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拉起一支蛮族强兵的队伍出来,大哥你信不信?”李易不服气,到哪我不能活?
“你还是在庄子中呆着为好。长安城的宵禁如今解了,可还有其他赚钱之道?”李成器喝着羊汤,问了一个他不需要答案的问题。
他觉得这是强人所难,聊天而已。
“有啊。”李易也是聊天,他并不觉得长安赚钱有多难。
第二百零六章 此事应于朝廷知
李成器停住喝汤,抬头看李易,又继续喝:“易弟先吃。”
他有些无语,闲聊呢,你跟我讨论一下多好,何必直接就说有。
李易喝一口汤,抓起一把葱花扔进去,再尝,满意了。
“大哥,说起来本钱最低的是服务行业,各服务行业都有组织,包括摇煤球。”李易说情况。
“有。”李成器承认,不管干什么,总有人聚堆儿。
“不同的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个小团体,在摩擦中进步或被淘汰,少了一个规范。
尤其是匠人,他们有自己的圈子,但不灵活,有挑担上门给人做活的,也有在家呆着等活的。”
李易说起了工匠的事情。
“不然还能怎么作?”李成器想不出来其他的办法,上门、不上门,两种,没问题。
“你找人去看看匠人们的情况,哪个会干什么活儿,干的速度多快,价钱是多少。
把这些人的数据整理好,再去查看长安城中的活计一般是什么。
做哪种的多,比如嫁娶、丧葬、日常用品。
像足球场,需要很多人干活,找谁,花多少钱,几天做出来哪个东西,就能够联系两边。”
李易详细地说说,他是要让大哥弄服务中心。
李成器嚼着烧卖,眼珠子转来转去,思考。
等着一个烧卖咽下去,他出声:“易弟若你庄子想打一口井,你不知道找谁,就找为兄的这个地方,为兄给你安排。”
“对,不过不是我去找你,是你的人主动找我,每天就在城里转,询问谁家有什么要做的。”
李易说重点,不能有一个中介的门面就不出去找活儿。
“怎么赚钱?”李成器觉得可行,不就是雇佣人手么。
“有两种方法赚钱,一种是抽成,不管是需要找人干活的,还是干活的,从他们身上抽,抽个一成利。”
李易放下匙子,伸出根指头。
李成器犹豫:“估摸没人愿意给,匠人等着就行,活儿没少干,还要拿出来一些钱给人,不就是帮忙说的话么。”
李成器想法朴实,大唐许多人都这般心思。
“你告诉匠人,能让他天天有活儿干,而且一些零碎的活儿有其他人给做出来,不用闲着。
原来等活儿,一天做五件东西,现在一天二十件,排满了,哪个赚钱多?给出来一点不行?”
李易说出关键的地方。
“行,不怕忙,就怕闲,第二个呢?”李成器被说得动心了。
“从原料上赚钱,匠人单独去选木头、铁、石炭、炭,自然要贵。
你与提供东西的个人或大商人商量,价钱便宜,你可以多拿货。
长安令那里今年就搞了,东西便宜,谁都得利,出货的人省心,一批货卖掉,钱到手,又能去找货。”
李易伸出第二根指头。
这回李成器彻底明白了。
“易弟你的意思是从货源上到销售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哪个匠人不答应,进料贵不说,活儿还少。”
“是没有活儿了,不给他拉活,四处找人问需要什么,人就拉到别处,除非他的手艺了得,别的匠人做不来。”
李易摇摇头,这就是行业垄断冲击。
能活下来的匠人,必然是手艺好到无法被替代,而且要的钱还不能多,否则只能走精品路线。
李成器抬头盯着李易看,看啊看,把李易给看得摸了摸脸,想要照镜子了,才开口。
“易弟,不是小事啊,会出问题,控制那么多匠人,若是把零件分开打造,是不是造强弩都没问题了?”
李成器想通了,所有匠人,或者说大部分匠人掌握在手里。
朝廷想用人,得跑过来跟自己商量。
如果搞点什么违制的东西,一分散,到时候选个地方组装
岂不是另一个军械监?少府?
“这个得有证。不能随便自己玩,你想办法拿到官方的许可,然后报备,不然皇亲国戚”
李易说着摇摇头,意思是除了李隆基,别人都顶不住。
开锁的技术人员,不得报一下?谁敢私下里开锁,事儿可就大了。
当然,一般人也不敢,那么多大厂子,以前倒是有人自己车枪,后来谁敢,给图纸都立即扔了,甚至报警。
还有烟花爆竹厂,即使是私人偷摸搞,他们有材料有技术,见过做炸药包的么?
私造烟花本身逮到要判刑,如果做炸药包
“对,给朝廷知道,报账。”李成器擦汗。
回头先跟三弟说明白,自己没别的打算,就是一早闲聊,聊出来的。
李易不慌,反正自己又不会去作这行。
他提个新的操作:“大哥,你不要只开一个,要开就开三个,互相之间他们不知道,叫他们竞争。”
“对,不能垄断,其他买卖看上去也能照着来,为兄多找人。
一会儿滑冰比赛,为兄要让人看好了,谁快谁慢。”
李成器换个话题,刚才的太凶险。
“我有秒表,训练羽林飞骑的时候用,三个人负责单独计时,然后看一下三个人平均的秒表速度。
按照速度算,不能看第一第二,尤其是淘汰赛阶段,有一组都快,结果只取前几个,后面的该不高兴了。”
李易不去亲自管,却愿意提供辅助工具和办法。
“为兄知晓,定要公平公正。”李成器应下。
李易低头吃,很快吃完,扔下还剩几个烧卖没吃的大哥跑了。
他回院子,看那个八个月的小家伙。
喝完奶的小家伙体温略微有些升高,李易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又给孩子喷了吸入式的药雾。
再给上氧气,小家伙儿脸上依旧有着不舒服的表情,却睡着了。
“你们四个轮换着在旁边盯着,我也在旁边,我要写书。”
李易把仪器连到孩子身上,又吩咐宫女和太监。
四个人商量一下,一人负责两刻钟,其他人两个休息,一个放松。
王兴六个人也进来看看,放不下心,这个是他们给刨出来的。
现在他们底气十足,找到理由了,以后就算再刨别人的坟,被逮到也不怕。
咱家是为了救人,救不回来没办法,不是又给送回去了嘛!
外面的比赛要开始了,李成器搬来一箱子摔炮,准备拿这个当发令枪。
往地上一砸,冰上的人开跑。
休息中的庄户围观,他们有任务,喊加油、叫好,使场面热闹起来。
选手们正在进行赛前热身,前胸和后背贴了纸,纸上用墨水写有号码,不是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在庄子里用,外面的人看不懂。
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比赛现场感
过来参赛的选手三百多人,还有人陆续过来要报名。
有人自己会滑了,又雇了人,雇好几个,本来打算上两个,一看情况,又多上。
用稻田地制作的场地多,训练的地方自然不缺。
旁边的张家村子又能提供好的服务,大家状态都不错。
滑冰比赛要举办三天,没办法,征求意见的时候,李成器给出一千米、两千米、五千米三个数字。
所有人都选择五千米,估计他们是觉得距离长,自己的机会才大。
至于米是什么,当作是步就好了。
此时的一步是指左右脚各走一次,叫一步。
而半步崩拳是同一个含义,迈一下,打出去一拳,叫半步。
五千米的距离,用的是外面的冰,后期还浇的冰。
没有专业的大道速滑脱位刀,也没有常年的技术训练。
想要五千米跑出来六分二十多秒
所以十五分钟能滑下来,就算不错,加上其他准备时间,一组二十分钟。
十个人一组,一个小时三十名选手,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一百八十人。
明天剩下的那些选手,后天再拼前几名。
李成器倒是无所谓,后天腊月二十七,到时候他准备给淘汰的选手们发纪念奖。
大唐第一届室外大道速滑五千米比赛,正式开始。
啪!随着一个摔炮被掼到地上,十个选手冲出去了。
跑道是五百米一圈,最内的那一圈,长度五百。
还画了错位,最外圈到最内圈次递向前,第一圈不准压道。
估计是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比赛,若是李易参加,他绝对不会一上来就使劲跑,然后快速滑。
十个选手不清楚保持体力,开场便冲。
庄子的庄户跟着喊:“加油!加油!”
选手们兴奋,拼啊,算时间的,不是比自己一组的人跑得快就行,还得超过其他组的人。
一个个连夹刀都没学明白,也就是弯道技巧不会,就开始使劲。
一到弯道的时候速度开始同时下降,两只脚横着找位置,控制自己身体别跑到外面去。
李易若是在旁边观看,会觉得很有意思,能笑出声来。
然,现场的选手和观众却很紧张,觉得这个技术就对了,没毛病,大家都一样。
旁边前面还有桌子,有火炉。
崇文馆的人在,十个人,他们负责纪录,要拿回去给陛下和大臣们看。
一个个的好文采,现在发挥不出来,因为李隆基要看现场,记的人哪有时间写出来优美的句子?
他们从来没写过。
五号选手差一点摔了,七号在旁边赶过去,最前面的是一号,一号呼哧呼哧喘
八号和九号碰上了,九号瞪八号,旁边有裁判吹哨子警告,八号低头把九号给超了,九号还生气呢
“二号快追上一号,一起到转弯的地方,二号着急,左脚绊右脚上摔了,一号大笑”
崇文馆的高才们就这么写,再没有什么众争于先,脚出连连,落冰之刃闪亮,姿态优美在前这样的句子。
李成器溜达过来看,看完摇头,一点不精彩,这群崇文馆的不行啊。
三弟看了一定不满意,难道还要回去再加工一下?改成赋或歌行?
那样的看着也没现场感,看来得让他们多练练。
“如何?”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不用扭头,李成器就知道是姚崇,问:“那边不忙了?”
“今年晚上开始,夜市收费,刚刚说完,过来看看。”姚崇说,左右瞧瞧:“李易呢?”
“照顾一个婴孩儿,生病了。”李成器说。
姚崇也看崇文馆的人写东西,颔首:“还可。”
“那可?这叫现场感?”李成器不满意。
写的人心中有怒气,却不敢反驳什么,没空儿,写现场呢。
“不如此还能怎般?”姚崇为一群人说话。
十个人点头,对,我们已经是最好的了。
“等一会儿我去看看易弟那里,把易弟叫来。”李成器不愿意驳斥姚崇,他准备用杀手锏。
场上的选择们速度越来越慢,没劲了,后悔。
早知道就不要选五千米,或者刚跑的时候省一些力气。
现在不是争第几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滑下来。
咬牙,坚持。
十个人拉开了队伍,有一个快要被套圈了,滑的时候脚在哆嗦。
第一个过线,线都是埋在冰里的,能够看到。
三个人同时掐秒表,十六分二十秒五七,十六分十九秒七八,十六分二十秒三三。
平均成绩十六分二十秒五六。
李成器又看了三组,第四组滑起来的时候,他去李易的院子。
李易在安静地抄书,宫女太监轮换看婴儿,小家伙呼呼睡。
然后下身的位置湿了。
“拉了拉了。”桃红说着要过去给换。
小家伙睁开眼睛,呼哧两下,咳嗽。
李易赶紧过去察看情况,抱起来,给上了个药雾,宝宝咳咳,吐了两口使不上劲儿,小脸上露出痛苦和着急的神色。
李易重新给孩子放好,上吸痰器,一抽,小家伙的眼睛亮了,舒服,小手和小腿蹬动,脸上有了笑容。
重新换好屎尿布,测下体温,三十八度二,没问题。
温热的西瓜汁装到奶瓶里,往小家伙的口中一放,小家伙便美美地喝起来。
喝几口,扭头,表示不要了。
再放回去,不长时间,呼呼又睡。
大家相视一笑,有种满足感。
李成器进来也看到了,说道:“谁家的孩子,看上去平日里喂得不错。”
“保密,医生要为患者保密。”李易理直气壮拒绝透露患者信息。
“保密就保密,易弟,那边宫里要求写一个现场感强的纪录,崇文馆来的人,写出来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