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子们其实如他一般,没有大的事情,朝廷钱多,可以用钱来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
  他们不时看李隆基旁边的位置,左下手有个椅子空着。
  那里应该坐个人,就是那个人让大朝会显得无聊,户部一边花一边赚,花得居然没有赚得多。
  椅子可以空,那人的权力不可以空。
  应该坐在那张椅子上的人,此刻正给灼灼小丫头作手术,已经很成熟的手术了,撑个球。
  “好了!很顺利,住院。”李易操作完毕,准备把灼灼给弄醒了,全麻手术。
  关滕氏和儿媳妇关罗氏二人在,看手术过程,主要是麻醉这方面的知识她俩学习。
  关滕氏是少数民族的医,或者说是巫。
  她对用药的方面有特殊的天赋,不然怎么坑的吐蕃将领?
  李易要把她们培养成麻醉师,在手术中,麻醉师是缺一不可的。
  即便给医生红包,除了主刀,就是麻醉师,有时商量好了,主刀都会帮麻醉师要红包。
  作脑外手术的时候,麻醉师是掐秒的,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麻醉师就能把握住。
  说几秒醒来就几秒醒来,说下一秒麻倒就下一秒麻倒。
  “这是几?”李易在灼灼小丫头面前伸出两个指头。
  “二,东主哥哥我作完手术了?”灼灼小丫头扭头看左右。
  “国家大政,须人无二心。”青黛小丫头在旁边出声。
  灼灼眼睛睁睁:“若纵怀二,奸乱必渐。陈伯玉的散文啊!他的登幽州台歌也挺好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父,醒了。”青黛小丫头确定。
  “为师知道,最近几天你照顾她。”
  李易转身离开,用不着他了。
  “很快就好!咱俩是一样的病,师父当初为了我,找到很多死囚练手。”
  青黛小丫头笑着对灼灼说,现在同样的手术简单了。
  “朝中大臣没人反驳吗?我耳朵怎么听东西不清晰?”
  “麻药还未完全过去,听着像隔了很远,一会儿就没问题了,师父用药很准的。
  给我治病,哪个大臣敢不同意?他们家里就没有女眷生病?
  我家的女子都给他们女眷看病了,他们指望着我好起来,将来医术超群。”
  青黛说明情况,就是大臣们支持的。
  死囚的生死和自己家女眷的生死能一样吗?大臣们心里清楚着呢。
  那时自己才八岁,搭脉、识药,直接知道是谁有事情。
  “以后我也好好学医,大唐的女医太少了。”灼灼有了新的打算。
  “咱俩再说一会儿话,然后你休息,现在挂着药呢,尽量维持思维感知。”
  青黛要跟灼灼聊天,这样对灼灼好,除非对方身体承受不住,那就睡觉。
  “好啊,咱俩说说简单的,论语吧!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要开乡饮酒礼了是不?”
  灼灼说两句,想起来科举之前的乡饮酒礼。
  “是呢,庄子出钱,孔仲尼其实太过做作,我不怎么喜欢,不如师父随意。
  孔仲尼总是要体现他的地位,让人尊重他,其实尊重不是他要求什么,而是他为别人做了什么?
  在我眼中,对比师父,孔仲尼太飘了,师父才接地气。
  孔仲尼所争,乃争士大夫之席位,高高在上。师父所争,乃争百姓饭菜之席位,润物无声。
  孔仲尼无治国之才,无教民之能,比之师父,荧荧之光,何以同日月争辉?”
  青黛把孔子一顿贬,孔子能做的时期师父正在做,师父可以做的事情,孔子不会。
  “至少看病这方面,我就觉得东主哥哥比孔仲尼好。
  但明年科举考论语,咱俩还得好好说说,都是宰辅啊,他们高高在上的,万一……”
  “小丫头休得胡言乱语,老夫身为宰辅,吃人乎?”一个声音突然出现。
  “毕爷爷你小点声,灼灼姐姐刚醒过来。”
  青黛不高兴了,谁让别人进来的?
  “对,老夫知错了,这不是知道又有一个孩子跟你一样的病,刚下了早朝,一会儿还要回去吃饭,先来看看。”
  毕构笑呵呵地道歉,他知道医院的规矩。
  其他几个人颔首,对,我们一会儿就走,去吃饭。
  “毕爷爷你想收徒弟?”青黛一瞬间明白了。
  “青黛你和归藏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老夫真教不得,这不有个一个稍微差……不,比较合适的嘛!”
  毕构确实这个意思,收徒弟,赶紧抢啊。
  “灼灼姐姐,你每日读书几时?”青黛问灼灼。
  “总困,还要帮家里做事,日读书不及一个时辰,好在教喻不以上课时计,只以考评计,方能拿到县学第一。”
  灼灼小丫头回答,我一天就能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学习,感谢教喻。
  “一个时辰啊?”青黛小丫头都愣了,你一天就学习两个小时,然后拿长安县的官学第一?
  “师弟,师弟你过来,让你看看,你不是总狂吗?”青黛喊人。
  “师姐我在这呢,我哪狂过?”
  李归藏的声音出现,他蹲在墙角看平板电脑学习呢,好委屈的样子。
  此刻他指头滑来滑去的,感觉像在画圈圈。
  毕构寻声望去,愣了,这个天才孩子,为何如此模样?
  “归藏你……”宋璟也诧异。
  “哦,宋宰辅,我现在就想学习,我落下的太多了,怎么追呀?我今天晚上少睡一个小时,我得学。”
  李归藏看宋璟一眼,继续低头在那里滑来滑去的。
  “李家庄子简直不让人活了。”
  天才出身的苏颋都茫然了,这是后浪要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第两千二百二十二章 男女俱病多科起
  毕构等人离开了,留下了祝福。
  他们再次打消了找徒弟的念头,至少不能李家庄子找。
  刚才他们轮番问,青黛小丫头都生气了,灼灼小姐姐刚作完手术,麻药效果还残留着呢。
  故此打击更大,童子科的几本书,灼灼对答如流,顺便反问,以超过童子科考试内容的其他书的句子来问。
  四个宰辅面对一个小丫头,竟然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勉强答上,都不敢旁征博引,回答的时候中规中矩,不见丝毫灵性。
  书本上的内容,他们可以应付,书本之外的他们有优势。
  但这个优势能保存多长时间?要看李易什么时候开始教灼灼小丫头。
  毕构等人已经不跟李易说书上的事情,李易都能讲经论道,甚至很多翻译的书还都是他写出来。
  更多的时候他们与李易说人生哲理,李易有好几套说辞。
  很显然,灼灼小丫头找师父,选择的范围已经固定了。
  这样的孩子抢来当徒弟,纯属误人子弟,只为一己之私。
  有更好的师父,不让孩子去拜,非得自己弄到手?
  于是宰辅们留下个善意,明年不是都考童子科嘛,一共三个孩子。
  考的时候最好是有涮串儿吃,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两句就行,不要那么严肃。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李易推着餐车过来,这个手术不饮食要求相对低一点,不是胃肠道。
  但不能吃可能引起胃痉挛、肺痉挛的食物,包括温度,太凉太热都不行,挣开后在愈合阶段。
  要少食多餐,食物必须特殊安排。
  “师父,灼灼姐姐以前一天最多只有一个时辰来看书,其他的时候就是难受,顺便帮家里干点活,对,就一个时辰,最多。”
  青黛小丫头跟李易汇报,强调时间。
  “灼灼的父母问题也出来了,男女双方都有问题,一个需要环切,一个需要用抗生素。
  到时候灼灼就可以有个弟弟或妹妹,也可能很多。
  这种事情检查完,就显得很简单,青黛到时候去给看看灼灼母亲疏通的问题。”
  李易说起灼灼养父母的情况,两个人都有毛病,但都能治疗。
  往后就可以生自己的孩子了,灼灼是他们在路上捡的,不是买的。
  都姓夏,灼灼的襁褓上有写了字的缎子,还有一个玉佩,十五两的银子。
  那银子养父母没花,跟其他东西都放在一起保存着。
  所以李易决定给夫妇进行手术和药物处理,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孩子。
  那玉佩和十五两重的银子,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太重要了,结果哪怕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夫妇也没碰。
  后来这个捡到的孩子争气,一旬拿回来十缗,另外又有小钱。
  夫妇也不傻,孩子赚到钱了,吃好的,把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养好。
  故此每旬拿到钱,做好吃的,晚上就发出那样的挨打一样的动静,可惜还是没孩子。
  李易就决定奖励他们,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宝宝。
  尤其是女人,大唐的女人可不会觉得我生孩子是给谁生的,属于自己的。
  ……
  “小易,小易……”毕构等人转了一大圈找李易,终于抓到了。
  李易在查房,人多了,住院的也就多了。
  换成以前,这样的就差不多死了,一群护士们在忙碌,这里就是医院。
  在有些时候抢救,医院的作用最大。
  李易兑换了很多药物,只要治疗好一个人,挽救一个生命,他就能兑换出来好几倍的药物。
  这买卖一点不亏,就是欠缺能够随时给人进行急救的护士。
  “牙不舒服了?”李易比较警惕,他宁愿给对方看牙,也不想对方说其他的话。
  “有一点疼,估计是上火了,因为……”
  “我给你开药,拿回去吃,保证不疼。”
  李易不想听原因,听完了就有麻烦了。
  “看,我就说么,小易有办法,乡饮酒礼安排下吧,放在哪个院落合适?”
  毕构顺着李易的话就给李易找上麻烦了,办乡饮酒礼,张说的事情,他的下属,洛阳令。
  “唉!”李易叹口气:“所以老毕你不是差地方,也不是差礼仪程序和过程中的食物酒水,你是想要更多?”
  李易一听就领悟到精髓,李家庄子不缺地方,也不会少了谁吃什么。
  老毕刻意找过来,就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世人只重进士科,甚少知晓明算何。怎把加减乘除重,朝廷财政细雕琢。”
  毕构随意一个顺口溜,赶紧的,你知道情况,别跟老夫装傻。
  “你拨款啊!这么点事情还找我?我给你钱啊?十万缗够不?”
  李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毕构,考科举其他的科目别人不重视,你宣传到位就厉害了。
  你信不信我把一个职业大专的学校,宣传得比九五八、二幺幺大学毕业的学子还厉害?
  你就是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的学府毕业,平均年薪我这个职专也压制你。
  啥?你不是这个学府的,你是燕雀安知鸿鹄(hao)之志学府的?哈哈!一样压制你。
  “小易!不是钱的问题。”毕构看李易脸上的笑容,不高兴了。
  他不知道李易在嘲笑燕雀安知鸿鹄(hao)的校长,他以为李易笑他。
  “对,财政现在为主,所以咱们在考试的时候,明算科应该仅次于进士科。”
  “那明法科呢?”宋璟在旁边找到机会,问出来一个带着坑的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何为重、何为轻?”
  李易怼回去,别一科又一科问我。
  “小易,给他们换衣服不?什么图案比较好?”
  毕构把宋璟挤开,别捣乱,你算计啥呢?
  “户部出钱,一个考生一套衣服,十钱,不足者,我补。”
  李易干脆,好名声给你们,我就负责出钱。
  我李家庄子不要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前不用,现在不用,将来亦不用。
  “是纯棉的那种?小易老夫发现纯棉的衣服穿着舒服,比丝绸的舒服,丝绸的太滑。”
  毕构打探,你给我们的是什么衣服?
  “以后都给你纯棉的,丝绸的我自己遭罪着穿。”
  李易鄙视,你要东西就要东西,你提什么材料?
  纯棉的比丝绸的舒服?我怎么没发现?
  我只知道任何一种纯棉的都比不上锦绣,蜀锦、苏绣,还有杭州的等等。


第两千二百二十三章 铁路竣工新路计
  ‘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混杂着欢呼声,第二条铁路终于赶在年前竣工。
  接下来调试,试运行,多加一条电话线,这条走地下,跟另外三条协同调度。
  黄河大桥继续修着,倒是两边各几十里的路已经修好,正用磙子不停地压。
  蒸汽机拖磙子跑,来年黄河解冻前,大桥可以使用。
  “没死一个人,也没有一人因施工受重伤。”
  李易看着无人机拍摄的画面,脸上洋溢着笑容。
  双线铁轨比单线铁轨的运力提升很多倍,调度越科学,运力越大。
  “可惜火车上不能通电话,需要人在
  李隆基带着重要大臣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