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去洗澡,然后吃两口饭,别多吃,美美地睡一觉,开学还早着呢,什么都不要想,有更多好玩的东西。”
  李易继续对孩子们说,娃娃们果然开心不已。
  李易微笑,他没给孩子留作业,不然他说,你们今天去过城里了,写一个游记。
  估计孩子们一下子就蔫了。
  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啊,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影响。
  李易自己就受到过荼毒,想想就觉得悲惨,
  明明去春游一次,中午吃了个面包,美美的,然后老师说,写一个春游日记
  他告诉孩子们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明天也不用上课,玩吧。
  那么今天晚上孩子们会做个好梦,明天精神头十足。
  “东主哥哥,月亮怎么变小了?”一个女娃儿对李易说。
  “因为这个时候的月亮就这样,记住了。”旁边过来看的一个学子说,四十二个学子之一。
  李易一看,马上板着脸:“教育孩子不能这样。”
  转过头,他笑着对女娃娃说:“因为有个小伙伴躲起来了,遮住了半边脸。”
  “为什么要遮住呢?”女娃还有问题。
  “他说啦,那天我见小研面,研研长得真好看。我的学问不够好,所以我要遮着脸。”
  李易顺口说出一个打油诗。
  小女娃就是研研,听了笑起来:“月亮也知道我啊?”
  “知道呢,不过月亮很厉害哦,它学东西好快的。如果本事比研研厉害,就不会想着研研了。”李易蹲着认真说。
  小女娃嘟了嘟嘴儿,摇头:“不可能,研研学习也不差,东主哥哥你叫月亮等着,我一定努力学。”
  “好,我跟它说。”李易答应。
  小女娃开心地跟其他伙伴跑去吃饭。
  “非启兄,这次看到了吧?孩子的教育要从本心抓起,你物理是最好的,但教育要从引导和激励出发。”
  李易又对刚才说话的学子说。
  学子掩面:“李贤弟羞煞我也,兄定当认真思考。”
  他知道,这是李易给留脸了。
  平时的时候,李易总是谦谦君子,包括讲课。
  但一涉及到孩子的教育,李易就像变了个人,要求非常严格,也没什么兄弟之情了。
  于是大家都明白了,东主有个底线,不可逾越。
  一个是安全生产,一个是儿童教育。
  “大家都有当孩子的时候,想想自己那个时候,求知欲最强烈,所以要看孩子的年岁和已经掌握的知识。
  然后去引导、去教育,而不是习以为常地告诉和敷衍,我们当孩子时所承受的不快,不能再让孩子去承受。”
  李易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庄子里的娃娃放出去,看着就比别人家的好。
  吃过饭的孩子们进入了梦乡,李易则在书房中抄儿童教育心理学。
  他要从庄子开始向外扩张,教育从基础抓起。
  没有了宵禁的长安成热闹非凡,一个个冰雕已经亮起来。
  东西市买卖少了许多,不过小吃的数量却比已往有所增加。
  说书的人在客栈、茶肆、酒楼冒头。
  他们自己看各类史书,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改一改、编一编,拿出来讲。
  地位很高,有学问,主要是能讲,还有人愿意听。
  有读书人跑出来,找一个看着最亮的冰灯,围着转悠看书,冷了回屋子里暖和。
  包括在寺庙中寄宿的学子,不然灯油寺庙可不是谁都免费提供。
  有钱的人自然是去平康坊,找一群好友,自己出钱,大家一起互相吹捧。
  哪个要是过来只吃喝玩耍,不懂得捧一捧出钱的人,下次就不带他玩了。
  心思多,同时也有钱的人,则会去找大家,在一起也不是行床笫之欢,而是求教学问。
  制作摔炮的人家,不允许使用灯火,晚上看外面明亮,挪出一小部分东西,也借着冰灯照明继续干活。
  冷了就把手伸进怀里捂一捂,冻手总比生活艰难要好。
  姚崇家里今天吃的饺子,他终于还是要到了酱油,管宫中要的,然后早退回家。
  吃了饺子,他也出来溜达,他家住在兴宁坊,从通化门一进来北面的坊。
  向南是永嘉坊,再向南,兴庆宫,如果从兴宁坊往西走,去往皇城的方向,就是永嘉坊西边的安兴坊,五王府所在。
  李隆基若是在兴庆宫里呆着,姚崇找他比去宫里近。
  除了东西市和兴庆宫,其他地方的坊对着街的地方是墙,南北为街,东西为道。
  当然也有邻街开门的,都是没人追究的显贵。
  姚崇家邻街又邻道,所以他对着街开门,反正想出来就出来。
  他家门前的冰灯多,还很亮。
  宵禁暂时取消,但出城出不去,故此没人通化门进来,兴宁坊人少。
  然后看看到了一群人保护着一辆马车溜达,拐过去就是五王府。
  车停了,停在路口,不用车中人叫,姚崇自己走近,上车。
  “陛下晚上出行?”姚崇抗议,晚上多危险呀,虽说从兴庆宫到五王府不远。
  “找你一起,不然直接就过去了,何必绕个路。”李隆基看上去心情不错,要找姚崇一起去五王那里。
  车子慢慢走,李隆基说:“若是收商税,晚上不宵禁,可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
  “治安怎么办?”姚崇担忧。
  “姚卿看着今夜的长安可还安稳?”李隆基挑开车帘,指外面溜达着看冰灯和学习的人。


第二百零三章 特快专递要加急
  姚崇没去找裴耀卿问过长安城的治安事件,却能感受到最近几天晚上没什么大问题。
  “倒是不错。”他回李隆基的话。
  “因为大家有钱了,还有赚钱的活计,抽不出空来为非作歹,也不必抢掠。”
  李隆基告诉姚崇原因,百姓生活不好才乱。
  “与收商税关系大?”姚崇一时间想不通。
  “收商税,像已往朝廷招工给钱,没钱朕拿什么给?这叫基建,进行公共事业。
  增加就业岗位,用税收之财,行便民之事,修路、修桥,叫往来交通更好。
  给悲田坊拨款,使更多的人身体好,多干活,生产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整体国力。”
  李隆基给姚崇讲,姚崇听得一愣一愣的。
  “陛下可是从李易那里听来?”姚崇咽了下口水,问。
  “朕莫非不可自己想?”李隆基反问。
  “可!陛下心有社稷。”姚崇知道该怎么回答。
  “外戚派出去了,在几个地方试点儿,过年不叫他们回来,朕着急,想现在就收上来钱,不然宵禁岂不是白开了。”
  李隆基说出他找姚崇的目的,去五王府是问宋王。
  其他四个不问,他们又没接受过先进思维的洗礼。
  队伍到地方了,进去,六个人和姚崇一起吃喝,各种想主意,哪一个似乎都不行。
  “三弟,明日一早,城门开了,我去。”李成器不愿意伤脑筋了,还是放下心喝酒为好。
  众人知道他要去哪,姚崇心情很不好。
  甚至希望宋王去了没有收获,李易万一想不出来办法呢,对不?
  挺让人期待的。
  姚崇吃着发现自己吃亏了,吃不下去了,吃完饺子出来溜达,这现在很多青菜
  腊月二十四,天蒙蒙亮,四处城门一开,李成器带着队伍骑马冲出去。
  不到中午,他乘着李家庄子的豪华四轮马车回来,进皇城,到宫门的时候从马车里面推出来一辆餐车。
  推餐车进兴庆殿。
  殿中李隆基让三个宰相加上裴耀卿想办法找人看病,找病人,太医署的人出去。
  “宋王回来了?”姚崇心中带一丝紧张,问没问到?
  “姚相中午给你分几条鱼吃,凉的小鱼,一拃长的小白鱼,昨天有人一网打上来太多,想扔,被李易收了。”
  李成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称呼李易为李易。
  他打开大铁锅的锅盖,里面是鱼和鱼冻。
  “怎不热了吃?”张说凑过来看。
  “易弟说这鱼不好入味,去刺费劲,要多炖一段时间。然,炖久了碎,盛不出来。
  就只好放凉了再盛,刺酥了,味道也进去了,里面放了许多姜片,边吃鱼边吃姜,不怕寒了胃。”
  李成器称呼又改了,说着自己咽口水。
  其他人也谗,看锅中的酱色便有食欲。
  “宋王,收税的事问了没?”姚崇着急。
  “问了,易弟说好办,收税不行,会引起一群人反对。但咱们可以收费。”李成器看着姚崇说。
  “二者有区别吗?”姚崇又茫然了。
  “收夜间管理费,白天的先不动,宵禁开了,晚上卖东西,交一部分钱,晚上的冰灯照亮,难道不是钱?
  等大家习惯了晚上给钱,然后多赚钱。白天就收卫生费,扫街白扫?东西市那些脏乱的东西谁收拾?”
  李成器对着姚崇连着问。
  姚崇不停地点头,可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想了下:“各坊的也要收?他们也在街道上走。”
  “那个不行,易弟说民生不易,物业费可不能加上去,不过若是富贵人家想要其他服务,倒是能收一个定点修缮费。”
  李成器一副你不行我易弟行的样子说。
  “物业费?他,他都想到这种词了?陛下,李易若是为官,必然是个害民之官。”
  姚崇忍不住了,收钱都收得这么随意,叫你当地方官,天哪!
  李隆基摆下手:“说收费,宵禁买卖管理费,先收着,多赚的钱分朝廷一丁点。”
  李隆基不想提官不官的事情,一旦当地方官,再去找的话,路太远。
  即便是京兆府的二十二个县里选一个也不行,除非长安县。
  在庄子呆着才好,随时能去,乘马车,不长时间即到。
  夏天从庄子到通化门和春明门的路,全修成水泥的,又干净又平稳。
  唯一的缺点是费马掌,赶牛的过来费牛掌。
  这个对于别人的马和牛铁掌磨损的情况速度也快呀,两抵。
  “易他可还说其他事情了?”李隆基放下心,早知道昨天就不耗那个神了,问一下就行。
  “说了昨夜商议的再给易弟一百户老兵,易弟说想让为兄动用一次六百里加急,给那些人送去过年的东西。
  一个急报的人给二十缗快递费,对,快递,易弟管这叫特快专递,他愿意多出钱。”
  李成器又多了一个新名词。
  “臣反对。”姚崇开口:“常此已往,急报废矣。”
  “姚卿所言不错,急报不可轻动。”李隆基对姚崇点头。
  姚崇得意地看李成器。
  “故此,朕派羽林飞骑,五百骑,一人三马,当作长途奔袭训练。”李隆基又说。
  李成器看都不看姚崇,小样儿,傻了吧?
  姚崇张张嘴,选择沉默。
  羽林飞骑与他无关,陛下私兵。
  晌午,五百羽林飞骑跑到庄子。
  “呀,是你们?好久不见,陛下又叫你们过来玩儿?”李易很开心,打招呼。
  五把人齐齐一哆嗦,脸色变苍白。
  “我等过来接替六百里加急。”领队的营长深吸口气对李易说。
  “五百人?太好了,能多带东西。天上人间分红我一直留着,你们想带什么一起送回家?”
  李易准备用天上人间的分红给钱,不然那钱又不能直接送给李隆基。
  “家中一切安好,我等不要钱。”营长拒绝。
  “那这样,我用这钱制作些单兵口粮给你们,过了年的。”李易换个条件。
  他准备制作锡箔自热单兵口粮,不用铝,铝需要电解,现在没有铝。
  眼下就有锡箔,用来当首饰和装饰品。
  还能用锡箔包装压缩饼干,防潮。
  缺点是,天太冷的话,锡箔会掉皮,比如长时间零下三十多度,这个过程随温度的降低而加速。
  “东主费心了。”营长这次没拒绝,他知道李易这里总有好东西。
  “你们人多马多,多带点,路上自己也吃,两天多的路程呢。”李易说一句,叫宋德准备。
  给那一百个还没见过面的军户及家人送去过年的礼物,别等着过年后来到庄子,说过年这几天死了几个。


第二百零四章 挖出孩子有呼吸
  宋德忙碌起来,招呼庄户:“羽林飞骑来给送东西,五百骑的一个营,不是七百五十人,但有一千五百匹马。”
  庄户们高高兴兴地去拿东西,今天他们刚刚知道,又有一百个老兵要带家人过来。
  有老兵在,遇到歹人,自己就安全了。
  而且老兵和老兵的家人也能干活,庄子里人手继续增加。
  之前准备的是卤肉,别的没有,蔬菜对于一些人来说,远远比不上肉管用。
  不知道每户有多少人,一户照着四套大毛衣准备,纯羊毛的毛衣,小孩子套上一样保暖。
  还有冰糖,东主说过,吃几块冰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