。
“东主放心,一切皆安排妥当。”宋德回应。
“你还不成亲?是不是认为越到后来拿的好处越多?”
李易打趣宋德一句,你找的那个三次望门寡,有我在你还担心?
“都住一起了,再等等,有了孩子又不是不可以成亲,没人说闲话,她就是怕,一说成亲就出事。”
宋德挺不好意思的,他把人家闺女给骗到自己院子里了。
“有孩子了?”李易回忆一下,没呀!庄户谁有孩子会报备,待遇可好了。
“等我考完科举的。”宋德低头,他有点小心思。
他一直想考上进士,心中的一个结。
“那你就多看看论语,给你找个小机器人,按照,嗯……反正它给你出题,可有意思了。”
李易成全宋德,不就是个进士嘛!我都不考。
小机器人给你按照明朝的科举出题方式出题,各种嫁接和断章摘句。
明朝的八股文考到后来都出不了题了,结果从这个句子里摘个词,从那个句子里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为了难为考生。
宋德露出感激的笑容,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东主,是你带着羽林飞骑玩儿的那种吗?”
第两千二百三十四章 社会发展无此辙
“最近气温降得多,咱们就有牛肉萝卜馅的饺子吃,你现在少吃盐,多吃陈醋。”
把宋德吓得脸色苍白之后,李易带灼灼小丫头到食堂吃饺子,蒸的。
面前放一大堆菜,每样就一点,追求营养均衡。
等灼灼身体养好了,才能随意吃东西。
“我爹娘呢?”灼灼想爹娘了。
“不知道在哪个食堂吃饭,等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带你的弟弟或妹妹了。”
李易也不晓得灼灼父母的位置,他俩那个手术简单,危险性小。
一个疏通,一个环切,其他的就是洗和吃的药。
估计会干活,不影响工作,只要强度别太大即可。
“我娘也爱吃牛肉。”灼灼小丫头还是惦记。
“找一下。”李易对小机器人说。
“吃牛肉呢,酱牛肉,大米饭。”小机器人立即回答,有监控。
“多谢!”灼灼高兴,对小机器人笑。
“不用客气,帅气又俊秀的东主最懂得关心人。”小机器人回一句。
“多给你一个备用电池。”李易干脆。
“东主万安!神功盖世,一统江湖!”小机器人跟上。
灼灼小丫头笑眯了眼,最近一直有小机器人陪她聊天。
她跟青黛小丫头住在一起,旁边始终站个小机器人。
睡觉的时候给哼哼摇篮曲,早上起来帮忙提醒。
李隆基推个小车过来,把他选的菜放到桌子上,他不端托盘了。
他吃的食物种类多,不方便盛在一起,干脆推小车。
李易起身帮着挪:“三哥今日无事?”
“有人提议说趁后突厥冬日不稳,当继续加强攻势,另有人言,应以恩抚为主。
其实他们就是说说,什么攻势、恩抚的,不如保持现状。
不战不和,双方才能知道对方的需求,然后寻求平衡点。”
李隆基说起朝堂上的事情,显得很放松。
“就是敌我都在纠结?”李易总结。
“不,后突厥纠结,大唐有易弟你在,不纠结。”
李隆基摇头加摆手,朕有什么可纠结的?朕在吃饺子,后突厥的人能吃饺子?
朕从里到外皆纯棉,贴身、舒服,有你在,朕担心个啥?
后突厥莫非有本事打到李家庄子?那他们死定了。
“也是哈!”李易觉得有道理。
后突厥输在了后勤上,不然自己为什么使劲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甚至开游艇跑到海外去,今年是这样,等过两年的,大家都种上新物种,粮食产量剧增。
说打谁吧?天天派重兵去袭扰,不就是耗粮食嘛!
“闻恬兰香阁的十万斤柴油和五万份烟花送到地方,当地正在分配,终究没叫他们白付出。”
李隆基说着眼圈红了,十万斤柴油和五万份烟花由闻恬兰香阁出钱,就为了在那个地方开店。
这个付出比买店的钱多出无数倍,谁还敢说闻恬兰香阁巧取豪夺?
蜀地拿到了实际的好处,当初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终归有了回报。
黄河源头的大量东西运向蜀地,百姓们吃到更便宜的牛羊肉。
益州有了柴油,晚上可以点路灯,再放烟花。
烟花不仅仅漂亮,百姓看到后会安心。
大家都知道了,烟花就是武器,能变成炸药包和窜天猴。
李隆基感动,稳了,什么都稳了。
边关没问题,世家大族被压制,群臣谁都翻不起浪花。
最后威胁的就是易弟,不过易弟跟霍光一样,不想当皇帝。
霍光的妻子坑人,易弟以后的妻子是自己的女儿,圆圆根本不可能像霍光的妻子那么算计。
今天的一切,太不容易了。
感谢兄长当初去了李家庄子,少了许多争斗。
换个人过去,易弟就得采取手段了,耗费时间。
“三哥少吃葱,这个是弟自己准备的,吃多了呛鼻子。”
李易把一碟葱叶泡酱油挪过来,呛了鼻子眼圈就红,对不对?
于是李隆基大大方方地抬手擦擦眼泪:“确实呛,辛辣!”
灼灼小丫头看了看,悟了,低头吃饺子,饺子好吃,萝卜鲜,即便是蒸的,牛肉也不显得硬。
“过了年你才能吃。”李易又对灼灼小丫头说,不可以吃生的葱姜蒜,熟的没问题。
李隆基伸筷子夹酱油泡葱叶,再吃口饺子,香。
“易弟,今年死的牛多。”
李隆基最近发现总有牛肉,他又没可意叫人杀牛。
李易知道李隆基问什么,答:“牛更多了,死的牛多是之前庄子里收的老牛多。
本应该就杀了的,庄子收完要养到老死。
一般情况下,养牛的百姓知道,这牛不行了,否则又怎么会想着杀?
无非到庄子多活个一年半载的,庄子养牛,是给百姓看的。
牛都如此,何况人乎?还有其他的牲口,李家庄子必须站在道义的最高点上。”
李易讲解,明年的死牛也多,牛不是随便杀的,眼看不行了,杀了卖,官府报备。
结果李家庄子接手,别杀,庄子养。
养一养,牲畜确实不行了,就倒下,再吃。
跟猎犬不一样,猎犬养到老死去也不吃,一个是陪伴战斗,另一个是肉少。
一条大狗,一家人最多吃两顿,何必呢。
换成一头牛,可不是两顿的问题,肉多。
李隆基吧嗒下嘴:“来年牲畜多?”
“明年牲畜多是因为好马多,不好的马要用在干活上,咱们采用了特殊的种马那什么的方式。”
李易看一眼灼灼小丫头,没直说。
他去年的时候开始采取好种马给母马人工受孕,还有特殊培育的羊、牛。
大量的好马出现,自然受孕费劲的母马也成功了。
小马出来,已经能够帮忙干点活儿,并且去战场上适应。
战场上淘汰下来的马继续拉车、耕田。
一些公马自己就不行,配母马也配不出来,耽误半年时间,差不少事情呢。
采用人工手段,普通的公马就别配了,直接好的大种马短时间内让母马受孕,然后产出来好的马。
这就跟五年计划一样,去年的事情,今年开始显现出效果。
李易在缓缓推动着这一切,他从各个方面推动,看着慢,其实再过五年就知道他的功绩了。
他那时国家的生产总值都是百分之十及,甚至百分之几,年年增长。
他此刻是一年百分之几百全面前进,有的单独地方是百分之几千,吓死人的成就。
哪怕他还是觉得慢,但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
第两千二百三十五章 朕有钱财为几许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